打印

外交部 编:《中国文化系列》(英文版,全9册)

外交部 编:《中国文化系列》(英文版,全9册)

中文名: 外交部中国文化系列
原名: Culture China Series——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
黎先耀
罗哲文
华 梅
徐城北
靳之林
单德启等
陈廷祐
李 力
刘军茹
楼庆西

译者:
museums:(美)艾梅霞(Martha Avery)
Peking opera:陈耕涛
folk arts:金 蓓
dwelling:王德华
Chinese caligraphy:任灵娟
Relics:李竹润 黎明诚 潘 荫
Foods:William W. Wang
Gardens:张 蕾 于 红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书号: ISBN 7-5085-0603-0<br />ISBN 7-5085-0540-9/TS·05
发行时间: 2010年
地区: 大陆
语言: 英文



Cultural China are a series of e-books with rich information about Chinese museums, gardens, dwellings, folk arts, foods, clothing etc.
本系列书籍是外交部为外籍人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而整合的,主要语言为英语。

请谨慎下载

[ 本帖最后由 caiseshamo0716 于 2015-6-11 19:10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耿羽 宝葫芦 +9 2011-5-27 08:31

TOP



《中国博物馆》一书在编著过程中,除了本书的编著和摄影成员的通力合作外,还得到了有关博物馆的领导和同仁的大力协助。
有关博物馆除了提供关于本馆的翔实的文字资料外,还提供了关于本馆的建筑、陈列及其文物藏品的珍贵照片,使得本书图文并茂,提高了对博物馆的认识和欣赏价值。
《中国博物馆》一书,应该说是本书的编著者、摄影者与有关博物馆同仁们通力合作的产物。

目录
序:从博物馆读中华文明史
国之瑰宝
故宫博物馆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
河南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辽宁省博物馆
民族之光
民族文化宫
沈阳故宫博物院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西藏博物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
云南省博物馆
历史寻踪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
周原博物馆
随州曾侯乙墓文物陈列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长沙马王堆汉墓文物陈列馆
石窟藏珍
敦煌莫高窟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地下宫阙
黄帝陵
茂陵博物馆
乾陵博物馆
定陵博物馆
遵化清东陵·易县清西陵
华夏文明
中国丝绸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
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人文荟萃
中国美术馆
中国现代文学馆
北京戏曲博物馆
中国体育博物馆
香港历史博物馆
澳门海事博物馆
园林之母
苏州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
中国长城博物馆
天坛
孔庙·孔府·孔林
晋祠博物馆
先民之家
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新乐遗址博物馆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天地玄黄
北京古观象台
中国地质博物馆
自贡恐龙博物馆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TOP


中国疆域辽阔、历史悠远,各地自然和人文环境不尽相同,中国民居的多样性在世界建筑史中也较为鲜见。晋中大院高墙深宅、深邃富丽,皖南民居清雅朴素、空灵俊秀,也有临河依水、粉墙照影的浙江民居,随势而筑、雄浑壮美的西藏碉房……无论北方民居的深沉厚重,抑或南方民居的洒脱灵秀,都在浪漫的意境中,蕴藏着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理,以及讲求尊卑之礼、长幼之序、男女之别、内外之分的伦理思想。本书深入浅出地记述了各类传统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以及流传价值,其中亦点缀有与之相关的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清晰地勾勒出一幅生动鲜活的中国民居画卷。

民居目录:
绪论中国民居概述
第一章青山绿水话徽居——皖南村居漫话
第二章干栏木楼和风雨桥——桂北山寨采风
第三章玉水润泽·物载秋华——丽江街巷问古
第四章中西合譬·多元混杂——五邑桥乡猎新
第五章小桥·流水·人家——绍兴水乡拾趣
第六章庭院深深深几许——北京合院探幽
第七章天然的律动·灵性的皈依——滇中掌房省思
第八章崇文尚武·外适内和——闽西土楼揽胜
第九章壮美与优美的居所——雪域碉房抒怀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中国民间美术是以农村劳动妇女为主体的中国农村亿万劳动群众创造的民间文化艺术,是群体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母体。它融于民族群体的衣食住行、节日风俗、人生礼仪和信爷禁忌的社会生活之中,它是由原始社会到今天的中国本原文化的传承延续,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与地域特征;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形态中历史最悠久、群众性最广泛、地域特征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是中华民族由原始社会到今天的长达七八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民间大众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视觉形象艺术。
民间美术是与宫廷、贵族、文人士大夫与画院和职业艺术家的艺术相对而言的。其一,就其创造者来说,它是亿万劳动者创造的群体艺术,不是少数职业艺术家的艺术;它是业余性的,不是专业性的。其二,就其社会功能来说,它主要是为包括生产生活、衣食住行、人生礼仪、信仰禁忌和艺术生活等自身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不是为商品生产和社会政治需要而创造的。

目录:
引言 中国民间美术:本原文化与文化符号的传承
中国民间美术的六大特征
中国民间美术的不变之宗
生命繁衍的主题
观物取象的符号
源远流长的图腾
中国民间美术的社会土壤
人生礼仪中的民间美术
人之初生
婚俗合卺
丧俗丧祭
节日风俗中的民间美术
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衣食住行中的民间美术
民居
饮食
服饰
出行
信仰禁忌中的民间美术
神低崇拜
生活用具
抽象符号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体系
造型体系
阴阳观的造型观
五行观的造型观
图腾造型观
超时空的造型观
色彩体系
生生观的色彩观
阴阳观的色彩观
五行八卦观的色彩观
中国民间美术的创造者
生产劳动者群体的艺术
民间艺人的艺术
中国民间美术的多种艺术形式
剪纸
皮影
木版年画
傩文化与傩面具
风筝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中国书法何以风行于中华大地数千年,历百代而不衰,甚至超越了记事传言的基本功用,在用于日常书写之外,上升为一个世界上罕见的独立的艺术种类?它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乃至文化精神形成了怎样的水乳交融的关系?本书从汉字的起源开始,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书法的源流、形成和发展,阐述了书法的艺术范式和鉴赏法则,并着重推介中国书法晋、唐、宋、清四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代表书法家,肯定他们所倡导和实践的变革对中国书法不断攀上艺术高峰的决定性作用。

书法目录:
书法:中国文化瑰宝
独特的汉字
甲骨文与金文
隶书及其子孙
文房四宝
线条:笔力之美
结字:构筑之美
布白:整体之美
功夫在书外
抒情画心
才识的表白
情绪、酒神与草书
书法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灵
父与子:领时代风骚
唐朝两位“广大教化主”
推重意趣的三位大师
近代的维新与当今的辉煌
中国书法走向世界
附录一:本书涉及的中国朝代的起讫时间
附录二:主要图版目录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今天的中国大地上,仍然保存着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古代文明遗迹遗物。 这些存留至今的珍贵文物,时代跨越了上下约7000年,集中体现了中国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本书选择中国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十二大类进行介绍,包括陶器、青铜器、玉器、雕塑、金银器、瓷器等。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铭刻了历史长河中一个个不可复制的瞬间。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以这些古代文物为标识,去探寻中国文明的发展轨迹。

文物目录:
绪言
1 彩陶
2 美玉
3 青铜器
4 俑像雕塑
5 陵墓石刻
6 墓室壁画
7 石窟寺和佛教造型艺术
8 金银器
9 瓷器
10 家具
11 漆器
12 工艺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中国有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民以食为天”,足见“吃”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吃,不仅为饱腹,有得吃、能吃、会吃被视为一种“福气”。后世推崇饮食文化的人常常引用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为自己享受生活的态度找到积极、正面的思想依据。世界上可能再也没有一个地方像中国这样有着如此众多的美味佳肴。讲吃福的中国人,不仅在自己的广阔疆域内开创了种类繁多的地方口味,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视生活为艺术的人生态度;还将饮食文化远播海外,在天涯若比邻的今天,在世界各大国际都市均可吃到中国菜。

饮食目录:
前言
传统的食物
外来食用物种与食品
食器、酒器和筷子
一日三餐围桌共食
千家万户家常饭
好吃不过饺子
各地名吃
少数民族食俗
吃的礼仪
四季茶饮
酒逢知已千杯少
五味调和
厨师与厨艺
食疗、药胶膳、素食和养生
吃的禁忌
各式餐馆大比拼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中国园林的形成与发展;明清私家园林;北方私家园林;私家园林的造园手法;明清皇家园林等内容。

园林目录:
中国园林的形成与发展
狩猎与通神
统一国家的象征
纵情山水
繁华盛世的乐园
壶中天地
移天缩地入君怀
明清私家园林
江南私家园林
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图条件
江南名园赏析
北方私家园林
造园概况
北方名园赏析
私家园林的造园手法
总体布局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法
模拟自然山水形象
讲究园林的细部处理
明清皇家园林
概貌
皇城御苑
避暑行宫
北京西北郊园林区
名园赏析
紫禁城御花园
宁寿宫花园
圆明园
清漪园(颐和园)
承德避暑山庄
皇家园林征与私家园林之比较
造园名家与造园理论
如何欣赏园林意境之美
意境的营造
象征与比拟
追求诗情画意
汇集各地名胜古迹
寺庙古刹与街市酒肆
欣赏的角度
动观静观
俯仰天地
充分调动感官的享受
四时美景各不同
名园遭劫与复兴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京剧并非北京土生土长的戏曲,而是由中国南方入京的徽班艺人和汉调艺人相互借鉴,并吸收了当时浒于北京多个剧种的优长而形成的新剧种,迄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京剧植根于东方文化这块丰厚的土壤,与西方戏剧有着根本的差异。第一次看到京剧的现代人,难免会对京剧产生某种距离感,听不懂也看不懂。但假如了解了京剧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就会发觉一切是那么有兴味,说不定在某个早晨,耳边传来了咿呀弹唱,你忽然发觉自己已经爱上了京剧。


京剧目录:
令人着迷的中国脸谱
猴戏真热闹
徽班进京与京剧的诞生
听戏与戏园子
舞台和道具
京剧的行当
经典剧目
音乐和乐队伍
表演
男旦
演员和流派
几代名家
名旦梅兰芳
科班与戏班
演出的几种形式
盛年盛况
京剧现代戏
歌舞戏功
演戏的境界
京剧的程式化
欣赏京剧不容易
当代生活中的京剧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中国人习惯把日常生活概括为“衣食住行”,服饰排在了第一位,由此可见它在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在这个历史悠久的衣冠大国,不仅有丰富的考古资料记录其服饰发展的历史,在古代神话、史书、诗词、小说以及戏曲中,与服饰有关的记载也随处可见。伴随着民族间的相互融合,服饰的样式和穿着习俗不断演变,历代服饰不仅朝代之间有明显的差别,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也有显著的变化。回顾20世纪的中国服饰,旗袍、长衫、中山装、学生装、西服、礼帽、遮阳帽、丝袜、高跟鞋、工农服、列宁服、布拉吉、军便服、夹克衫、喇叭裤、迷你裙、比基尼、职业装、朋克装、T恤衫……种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服饰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中国服饰目录:
前言
广袖长袍
龙袍威仪
胡服汉化
魏晋风度
唐装万象
丝的传奇
文雅的背子
男人穿裙的最后朝代
官服与衣冠之治
古代戎装
满汉融合的女服
文明新装与改良旗袍
工农装与军便服
多元职业装
饰物与神话传说
有意味的帽子
披肩与裹褙
藏区服饰剪影
佩饰何其多
时装与世界同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已全部上传完毕

TOP

啊!!实在太有用了!!万分感谢楼主!!尤其是园林的部分

TOP

太好了 ,感谢,感谢

TOP

这个系列太好。可以系列完整地了解中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