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申报 “外来和尚”超三成
2010-4-1 来源:人民网
从山东老家来到深圳的捏面人张民忠,精湛的工艺表演吸引了众多小朋友。
第三批非遗申请外来项目占总数三分之一以上 但外来非遗项目落户深圳也有“水土不服”
剪影、内画、竹编画、潮彩瓷……一项项民间绝活,不少人会觉得既熟悉又陌生,而更不为人知的是,这些来自大江南北的文化遗产已在深圳生根发芽,“外来品”日益成为这个移民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从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获悉,第三批市级“非遗”申报工作于昨天正式结束,目前收到的申报项目共有20多个,其中包括内画、剪影、竹编、捏面人、潮彩等多个外来的“非遗”项目,占总数三分之一以上。外来的民间艺术是如何适应深圳的“水土”,最终生根发芽的?成为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的这些民间瑰宝要在这块“文化沙漠”上绽放异彩,还遇到什么困难?
“市场化”成困境
国家级非遗有两项“外来”身份受限制
生意越来越不好了,“单是这个人造的水晶壶,成本就要七八元,加上画工、结绳,像这种小挂件的价格卖出去也只是三十元左右,利润很微薄。”内画传人杨艺表示,她的客人主要以境外游客为主,行业的萧条让杨艺不得不一再调整自己的作品风格,不断降低艺术价值,一方面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扩大客源。
虽然杨艺的生意不太理想,但是她没有想过要离开深圳,在这里已经成家育儿的她喜欢深圳这个现代化大都市给她带来的创作灵感。她坦言,虽然这门艺术发源于老家,但是老家现在从事这种手工内画的技人基本上都改行了,而在这里,寻着客人的口味,作些改良,她相信能坚持下去,现在杨艺位于深圳民俗文化村的展馆内摆的基本上都是商业化作品,“真正用心的艺术作品都放在家里,反正放在这里也很少人会欣赏。”杨艺说。
因为缺乏本地土壤的孕育,“市场化”似乎是外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适应的“气候环境”,然而在这过程中,非遗也存在着因“非亲生”的身份而限制了发展。
国家级非遗有两项
深圳到底有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曾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实际上,深圳从2005年起,正式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据了解,深圳已挖掘出240多个“非遗”项目,其中列为区级名录的58项,市级名录39项,省级名录12项,国家级名录2项。其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一是表现海洋中群鱼嬉戏的明末清初深圳地区的舞蹈项目“鱼灯舞”,一是“平乐郭氏正骨法”。
据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程太介绍,自3月15日开始的第三批市级“非遗”申报工作已于3月31日正式结束,目前收到的申报项目共有20多个,其中既包括内画、剪影、竹编、捏面人、潮彩等多个外来“非遗”项目,也包括平湖纸龙舞、安琪月饼等深圳本土的“非遗”项目。
记者在第一批深圳“市级”非遗名录的25个项目中,仅发现“平乐郭氏正骨医术”这一个“外来”项目;而在第二批的“市级”名录14个项目中,则发现了两个“外来”项目;到第三批正在申报的深圳市级“非遗”项目,记者发现“外来”项目在整个申报中所占的比例竟占了近三分之一。
“外来”身份受限制
第一批进入深圳市级非遗名录的“平乐郭氏正骨术”是深圳仅有两个进入国家级非遗目录的项目之一,目前却因体制问题而限制了发展。据了解,“平乐郭氏正骨术”是我国中医正骨四大主流学派之一,发源于河南省孟津县平乐村,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1985年3月,“平乐郭氏正骨术”第五代传人之一郭春园在深圳创办了平乐骨伤科医院。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根在洛阳,枝在深圳”的“平乐郭氏正骨术”经过口碑的积累,平乐骨伤科医院已经从原来100张病床的规模发展到目前拥有300多张病床,然而,它的进一步发展却因为“外来”的身份受到限制。
“虽然是深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体制却是我们突破不了的。”平乐骨伤科医院副院长陈汴生表示,因为医院一直隶属于郑州市管理,在深圳被定义为“社会医疗机构”,与同级医院相比,受的是“二等公民”的待遇。
“2008年的两会支持平乐郭氏正骨术的发展的提案受到支持,市政府和卫生局的相关领导也来调研,到最后却因为我们不是深圳财政划拨单位而作罢。”陈汴生表示,目前医院按非营利医院的标准收费,而医护人员的工资也是参照郑州市的工资标准,在深圳如此高的消费水平下,医院只能通过绩效奖对医护人员有所补偿。“我们离不开深圳,也都是为深圳市民服务,也成为深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的扶持能否不要因体制问题而有所保留?”陈汴生说。
“非遗”保护措施
传承补贴有望逐年增加
“很多传承人来到这里就定居下来,并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技艺,而深圳本身又有这样的财力去保护这些愿意‘扎根’深圳的外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协助传承人开展相关的传承活动,增加深圳这个移民大都市的文化氛围,对传承人和深圳市的文化发展来说可谓是‘双赢’。” 针对“外来”非遗项目比重不断增加的现象,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程太表示,这正体现了深圳这个移民城市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目前,深圳被批准的“市级”非遗项目共有39个,包括第一批的25个和2009年被“命名”的第二批的14个。在立法保护方面,王程太表示,去年深圳已出台了专门为“非遗”保护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和《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及保护暂行办法》,对于这39个项目的传承人,政府每年给予每人5000元的传承补贴,用于正常开展传承活动,此外,每年还会让传承人享受一次免费的身体检查,以及文化机构的上门慰问。
但对于“平乐郭氏正骨术”传承人由于“外来”身份而遇到的“发展受限”问题,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侯副主任表示,目前他们正在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更多的传承补贴给传承人,以保证这些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在深圳扎根、传承下去。
深圳文化学者姚正武认为,现在对这些“外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头论足显得有些为时过早,“深圳本身是一个移民城市,很多外来的民间艺术家带着外来的文化、技艺在这里‘扎根’,应该让这些外来文化在这里自由地发展,等到它们在深圳有一定积淀后,自然会成为具有本土化特征的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助传承人培养后续人才
王程太指出,目前部分“非遗”项目存在着“后继无人”的隐患,为了帮助项目继承人培养后续人才,除了每年定额发给传承人补贴外,在传承人“开班”培养徒弟时,还会给前来上课的学徒发放一定的补贴。
“我不赞同有人认为深圳本土可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少这一观点”,王表示,目前,对于深圳市的“非遗”普查还不彻底,有很多街区还没有普查到位,未来会加大这方面的普查力度,相信肯定还有一些极具深圳本土特色的“非遗”项目不断浮出水面。(张莹 廖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