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河源是一个新建不过22年的地级市,但它所辖的龙川县城却是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客家古邑。作为东江流域唯一的一个纯客家聚居地区,千百年来,这里却几乎鲜为人道。古往今来,面对勤劳、神秘、坚韧、顽强的客家人,总是有人在问,何为客家?如何是客?哪里是家?然而,历史却从未给过任何人任何一种确切的答案。如今,热闹的聚会就在眼前,古老的榕树下,客家人的歌声即将响起,或许,那里会有您想要的答案。
第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将在广东河源开幕
河源地处东江中上游,东接梅州、汕尾,南邻惠州,西接韶关,北临赣州。山岭盆地之间,是300余万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富庶天地。
记者:我们过去对客家文化的了解,包括对客家的迁徙的路线这种了解,我们都很少提到河源,那么这次来到河源以后的话,发现这里是一个纯客家地区,而且确实是一个客家的古邑,那么为什么要把它定义为客家古邑,这个古意味着什么?
嘉宾:我觉得当年就是说,客家研究比较注重于那种东线,就是从福建那边迁徙过来,进入了上海,再进入梅州这条线,所以那时候就把那个石壁叫做客家祖地,每年都到那祭拜的,但是我们就忽略了这边一条线,沿着东江流域大规模进入广东的这条线,而且这条线,在某种意义上,比绕过福建再进入到广东的还要早一些,而且进入的人口可能还要更多一些。
客家人迁入河源已逾两千年 东江成为母亲河
事实上,今日的河源,与如今已是“世界客都”的梅州一样,当年都是古老龙川的的行政区域。如今算来,已是两千年岁月有余。自打那时起,勤劳的客家人便在这片山水之间建造出一间间围屋,一个个村落,从此聚族而居,世代繁衍。
记者:这个进村的村口的景致蛮漂亮啊
嘉宾:是啊,这有个桥。
记者:穿过一片竹林,然后就是这座桥,桥,肯定有一条河了,真有一条河。
嘉宾:真的有条河,这条河是东江的小支流。
记者:属于东江的一条小支流。
嘉宾:前面就是东江。
记者:哦,那就是东江,那就是东江。这个东江就是客家人的应该是母亲河了。
嘉宾:母亲河。
嘉宾1:一般讲就前面这条河就像金腰带一样。
记者:腰带一样。
嘉宾:界水而止,可以盛气。
记者:对,真正的山清水秀啊,这个地方,听说当年这里的开基祖就要因为路过这里去做官,然后到这个地方看中了这片
风水。
嘉宾:这点呢有个传说,就是说他的开基祖坐船往这里过。
记者:从东江走
嘉宾:东江走,晚上船停泊在附近,做了个梦,
记者:做了一个梦
嘉宾:梦中说在这里以后要开基,有老人挽留他。
记者:挽留他,有老人挽留他
嘉宾:他就留在这里
记者:所以他第二天早上他就非到这上头来看看不可
嘉宾:看看,看看不可
这片由东江和永社河环抱起来的“苏”姓村落,就是“南中国的画里乡村”苏家围。而这片中原府第式的围村,开基祖正是苏东坡的后裔。公元1312年,苏东坡的第七代孙苏天荣就是从这里登陆,依梦索骥,找到了这片福泽子孙的宅基地。
记者:那么后来他的子孙到这个地方建了这个村寨以后,这个地方也就成为一个水军码头。
嘉宾:水军码头。
记者:很多的东江沿岸的一些物质什么东西都在这里集散是吧。
嘉宾:这个地方当时是很繁荣的。
记者:很繁荣,你看从这个古道看得出来。
嘉宾:这上面是一个庙,这前面是一个学堂。
记者:学堂,好地方,真是好地方
嘉宾:哪里有这么好的古道
记者:对啊,你看,多好的古道啊
解说:苏家落户这里,不过五百年历史,与千百万客属人家相比,他们落户的时间并不算早。如今,苏家围共有围屋18座,都是明清特色的府第式建筑。
记者:你看这个墙的这个断面,在水泥出现以前,这当时就是水泥了。
嘉宾:它比水泥还坚固、厉害,水泥一般是保持50年嘛,它就500年还不变。
记者:500年,对对对,你看它是河沙、土,说不定里头还有什么什么糯米浆之类。
嘉宾:黄糖、鸡蛋,它很硬的。
记者:所以当时候要有钱盖这样的房子,也是一个比较殷实人家了。
嘉宾:对对,殷实人家
嘉宾1:因为这条水稻就叫商道嘛。
记者:商道,等于苏家的后人其实就占了这个好地方,最后就是基本上成了商人了。
谭元亨:客家人遍布南方11省人口或已上亿
作为一只特立卓行、个性鲜明的民系,客家人的血液里留下的是漂泊的种子,这些种子每到一处,便落地生根,择良田而居。
记者:这个大概是准备盖新房子了吧
嘉宾:客家这个民系恐怕在所有的民系里面,应该是人口是比较多一点的,按比较保守一点说是8千万吧,按多的说是上亿了,它遍布了南方11个省,它不是单只是江西,福建,广东,那么广西实际上的人口也有600万客家人,台湾也有,过去说有500万,但是现在说,因为被同化了一些,那么现在还有400万左右吧,也有这么说,那么像湖南也有200万,那么四川也有200万,都有很大的一笔数字。
犹如众多的客家先民一样,依照祖训迁徙至此的苏家子弟第一次把祖宗的祠堂建在了这里。
公元1481年,以纪念苏家围八世祖苏东山而建的东山苏公祠竣工,从此,这个围村便有了公共祭祀区和族群议事场所。
记者:汉室忠臣帝指的是苏武,宋朝学士家就是苏轼,这是他们苏家最光荣的两个人。哦,他的开籍祖是第七代孙。
嘉宾:你看这里有说明了,夜游东江边合水。
记者:梦见五个老人指引他观赏岸上风景,告知所见一个棵大树名叫“紫苏”,然后苏天荣后来到四川去做官了,但是他还是嘱咐他的后人要到这里来落居。
据说,苏家显赫时,这间宗祠里,曾经悬挂着63个官位、学位匾,家声兴旺。那些年,苏家人广建围屋,勤于耕读,祖宗的祠堂守护着这个独立的小族群。
记者:难怪说苏家围是这个广东最美丽的乡村之一,你走到这个地方这种感觉就全出来了。
嘉宾1:稍早一点,这片荷花在就好了。
记者:对对对
嘉宾:现在荷花都枯了,不枯的话,荷花、池塘、雪鱼、鸭子。
记者:对,你看过去就农耕文明对一个美丽的家园所涉及的所有的元素,在这一片地方全部都有的
嘉宾:都有的
记者:对吧,树、山、水、河塘、芭蕉,人家,就是把这一个小小的天地经营得变成一种诗意栖居的样子,是吧,毕竟是苏东坡的后人,很会享受生活,是吧,它这几个房你看,围着这个半月形的池塘,形成三个点,正好是一个呼应,是不是就是他开山基的三个儿子
嘉宾:个人搞一栋。
记者:一人一个,对不对?以这个池塘为核心。
嘉宾:这个就没考究了,搞不清楚。
记者:我觉得应该考究一下,那这其实是一个太极图,这是个太极图,你看这个池塘实际上是一个圆形,然后这边是栽荷花,就变成太极的阴鱼,这边不栽,是阳鱼,我们今天走的这条路就是中间这条太极的S线,然后太极图的三个方位各安置一个子孙,对不对啊,可能就是开山基的后面那三个儿子,说不定九世一人一房,对吧
嘉宾:哦对,他刚好三个儿子
记者:正好三个嘛。
嘉宾:那可能哦。
记者:完全有可能,你看它这个布局完全是一个设计好的一个布局。
嘉宾:你看这条线真是那个太极图中间的那条S线
记者:它就是那个太极图,这个从来没有人说出过这一点吧,我今天把它说出来了。
千百年来,企盼万事顺意,阴阳协调的客家人,在各自恬静的村落里努力地生活着,然而,只有他们的先祖知道,这份恬静背后,有着多少客家人鲜为人知的迁徙血泪史。
古代客家人受困户籍制度 无法参加科举考试
一部客家人的迁徙史几乎是一部悲壮的流亡史诗。时光倒退两千年,中原腹地的战乱、腐朽,使得部分汉族人不得不放弃家园、举家南迁。百万身家可以不要,可祖先的荣耀不可辱没。于是,他们怀揣着祖宗的牌位,沿着大山的足迹一路流浪,到哪都是客,走哪哪是家。无论走到哪里,他们总能在自家的庭院酿出醇香的美酒,在不毛之地开垦出新的家园。
客家人的第一次大迁徙,始于公元4世纪到5世纪之间。与西方的民族大迁徙相比,客家人那整整一个世纪的颠沛流离,显得更为浩大和悲壮。同样的语言,共同的征途,催生出这支桀骜不驯的独特民系。
为什么叫“客”字,你看我们“广府”是一个地名,是吧,作为族名,“潮汕”,地名作为族名,“客家”独独不是,为什么会这样。
嘉宾:应该说“客”字是从他称再变成自称的。
记者:那谁称他为客呢。
嘉宾:恐怕首先还是在广东这一边,它的名称是从广东在北上,就是人是南下的,名字是北上的,我们查古代的史志里面,恐怕最早出现“客”这个词,应该还是明代。
记者:明代。
嘉宾:很明显的一个就是,一个客家人用赎买的政策,从虞人手上买了很多地回来了,但是那个科举的名额他没办法买,所以他里面就斗得很厉害了,因为他是客名,是没有,不在籍,没有资格参加高考一样的,今天就是高考一样。
记者:我突然间明白的这一点了,之所以称为“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户籍制度。
嘉宾:户籍制度。
记者:就是他虽然来到这个地方,包括举族牵到这个地方来以后,当地政府也好,或者中央政府部门也好,没有承认他在这里的入籍资格。
嘉宾:对。
记者:没有入籍的话,别的不要紧,比如说田地你可以买,甚至山林你都可以强占,对不对啊,这都不要紧,生意你也可以照做,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嘉宾: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而在中国这是最要命的事情。
记者:这是最要命的事情。
赵佗率大军平定岭南 客家人开始在河源定居
河源的客家人流居到此,始于秦朝。始皇33年,赵佗率领着统一中国的大军挥师南下,越过南岭山脉,一路设置城池、关隘,平定百越。
嘉宾:第一批就派了50万人,第二批的数目不详,这个没有明确记载,就说是数十万,我估计也不会少于50万吧,这是非常庞大的数字。
记者:对,当时候人口总量来说,这个数字已经不小了。
嘉宾:因为当时刘邦才5万军队。
记者:对
嘉宾:项羽到他起义的时候也只有20万军队,所以当时平定岭南的军队就是他们两支军队的总和,而且是正规军,是精锐之师,所以当时来这里束编。
解说:那一年,年仅23岁的赵佗被封为南越王,成了龙川地区最早的地方父母官。而从中原腹地向此蛮荒之地的民族大迁徙,也在连绵不断的战火中不断被滋生、推进。这一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秦始皇在此设立了南海郡。
嘉宾:那么设南海郡下治三县,一个番禺、一个博罗、一个是龙川,那么当时龙川就包括现在整个粤东北,还有福建的南部一小部分,还有赣州的南部。
记者:跨三省等于,相当于现在跨三省。
嘉宾:基本上是东江含江的上游地区,那么以后的历朝历代,中原那些氏族,中原人士,由于战乱啊,由于饥荒啊,由于逃亡啊,由于投亲靠友等各种方式,他才有可能到岭南这边过来,所以通过这两千多年的迁徙和客土的融合,因为赵佗他当时实施的是一个和辑百越的一个政策,与越杂处,和辑百越,所以这里也是岭南客家人主要聚集地之一。
客家人喜欢择山而居 客家话被称为“山语”
据记载,仅秦代就历经民族大迁徙三次,为躲避战乱,对中原腹地丧失信心的客家先民一路沿着大山的轨迹向曾经心中的“蛮荒之地”举家迁徙。
记者:客家人啊,我们发现还和山的关系非常密切。
嘉宾:山语嘛,这一般就说客家话叫山语,古书当中记载。
记者:好像就是无山不有客,是吧。
嘉宾:无山不住客人,无客不住山。
记者:对,我们现在看也是这样,客家人基本上是在广东的一些山地,他为什么会是这样。
嘉宾:恐怕一个就是中原过来的耕山的传统比较,他到了山地比较容易落脚一些,他善于耕作嘛,农耕嘛。
记者:他要选择一些相对封闭的小环境,作为自己这一族人的发展的一个生存空间。
嘉宾:你就包括像林寨。
记者:对呀,他总是选择一种山间小盆地。
嘉宾:小盆地来经营
记者:一个山间小盆地就是一族人,然后在这个地方自己再繁衍发展,那边,越过山去,那边可能又是一个山间小盆地。
嘉宾:对。
记者:再加上一些小丘陵,又变成一族人聚居的地方。
嘉宾:客家的山头很多,住山嘛,山头也很多,各个都是山大王一样的。
为了在迁徙中保持一个族群的完整和持续,客家人选择聚族而居。每个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是互通的、友爱的。可家族与家族之间,却各自为政,山头林立。今天,赵佗曾亲任县令的古县龙川已改名佗城,这条声名显赫的百姓街上,宗祠林立,各族各姓共计179个,作为“中华姓氏第一村”可谓名副其实。
记者:“龙马第”。
嘉宾:刘家祠。
记者:刘家的宗祠。
嘉宾:刘家宗祠,现在正在恢复,原来的都毁掉了。
记者:那现在这种宗祠恢复到底谁出钱呢?
嘉宾:家族集资。
记者:家族出钱,家族集资,哦,从这个恢复来看的话,这家刘姓现在有人挣了钱,有老板,对吧,刘氏宗祠,天禄家声远,彭城世泽长。
嘉宾1:这边是刘邦的,那边是刘备的。
记者:这个是《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嘉宾1:光武帝刘秀。
记者:刘秀,刘家的几个大人物。
为了能够光耀门楣,刘氏家族的主事人在此设台募捐,所有刘氏家族的后人,都可以各尽其能,为宗族出力。
还有谱呢。开基祖啊。哦,这个迁徙路线很清楚,山西、河北、河南、然后江苏,广东,到新宁了。那时什么时候,宋朝了,宋朝应该是宋朝,客家人大迁徙宋朝大迁徙迁到广东来了,迁到广东他生了14个儿子分布到各地去,全国都有,包括日本都有。
哦,日本都有?日本都有
记者:到日本以后姓什么了变成?
工作人员:姓原田。
原田。哦
曹丕篡位后,废为山阳公。为避灭族之祸,从河南山阳邑率2040人于西晋年东渡日本,改姓原田。日本“原田”的始祖是咱们刘家。
那到日本去问他们要点钱来,要他们到这个地方来祭祖。
客家人崇文重教 河源古街宗祠林立
自赵佗建城至今,这条古街一直兴旺繁盛、商铺林立,客家宗祠错落期间,建筑样式、规模不一。
记者:这里又有一个宗祠。
嘉宾:好几个呢。
记者:啊,好几个呢。
嘉宾:黄氏宗祠
记者:那也就是过去这一条街上都是宗祠林立了?
嘉宾:对。这是江夏“黄”
记者:这是江夏“黄”,“黄”,客家一大姓,四大姓黄姓是一大姓。
嘉宾:对。
记者:黄氏,这个还是一种西洋式的建筑呢。
嘉宾:对。
记者:这大概是有点民国的味道。
嘉宾:民国时候的。
记者:客家人这种慎终追远的这种情怀好像也特别地强烈。
嘉宾:其实他的慎终追远与他的这种郡望之任也是一样的,我的老祖宗肯定是,因为他到中原来的,主要是衣冠士族,肯定比较。
记者:以前很风光。
嘉宾:很风光,非常风光的,到了南边大家都基本上都平民化了,土地没有了,原来的功名也没有了
记者:也没有了。
嘉宾:那么又得重新从零开始了。
记者:只留了一个传说了。
嘉宾:传说了,对对。
记者:对吧,那么这个传说要祖祖辈辈传下去,这个大概是客家人在异地落地生根,并且不断进取的其实是很重要的一种精神动力,是吧。
嘉宾:精神动力,精神支柱吧,可以说是。
记者:所以你到客家的所有的这种围屋,进大门上头一定有个匾,这个匾就是告诉你我的郡望。
嘉宾:郡望在哪里啊
记者:然后我家声有多么洪亮,说出这个姓来把你吓得翻个跟头。
对吧,就是这种
千百年前“抢救”祖宗牌位于水火的瞬间产生的仓惶、失落似乎幻化成一个民系千年的潜意识。所以,客家人从来都是注重声名的,为了可以光宗耀祖,他们不像潮汕人一样立志经商,而对功名有着天生的渴望。为此,他们崇文重教,广设学宫,只希望有一天可以搏得功名,光耀门楣。
记者:这实际上是又叫做学宫,也叫做孔庙,也叫大成殿,就是都是表示我们这个地方崇文重教。
嘉宾:崇文重教,本人就在这里住过三年。
记者:您在这里是读书还是在这里教学?
嘉宾:读书。
记者:在这里读书,小学?
嘉宾:小学,当时我老母亲在这里做厨房工作,所以我在这里。
记者:那你和这里很有感情了。
嘉宾:这个地方就是我住过的地方。
记者:你住过这个大成殿?
嘉宾:对。
记者:当时被隔成一格一格的吧?
嘉宾:对,柱子都还是原来的。
记者:柱子都还是原先的
如今,这个历朝祭孔的庙宇里回响着佗城中心小学朗朗的读书声。
记者:你现在听,小孩子在这里,小朋友上课呢,是吧
嘉宾:这后面。
记者:这还一年级(1)班呢,这刚刚入学的呢,所以这个地方的孩子从小在学宫这里玩耍啊,耳濡目染啊,就是有一股文气,有一股文气。
客家妇女成干农活主力 掌握家中议事权力
记者:我们在客家的村落里头行走,会发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在地里头干活的全是妇女。
嘉宾:你像潮汕的女子,基本是锁在深闺无人识的,当然潮汕女子也很漂亮,大概因为她们自古以来都保养得比较好。
记者:符合我们男人关于女性美的一些要求。
嘉宾:这个客家人没办法,她比较粗放的,她要种田,连造房子也是女人在主持造房子,不是男人做的。
记者:对。
解说:自古,客家女就以勤劳坚忍的性情闻名于世。从披上嫁衣,嫁入夫家时起,她们就注定了是这片田野的守护人。
鸾凤和鸣。现在这里头都是按照当年客家结婚的洞房的样子布置的。
嘉宾:对。
记者:客家当时都是这种雕花床吗?
嘉宾:有钱人家都是这样。
记者:有钱人家都会是这样的,哦,这个床真是和小屋子一样嘛我看是,里面什么都有了嘛。
嘉宾:这里面有挂衣服的。
记者:新娘子的衣服。
嘉宾:客家新娘子的衣服,这些就是放化妆品,放什么衣服的。
记者:等于就是这个抽屉衣柜,就是小衣服什么的折起来都放里头了。
嘉宾:夫妻的衣服就放里面了。
记者:这枕头像是个。
嘉宾:枕头就是原来的,原来客家人枕头都是这样子,是皮的。
记者:皮的,枕到上头应该也还算蛮舒服,
恩,蛮舒服
然后就把金银财宝、细软都枕在自己头底下。
嘉宾:对。
记者:哦,都放里头了
嘉宾:金银财宝啊,地契啊,房契啊,贵重的东西,枕在头上枕住,她就安全了。
记者:对。
嘉宾:这个是新娘子的鞋。那个男人结了婚了,出门了,闯世界了。
记者:客家的男人好像不出去闯世界被人瞧不起对吧。
嘉宾:对,看不起啊。
记者:看不起。对对对
客家女从来都不柔弱,耕田、采樵、织麻、缝纫,中馈之事,无不为之。男人远出海外,家中老弱之抚养,少长之教导,事无巨细,也一概由她们全权负责。
嘉宾:客家妇女,因为实际上她掌握了家庭的议事的权力吧,主权嘛,在某种意义上有时候是客家的太婆就像贾府里面的贾母一样,也还是很有权威的,但是话又说起来,从汉民族的传统里面,包括什么“等郞妹”这种对女性的一种比较蔑视的东西也还是存在的,就是隔山娶亲,到南洋去了,以后这边寄一个照片回来就算娶了亲,一辈子要守在这个地方。
记者:守在这里。
嘉宾:也很悲惨。
记者:就纯粹侍奉公婆了。
嘉宾:侍奉公婆,公婆死了以后,她变公婆了,她就管着这一大片,然后她又变成贾母了
记者:对对。
嘉宾:有这么一个循环的过程。
客家人无“安土观念” 客家男人多外出闯荡
中华民族的肤色是黄色的,有人说,那是泥土化育出来的颜色,所以,汉族人有一种难以解开的“安土”情结,那一方故土,是须臾不可舍弃的。可独独客家人不,他们的“安土观念”早在民族迁徙的途中就已荡然无存。客家的男人大多以厮守家园为耻,更有甚者,到时候自己不走,也会被父母、妻室撵出家门去闯荡天下。于是,走了就是走了,离开了,就没想过此生要返回故园。祖上的荣誉提醒着他们:不是路途险恶吗?那就更须一往无前。他们能够带给故园的,只是奋斗他乡的光荣与梦想。
延续了上千年迁徙传统的客家男人最终选择了外出闯荡。这是迁徙留在他们骨子里的潜意识。浪迹天涯,孤立无援,需要怎样一种精神力量才能支撑走过前方的险境?可数以百万计的客家人从来不曾回头,路就在他们脚下。
嘉宾:客家人他有比较强的忧患意识,因为他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或者说我是客居他乡,是在别人的祖基地里面要立足,要生根,还要发芽要结果,要开枝散叶,这样的话他要比其他的民系、族群要更懂得要怎么样去适应环境。
记者:就始终有这种忧患意识。
嘉宾:对,不是别人来适应我,而是我要去适应新的环境,要更加谦让,要更加克己复礼,要更加做一个谦谦君子,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哪怕比较恶劣的环境下能够落地,能够生根,要比别的族群更加坚韧不拔,你否则你就无法立足,所以如果讲是在路上的感觉的话呢,也就是一种忧患意识吧。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强烈的忧患意识武装着艰辛打拼的客家人。于是,尽管身在他乡为异客,凭借民族大迁徙种在他们血液里的那份坚韧,客家人还是闯出了自己的天地。千百年来,在外发迹的客家人也从未忘记过祖宗的教诲,他们把从海外赚到的钱寄回家中,由勤劳能干的客家女主持盖起一桩桩光耀宗祖的祠堂和便于族人聚族而居的角楼。
记者:所以你看我昨天到林寨,看到林寨在那么小小的盆地里头,这么多大体量的这种客家的古堡,我就感觉他建这么大的体量,实际上是一个对紫禁城的模仿。
嘉宾:对对对,你是第一次说这个的。
记者:它围起来,然后四个角楼,四个角落在我们明清里以来的建筑中间,除了紫禁城,别的地方很少有四个角楼。
嘉宾:在某种意义上,原来的前面的石壁就像紫禁城前面的华表。对吧。
记者:对,这个正立面一定做得非常的高敞,因为这个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就是我这个人生成不成功,我这个家族成不成功,我有没有做到光宗耀祖,符合我过去中原的郡望,家声,对不对啊,这个盖没盖这个房子,立面高不高敞,其实是一个标志。
嘉宾:对。
记者:我这个与其说是做给家里人看的,不如说是做给别的家族人看的,这种荣誉感,我们觉得有时候觉得好像是虚荣心,其实不是,这种荣誉感,恰恰是家族子弟进取的一个动力。
林寨古镇四角楼众多 雕装精美内含国学知识
今天,林寨管辖的48个自然村村村可见见证沧桑的四角楼。
记者:这个客家围子的话,算是大的了吧,里头那么多的一个一个的院子它本身是封闭的,然后外面再建这么厚的一个三合土的墙,再把它围起来,一溜短墙。
嘉宾:院北这边有时候就叫大围,有时候就叫围村,这应该还是大围属于。
记者:你看这个墙,估计应该有半米到60公分厚。
嘉宾:60公分。
记者:60公分会有,然后这个材质就是用特别坚固的这种三合土。
嘉宾:三合土
记者:加鹅卵石。比钢筋水泥还要坚固
嘉宾:我发现它的长度可能又是60丈,我发现好多客家围屋大的都是60丈。
记者:60丈,你看这里有一个横截面,你从这个横截面就可以看到它的材料,还有它的宽度,这个可能是后来打开的。
记者:那么实际上如果碰到真的有土匪来骚扰的话,这个就是一个防御工事了。趴到这个地方的话,要想打穿这个墙,基本上是一般的火炮做不到。
嘉宾:一般的肯定做不到,子弹肯定打不透,小钢炮都不一定能打得动,你看它有枪眼的。
记者:对对对。
为了躲避水患和匪盗,林寨古镇的客家人共修有四角楼280座。由于林寨客家人也大多于外地经商开埠,因此,这里的四角围屋数量之多,体量之大,风格之迥异,堪称奇观。
记者:这个楼气派就是最大的了我看是。
嘉宾:这个就是建筑群最大的了。
记者:对啊,中华民国九年,这个比刚才那个楼还再早一点。
嘉宾:早一点,1920年,是吧
记者:对。
嘉宾:这个屋主是原来是一个商人,做生意的。
记者:是个做生意的商人,只要商人了,我估计地主也一定盖得起这个房子,只有商人了。
嘉宾:商人,他是搞运山货到广州,到香港,以后从香港广州运海鲜再过来。
记者:所以你看他就喜欢那种商业街的感觉,是吧,这整个像一条商业街,把一条商业街搬到自己的院子里头来了,这个气派还是比较大。
哦,打水。
院子里头自己有井。400多个房间呢。
这水这么清啊。你看。
就能喝吗?就能喝。
四角楼内,天井、门额、屏风、廊柱雕装精美,一个家族的共同生活空间依宗族所望,布置出不同的风格和气质。
记者:走到这个院子里头,要想把这个院子里头的字全部认下来,而且知道它的出处,能解出它的意义,而且能把这些图案的象征意义,它的谐音,能够把它解出来,这个人大概也是个国学大师了我看。
嘉宾:还是很深的。
记者:对对对,全部都是,整个走进这个屋子里头,它整个建筑变成了一个国学博物馆。
嘉宾:文化大观园。
记者:就变成一个文化大观园,对。你看这个匾,勤俭和忍就坐在这个堂上的人,一抬头就是这四个字,也就是“勤俭和忍”这四个字就是他们家里头的四训。
嘉宾:祖训,家训。
记者:就是四字之训,要勤,要俭,要和、要忍,我看很多的客家人就是这四个字,
嘉宾:勤劳这是没话说的,但是客家人很节约,很“俭”,甚至被外人说他很小气,这个也有,那么“和”,大家都知道,追求家族内部的和谐,这种是很团结,内部的团结,这是很明显,“忍”呢,确实是客家人,我都发现很多包括客家女人她实际上是很能忍的,老公都没有了,都跑了。
记者:要忍一辈子
嘉宾:忍一辈子啊
嘉宾:客家话里面有个俚语叫做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你看就是祖宗留给我的土地我都可以把它卖掉,但是,祖宗留下的语言
记者:不能忘记。
嘉宾:不能忘记,那就是对汉文化的一种眷恋吧
记者:对,一种坚守。
嘉宾:还有一种坚守,一种守望。
记者:对。
记者:我十年以前拍《寻找远去的家园》,在福建梅州,就拍了这么一个细节,就是我说的,她已经很长时间不跟家里头的人说话了,大家都以为这老人痴呆不会说话了,这个老阿婆是娶进来以后,老公就跟她在一起过了三天,丈夫就下南洋了,从此远无音讯,但是这三天呢,她身怀有孕,身怀六甲,给这家人生下了这个孩子,然后她就是抚养这个孩子,侍奉着公婆,然后把这个公婆都送老了,送走了,孩子张大了,给孩子再娶了媳妇,孩子再又生了孩子,孩子的孩子再又生了孩子,真正是四世同堂了,这个老阿婆都90多岁了,然后突然有一天,家人听到老阿婆一个人在唱歌,仔细一听,都是客家的情歌。都是年轻时候的记忆,老阿婆当年年轻的时候,还没有嫁过来的时候,唱那些情歌,年轻时候的记忆,这个我觉得也是人的精神上的一个奇观啊,是吧,她忍多少年了,她10几岁过来,现在90多岁,抚养了四代人。她并不是没有记忆啊,记忆都在心灵深处啊,然后她就在她的唯屋的楼上,对着外头的青山,她就一个人就唱情歌来,你都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
这里头有一个让人不解的,这种迁徙的过程中间,不断地有人从原居地,到另外客居地,然后很快他在那个客居地中,融入到当地的文化当中,语言也会改变,也有语言不改变的,形成语言的孤岛现象,比如说像在云南,在贵州,我们会发现有些中原,或者到那,有一些语言孤岛,但是唯有客家,我觉得他的这种迁徙是一种滚动性的迁徙,是一种像主导占领的推进性迁徙,他比如说从中原,不一下迁到了一个一个所谓的目标地,他先到一个地方,然后在这个地方形成一个新的生存空间,然后会在这个地方,停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然后人口发展到相当规模和数量,然后再又往前面滚,又滚到某一个地方,到那个地方以后,又发展起来,再基本上,这种的迁徙方式和其他的往几个方向迁徙的不一样,迁徙方向不一样,这才形成了所谓客家他的完整性。
嘉宾:比较稳定的一个文化边界,那时候我们经常用的词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东夷南蛮,他们首先进入了一个大一统之后的有一个异域的地区,他认同的是汉民族,自己是汉民族的正宗,当进入了东夷进入了南蛮之后,如果完全同化的话,他自己就变成夷民,就变成蛮人了,他就要保守自己这种文化的本性在里面,所以为什么要设立一个祖地,要有那么多的宗祠在那个地方,这个宗祠按道理比南方要多,早得多,但是为什么到这里这么多,恐怕还是这种对于中原,由于对于汉民族的文化传统的这种坚守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