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林故居”风波不是个案
作者: 冯骥才
2009-08-12 21:16:28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32823
梁思成和林徽因故居只是他们离世之后留下的房产?北京的有关部门是否该对城中的名人故居来一遍认真的地毯式普查了
我想,7月里北京北总布胡同24号梁思成和林徽因故居(以下简称“梁林故居”)所遭遇的风波,大概可以成为今年文化界的十大事件之一。我的理由在下边的文章里。
初听这消息真的吓了一跳。心想北京怎么了,城改的大水冲了龙王庙,连北京城保护神的老宅子也不要了?梁思成已是举国公认的文化遗产保护的象征。想一想,用撒野的铲车和推土机把这高贵的象征干掉,说明着什么?
前两天,在美术馆举行活动,待完了事,即与一位友人去到北总布胡同看看究竟。据友人说,由于梁林故居拆迁一事社会反响强烈,拆除工作已被叫停,相关部门明确地将其列为“保护对象”了。然而,站在这深深的老巷里,还是看到这幢失不再来的名居险些被毁的惨状。真像战争后的废墟!倒座门楼已经狼牙狗啃,顶子被掀去,惊见云天;然而,一些老房子还在,一株树干有胳膊粗的石榴树和高大的绒花树枝繁叶茂,竟然还有几颗开始熟红的石榴沉甸甸地垂下来。这株石榴至少六七十年。是林徽因亲手栽的吗?这个院落、这些房间就是他们为许多华厦遗存的命运所焦虑和操心之处吗?
这里需要思辨的是,名人故居是否只是名人离世之后留下的房产?它的价值能够仅以建筑史和建筑学的价值来衡量吗?
一个为历史做过重要贡献的人去了,他的生命气质、他的往事、他独有的个人生活乃至他的精神,除去留在他做过的事情或相关的文字里,还无声地存在于他的故居中。故居的主角是人。他留在故居的大量的生活细节,有待我们去发现、感知与思考。只有徜徉于屠格涅夫卢布尔耶那庄园的森林与原野,才能感知《猎人笔记》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也只有坐在克林的柴可夫斯基那间小小的六边形的摇曳着光和影的玻璃厅里,才能体味到作曲家心灵中特有的气息;屋中的画、家具、窗帘和桌上小小的物品,无不告诉你主人的审美的格调与天性的敏感。只有看见凤凰城中沈从文先生屋里那台陈旧的手摇唱机,才知道他的写作必须有音乐作伴。我们体验过他文字中声音的元素吗?
这些故居虽然不是建筑的经典,却是依然活着的伟大的空间。巴黎城外奥维和那间梵高住过又小又破又昏暗的房子,唤起我们的是对这位艺术大师无上的敬意。故居因他的主人而有意义和价值,建筑好坏毫不重要。所以说,故居的本质不是物质性,而是精神性的。
创造了一个城市的是一代代人,而每一代人都有它的精英与代表,他们是这个城市或地域的灵魂。故居正是这种城市灵魂的象征与确凿存在。它是一个城市或地域十分重要的精神遗产。从文明角度来说,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当然,文明是一个认识过程。这个过程有幸从梁林故居风波的演进中被我们看到了。从开始遭遇破坏,到富于文化责任感的各界人士发表意见;从有关部门推诿责任到站出来承担保护;更重要的是,愈来愈多的普通群众对之关切——我在梁林故居这一会儿,就见到有母女二人来到现场,关切此事。母亲年轻,孩子是中学生。经问方知,她们是海淀区人。女儿很崇拜梁思成先生,因此十分关心梁林故居的存亡。我听了很感动。北京民众的文化意识确实令人钦佩。而且上述的一切不都在表明社会文明的自觉与进步?
现在,梁林故居的保护应不再是问题。但如果把梁林故居风波看成一个“个案”,问题就仍然存在。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首都和文化古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各种重要的文化遗存包括名人故居藏龙卧虎,深在市廛之中。由于我们还没有从传统的文物观转化为现代的遗产观,所以对建筑类的遗存依然侧重物质性,忽视精神性;故居属于民居,向来没有清晰的认定标准,因之使近三十年大规模城改中,许多重要而珍贵的名人故居灰飞烟灭,消逝于无。这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分量日渐稀薄的原因之一。这使我想起曾住在巴黎时,常见一些老街的街口竖一块铁质的牌子,黑底红字。标题一律是“巴黎的故事”。牌子上写着这条街上居住过哪些重要的人物。其中有些人物可谓大名鼎鼎,令人心生敬意。远远胜过仰着脑袋去瞧那些谁也会盖的摩天大楼。我们不是总叫喊着把城市的文化“做大做强”吗?把文化做精做细才是真正做“强”,而非花大把钱折腾几个大吵大闹、过后影儿也找不着的文化节。
因而,我想北京的有关部门是否该对城中的名人故居来一遍认真的地毯式普查了?名人故居在城市精神遗产中应属专门一项,过去从未做过。由于涉及各个领域,则必邀请各方专家协助认定。然后制定专门的保护条例与措施。这桩事才算真正做实做好。
我突发奇想,如果这事完成,是否绘制一张北京的名人故居地图,也叫中外游人来客见识一下北京文化的“深不见底”,也让北京人由此生出文化的自豪感来!
希望遇难呈祥的梁林故居,能够使我们更看出城市的文化。
(作者为国务院参事)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
http://www.infzm.com/content/3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