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张健】中国人作为政治概念

【张健】中国人作为政治概念

20084月12日晚上700900,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张健博士在本中心作了主题为“‘中国人’概念”的学术报告。张健博士刚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成归国,主修方向是比较政治学和中国政治,获得政治学博士,他的博士论文是从政治学角度切入对identity的思考,关注中国人的identity从帝国晚期到当下的历史,并在北京、深圳、昆明、乌鲁木齐和青岛五个城市进行了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问卷调查。整个论文的写作是从理论出发,到实际调查最终回到理论思考的过程。
首先,张健博士从“中国人”这个概念开始讲起,他指出“中国人”这个概念有四个特点:第一,这是一个很新的概念。“中国人”作为我们国民身份称谓的历史非常短,不同于历史上出现的指代中原人士的“中国人”概念。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为国名,“中国人”这个概念至今其实只有96年的历史。第二,它是一个政治概念,这个概念产生于从帝国(empire)到国家(state)转变的历史过程。帝国具有异质性和多元性的特点,从政治学上来说,帝国在境内的统治方式也是具有多样性的,到了帝国晚期,在帝国内部建省的过程就是要把帝国异质性的空间匀质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民国之后,以1884年新疆建省为标志,帝国已经开始向国家转变,空间匀质化带来的政治动力就是要建立国民的identity,中华民国成为清帝国的继承者,完成了从帝国到现代国家的转变,“中国人”这个概念成为具有强烈政治属性的自称,因而是它作为一个政治概念被建立起来而非文化概念。
  接着,张健博士介绍了他在五个城市进行的实证研究,他要去看“中国人”这个很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被接受的程度如何,主要关注这些城市中少数民族对“中国人”这个政治身份的认同程度有多高。他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定性分析,什么因素导致了对“中国人”认同水平的不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少数民族文化素养程度越高(比如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阅读能力为标准),对“中国人”的认同越高,这个结论大大出乎某些“同化论者”的预料,同化论者会认为少数民族被同化的程度越高,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才会越强。张博士的研究却表明少数民族中越爱自己的文化,民族语言水平越高,越热心本民族宗教庆典的人他们对“中国人”的认同也越高。如何去解释这样一个调查结论。张博士最后还是回到“中国人”这个概念上来。
他指出“中国人”这个概念是文化中立的(culture neutral),“中国人”这三个字本身并不带有任何文化含义,“中国人”这个概念在政治层面上是文化中立的,没有文化强制性。除了很新、政治概念、文化中立这三个特点之外,张健认为“中国人”是一个西方概念,而不是中国的概念,它不是源自汉族儒家传统或是少数民族传统的一个概念,而是近代中国受到西方的挑战、冲击、挤压之下,中国人作为挽救自己的一种方式而创造出来的观念,因而“中国人”这个概念是和“美国人”、“法国人”、“英国人”相对的。“中国人”这个概念已经彻底去除了所有文化内涵,不管是儒家的,宗教的,与文化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特定情境下的时代精英给予我们的政治遗产,张健博士倾向于肯定这个遗产的好处,因为在他看来,这个概念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中国人,只要他在政治上忠于这个国家。当“中国人”这个概念成为一个文化空洞(culture empty)的概念,“中国人”的稳固性和稳定性就建立在政治忠诚之上,人种、民族都不再重要,他最后总结说,“中国人”这个概念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政治概念,从西方来的,没有文化内容的空洞概念。任何对政治忠诚的挑战就是对“中国人”最大的威胁和挑战。

(舒瑜记录整理)

文章来源:中国人类学评论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