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发现的胡柳,与丝绸之路无关
方城发现的胡柳,与丝绸之路无关
2009年第6期《文史知识》刊发著名西域史研究专家、著名探险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镰《丝绸之路史二题》一文,再次考证南阳为丝绸之路发源地。杨镰在多次到方城考察后指出:“做为丝绸之路源头之一的方城,在整个丝绸之路发展史中是不应被忽略的重要环节。”并说“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葡萄、胡萝卜、石榴、芝麻、蕃茄等水果、蔬菜在各地均有种植,但在方城发现的一种特有树种在中原其他地区未曾发现,此树种在新疆被称为苏盖提,在甘肃被称为河柳,在方城被称为“胡柳”。
笔者在新疆生活了22年,对那里的情况和史料较熟悉。对杨镰的发现和论证认为:方城发现的胡柳,与丝绸之路无关。
在中国的柳树种类中,没有胡柳。在方城发现的胡柳,在甘肃叫河柳,其实就是我国的旱柳。旱柳,学名:Salix matsudana Koidz性状: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树皮深灰色。单叶互生,披针形,叶背灰白色。雌雄异株,柔荑花序。蒴果,种子具种子毛。分布:产于中国、朝鲜、日本等地。北京城乡常见栽培。耐寒,耐旱。还有一种镘头柳,杨柳科柳属旱柳变种。落叶乔木,分枝密集,树冠阔卵形,呈镘头状。单叶互生,披针形。雌雄异株,柔荑花序。
新疆在西汉是没有柳树,在《新疆风物志》中没有胡柳的记载。据笔者考,新疆和甘肃的旱柳大规模种植是在清代晚期,由左宗棠带入,称“左公柳”。 左宗棠(1812~1885年)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是清代晚期著名的儒将。左公从小生活在湘江之滨,对绿树有着特殊的偏爱。
左宗棠率领的湘兵来到西北大漠,深感气候干燥,寥无生气,而又水土不服,左公遂命令筑路军队,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带和近城道旁遍栽杨树、柳树和沙枣树,名曰道柳。其用意在于,一是巩固路基,二是防风固沙,三是限戎马之足,四是利行人遮凉,凡他所到之处,都要动员军民植树造林,并且制定保护树林的措施,严加执行。据左公自己记载,光是从陕甘交界的长武县境起到甘肃会宁止,种活的树就达26.4万株。自古河西种树最为难事,可是在左公倡导督促下,泾州以西,竟然形成道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
后来有个文人杨昌濬曾在一棵柳树上刻下一首诗:"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如今,新疆和甘肃的柳树扎根生长,人们都知道是清代引进的“左公柳”。
这就是说,张骞出使西域时那里没有胡柳,也不可能从西域把胡柳带到方城落地生长。笔者查了《方城县志》,书中根本没有胡柳。方城发现的是旱柳,在河南及以北有大量生存,不足为奇。另外,番茄原产南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传人欧洲,我国的番茄从欧洲或东南亚传人,大约在清末。说张骞在西汉把番茄传人方城,简直是没有一点常识。杨教授用发现的胡柳来证明方城是丝绸之路的源头,实在是牵强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