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李睿劼】富民安康:为藏族同胞“量体裁衣”谋发展

【李睿劼】富民安康:为藏族同胞“量体裁衣”谋发展

从根本上解决牧民居无定所问题  四川省的民族分布和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地理位置西高东低,西部为民族聚居地区,近2/3的土地面积为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作为我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地区,四川紧邻西藏,是青藏高原与内地平原的过渡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四川的民族工作肩负着艰巨的任务,四川省民族工作的成绩,直接关系到四川省乃至全国的民族团结事业。
  2007年秋天,一项深得藏族聚居地区广大藏族同胞欢迎的政策——富民安康工程,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正式启动了。
  2007年9月2日,四川省委、省政府联合出台《关于实施富民安康工程的意见》,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难题、加强政策支持和对口支援、加强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每个方面都细化目标,落实到部门,四川省委还专门成立督察组,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察、通报。
  这是一项专门为藏族同胞“量体裁衣”制定的发展计划,内容包括“牧民定居行动”和“帐篷新生活行动”两个部分。
  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说:“实施这一发展计划,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牧民居无定所的问题,改善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助于为定居点牧民集中提供公共服务,在更大程度上惠及藏族聚居区广大牧民群众;有助于加快藏族聚居区的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推动藏族聚居区走向富裕、文明、和谐的康庄大道。”
  让游牧民在放牧过程中也能享受现代生活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四川藏族聚居地区尚有10万户、近50万人过着游牧生活。政府通过‘帐篷新生活行动’,给每户牧民发放一顶帐篷以及帐篷内配备的必需生活用品,旨在改善藏族聚居地区广大牧民同胞的生产生活条件。” 四川省民委主任、省富民安康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敬全林说。
  2008年9月,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到康定县塔公乡调研时,临时停车走进牧民切巴的家。但帐篷内的景象令刘奇葆心情十分沉重:漏雨、漏风、防冻效果差;生活设施简陋、落后。牧民住在这种帐篷中,平时只在地上铺个毡子就睡觉,风湿病、关节炎等发病率非常高。
  不能再让牧民群众住在这样的帐篷里!刘奇葆当即提出,要帮助游牧民群众设计适合游牧生活的帐篷,做到防风、避雨、防潮、保暖,同时设计推广适用、便携、经济的卧具、厨具、照明、广播、电视等帐篷生活设施,让大家在放牧过程中也能享受现代生活。
  于是,一项旨在改善牧民游牧生活条件的计划被纳入到了富民安康工程之中。“帐篷新生活行动”的主要内容是:为每户牧民群众无偿提供一顶新帐篷,按12平方米和8平方米两种规格,分别解决1户4至5人或2至4人居住。按照群众自愿购买的原则,由政府补助2/3,牧民承担1/3,在帐篷内配备折叠床、钢炉、奶渣晒垫、马夹凳、牛奶分离器、多功能组合桌、太阳能照明、多功能组合架、多功能提水袋等9件必要的生活设施。
  今年2月19日,“帐篷新生活行动”正式在甘孜州启动。一些专为藏族聚居区环境而设计的帐篷和生活设施已经在甘孜等地进行了反复试验。适合藏族聚居地区气候环境的新型帐篷,正在发放到广大藏族聚居地区牧民的手中。
  前不久,记者碰到了阿坝州红原县阿木乡卡口村村民卓登,他说:“今年开春的时候,我们村里来了一些专家,对我们的定居点进行了规划。前不久,政府给我们的帐篷也发放到村里了。今年夏天放牧的时候,我们再也不用睡在阴冷潮湿的地上了。”
  据阿坝州民委的统计数字显示,“帐篷新生活行动”在阿坝州进展顺利。以红原县为例,5089户、22901人的帐篷及“9大件”运送、接收、发放等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各个定居点牧民住房建设和房屋风貌改造已全面动工。
  惠民政策既“管眼前”,也“管长远”
  如果说“帐篷新生活行动”是一项“管眼前”的项目,那么“牧民定居行动”则是一项“管长远”的惠民政策。
  “‘牧民定居行动’就是在不改变藏族聚居地区同胞生产生活方式的前提下,让老人和孩子能够有一个温暖、舒适、有医疗卫生保障、有学上的生活环境。”敬全林说。
  从2009年至2010年,投资180亿元(其中财政投入50亿元)的藏区“牧民定居行动”启动。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统一规划、政府支持、牧民自建的方式,加快牧民定居点建设,大力提高藏族聚居区10万户、近50万名未定居和半定居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实现“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牧区。
  为确保藏族聚居区牧民定居点的建设质量,四川省委、省政府还在今年开展了牧民定居点规划设计对口支援工作。四川省富民安康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成都、攀枝花、泸州、乐山、南充、宜宾、达州7市对口支援甘孜州各牧区县牧民定居点规划设计工作;自贡、遂宁、内江、眉山、资阳5市对口支援阿坝州各牧区县牧民定居点规划设计工作;木里县牧民定居点规划设计工作则由凉山州组织技术力量支援。
  清洗伤口、缝合、上药、包扎……不到10分钟,甘孜州巴塘县竹巴笼乡基里村卫生室的医护人员就为当地牧民扎西处理好了他脚上近7厘米长的刀伤。自从有了村卫生室,牧民看小病再也不用翻山走上一天的路到乡里唯一的中心卫生院了。如今在甘孜州,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像扎西一样享受到富民安康工程带来的实惠。
  在阿坝州红原县瓦切新村,瓦切乡乡长泽布扎说:“瓦切新村的建设开始于防治大骨节病工程,后来新村建设纳入到了富民安康工程中,最终形成了今天窗明几净的社会主义牧区新农村的格局。广大村民每每提起,总会竖起大拇指,感激的话语难以言表。”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