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万首民谣您听过几首

2万首民谣您听过几首

2万首民谣您听过几首

2010年01月29日08:24合肥在线  






王贤友看着自己整理的民俗画,很出神

本报记者杜华柱文/摄




  自2002年以来,王贤友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查阅各处馆藏资料、走访三县的田间地头,执着地收集和整理着合肥的本土民谣。如今8年过去,经他收集和整理的安徽民谣已有两万多首,其中仅合肥地区的民谣就有一万多首。

  田间地头收集民歌

  昨日下午,当记者在省城城隍庙文化馆邂逅王贤友时,他正兴奋地拎着厚厚一叠大小不一的老旧期刊。“这些都是专门的楹联杂志,今天能找到这个真是太幸运了。”他说,这些比小人书略大的楹联期刊,五六本一捆被它的前任收藏者线订在一起,纸张已经有些泛黄。“春节就要到了,现在的春联都用买的,以前可都是自己手写甚至自己创作,这些都是民俗需要研究的范畴。”王贤友一旦打开话匣子,马上就能从手中的楹联转移到民俗上来。

  聊天中记者得知,王贤友致力于合肥的民俗研究已有多年,更为难得的是他把其中的重点放在了民谣的收集和整理上,自2002年开始,至今已经收集和接触了安徽地区2万多首民谣,其中仅合肥地区就占1万多首。在这一万多首民谣中,他又着重梳理了表现女性思想与生活的民谣。2008年他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做《合肥民谣里的女性形象》。

  注重梳理女性形象

  “小麻雀,抖抖毛,童养媳妇真难熬。累活儿,干不了,苦日子,吃不饱……”“妹家门前好稻棵,稻棵虽好稗子多,又要低头拔稗子,又要抬头望情哥,两样事情难坏我。”当一首首朴素的民谣唱出了昔日童养媳的艰难生活、唱出了农家女子对于爱情的向往,历史与生活的风情都在这里鲜活地展开了。

  “正统的文学作品中很少把女性的生活与情感做为主体来描绘,而这些女性的形象,通常就只能在民谣中流传和出现。”王贤友说。因为民谣独有的特色,它的每一句话几乎都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在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王贤友常常一闭上眼,脑海里就会浮现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与情节。为此,省城的一些画家和导演朋友,也纷纷找他来要民谣,为的就是希望能够从这些质朴的歌谣中,寻找出动人的画面与灵感。比如漫画家吕士民,就对他收集的民谣爱不释手,他们共同珍爱着民谣,守护着民俗。

  收集民歌收获幸福

  “民俗是一个地区文化的胎记。”王贤友说,他认为民俗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应放弃自身历史与文化的根。

  做为文人,他曾经致力于散文诗的创作并担任中国散文诗协会的理事,弃散文诗转向民俗研究,对于他体现的是一个文人应有的担当。

  “散文诗我不写,还有很多人会写;而民俗学如果我不做,则可能很少会有人坚持做下去,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他说。为收集和整理民歌,这些年,他常常利用周末奔波于省城各地的文化馆和三县里的田间地头,在那里,他跟上了年纪的老农民一起唠嗑、听他们唱歌,为此,结交了很多农民朋友,直到现在还经常有老汉打电话给他,希望他再去喝喝酒唱唱歌。

  到农村采风,他经常怀揣个几毛钱的本子就出发了。在青天白日的田间地头,有的老人拄着锄头就地就能唱开了,有时方言他都听不懂,要靠别人给他现场“翻译”才行。这样的日子,他经常会收获意外的惊喜,这样的时刻他也由衷地感到自己非常幸福。而给他唱歌的老人们也非常高兴能够再次找到知音。

  王贤友现在担任安徽省民俗协会的秘书长,热衷于民俗的他,曾对池州傩戏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说民俗能够让人们的情感越走越近,城市的生活同样离开不了。就在他所居住的小区,邻居和他在楼道里都会自然地打着招呼,人与人之间似乎少却了几分隔膜。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