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发表于《民俗研究》2007(1)第169-181页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学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清明原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早在汉代以前即已出现。但作为节气的清明与作为节日的清明毕竟不同。譬如韩养民、郭兴文中明确指出:“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1]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表达了同样的意见:“节气只是季节时序的标记,而节日则要有一定的庆祝纪念及相应的仪式习俗。”[2]笔者赞同此说。
那么清明节气是何时成为清明节日的呢?关于这一点,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以为“以清明为节萌芽于唐代”,当时的清明节只是寒食节的一个组成部分。[3] 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者可推杨琳与黄涛。一种观点则认为早在唐代已前业已存在。比如刘伯根、华景杭编《中华传统文化大观》就认为:“清明节始于周代……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变成清明节的一部分。”[4]在笔者看来,以清明为节不仅萌芽于唐代,而且在中唐时期,它已成为独立的节日,而并非像杨琳、黄涛等先生所说乃寒食节的一部分。
一、 清明在中唐时期已成为部分人心目中的独立节日
我们以为,判定一段日子是否在唐代作为独立节日存在的惟一依据,不是学者对节日的定义,而是那段日子在唐人生活和意识中的状态。它一方面包含着一定的客观内容,即一定区域内的许多唐人确实在年度周期内的这个特定时间段里不约而同地从事大致相同的活动,另一方面则还包含着主观的认知,即那些在年度周期内这个特定时间段里不约而同地从事大致相同活动的唐人认定自己是在过一个独立的节日。如果两个条件同时具备,那么这段日子在当时就是一个独立节日。拿这个标准衡量清明,我们可以肯定中唐时期(指742-820年间)[5],它已成为一个独立节日。 从第一方面说,至少在清明日这个清明节的标志性时间里,唐人有许多约定俗成的活动,如取新火、出游、荡秋千、宴饮等。关于取新火,刘长卿《清明后登城眺望》云:“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关于出游,李正封《洛阳清明日雨霁》云:“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关于荡秋千,韩偓《秋千》云:“池塘夜歇清明雨,绕院无尘近花坞。五丝绳系出墙迟,力尽才瞵见邻圃。”关于宴饮,王表《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云:“兴来促席唯同舍,醉后狂歌尽少年。”。从上述所引中唐诗人所作诗歌来看,一定区域内的许多唐人在清明日里不约而同地从事大致相同的活动是没有疑问的。尤为重要的是,如果说寒食节的标志性习俗活动——禁火寒食——在唐代深入人心的话,那么中唐时期,清明节标志性习俗活动——点燃新火——同样已在民间广为流行开来。
从第二方面说,亦有充分的证据。
综观学者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研究,少见对某一节日的独立性质持怀疑态度,但清明节是个例外。这当不是偶然,而是确与寒食节、清明节的复杂关系密切相关。关于寒食节及其对清明节兴起的意义,下文将有详细说明,这里仅需表明的是,初唐时期,清明节确实不是一个独立的节日,清明日只是作为寒食节的一部分被人看待的,还没被认为是一个新节日的标志性时间。这从李峤一首名为《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可以表明。显然,李峤的“赴王门”行为不需要持续太长的时间,也即所谓的“寒食清明日”不可能是指从寒食到清明的一段时日,而只能是确指清明日这一天,这样一来,寒食清明日的意思就是寒食节的清明日这天,由此可见清明日与寒食节的关系。
但是到了中唐时期,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从时人的诗歌创作中看得出来。如窦常(唐代宗大历年间进士及第)《之任武陵,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刘员外禹锡》诗云:“杏花榆荚晓风前,云际离离上峡船。……看春又过清明节,算老重经癸巳年。”该诗题“寒食日”,诗文中却云“清明节”,且里面又不存在为押韵合仄而不得不用“清明节”字样的因素,那便只能解释为在窦常看来,清明节已是有其特定名称的独立节日。非但如此,而且还有将寒食日视为清明节的一部分的嫌疑。再如陈润诗《东都所居寒食下作》云:“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鹃鸣。日暖山初绿,春寒雨欲晴。浴蚕当社日,改火待清明。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诗将寒食、清明、社日三节并举;无独有偶,羊士谔《寒食宴城北山池,即故郡守荣阳郑钢目为折柳亭》诗云:“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写寒食宴,同时提及上巳与清明。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出在他们心中,清明确与寒食不同,它已是与寒食、社日、上巳等同样重要的春天节日了。
当然,必须说明的是,笔者所谓清明独立成节,并不意味着在所有中唐人心目中清明节已从寒食节中独立出来,事实上,我们同样可以找出其他例子证明,在当时一些人那里,清明仍作为寒食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但我们不应忽视清明节在中唐时期取得的进展,至少可以说,在中唐时期一部分唐人眼里,清明不再是寒食节的组成部分,而是与寒食节并存共在的另一个节日。
清明节作为独立节日在中唐时期兴起当然不是偶然的。关于清明节日兴起的原因,韩养民、郭兴文以为“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因注入寒食禁火、扫墓习俗后,二者合二为一,才形成了清明节日。”[6]黄涛则在指出应将清明节气“看做清明节的源流之一”后,进一步指出“从唐代开始,清明节逐渐成为一个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习俗的重要民俗节日”[7]。杨琳在他的论证中也格外注意到了墓祭习俗,并将其视为“清明节产生的社会基础”,并且也将清明节的“萌芽”与寒食禁火联系起来,“清明标志着寒食的结束,热食的开始,是寒食节当中比较重要的一天,这种重要地位是它后来喧宾夺主并以它为名来涵盖寒食节的原因之一。”而且也明确指出“清明节在发展过程中又融汇了上巳节的内容”[8]。笔者以为,将清明节日与清明节气区别开来的同时又兼顾节气对节日的重要影响是理解清明节日起源的重要方面。但同时必须考虑:清明节气早在先秦时代即已出现且一直与其它节气一起为人们所熟悉,清明节日却为何兴起于唐代而不是其它朝代?这里必然有唐代的特殊原因。在笔者看来,清明节在唐代的兴起并在中晚唐时期发展成为独立的节日有其特殊的社会原因,比如当时社会的安定与富庶,人们对娱乐的追求心态,具体则与寒食节的盛行、改火之制的复兴对寒食节禁火习俗的重构以及节假日的设置密切相关。这里,我们仅对清明节兴起的具体原因作较详细的阐述。因为在笔者看来,正是这些因素,突出了清明节气及其前后几天一段日子的重要性,以致于包括唐政府和普通百姓在内的官民双方都在清明日从事一些引人注目的活动,而这反过来又越发突出了清明日的重要性,直至到唐中期已在部分唐人心目中成为一个可与寒食、上巳、社日并置的节日。
二、寒食节的盛行与清明节日的兴起
寒食节,曾是我国传统社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因人们在节日期间禁止用火、吃冷食而得名。关于寒食节的起源,说法不一。[9]但学者们多同意寒食节出现于汉代,在唐代达致鼎盛。[10] 魏晋以前,寒食节时在冬季。两汉之际桓谭的《新论》载:“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11]由于寒食节的习俗是不能热食,不能用火,人们 “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 ,导致了“老小不堪,岁多死者”的现象,从而引起过官方的多次干预。东汉并州刺史周举、曹操、后赵的石勒、北魏孝文帝,都曾下令禁断过寒食习俗。[12]不过,官方的禁断并没有阻止寒食节扩张的势头,至少约成书于六世纪中叶的《齐民要术》在描述寒食节时已使用了“中国”一词:“昔介子推怨晋文公赏从亡之劳不及己,乃隐于介休县绵上山中。其门人怜之,悬书于公门。文公寤而求之,不获,乃以火焚山。推遂抱树而死。文公以绵上之地封之,以旌善人。于今介山林木,遥望尽黑,如火烧状,又有抱树之形。世世祠祀,颇有神验。百姓哀之,忌日为之断火,煮醴酪而食之,名曰‘寒食’,盖清明节前一日是也。中国流行,遂为常俗。”[13]考虑到《齐民要术》一书所涉及范围“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包括今山西东南部、河北的中南部、河南的黄河北岸和山东。”[14]这里的“中国”一词应该至少包括这些地区。如果我们再联系到稍后的《荆楚岁时记》中的有关记载,可以认为,至少六世纪时,伴随着大量移民的南迁,寒食已经传播到荆楚一带。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寒食,挑菜。斗鸡,镂鸡子,斗鸡子。”[15] 这一有关寒食节的文献资料向我们透露出寒食节在南朝发生的两个对后来寒食节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变化。其一是将节期固定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而不再是“隆冬”季节,其二是节俗活动从早期单一的禁火寒食向多种娱乐性活动发展。
有唐一代,国家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政治稳定的时间也较长,日渐发达的生产力带来了日益富裕的物质生活,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人性得到较自由的发挥与张扬,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大唐气象。在此大背景下,唐人在寒食节从事一系列特征鲜明、格调突出的节俗活动,从而将寒食节过成了唐代最引人注目的节日之一。敦煌文书中存有时人王冷然的《寒食篇》云:“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16]非常典型地概括了寒食节在唐代节日体系和唐人心目中的地位。
其实早在初唐,寒食节就已风靡全国,在禁火方面,作者为沈佺期(一说为李崇嗣)的《寒食》写到当时每届寒食节,“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关于寒食上墓,唐高宗龙朔二年的诏书中业已提及:“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17]而从杜淹的《寒食斗鸡应秦王》“ 寒食东郊道,扬鞲竞出笼”等句可看出斗鸡等活动也已在民间广泛流行。初唐时期,时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的寒食节的盛行对于清明节兴起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突出了清明节气日的重要性,并使清明日成为寒食节的组成部分。
包括立春、雨水、惊蛰(启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它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位置变化确定的,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间隔大致是十五天,而冬至距离清明的间隔大约为一百零六天或一百零七天,这种表记时间的方法是为唐人所熟悉的[18]。因此,当初唐时以冬至为参照寒食节已经固定于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时,若以清明为参照,这个日子就在清明前一日或两日。由于寒食节的节期其实并不仅仅只有一天,距冬至一百零五日的那天其实只是寒食节的标志性时间。由此清明节气日就成为寒食节的一部分。所以在李峤的眼里清明日只是“寒食清明日”,是极其可以理解的事情。但是,我们不应忽视这一点对于清明独立成节的重要意义。正因为清明日乃当时极为流行的寒食节的组成部分,它便不仅从一年三百多个常日里突出出来,也从二十四节气里突出出来。
三、改火之制的复兴对寒食节禁火习俗的重构与清明节日的兴起
改火曾经是世界范围内普遍流行的一项非常古老的习俗,在我国也是古已有之。对于改火习俗的成因,汪宁生先生在《改火与易水》中有过论析: 改火之俗原与古人用火方式有关。虽然旧石器时代人们即发明人工取火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动辄就生新火,而是采取保存火种使其昼夜不灭方法,来保证人们取暖、炊爨、照明等日常需要…… 在远古人类心目中,万物有灵,火自不能例外。火焰的不断跳动,小火迅速变成大火,再加上火种的长年不灭,使火更像一种有生命之物。故世界上拜火习俗普遍盛行,凡是人类遭受与火有关的灾难,都认为是火的精灵作祟。而由于火种长年不灭,又使人们认为作祟者多是这些旧火……人们为了免除旧火的危害,除了平常对火要小心地供奉献祭及恪守一系列禁忌外,还要举行禳解仪式,定期改火即其中的一种。[19]
有关我国改火的记载,比较早地出现于《管子》中。《禁藏》载:“当春三月,萩室熯造,钻燧易火,抒井易水,所以去兹毒也。”[20]又《轻重己》亦载:“以冬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冬尽而春始……教民樵室钻燧,墐灶泄井,所以寿民也。”[21]《论语·阳货》中也提到:“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取火,其可已矣!”由此可见先秦时代改火习俗的盛行。
改火之制一直延续到东汉时期,《后汉书·礼仪志》中有“日冬至,钻燧改火”的明确记载。此后改火之制停止了。只是到了隋代,又有人旧事重提,并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隋书·王劭传》云:
劭以古有钻燧改火之义,近代废绝,于是上表请变火,曰:“臣谨案《周官》,四时变火,以救时疾。明火不数变,时疾必兴。圣人作法,岂徒然也!……伏愿远遵先圣,于五时取五木以变火,用功甚少,救益方大。纵使百姓习久,未能顿同,尚食内厨及东宫诸主食厨,不可不依古法。”上从之。
“上从之”,意味着曾为古礼又一度湮没人世的改火之制,因为个别文人的提倡和最高统治者的认可而梅开二度!而到了唐代,改火的做法不仅在宫廷中、也在民间普遍流行开来。与前代不同的是,唐代的改火虽然深受被官方和知识精英视为周代定制的“四时变国火”的影响,但并没有按照“四时变国火”的法则行事,而是以“礼标纳火之禁,语有钻燧之文”[22]为依据,借取了在民间已广为流行的寒食节的禁火习俗,将改火集中于寒食清明期间,一年一度进行。
附件:
清明作为独立节日在唐代的兴起(最后稿)070314.doc
[时间:2009-3-3 18:45 - 下载次数:0]
[
本帖最后由 张勃 于 2009-3-11 17:0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