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16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大会专题(2009年7月·昆明)

文化之眸:中国影视镜头下的人类学盛宴

发布时间 2009-07-31 18:09:06 星期五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昆明7月31日电

新华社记者陈鹏

数十个国家、362部作品――第16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的影视人类学影展已创下参展影片最多、参与范围最广的历史纪录;轮流展映的23部影视片,吸引了参加大会的人类学民族学学者;通过记录者的“文化之眸”,362部片子深刻折射了人类生存的普遍境遇,同样,来自中国的大量影片也折射了人类学影像本身的诸多难题。

本届大会影展7月27日揭幕,31日结束,23部片子轮番在云南大学科技楼的8间教室里放映。很多观众只能有选择地来回跑,走廊里不时响起咚咚的脚步声,把墙壁上入围影片的招贴画震得哗哗响。

本届影展中方主席、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庄孔韶说,本次影展规模空前,堪称全球影视人类学的豪华盛宴,它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当下人类,尤其是中国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社会变迁。

庄孔韶介绍,这些片子有三分之二来自中国,不能不说是中国影视人类学近年来突飞猛进的骄人战果,影展必将在研究者、被研究者、观看者和普通民众之间搭建桥梁,使人类学研究和纪录片艺术更加深入人心。

这次影展作品的作者有年近八旬的中国影视人类学奠基者,也有尚未毕业走出大学校门或来自偏远山区的二十出头的热血青年,其间横亘着一大批独立电影人、影视人类学者、纪录片爱好者和新闻记者,他们用专业摄影机或简陋的DV记录了民风民俗、城市乡村,镜头中既凝结了深刻浪漫的人文关怀,更有犀利冷静的客观审视。

TOP

TOP

人类学家开拓海外田野构建本土视角的世界知识
--------------------------------------------------------------------------------

人类学家开拓海外田野构建本土视角的世界知识

发布时间 2009-07-31 10:59:27 星期五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章利新 伍晓阳 刘娟

中国游客和中国商品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但中国视角下的世界知识的生产才刚刚开始。建构一种用汉语作为载体的有关世界的知识表述机制,已经催生了一批扎根于海外田野的中国人类学家。

人类学海外民族志实践(田野调查)的倡导者、北京大学教授高丙中30日在昆明参加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时说,海外田野调查还处在起步阶段,中国目前也只有20人左右,研究对象涉及印度、泰国、蒙古国等周边地区,也包括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调查时间都在1年以上。

“海外田野调查要求学者通过参与性的观察,长时间地感受、认识当地日常生活的真实状况,他们获得的是宝贵的第一手材料,能成为别的社会学科展开研究的基础。”高丙中说。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杨春宇博士曾在澳大利亚进行民族志研究。他认为,中文澳大利亚民族志作为跨文化文本,存在“误读”澳大利亚文化的可能,但同时也蕴涵着反思澳大利亚乃至西方文明的可能性,有从中国视角出发重新呈现西方社会的潜力。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景军表示,当中国学者开始关心与自身不同的文化,说明中国学者对于自身的文化有足够的自信。对“他者”文化的好奇,源于文化的自觉。

自人类学在近代西方诞生以来,西方学者跑遍世界,也跑遍了中国各地,撰写了成千上万的民族志,建立了关于世界的叙事。

“西方之所以处于世界话语中心,是因为几乎所有的观察者、表述者都是从西方往外看的。从民族志来分析,作者主要是西方学者,而文本内容所叙述的都是非西方社会的事情。”高丙中说。

西方是凝视者,非西方是被观察对象。这种基本认知关系的社会后果已经显现:关于异域的叙事在满足西方大众的好奇心的同时,在知识和社会观念上也不断强化了一种中心和边缘的结构关系。

据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张金岭博士介绍,他刚到法国做田野调查时,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一旦他表明自己是人类学家,访问对象往往很惊讶,甚至反感。“因为在西方人印象中,人类学是西方研究‘原始’‘落后’社会的学科”。

张金岭说:“长期以来,西方社会一直掌控着学术话语权,这一权力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文理念的趋向,并几乎淹没了非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抹杀了文化的多样性。”

打破学术话语与知识生产机制中的不平衡状态,需要中国人类学家通过海外田野调查以本土视角建构一种有关世界的汉语知识表述机制,这成为本届大会“用汉语重写文化”专题会议与会学者的基本共识。

上世纪30年代,中国人类学者李安宅参与了美国新墨西哥州祖尼人的印第安母系社会调查及墨西哥的乡村调查,这是中国最早的海外田野调查。但此后,多数中国人类学专注于本土民族志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教研室主任康敏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学界所生产的关于海外社会的知识偏重于历史而不是当下,偏重于欧洲、北美及东亚的发达国家和社会;从研究方法上看,则多属于利用二手资料进行的再研究和理论研究。

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人类学家的海外民族志研究,有利于中国从民族志观察的对象转变为叙述世界的主体,也是中国扩大文化影响力的迫切需要。
用汉语书写的海外民族志研究文本,突出其背后作为文化母体的中国视角,能让世界了解不同的见解与声音。“这也是中国社会科学积极参与世界知识生产体系转换的重要一步。”张金岭说。(完)

TOP

人类学者提出:"六畜兴旺"折射中华民族文化大融合

云南网   发布时间 2009-07-31 18:12:25 星期五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昆明7月31日电(记者 缪晓娟 刘娟 章利新)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说:“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人类学者提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猪狗鸡是东亚独特的家畜,马牛羊却为欧亚大陆共有,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与开放。

31日在昆明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科技人类学”专题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易华博士提出,“六畜兴旺”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特点,中国民族文化一直是高度混合的文化。

他说:“中国民族文化是定居与游牧文化的混合,或者说是本土与外来文化的混合。这是历史对我们的启发,不仅要强调各民族的独特与延续,也应该意识到各民族的融合与开放。”

易华说,中国的“六畜”分为两组,猪、狗、鸡常见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与定居农业生产方式相关;马、牛、羊多见于青铜时代文化遗址,与游牧生活方式有关。夏、商、周三代六畜逐渐齐备,表明东方定居农业文化与西来游牧文化的混合。

猪是东亚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家畜,是定居农业文化的象征;马从青铜时代开始成为显贵的家畜,是游牧文化的标志;“六畜”概念始见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文献。他认为,猪和马的相对重要性意味着定居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的消长。

历史文献研究表明,养猪是东亚定居农业生活的传统,东亚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址中几乎均有猪骨出土。猪在东亚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中均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用猪或猪下颌骨陪葬不仅具有宗教意义,亦是财富和政治权威的象征。

TOP

人文“珍作”《滇省夷人图说 滇省舆地图说》亮相人类学盛会
--------------------------------------------------------------------------------

人文“珍作”《滇省夷人图说 滇省舆地图说》亮相人类学盛会



云南网  发布时间 2009-07-28 11:15:05 星期二

昨日,全景记录清代中叶云南人文历史的文献巨作《滇省夷人图说 滇省舆地图说》亮相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

此次由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的两部“图说”,原作为云贵总督伯麟奉圣谕于嘉庆23年绘制的上奏当朝皇帝的图说奏章,即著名的《伯麟图说》的原作者手抄本。该图说是清代中叶形成并为后人留下的近200年前关于云南民族文化及社会生活表征图像的珍贵文本,充分展现了清代中期云南的民族分布及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等生动场景,是研究民族史、民族学以及清代云南政治、军事、经济、地理、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珍贵史料。图绘中留存的各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也是今日我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依据。

中国社科出版社为加快古籍善本的抢救保护与整理出版,斥重资以5亿像素“原色原大”标准,高仿真限量出品《滇省夷人图说 滇省舆地图说》这一珍贵文本,藉以加强边疆地区政治学、历史学、民族学、地理学的基础性研究。

记者 黄华(云南日报)

TOP

人类学大会新闻荟萃。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民族文化传承任重道远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第十六届大会专题学术研讨侧记

新华网云南频道 2009年08月01日 13:22:33  来源:云南日报


    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传承是这次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第十六届大会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议题。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传承保护的多元性等问题,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也引发出许多理性的忧思。

  民间技艺传承需构建机制

    在白族扎染民间技艺的传承中,由于染色植物的减少,获取难度和成本增加等原因,使得扎染原汁原味传承受到挑战。通常民间老艺人的过世,很有可能就是艺术的失传。7月30日,由专题会议主席、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何明教授主持的《全球背景下少数族裔传统艺术的传承保护》专题会如期举行。他在《少数族裔传统艺术传承模式解读》的主旨发言中,道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传承不该是机械的物化的“一对一”的过程,延续不可能是原模原样的物化实物,传承人和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都会把自己的理解加入其中,用当代人的眼光对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新解读。作为再生产,还需要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系统给予支撑。尤其是作为重要路径的市场传承具有两面性,如何利用市场无形的手以及推动政府的有效干预,学术界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诗性的智慧 诗性的歌》。云南艺术学院黄凌飞教授对红河南岸地区哈尼族栽秧歌的文化解读,以她所带来的原声态《栽秧歌》录音开场,委婉的曲调散发出人与自然和谐共一的浓浓气息。她说,在红河南岸,每年开秧门第一天都要唱的《栽秧歌》,具有一定的宗教祭祀性,是哈尼族重要的文化事象,更是智慧的结晶。梯田稻作文化是哈尼族农业文明的核心,衍射到文化事象的各个领域。并依附在各种活动中。然而,随着一些市场化的功利性驱动,以及当地人并无意识的文化自觉,《栽秧歌》在某些地方已被规范传唱得“面目全非了”。这一比较悲哀的现实,也引发出与会学者对传承链条断裂的共鸣,“学者们不能孤立运行,应该让村民以主动的意识参与进来,不仅靠政府单一资金渠道,还应该整合文化部门、学科资源等,更应该构建相关的机制。”

    应重视博物馆的保存功能

    民族(民俗)博物馆在文化多样性保护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云南民族博物馆馆长谢沫华在《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云南的探索与实践》专题发言中, 针对传统文化资源消失蜕变严重等相关问题畅所欲言。

    谢沫华说,1995年云南民族博物馆建成开馆,将以传统型博物馆的形式保护云南文化多样性的实践推向了高潮。通过博物馆向公众介绍各民族的文化生活及其自身价值;鼓励人们保持并鉴别独有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以继承那些属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优秀部分。同时,除占主体部分的传统型博物馆的不断兴起外,应突破传统的静态展示方式,以1992年云南民族村的建成为标志,云南各地相继兴建了一批民族民俗文化村。谢沫华说,这是以民族或民间生活为主题,展示恢复或保存于现代正面临消失的民族传统生活的方式。其中,民族文化生态村是力求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并努力实现文化与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发展模式。目前,云南省已先后建设了腾冲县和顺汉族文化生态村、景洪市巴卡基诺族文化生态村、石林县月湖彝族文化生态村、丘北县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新平县南碱傣族文化生态村等5个试点村寨。

    谢沫华充满信心地说,近日由云南民族博物馆提出的项目已通过初步论证,拟定在云南着力开展七个人口较少民族文化遗产活态博物馆(试点)建设工作,在民族聚居村落选点,每个民族建一个活态博物馆。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必将会在保护文化多样性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做传承东巴文化的实践者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第十六届大会开幕式上,身着民族服饰的杨玉春东巴很快成为参会学者的聚焦点。怀着对东巴文化的热爱,他与白水台汝卡东巴学校校长和树荣等前来参会,用实践行动唤醒更多人保护东巴文化的意识。

    位于香格里拉县城东南部山脉的白地是东巴教的发祥地,10多年前,著名东巴大师相继年迈过世,所存经书、法器和珍贵文物也不断流失,白地东巴文化面临着退化、消亡的危险,这让吴树湾村的纳西族文化爱好者和树荣看在眼里,痛在心头。于是,他多方奔走,白手起家,在1998年3月开办了迪庆州第一所东巴学校——吴树湾汝卡东巴文化夜校,请来老东巴大师免费给22名学员上课,开始了对东巴文化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东巴的后代,杨玉春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学习东巴文化10年之久,能独立主持祭天、祭署等10多种东巴仪式。在他们11年的坚持和努力下,东巴学校抢救了100多种濒危失传的东巴经书,10多种东巴祭祀仪式,培养了40多名东巴学员,学校还组建了40多人的白水台汝卡东巴学校阿卡巴拉艺术团,抢救了10多种快要失传的汝卡纳西民歌及舞蹈。

    如何让东巴文化有效传承下去,和树荣等人也有着自己的担忧:经费不足,东巴学校维系困难,年轻的东巴能否坚持下去,原汁原味地传承文化也是未知数……“走了这条路,就要坚决走到底,再难不能没了志气,再误不能误了传承。”同时,和树荣、杨玉春等希望各方力量能够重视东巴文化的传承,延续历史文脉,把学校建成丽江、迪庆甚至四川木里、盐源等地的东巴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完)(记者 罗霞 李沙青 陈云芬)

TOP

呵呵。
最后有关东巴那一段,那天采访只是一小会,大都是根据提供的资料来写的,现在的记者可会耍了呵。
当然,里面情况倒是实情。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