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e-考据是“立体”史学而非“伪考据”

e-考据是“立体”史学而非“伪考据”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2013年09月23日 09: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9月23日第504期 作者:张瑞龙

  【核心提示】中国文史研究取得长足发展,这些成就多归功于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观念的使用,除考古学外,新工具的革新和使用相对有限,而e-考据恰恰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新契机。


  
  黄一农教授首倡的e-考据,是近年来备受史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赞成力行者有之,质疑反对者亦不少,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当推谢乃和教授《别让“E考据”成为“伪考据”》(《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25日,以下简称“谢文”)一文。谢文对e-考据有很多洞见卓识,但也存在严重误解,本文谨对此略作回应,以期消除类似误解,同时也希望能提示人们正视e时代从事文史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e-考据是研究手段的革新

  e-考据是传统文史考据方法在e时代的衍生、革新和研究手段的多元化、立体化,是e时代由于新工具和新方法的使用出现的史学革新,是一种新的知识类型。它与传统文史考据方法不仅不冲突,而且是传统文史考据在e时代的“升级版”,并对研究者传统文史考据的知识、素养和功夫,提出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在传统士人那里不成为问题的知识,随着传统时代的消逝,再次成为文史研究者必须掌握的知识。只有掌握这些精确、细微的知识,才知道用何种关键词搜索所需资料。故e-考据不仅需要研究者充分调动传统文史知识积累,更要求其在实际研究中不断“充电”,调整和扩充传统文史知识和素养,做到举一反三。e-考据对传统文史考据知识的要求,已不再是宏观、模糊和笼统,而是具体、细致和精确。

  真正的e-考据并非如谢文所说,“仅以文字资料为限”,主要用“‘书证’一法”,不注重和使用“田野考古、民族风俗等无字的史料”。这种画地为牢、自我封闭的考据,恰恰是谢文所批评的“伪考据”,决非真正的e-考据。真正的e-考据,是传统研究方法的衍生和研究手段的立体化,运用包括田野考古、社会调查等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拓展。

  以首倡e-考据的黄一农为例,其近年从事的《红楼梦》与曹雪芹研究,不仅运用相当数量的书画作品和满文等资料,而且为考察曹家祖籍及其迁徙路线以及曹雪芹高祖曹振彦的旗籍、历官等,他多次赴进贤、南昌、湖口、都昌、北京、丰润、辽阳等地,调查碑刻、谱牒和文物等。这些e-考据的示范之作,不但没有谢文批评的上述局限和弊端,而且其规模和气象还提醒我们必须借鉴和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e-考据不是e搜索

  谢文称,“E考据本质上”是“一种引得式或谓索引式的网络新工具”,“按序索引,材料一索即得”,“它在方便检索的同时,也有助长不良学风的倾向”。这恰恰是e搜索,决非e-考据。真正的e-考据展现的是一种“立体”史学,探讨历史事件、人物、制度和思想文化等在具体历史时空的丰富面相,洞察、追索和重建文本背后隐藏的人际关系和人脉网络,对搜集到的庞杂资料做细致的遴选、筛滤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逻辑推理和论证。试问这样的研究,怎么可能“材料一索即得”?

  研究者往往需要先从相关的人物、地点、时间、官衔、人际关系或史事等基本搜索入手,从中获取新知识或新线索,然后做进一步的搜寻,力图找出或梳理出直接或间接的证据或证据链,而这已是迭代式搜索,不可能“一索即得”。更关键的是,还必须注意和警惕各种数据库与网络资料本身的局限,在此基础上做足传统文史考据的基本功,如调查和对比相关档案与传世文献的种类、版本,文字的勘校,实物的调查等。传统文史考据的功夫非但不能少,还要更具体精细,真正做到“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试问这样的研究,怎么可能“有助长不良学风的倾向”?真正的e-考据,不是给我们提供“材料一索即得”的“偷懒”机会,而是提出更高的挑战和要求,它的关键词是“考据”,而不仅仅是“e”。

  谢文说:“E考据仅仅是一种现代化的辅助手段,而非完全可以信赖的考据方法。否则,‘E考据’只会成为‘伪考据’。”由于谢文理解的e-考据只是以文字资料为限,且是单一的“‘书证’一法”,材料又“一索即得”,这当然是伪考据。但伪考据并非e时代才有,人们经常批评的“剪刀加糨糊”式的研究,不就是典型的伪考据吗?随着大量数据库的建设和使用,这种伪考据也以随便搜索就可的面貌出现。故谢文理解的e-考据,恰是这种伪考据在e时代的翻版。e时代的中国文史考据,决非是这样的伪考据。

  e-考据是“立体”史学

  真正的e-考据,必须是既具有传统文史考据的知识和素养,又能熟练运用各种数据库和网络资料,并能借鉴和使用社会科学理论、方法与工具的考据。真正的e-考据,是运用e时代的新工具和新方法而产生的一种新知识类型,它极其讲究工作效率,展现的是一种“立体”史学,而不是平面的、描述的,更不是史料的堆砌和罗列。

  陈寅恪先生的史学研究,除了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立体”性。他擅于发掘文本背后隐藏的复杂人际关系和人脉网络,对名物典故等的训释解读展现的渊博学识和博闻强记,更让我们惊叹不已。随着e-考据时代的到来,可全文检索的古籍数据库,为我们进行这种立体研究提供了可能。但关键问题仍在于研究者如何提问,如何通过自己的“知识地图”迅速调动知识积累,敏锐地运用关键词获取可推进研究的重要信息,并在直接搜索不成功时,能够设计间接搜寻的线索、链条和关键词等。这不仅取决于研究者的传统文史积累和素养,还取决于其理论素养和水平,更取决于其敏锐而明确的问题意识。故真正的e-考据者,绝没有谢文所说的“有陈寅恪再世亦自愧弗如之自信”的无知与狂妄。

  20世纪初期,列强环伺、国家民族面临生存危机,以胡适、傅斯年为代表的新汉学派胸怀将东方学或汉学中心夺回中国的雄心壮志,为此他们讲求新理论、新方法、新观念和新工具的使用。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史研究取得长足发展,这些成就多归功于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观念的使用,除考古学外,新工具的革新和使用相对有限,而e-考据恰恰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新契机。我们期待e-考据将中国文史研究推向另一高峰!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TOP

别让“E考据”成为“伪考据”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2013年01月25日 11: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409期 作者:谢乃和

  【核心提示】E考据中一些人不是从历史出发去研究历史,而是先入为主,从现实出发发现问题,然后反观历史去探寻答案,以此作为自己假设的佐证,其下者乃以想象为据伪造模塑历史,仅凭对相关社会历史的片段了解,便贸然利用网络检索相关概念字句,拼凑整合,牵引成文。

  台湾历史学家黄一农教授近年提倡的“E考据”,被视为“足以使文史专业领域迎来一个学术黄金期”的有效路径,在国内文史学界尤其是青年学者中得到广泛瞩目。E考据法要求研究者带着特定的问题意识,充分利用信息时代因特网和电子数字化资源普及的优势,运用考据学的方法对检索到的资料进行爬梳和分析,进而达到历史考证的目的。新技术的运用使得新一代历史工作者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就掌握前人所未曾寓目的材料,弥缝过去未曾注意到的历史细节,从而比博闻强识的前辈们拥有了更加梦寐以求的学术环境。有人据此甚至断言,E时代的史学考据就像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塞缪尔·库恩(Thomas Samuel Kuhn)所指出的那样,正经历着突破传统考据学旧范式的“科学革命”。

  有意思的是,E考据虽然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但若从学术发展的长时段考察,它与20世纪初期新史学的重要推动者——以胡适和傅斯年为代表的新汉学派治学门径并无二致,均以自然科学为参照,讲求运用新工具、新方法去尽量扩充史料,某种程度上,都强调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中心地位。在民国初期那个典范转移的时代里,新汉学派强调的是对中国传统治学之方的“革命”,不注重“先读完书以求贯通”培养“通人”,其治学基本倾向受国际汉学的影响重在发现和寻找材料,以此方式治学的多为“专家”。

  E考据虽不能与新汉学派在史料学上有完备的理论体系相提并论,但治学路径则颇有殊途同归之处,即在专题研究的起点多有一个逻辑的“预设”和清晰的问题意识,准此预设按序索引,材料一索即得。但是,新汉学派运用新工具所扩充的史料门类范围,除了文字资料之外,尚有田野考古、民族风俗等无字的史料,远超过E考据仅以文字资料为限,考证方法也比后者主要以“书证”一法为多元,考证的时段以先秦两汉为重心涉及整个中国历史时期,也比由于多假借字、异体字的先秦两汉时期等文字资料难以检索而多以明清为时段的E考据为广。即使如此,新汉学派仍因研究的“预设”,而受到新史学开山鼻祖王国维的批评:“宜由细心苦读以发现问题,不宜悬问题以觅材料。”时至今日,王氏的智言仍不失为E考据者的有益借鉴。

  E考据本质上作为一种引得式或谓索引式的网络新工具,它在方便检索的同时,也有助长不良学风的倾向。由于运用现代科技进行电子检索提高了效率,竟使论者有陈寅恪再世亦自愧弗如之自信!从逻辑次序上讲,学者只有经过放眼读书的阶段,使身心融入历史的境界之内,培养起对历史的体会感知觉悟,才有可能在比较完整的知识背景下去探究相关问题,进而确保研究成果的原创性。但是,E考据中一些人不是从历史出发去研究历史,而是先入为主,从现实出发发现问题,然后反观历史去探寻答案,以此作为自己假设的佐证,其下者乃以想象为据伪造模塑历史,仅凭对相关社会历史的片段了解,便贸然利用网络检索相关概念字句,拼凑整合,牵引成文。如此的E考据者,其成果究竟多大程度上符合历史实际尚且令人怀疑,又遑论比肩或超越以重材料扩充和考据之功但又贵“历史通识”和“历史智识”培育的陈寅恪与钱穆?!

  诚如欲为E考据时代做“范例”的黄一农教授所言,E考据必须建立在研究者深厚的史学素养之上,由此产生的问题意识及灵活的搜寻技巧,才是E考据功力高下之所系。E考据仅仅是一种现代化的辅助手段,而非完全可以信赖的考据方法。否则,“E考据”只会成为“伪考据”。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