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头发和皮肤的骄傲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头发和皮肤的骄傲

头发和皮肤的骄傲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场论副刊  2012-02-10
刘锡诚
  刘锡诚  
  江绍原先生在《发须爪》里说过一句经典性的话: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发须爪)是人身的一种精华,其中富有人之生命与精力。”中国人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人种,如果你的头发不黑,古医书里有“自还神化”之说,《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里有楚人“黑发术”的妙方,可令其变黑。
  19世纪欧洲的政治家制造了“黄祸”说,宣扬黄皮肤的中国人是威胁欧洲的黄祸,必欲对其赶尽杀绝,于是,后来有了八国联军侵华的那段罪恶历史。我小的时候,村里后街上有一位长辈,是第一次欧战时被掳到欧洲当了华工,后来侥幸活着回来了,他总爱给我们讲华工在欧洲的悲惨遭遇。因而在我的心里,对蓝眼睛、白皮肤的洋人,总有一种莫可名状的隔阂,甚至畏惧,对自己的黄皮肤、黑眼睛自有一种自豪。
  按中国的谱牒学,一般以25年为一代人。没有想到,时隔两代,也就是60年后,人们的观念大变了。年轻的少男少女们不再以拥有黑头发黄皮肤而自豪、也不再以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反而以黑头发黄皮肤为低贱、为耻辱了,他们不再信仰黑发之“自还神化”,而是争先恐后地用化学染料把从娘胎里带来的黑头发染成黄色、棕色、甚至蓝色,以为如此一染,自己的社会地位、国籍就轻易改变了,就成了比中国人高一等的外国人了,至少可以和外国人平起平坐了。
  平时走在大街上,不免留意观察这个群体究竟是些什么人。原来发现,他们之中多数并非十分富有者,也并非是有高深知识素养的人群,大多数倒是些天真而无知的青年人,也许就是媒体上说的80后、90后中的一部分吧。在现代化席卷全球,中国社会出现跨越式发展,文化多元化的新格局下,他们感到迷茫,失去了方向,又没有能力为自己找到文化定位,于是他们便陷入这样一种畸形的心态,从崇拜西方的、主要是美国的物质生活,逐渐走向倾倒于西方的、主要是美国的白色人种,千方百计要把自己扮成假西方人、假美国人。
  市场经济时代在青年中盛行的一句俗话是:“无知才能无畏。”这个群体要么完全不懂中国人的文化传统、要么宁愿放弃中国人“(头发)是人身的一种精华,其中富有人之生命与精力”的传统信仰。头发可以染,因而染发业得以兴旺发达,因为染发业适应了崇洋媚外的社会思潮;如果皮肤也可以换,那么,换肤业也当会迅速发达起来。有些少男少女宁可忍痛改换一层白色的或红色的或黑色的皮肤,终于可以在不改水土的情况下而做到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外面换肤、内里故我的准外国人,假洋鬼子。
  中国文化就在这样的时代机遇下悄无声息地一点一滴地流失着。大概是因为缺乏疏导的关系吧,这种崇洋媚外的心理,依旧在部分青年群体中涌动着,并不断地发酵膨胀。崇洋媚外思潮所以在青年人中泛滥,说到底,是公民缺乏文化自觉、缺乏文化自信,甚至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我们能为他们找回失去的世界吗?

TOP

从来没有染过头发的人飘过。

TOP

我们能为他们找回失去的世界!

我们能为他们找回失去的世界!但奇发异色是杜绝不了的。

TOP

回宁锐

诚然,奇发异色总是有人追求的。但崇尚祖先和父母的肤色和发色,是民族的骄傲。

TOP

染头发确有崇洋媚外的嫌疑,但也不一定就绝对是。年轻人自有一种求新求异之观念,染发大致也是这样。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