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家都来谈谈《金陵十三钗》及其影评~~~~

大家都来谈谈《金陵十三钗》及其影评~~~~

听,那声最砰然的玉碎——评《金陵十三钗》

http://ent.dbw.cn   2011-12-25 19:18:45





《金陵十三钗》海报(资料图片)


《金陵十三钗》剧照(资料图片)


《金陵十三钗》剧照(资料图片)


演员亮相《金陵十三钗》发布会(资料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新华网北京12月25日电 漆黑的焦土,艳丽的旗袍;滴血的刺刀,缠绵的琵琶;冰冷的教堂,温暖的人性;疯狂的杀戮,凄美的救赎;妖娆的身姿,慨然的赴死……
  当一段沉重得让人无法呼吸的历史,以这样的巨大反差交错一格一格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别无选择,只能在激越中铭记、在肃然中追问。
  一段不该忘记同时需要一代代人传承、警醒的历史,往往需要一段对历史有超越文字记载的完美艺术再现。
  当今全世界的很多人能记住犹太人在二战经历的苦难,重要因素之一是来自于那部叫《辛德勒的名单》的卓越电影。
  而新一代中国人,80后也好90后也罢,甚至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从此能记住南京大屠杀对中华民族造成的惨痛戕害,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看完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就像如同看见鲜花滴血而悲壮的凋零的刹那,那刻骨铭心和心灵震颤始终盘亘,《金陵十三钗》以丰润的历史情感和完美的艺术再现浇铸起了一段牢固的历史情感和人性基石。
  仅因为这一点,我们就该为这部电影以及为了这部电影付出努力的人们:脱帽,致敬!
  致敬,首先是要感谢张艺谋和他的团队投资6亿元人民币拍摄一段中国电影人应该无数次沉思着力、拍一千遍一万遍都不为过的历史: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金陵血崩。
  作为任何一个哪怕还有一点点民族意识和自尊心、耻辱感的中国人,是不会也不该遗忘、漠然、麻木于70多年前的那段民族发展史上最屈辱沦丧、最凄惨黑暗历史的——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一开场还原历史一样的镜像中,在当时中国首都的一片废墟间,看到满脸疯狂与得意的日本兵像撵小鸡一样满街虐杀中国人,嘴里还喊着“支那猪”的时候,你的血会蹦蹦地往头上涌,你的拳头会不自觉握紧。
  无论最终的市场反馈会如何,这6个亿都砸得如此掷地有声。
  就如同冯小刚在拍摄完《集结号》后一样,《金陵十三钗》之后的张艺谋毫无疑问将成就自己电影艺术生涯的一个尖峰,因为他终于用自己最真实的民族历史情感、最真诚的艺术奉献,拍摄了一部全角度符合大师级别的经典电影。
  在超越了《英雄》《十面埋伏》的单纯唯美、夸张虚构之后,张艺谋用一群或许来自历史的真实或许属于作家严歌苓的虚构女子的慨然赴死,用绝妙的艺术手法和创造让观众听到了历史回声中那记最砰然的真实玉碎,而在这玉碎声中,我们也听到了一个导演如释重负的对自己和历史终有个交代的喟叹。
  当然,最细腻的细节和最精致的情节张力,这两种典型的张氏风格,在《金陵十三钗》中再次得到展现,无论是逃亡途中豆蔻怀中的琵琶被一根根剐断的琴弦、被我方战士引爆的手榴弹崩飞而飕飕扎进日军身体的锄头、铁叉,还是被复仇的子弹穿透而炸开的教堂斑斓的玻璃、豆蔻被罪恶的刺刀捅下后胸膛喷溅出的鲜血,依旧是唯美、精致、渲染,但这一次人们丝毫没有感觉到造作和刻意,只感受到一个导演倾情创作的认真和真诚。
  正因为这份认真和真诚,导演并不希望人们在沉重的历史回顾中只留下仇恨和愤懑,而希望给人以超越的视角和理智的思索,从故事的讲述中咀嚼出美与丑、罪恶与忏悔甚至战争与和平等永恒的人类发展主题。
  对于《金陵十三钗》,张艺谋在艺术创造上可谓是毫无保留,比如他身上浓烈的英雄情结,此次又一次深入地进行了阐释。从一群教会女孩子与一群秦淮河妓女从敌视、对立到互相包容、珍惜直至一方甘愿替一方去死,从一个入殓师一开始贪财好色到人性中最基本的正义感在最血腥的屠戮面前被惊醒、激发而义无反顾地守候生命、对抗强权,经典的电影让人们明白——在最无耻的暴力面前,能始终高扬起自尊、关爱、包容、气节的人性之旗的,无论他们在历史的红尘中是多么渺小、柔弱甚至“不干净”,无论活着或者死亡,都是英雄。
  因此,《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我们应该怀着尊敬和敬意去欣赏的电影,无论你有多少不同甚至另类的民族历史情感,都不该去嘲笑、讥讽这部电影所表现的诚意和艺术、历史价值。部分人或许可以为了表现自己的所谓“个性”和“独立判断”而戚戚喳喳,但可惜你这样做了,即使不是恰巧展现了自己的无知、可笑,也不过是证明你是一个懦夫。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TOP

拷问历史叙事的危机——我看《金陵十三钗》
2011-12-26 08:42   21世纪经济报道   网友评论 0 条,点击查看    我有话说
作者:杨弋枢

看完《金陵十三钗》后有一瞬间,我被一个感觉袭击了:难道,虚构电影不适合承担历史叙事之重?电影这门艺术,陷入自身的窠臼了吗?这种讲一个封闭故事的艺术创造到底在多大意义上和真实的历史或者真实的今天有关系?我甚至对虚构电影自身的根本存在发生了怀疑——好在这感觉只是刹那。

打开网络,关于《金陵十三钗》的评论多到看不完,豆瓣网上一改导演以往作品的民间声誉,意外地得到八点几分的高分,导演真的触动大众了。从无数好评里,完全可以体会《金陵十三钗》带来的观看快感:震撼的战争场面、漂亮的画面、流畅的故事、悲壮的英雄、大义的妓女,观众说,它拍出了危难时刻人性的美丽和尊严。人性啊,万能的人性,而且是多重的人性:入殓师从追求私利的小我转变成有着宗教精神的爱他人的大我(请注意入殓师躲在橱中,那个服装在身份认同过程中的暗示作用的细节);妓女们世俗放肆,但她们都内心纯洁,在关键时刻自我牺牲(请注意玉墨替女学生赴难前,换发型之后走在下地窖的楼梯上,那个仰角拍摄的玉墨集性感与纯真为一身的灿烂笑脸);女学生骄傲自尊但是有正义、有怜悯心(在地窖口,女孩保护妓女的仰摄与俯摄转换的镜头);日本侵略军人也是有修养、思乡的可同情者(大佐的始终如一的忧悒神情、他的歌足够了);就连汉奸,也是只为救女儿不做坏事的(谁都有理由为自己辩护)。电影用它的人性之光照亮了所有人,看看豆瓣上以万计的满分,就知道战争加人性真是一剂良药。

事实上,当那些试图自杀的少女们在得到妓女们替她们赴日本人邀请的许诺后,纷纷跳下阳台放弃自杀时,电影铆足了力气编织的人性幻影已经破灭了——这群女孩是理解赴日本人庆功宴的意味的,她们可以做出自杀的决定以保自身清白,那就应该完全能理解让另一些人代替她们的实际含义,偏偏这些早熟、高尚并且始终有行动的女孩子在这个节点上,没有任何行动或态度,任由编剧和导演将她们处理成接受别人替自己受难的人。

作为一个中国女性观众,电影里的女性与我如此隔膜。我完全不能接受电影恋物地处理她们的大衣、旗袍、箱子、坠饰,又好奇地凝视她们的浓妆的脸、扭动的身体、性感的吸烟姿态、半遮半掩的身体。我不能想象逃难和寄居中的人可以是这样无所顾忌和肆意——这不是中国女性的状态。我不能接受女性在这里变成毫无中国传统人格的想象的她者,变成视觉奇观。那么,电影里的男性呢,我也因此特意询问一位西方影评人,询问他看《金陵十三钗》的感受,他回答说:“看得恶心极了。”(他回短信说:I saw it. It made me feel sort of nauseated.)以我对他的了解,我揣测他的感受,我想他未必如我这般关心电影与真实中国的关系,他所不能接受的,多半是这电影里的人性表述——也许尤其是那个白人拯救者。有一位中国评论家说,《金陵十三钗》的几宗罪之一是用过于情色化的视觉来满足西方人对中国女性的想象,其实,这里评论家同样想象了西方观众,就像电影里想象了西方人一样,中国元素搭上东方女性风情未必不是一厢情愿的贩卖。

和前两年另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南京!南京!》一样,《金陵十三钗》也是以人性为出口阐述历史,两部影片都以普遍人性回避了特定历史的特定中国情境。其实,稍稍置换一下,影片不就是任何战争下都可能发生的人的故事吗?在这样混合了叙事所有技巧的电影里,拍人是最安全的,视觉奇观或泛人性的叙事策略掩盖了历史意识的失落。电影,当然不是历史的照搬,但它总该向历史的掩藏之处寻找切口,发出追问。在那个历史现场,屠城如何成为现实,为何提前数月三分之二以上的人都已撤离,为何留下的大都是平民,为何军队无所作为,日军变成魔鬼的真正人性的黑暗之处是什么,甚至,中国人的国民性到底是什么,为何受难,甚至,在此之前的一百年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中国人到底是怎样的,为何最终让整个城市受难……我相信在这之上有无数的遮盖之物,而艺术如何真正抵达真正的真实。在《鬼子来了》里,我还是见过艺术追问历史的能力,在这个“农夫和蛇”的寓言式叙事里,被毒死的“农夫”同样被置于拷问之下,它寻找自身在历史中的位置,它回答作为一个那时的(以及现在的)中国人的良知和弱点是什么,这个失败的人,他仍然是一个有反思能力的失败的主体。当然,《金陵十三钗》更深的潜意识——放大地说,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也许始终以受伤害者的身份合法地放弃一个国族的自我审问,然后,用李教官那样的高大的英雄补偿性地、阿Q式地为自己疗伤。

更要命的是,一部以六亿元打造的巨片,它真正的关切已并非历史意识,甚至并非艺术,因此它如此封闭、如此小心翼翼又如此有野心,一部巨片之后的全部操控其实人们都是一而再地重温的。我很希望奥斯卡或者金球奖颁给这部影片,他们应该看到一个中国学习者是这样诚意地放弃自己的身份,用他想象的东方和想象的西方、他理解的西方叙事规则拍了一部致意的电影——他还显示了崛起的大国也具备自己生产巨资电影的实力,他其实真正想说的是,这并不是历史叙事,这不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你们误解我了。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TOP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