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王建民】中国人类学史研究与写作的若干问题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王建民】中国人类学史研究与写作的若干问题

中国人类学史研究与写作的若干问题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王建民


一、作为学术问题的学科史
    学科的配置和学术理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过程,是在历史时空中发生的,与学科成长于其中的社会文化相互关联。
    研究人类学史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意;不同的目的
    记功簿:学科史研究成为建立学术地位的工具;
    研究者立场和追求的境界差异:整个学科甚至高于学科的知识生产过程/个别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地位
研究学科史以呈现过去的状况,说明过去的学科发生、发展状况。历史发展的追寻,是系统而扎实地了解人类学、学习人类学的重要途径。
    学术思想和流派的形成
    田野工作的经验
    学派和理论发展
    学术机构的历程
    学术发展史方面的关注有助于建立和不断加强学科认同,寻找学界的共同学术兴趣点。
    人类学史不仅要关注国际学术发展脉络,也需要注意本土的研究经验和学术实践。
当代人类学家通常会将学科史看作建构学科理论与方法的途径。
    由学者的经历和所提出的思想窥视理论发展
    按分支学科阐述学术发展的脉络
    方法论的发展和变化的历史透视
    弄清以往学科理论发展和学术讨论焦点,才可能延续以往的讨论,进一步反思和提升理论。建立中国人类学学科体系,实现学术本土化,需要有基础。对于国际学术理论和方法的反思和批判性的吸收与对于本土学术发展历程的认真而富有思考的回顾同样重要。
人类学史自身是一个应当给予认真调查研究的人类学问题。
    学科史讨论涉及到许多学术问题,除了对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立场对学术立场进行反思之外,也许下面谈到的几个问题就是其中一部分。
    《中国民族学史》(上、下卷)
    《中国人类学史》
    《中国人类学逸史》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
二、如何看待事件和事实
    学科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都是在一定的场景中发生的,个人的行为都是在特定的场景中发生的,这种场景对于研究者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场景的介入,学科史研究不能孤立地看学科,研究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发展过程必须考虑到这一学科所在的历史和现实场景。这种场景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时代的主题和关切、学术成长的状况、学术机构的研究环境、学者个人的学术背景、成长经历和人格等等诸多方面。
中国人类学发展过程中,许多重大的政治事件对人类学的发展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现实场景中,学术必然要受到各种权势关系的影响,包括政府权力和政策的导向、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大众文化的潮流等等,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了知识分子的文化创造,影响着中国人类学的发展进程。
    读者、图书市场、出版社、研究作品的作者之间保持着更加紧密的互动关系,学术研究难免会在互动过程中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
    关注具体的场景才能够对学科的缔造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说明中国人类学学科发展史实还应当关注本土研究和国际学术的关系。基于国内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局势发展,在特定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政府与学术界在外交政策和实践上,与不同国家保持着程度不同的关系。这种状况造成中国人类学始终和国外学术有着某种关系。
    学科史研究的挑战性首先来自于学科史资料的积累。广泛的知识背景、对学科整体的把握、涉猎大量的著作和其它资料、了解别人的研究成果,访问学者,进而将各方面的材料进行综合,在历史叙述中阐述研究者的观点。无资料积累,谈论学科史就只能是隔靴搔痒,甚至知识剽窃。
所谓史料本身就是文献作者在特定的场景中知识建构和历史建构的产物。
    学科史是运用各方面的资料来建构学科发展过程,并对上述种种问题做出探讨。
    从事学科史原创性研究中面临的困难。
    应当充分认识到广泛性和多元性的价值。只有占有更广泛和多元的资料,对学科整体的关照才有可能性的基础,也在可能在认识史料的建构特征之后,使得我们的研究更加接近也许曾经存在我们却无法准确复原的“事实”本身。
三、怎样处理关系纠葛中的人与事
    历史上被人们按照不同目的建构的史料本身是有权力或权势(power)的。
    为尊者讳、为贤者隐
    随着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研究者有可能从那些被有意或无意地尘封的东西中,从更多角度的理解和认识历史,史料的力量关系或者得以颠覆,或者有所加强。
    口述史材料和文字资料相互印证,不仅能使细节更加丰富,而且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在留下来的文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件和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件。
人们的社会记忆和个人记忆是有选择性的,因为每个人在事件中的位置不一样,记忆会有不同。学科史资料只是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所获悉的信息书写的,是站在特定角度上的理解和记忆,其它人未必会得出如此认识。
    研究者的作品都是从特定的角度对材料所作的解释,不可能穷尽,也不可能由他人的立场看来“完全正确”。每人看事情、评价事物总是有自己的出发点,理解和认识和写作语境有关。读者阅读也受阅读语境的影响,不仅和学术及知识背景,也和评论、社会评价的暗示相关。阅读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表现,甚至是体验。每个读者都可能在阅读中获得特别的、与众不同的感受。
学科史研究者的表述方式往往会受到研究者相关的社会关系制约。不同的学术流派、师承关系、学界同好、乃至人格特征都可以在学科史研究中有所体现。在学科史研究中,涉及到某些敏感之事的不少事件往往被人们隐匿起来,牵扯到学道中人与人的诸多纠葛。更有中国传统意境的办法是用春秋手法,通过更多地叙述事件过程来处理,将自己的观点隐匿在材料组织和遣词造句之中。或者使用当时和后来其他人的评价,不轻易表达在敏感问题上的个人见解。因为这种见解往往一是浅薄,二是容易引起敏感反应。
四、时间线索与专题研究
    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
    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先后顺序/事件前后的联系及事件发生背景与后果
    不同事件交叉发生时出现的事件反复纽结
    专题叙述方式是学科史研究中更多使用的,关注学科理论和学术思想发展的研究更是如此。但要考虑对专题的叙述往往穿插着在时间线索上的安排。
对中国人类学史进行一种问题式的反思和讨论,才能够使我们在学科史研究中更多地思考整个学科的问题,反思人类学知识建构过程,从根本上加强对中国人类学发展历程的理解,对中国人类学研究提供更强的支持力。

注:该提纲为王建民教授在2009年7月“民族学与人类学全国研究生暑期研修与田野调查学校”(云南大学主办)上的讲座稿,原文为PPt格式,现以文档格式贴出,在此,对王教授表示感谢!

[ 本帖最后由 代启福 于 2010-1-6 15:49 编辑 ]

TOP

感谢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