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表
宫廷内外
| 城市
| 文献来源
| 各月节名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宫廷内
| 北京
| 酌中志
| 端午节
| 十三
| 夏至伏日
| 六日
| 立秋
| 七夕节
| 十五日
| 十五日
|
| 初四
| 重阳节
| 一日
| 四日
|
|
| 冬至
| 八日
| 二十四
| 除夕
|
宫廷外
| 北京
| 帝京景物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杭州
| 西湖游览志余
| √
|
|
| √
| √
| √
| √
| √
| 观潮日
|
| √
| √
|
| 下元节
| 立冬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从上表可以看出,《酌中志》记述、《帝京景物略》未作记述或《帝京景物略》记述但《酌中志》未作记述的节日,总共只有6个,即正月的人日,三月的初四日,四月的立夏日、二十八日,九月初四日和十月初四日。但《酌中志》记述的节日与《西湖游览志余》所记不同的达17个之多,即正月的人日、燕九、二十五,二月的花朝节、十九日,三月三日、四日,四月的立夏、娘娘庙进香、二十八日,五月的十三日、夏至伏日,八月的观潮日,九月初四日,十月四日、下元节和立冬日等。这无疑表明,宫廷内的节日体系与杭州居民的节日体系相去较远,而与北京居民(宫廷外)的节日体系有着更多的一致性。
第二, 宫内人与宫廷外的北京居民共享不少岁时节日活动。比如元旦,宫廷中吃水点心,宫廷外也“做匾食”;二月初二日,宫廷中“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曰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薰虫’”,宫廷外的人们也要“薰百虫”,“用麦摊煎饼”;[26]中秋节,宫廷内“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宫廷外也要对月设供,拜后“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腊月二十四,宫廷内要做“腊八粥”,“举家皆吃,或亦互相馈送”,宫廷外,人们“杂五谷米并诸果,煮为粥,相馈遗”。[27]
第三, 宫内人与宫廷外的北京人在节日里还会共享一定的活动空间。在一些节日里,生活在宫廷内的人员也会走出宫廷,出现在公共空间里。比如当正月灯市开张,他们也会“登楼玩看,了不畏人”;燕九节,白云观里“僧道辐辏,凡圣溷杂”,“勋戚内臣,凡好黄白之术者”也会游览此地并访求丹诀;四月上旬到下旬,他们也会“耍西山、香山、碧云寺等,耍西直门外之高梁桥、涿州娘娘、马驹桥娘娘、西顶娘娘进香”,等等。无论灯市还是白云观、西山、香山、碧云寺,高梁桥、马驹桥、西顶等,也都是一般居民在相应节日里经常去的场所。
从上述论述可知,宫内人的节日生活确实具有鲜明的北京地方性特征。
再次,“饮食好尚纪略”揭示了宫内人的岁时节日生活带有鲜明的宫廷色彩。
第一, 相比于宫廷外的人们而言,宫廷内的人们拥有更长的节期。正如前面已经统计过的,《酌中志》记述、《帝京景物略》未作记述或《帝京景物略》记述、《酌中志》未作记述的节日总共有6个,其中只有一个四月的立夏日是《帝京景物略》记述但不见于《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的,这意味着宫内人拥有更多的节日。不仅如此,就是同一个节日,宫内的节期也通常更长些。比如端午节在民间是从初一至初五日,而宫廷中,“宫眷内臣穿五毒艾虎补子蟒衣”一直从初一日持续到十三日,至于“门两旁安菖蒲、艾盆。门上悬挂吊屏,上画天师或仙子、仙女执剑降毒故事,如年节之门神”,须“悬一月方撤”。又宫廷中九月自初一起就开始吃花糕,等等。
第二,宫内人更重视节日饮食,几乎每一个节日都有特定食品和饮品。正月的食品之多前面已详,固不用多说,其他,二月二吃煎枣糕、煎饼;三月二十八吃烧笋鹅、凉饼、糍巴、雄鸭腰子;四月八日吃“不落夹”;四月二十八吃白酒、冰水酪、“稔转”(取新麦穗煮熟,剁去芒壳,磨成细条食之);端午节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和加蒜过水面;夏至伏日吃“长命菜”;六月初六吃过水面,嚼“银苗菜”;立秋日吃莲蓬、藕;七月十五吃佛波罗蜜;八月十五吃月饼瓜果;九月初一起开始吃花糕;重阳节吃迎霜麻辣兔、饮菊花酒;十月初四日吃羊肉、炮焰煼羊肚、麻辣兔以及虎眼等各样细糖;腊月自初一日起,便家家买猪腌肉。吃灌肠、油渣卤煮猪头、烩羊头、爆煼羊肚、炸铁脚小雀加鸡子、清蒸牛白、酒糟蚶、糟蟹、炸银鱼、醋溜鲜鲫鱼、鲤鱼,腊八日吃腊八粥等等。所有这些食品的准备和享用花费着宫内人的大量时间,但他们乐此不疲。这些食品也花费不少金钱,他们同样甘心情愿。在刘若愚的记述中,宫眷内臣们追求食物的精美,往往不惜重金购买原料和调料。“冬笋到,则不惜重价买之”;“凡煮饭之米,必拣簸整洁,而香油、甜酱、豆豉、酱油、醋,一应杂料,俱不惜重价自外置办入”。他们亦不惜花钱请人“炊爨烹饪”。
第三, 在追求食物精美的同时他们也追求享用食物的乐趣,比如吃蟹就十分讲究:
凡宫眷、内臣吃蟹,活洗净蒸熟,五六成群,攒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脐盖,细将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或剔蟹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食毕,饮苏叶汤,用苏叶等件洗手,为盛会也。
同时,他们还彼此馈送节日食品,借以进行一定的社会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自己的财富和能力。比如腊八粥“举家皆吃,或亦互相馈送,夸精美也”。
刘若愚曾在自序中简要地解释了所以写“饮食好尚纪略”的原由:“《乡党》著饮食之详,《左传》垂泛祭之诮,饥渴之于人,亦大矣。然在内臣,习染素异。序饮食好尚第二十。”节日饮食在宫眷内臣的生活中确实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对它们的准备和享用可以让宫眷内臣快乐地打发那些漫长而寂寞的时光,通过互相馈送而实现的流动则成为他们在同伴中显示财富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第四,宫内人更重视服饰的更换。几乎每个月,宫眷内臣都会换穿具有特殊纹样的衣服,比如自年前腊月廿四日祭灶之后,即穿葫芦景补子及蟒衣;上元节,皆穿灯景补子蟒衣;三月初四日换穿罗衣;四月初四日换穿纱衣;五月初一日起至十三日止,穿五毒艾虎补子蟒衣;七夕节宫眷穿鹊桥补子;九月自初四日换穿罗重阳景菊花补子蟒衣;十月初四日换穿纻丝;冬至节穿阳生补子蟒衣。这些衣服的纹样总是随应时节的变化而变化,甚至可以说,宫中时间的流转是通过定期更换服装来体现的。
[1] 本文是北京市北京学研究基地资助项目“元明时期北京岁时民俗文献的辑录与研究”(项目编号为BJXJD-KT2010-B11)的系列成果之一。
本文发表于《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
本帖最后由 张勃 于 2010-12-25 20:4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