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拉弹奏 浑然一体
在海南的乡里坊间,说起八音,人们已形成共识:海南八音看琼山,琼山八音在灵山,灵山八音数儒杨。儒杨村50多户人家,绝大多数姓杨,而且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八音乐手。当然,他们大多数都是年纪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据海口市文体部门调查统计,海口市现有民间流传下来的各类乐曲500多首,经常表演的有24首;全市有八音队伍74支,有代表性音乐传承人67人。
近日,海南日报记者慕名走进灵山镇儒杨村,走访了杨文林等几位民间老艺人。
海南八音到底是哪些乐器呢?原来,八音分别是笛、管、箫、弦、琴、锣、鼓和钹等八类乐器,其中笛以唢呐为主;琴有扬琴、秦琴,秦琴的前身是古代乐器“阮”,据传因秦代已有或源自秦地(今陕西)而得名;弦类乐器主要是二胡,二胡又分高胡、中胡、低胡、南胡、板胡等等。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鼓”其实是一个组合,不只是一个皮鼓,而是还有一个长方体状空心木鼓(俗称“板”)以及一个小木鼓(俗称“的”),它们一般被固定在一个木架上,可以分别敲击出低、中、高音。
杨文林说:“八音有文牌和武牌之分,文牌是指笛、管、箫、弦和琴五类乐器,锣、鼓和钹属于武牌。在为琼剧、木偶戏配乐时,文戏多用文牌,武戏就用武牌。”他与其他八音伙伴曾为记者弹奏了2首曲子,侧重于使用“文牌”的《喜团圆》和以“武牌”为主的《迎亲曲》。
当杨文林手中的二胡一拉,扬琴、秦琴、笛子跟着吹奏,欢快的乐声悠扬无比,亲人团聚的气氛从丝竹间流淌而出。这是《喜团圆》的曲子,锣、鼓和钹不是“主角”,它们的声音更多是为了击打节拍。《迎亲曲》则不同,一开始便大吹大打,锣、鼓、钹、唢呐一起响,仿佛要盖住弦乐的声音,一派喜庆气象,可以想象出昔时一支迎亲的队伍走在乡间小道上,身穿大红上衣的新郎满脸笑容,抬着新娘的花轿一上一下地起伏着前进……
八音曲子感受上浑然一体,虽不像西洋的交响乐那般恢宏,却充满了古朴的韵味,叫人追忆起星星点点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