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

央视一套正在播放《舌尖上的中国》,
一个关于中国传统美食的纪录片,
记录了众多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不知道秒杀了多少人的味蕾。
也是一个对中国传统饮食民俗文化的一个普及。
建议大家有时间下载下来看看。
央视现在播放了6集。
网上能下载前五集的高清版。

TOP

TOP

呵呵,
看样子我还是落后了。

昨天吃早饭的时候,
从电视了看了一眼,
老婆大人告诉我现在这个片子很火,
就下载下来一股脑儿看完了前五集。

感觉不错!
强烈推荐!

TOP

只可惜 总共就七集 如果央视能把这一栏目做成每周一期 那将满足多少观众的视觉享受啊 这种人文关怀 文化普及 会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惠及亿万群众啊

TOP

大家说说对什么食物印象最深?

我印象最深的是云南那个豆腐,开始以为是要做臭豆腐,但后来居然用碳烤,太绝了

TOP

还有浙江的年糕和湖北的糍粑。。。

大家知道年糕和糍粑有什么区别吗?

TOP

标题

多猎奇之田野, 少生态之反思; 精技术之影像, 粗人文之提升; 以舌尖代饮食, 有新名而已. 方兴已止,  何言火爆耶?
爱我所爱,美人之美

TOP

其实片子火爆跟片子的价值并不能对应,作为一种影视形态,它火了,只能说明它的出现把握了当下的语境。如果不是出于研究或某种刻意的目的,我觉得个人没必要对作品做一些主观评价和价值判断。因为一个媒介作品所引申出来的东西远比这个作品本身重要得多。这也许是传播的精神所在。就像一个故事家跟一大群人讲一个故事,故事效果可能比故事本身重要得多,只要故事讲述把握了语境。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TOP

《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大众乡愁情绪



  亲切感 接地气才能有共鸣

  人情味 勾起游子的思乡情

 “舌尖效应”热爆网络

  从5月14日深夜开播起便风靡网络的《舌尖上的中国》,收获的不仅仅是人气和口碑,更掀起了一股“舌尖”风潮。纪录片中涉及的食品、食材、烹饪器具在淘宝上热卖;网络上,网友纷纷追忆“舌尖上的家乡”、“舌尖上的母校”……甚至,有网友还模仿《舌尖》的口吻表述,写出调侃版的《舌尖》续集。

  舌尖上的网购

  纪录片看得吃货们嘴馋馋,许多想吃的食物一时半会之间无法触及,唯有靠淘宝来解决。据悉,《舌尖》的热门效应大大带旺了纪录片中提及的相关传统食品、食材、零食甚至传统烹具在淘宝上的销售,相关数据表明,在《舌尖》播放时段,淘宝网的食品类下单量大增,“受宠”的食物包括毛豆腐、松茸、诺顿火腿、乳扇等。一些淘宝商家甚至趁机打起了广告,纷纷给自己贴上了“舌尖上的中国”标签,试图搭上这股“吃货风”吸引注意力。除了食品和食材受宠外,烹饪器具也因此沾了光,成交量大幅增长。

  舌尖上的红人

  除了美食,《舌尖》中的人物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少在片中露脸做美食推介之人,现实生活中也跟随着人气大涨。比如第四集中做醉蟹的汪姐就开通了微博,在网上跟大家交流美食;参与了《舌尖》拍摄、并在第六集《五味的调和》中出镜的广州本地美食家庄臣,也积极在微博上跟大家分享“舌尖上的广东”。当然,最火的还是总导演陈晓卿,他的微博粉丝已经火速飙升到了160多万人。

  舌尖上的恶搞

  虽然《舌尖》收官,但地方版的舌尖系列却层出不穷,各个版本的“舌尖上的家乡”、“舌尖上的母校”层出不穷。网络上,继“甄嬛体”后再现“舌尖体”,网友争相模仿《舌尖》里的旁白口吻,写出美食介绍的文字。在总导演陈晓卿表示会出第二季后,有网友还根据近期热议的食品安全话题,编写出第二季的恶搞版本:“冬天来了,东南的南京人民用蓝矾为韭菜保鲜时,华北平原上河北阜城的人民正忙着把旧皮鞋做成胶囊。不远的石家庄,人们用苏丹红加工出红心鸭蛋。山东省的人民喜欢在白菜中加甲醛,辽宁省的人民则喜欢在豆芽里加一些亚硝酸钠。而全国范围内,美味的地沟油正风靡神州大地。”

(责编: sammihttp://ent.sina.com.cn/v/m/2012-05-24/14183639152.shtml

TOP

截止发帖时,百度搜索“舌尖上的中国”新闻报道:3,330篇;百度主页搜索“舌尖上的中国”网页超过40万个。

播出不到一周的时间,这样的传播速度和效应,很多东西已经是片子本身无法解释的了,要知道,这可是地地道道的纪录片啊!当然它同时也预示着“纪录片开始成为新媒体受众的新关注点,而之前一直被冠以“窄众”商业模式的说法,也或将被逐渐颠覆。”

TOP

这是一个集体记忆被广泛征用和唤醒的时代,家乡、记忆、民俗、生态这些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的提炼词汇似乎变得越来越流行,但它们本质上是个体的身体感受紧密关联的。当一个影视作品向我们传达着导演、编剧和脚本生产者的主观情绪时——作品与文本本身的问题很容易受到忽视——这就是“演述”所带来的神奇力量:集体无意识被疯狂般地召唤和促发,而与身体关联的所有语境性的要素变成了受众能动性的想象,正如神话、故事、传说和一切口头传统一样,文字的、画面的、甚至是符号的讲述都可以带来无比真实的现场感和身临其境的亲在感。而当众人都安静下来,从一种集体性的狂欢仪式现场返回到孤独现实的日常世界里来,很多此在的人生问题并不能一一回避,这个时候,作品和文本本身才会“真正”进入每个人的理性视野,其内容、结构和生产者巧妙的情节编织便会一一被我们解构,到最后,每个人都在好聚好散或不欢而散中终结了那个处心积虑赚够大家笑声、眼泪和money的“始作俑者”——不过消费而已。

TOP

标题

爱我所爱,美人之美

TOP

现在寝室的同学也都纷纷下载观看呢

TOP

《舌尖上的中国》高收视收官 网友创作调侃版

孔凡丽

新闻背景:一周多来让无数中国“吃货”盯着电视屏幕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前日结束了这场美食电视盛宴。“它的平均收视率达到了0.5%,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和BBC纪录片的收视差不多。”说到这些数据时,总导演陈晓卿语气平淡中透着自豪。在感叹这部纪录片拍得精彩的同时,众多“油菜花”的网友还以各种内容的调侃体来抒发观后感。

美国版:入冬了,缅因州人民吃了一次麦当劳一号餐,远在千里之外的南国佛罗里达人民更喜欢2号餐,而远离大城市的田纳西山区中的山民吃了个三号餐,而同样处于海边的加州人民却更喜欢四号餐。

韩国版:入冬了,南部地方人民开始食用重咸重辣的特制白菜泡菜。东部沿海地方人们在享受鱿鱼花蟹泡菜的美味,而京畿地区人们更钟爱萝卜、苏叶泡菜。江源地区人们笑而不语,因为林业资源优势明显的江源道人可以食用各种山野菜制成的泡菜。韩国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泡菜盛宴。

食品安全批判版:冬天来了,当我国东南的南京人民用蓝矾为韭菜保鲜时,华北平原上河北阜城的人民正忙着把旧皮鞋做成胶囊。不远的石家庄,人们用苏丹红加工出红心鸭蛋。山东省的人民喜欢在白菜中加甲醛,辽宁省的人民则喜欢在豆芽里加一些亚硝酸钠。而全国范围内,美味的地沟油正风靡神州大地。

●八客说事:面对食品安全堪忧的严酷现实,遗憾我们不能一直活在纪录片里,还好我们可以一起坐在放纪录片的电视机前。(孔凡丽)

TOP

《舌尖上的中国》:文化魅力的新开掘

   来源:人民网 我要评论(0)
当穿越、宫斗、伦理、谍战等类型电视剧在荧屏大放异彩之时,纪录片总给人一种“人淡如菊”的高雅之感,与“热闹”保持着一定距离。而最近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打造的7集高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却让低调的纪录片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尽管节目是在央视一套22时30分非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却超过该频道这一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栏目30%,围绕其展开的各种话题屡次登上网络热点排行榜,豆瓣评分高达9.5分,引发了各界对文化魅力、健康饮食习惯和故土情怀广泛热议。



呼唤文化认同

“你看《舌尖上的中国》了吗?”“你是哪儿人,你们那里有什么好吃的?”这几句话成为最近人们见面打招呼的常用语,分享各地美食成为大家共同的谈资。正如学生观众何婷所说:“谈着谈着,大家发现,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止是面对荧屏时的垂涎三尺,还有一种身为中华儿女对中华美食、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有种想流泪的冲动。”不只是在国内,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生活了多年的李琪看到画面上鲜美的故乡美食,顿时潸然泪下;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群美国学生跟中国留学生张一杨一起在网上观看该片,张一杨边看边给朋友们讲解,充满自豪。

《舌尖上的中国》背后的价值还不止于此,它还跨越了不同文化的障碍,让世界各国的观众认识了中国的美食,认识了中国的文化。美国网友史蒂芬留言说,刚看了第一集,我了解到了,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么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真是令人震撼。在这些美食的召唤下,我对中国这个陌生的古老国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正在计划去那里进行一次美食之旅。

这一刻,中国纪录片在全世界光彩照人、熠熠夺目。这正好契合了主创的心愿。“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对其产生亲近感,形成一种文化认同,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努力追求的目标。”该片导演陈晓卿在创意之初就为自己定下了这样的高目标。拥有如此雄心壮志的还有出品方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介绍道:“纪录频道的宗旨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为此,在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也力求通过国际化和市场化的途径,实现国际传播的探索。”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对该片的国际化叙事手法表示认同。“题材的选择让该片几乎没有‘文化折扣’。主创从‘吃’入手,展现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本土文化。”著名纪录片导演梁碧波评价说:“全片基调优美清新,具有国际范儿,堪称中国纪录片行业的一个新标杆,不仅为我提供了学习的榜样,也为中国纪录片找到了发展方向——关注现实,关注当下,关注人对生命的追求。”“舌尖”的“魅力效应”

酸、甜、苦、辣、咸,这是我们舌尖每天碰触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将这些抽象的感觉具化为生动、鲜活的镜头,用《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7集故事,记录下中国各地富有传奇色彩的美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网友们对味道的重温或想象:“画面上那切了一刀的肉夹馍,那酥脆的声音,那晶莹剔透的油水……我流口水了!”“从山东烙饼到新疆烤馕,从卤水豆腐到过桥米线……《舌尖上的中国》仿佛中华美食的影像辞典。”“藕从河底挖出来,火腿抹好盐吊起来,满渔网活蹦乱跳的鲜鱼,蒸笼里冒着蒸气的白馒头——多质朴而华美的中国饮食文化啊!”

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评论道,这部纪录片正是在号召人们对当下的饮食文化进行反思。中国的饮食文化原本是博大精深的,美食也是很丰富的。但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生活饮食却单一化,每天多是工作餐,用餐被“标准化”。《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很多美食来源于自然馈赠,有助于倡导人们回归“真材实料”,寻求一种更为健康的饮食习惯。北京的刘俊义本来为不知请女友父母吃什么而一筹莫展,《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一家极具民族特色的“蒙古包”餐厅,让他灵机一动:带他们去品尝地道的烤肉,欣赏京城的夜空。不只是他,自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观众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根据片中的介绍按图索骥。一位网友甚至把里面的美食按地区、种类制成一张美食地图,贴在微博上。还有很多人边看电视边在网上下订单。淘宝店主卢迪迪说,在第一集介绍完云南诺邓火腿当晚,她的淘宝店就产生了32笔订单。据了解,从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开播至今,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超过400万次,环比增长13.54%,共成交500多万件,让不少网上卖家沾光。在网上不胫而走的还有“舌尖体”,如“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舌尖上的广院”等等。

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其实,时下荧屏上美食节目并不少见,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却似一匹黑马“一夜走红”,引来无数观众竞折腰?知名影评人鸿水指出,片中对于美食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的精致讲解让人印象尤为深刻。它完美地将美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美食节目内容普遍单一的情况下,它通过不同的视角让观众思考美食背后的意蕴。”

“让我想起了妈妈做的饭……”一位网友在微博上的感言引来无数转发。不少人表示,《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不仅是美食的享受,弥漫在片中浓郁的“儿时味道、家乡情怀”仿佛一碗“心灵鸡汤”,更让“漂泊在外”的人们从心底品咂出难忘的况味。

《舌尖上的中国》并不以菜系进行划分,而是在地域上采取了大范围的跳动,不只呈现出高级饭店大厨烹饪时的精湛技艺,还把镜头更多地对准普通家庭的厨房故事。画面上一张张充满皱纹的脸,一双双粗糙饱满的手,还有端上桌一盘盘热气升腾、喷香扑鼻的吃食,道出了来自大江南北的生活温情,让人们看到美食背后强大的人文力量。恰如片中的一句解说词:“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孔令顺认为“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这八个字刚好道出了他观看《舌尖上的中国》后的感受。“我们从片中看到了包容、质朴、安然的中国原味。农家的土灶并不因简陋而逊于酒店的炉火,母亲没有专业厨师执照照样做得出无尽回忆的美味,食物的味道也不应以自身的价钱而划出等级。因为片中弥漫着的那种熟悉而又遥远的味道,特别却在意料之中的平淡,有人看着鼻子酸了,有人看着心头紧了,有人不远千里回老家只为吃上一口久违的乡味,也有人推掉了应酬要陪父母在家做一顿家常菜。”

光明日报记者 牛梦笛 李 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