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畏
方光华
中华民族敬畏的主要内容是人类内在的道德冲动和与道德冲动有关的事物。中华民族也敬畏天道,但它是宇宙的真理,它不是上帝,虽然它往往依托玉皇大帝或别的什么主宰,但它从根本上说是对威慑性崇高的深刻的惊讶和尊重,是对超然性的辨识。
一谈到敬畏,人们总是想起康德曾经说过的话:“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人心灵充满日新月异、与日俱增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对敬畏也有很深入的思考。在中国传统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中,对于敬畏都有很深入论述。
敬畏的内涵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对孔子所说的天命,《中庸》有一个解释说,“天命之谓性”,认为使万物生长发育的本性就是天命。为什么要敬畏大人呢?“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孟子·离娄下》)“大人”是那些把内在于人的道德意志和理性潜力发挥得畅快淋漓,充分展现出人性光芒的伟大人物,他们在人性上具有开创示范作用。为什么要敬畏圣人之言呢?圣人不但在人性上具有开创示范作用,而且还能总结传播真理,他们传播的真理值得敬畏。可见儒家敬畏的是内心的道德冲动,是与道德冲动有关的事物。
道家老子讨论过敬畏。他说:“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老子》53章)老子担心走错了道路,那么正确的道路又是什么样的路呢?老子说它是按照天道而行的道路。可见,他最敬畏的是天道。老子主张把人类置身于自然之中,从自然与人类社会相统一的角度去把握人类生活的准则。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老子还说,如果失去对自然智慧的好奇与探究,容易迷失在对人自身的崇拜之中,与其敬畏人类自身,不如敬畏天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敬畏佛教还有一种深刻的见解,那就是,我们要敬畏宇宙的浩瀚与生命世界自身的神秘,敬畏那无限辽阔的虚空。人类的悲剧就是以自己的贪(贪欲)、嗔(无知)、痴(痴迷)把主观设想当做事物的标尺,对事物的改造充满了幻想,缺乏对我们的身(身体)、口(言语)、意(思想)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的反思,因而陷入痛苦与无常的深渊。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敬畏的论述来看,敬畏是有特定内涵的。中华民族敬畏的主要内容是人类内在的道德冲动和与道德冲动有关的事物。中华民族也敬畏天道,但它是宇宙的真理,它不是上帝,虽然它往往依托玉皇大帝或别的什么主宰,但它从根本上说是对威慑性崇高的深刻的惊讶和尊重,是对超然性的辨识。
敬畏与人品
敬畏是人类最可贵的涵养。春秋时期,郑国派子濯孺子率兵侵卫,卫国派庾公之斯带兵抵抗。两军相遇,正值子濯孺子生病,拿不起弓来。庾公之斯对子濯孺子说:我射箭的技术来自尹公之他,而尹公之他又是你的学生,你是我的师爷,加上你身体不适,我不忍心用你传授的箭术把你害死。但今天你是侵略者,我不能背叛我的君主。庾公之斯抽出四支箭来在车轮上敲打,把金属箭头敲掉,将箭射在子濯孺子身上,带兵离去。庾公之斯既敬畏师徒情义,又敬畏国家公义,他不愿自己的行为造成内心紧张与痛苦,力求把二者的矛盾处理得恰到好处。
心存敬畏的人充满仁爱。儒家认为心存敬畏的人能仁民爱物,推己及人。道家也指出,敬畏天道的人能包容万物,对万物的境遇充满慈爱。佛教认为心存敬畏的人具备缘众生而起慈心的众生缘慈。一个人深刻感受到自身的痛苦,也就能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产生悲情,自然地由衷地衍生出对他人的友情,并扩展为对一切众生的普遍的平等的慈爱。
心存敬畏的人勇往直前。敬畏会有所恐惧,但恐惧本身不等于敬畏。敬畏是对恐惧的思索。恐惧往往缘于对事物的不了解或无法掌握,而敬畏是越了解越加敬仰。恐惧使人产生卑怯,而敬畏使人崇高。敬畏使人谦卑,但绝不会使人畏馁。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也说:“自反而不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一般认为老子是卑弱自持的人,但“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那种逆潮流而动的勇气无人可比。
心存敬畏的人善于停止。孔子说,心存敬畏的人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勿意必固我,他不会一意专行,不会刚愎自用,不会固执己见,不会惟我独尊。《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够知其所止,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心才能安静下来;心安静下来,才不会妄动;不妄动,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真正有所收获。老子也说,心存敬畏的人有自知之明,他知道最大的灾祸是不知道满足,最大的罪过是贪得无厌,“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44章)佛教认为,心存敬畏的人自己能主宰自己,能随缘任运,自由自在。
敬畏与文化
敬畏是文明起源的触角。到底是什么促使古人逐渐从野蛮走向文明?原因有很多,但人类对于生存恐惧的思索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古人深刻地认识到自然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对自然之道不断探索。虽然古人对敬畏的内涵的具体认识不一定有儒家、道家和佛教那样系统深刻,但是从新石器时代的祭坛以及礼器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那种对超越他们自身认识能力的神秘事物的虔诚。敬畏使古人迈进了文明的门槛。
敬畏是文明发展的一种线索。进入文明社会后,敬畏的内涵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更新,并不断被制度化和习俗化。如对自然的敬畏被规范为国家祭典,其中对天地的祭祀就有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泰山封禅等种种形式,对人类自身道德本性的敬畏被规范为以君臣、父子、夫妇为核心的伦理纲纪,对生命世界复杂性的敬畏被转化为身(身体)、口(言语)、意(思想)的各种戒律,对祖先和先圣先贤的敬畏被规范为各种祭典。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敬畏的内涵的制度化和习俗化能力越高,其文明的稳定性就越高,对敬畏的内涵的更新和升华越快,其文明的变化也就越快。
敬畏是文明成熟的尺度。判断一种文明的成熟程度,敬畏的内涵的广度与深度是一个重要的标尺。成熟的文明一般有三个基本表现:它敬畏生命的神圣,关注生命的价值,肯定生命的意义;它敬畏自然的神圣,对人类理性的限度有深刻的认识,不会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之中;它敬畏历史的神圣,知道以礼敬的态度善待民族传统,同时知道欣赏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而一个不够成熟的文明,其社会充满物质和功利化倾向,人们对于自己的情感世界和生命的意义麻木不仁,对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力量盲目迷信,对历史文化传统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无动于衷。
敬畏是文明的重要元素,但它同时需要文化机制的制约。现代社会,人们可敬畏的事物似乎越来越少。而丧失敬畏,文化就会迷失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畏,完全可以为重建符合我们时代精神的敬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9-4-14 10: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