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青铜工艺调查访谈记录(三)

青铜工艺调查访谈记录(三)

记录人:阳光
讲话人:湛文心老先生
地点:湛文心老先生家
时间:2009年11月7日
主题:关于陶范铸造的问题。
内容提要:
陶范铸造即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成分要求的金属溶液并倾倒入预先制好的陶质铸型中,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器件的工艺过程。陶范铸造工序流程和一般的流程基本上有着相同之处。首先要注意铸型的制作,其中造型材料的选取相当重要,范采用粘土,要淘洗、练泥处理,并添加羼和料,主要是为了提高耐热能力,改善铸造性能。芯中含更多羼和料,以具有更好的耐热度、提高铸造性能。陶范的分型面上有刷细泥浆或者用烟熏,可以提高表面质量。所选择的粘土无论是地下的生土,还是河流的沉积土,必须淘洗,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含泥量,降低氧化钙。铸型的设计和制作通常是由范、芯以及芯撑组合而成的带有内部空腔的封闭实体,空腔即为待铸物体的形状。范形成器物的外表,芯则形成器物的内腔、孔以及某些中空部分。范与范的结合面谓之分型面。陶土塑模,模的形状是按照制范的需要设计的,较大器物的模按照不同的部位分别制作,整体模型中不必要的部分就省略,以节约材料。针对不同形状和种类的青铜器,一般是按照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来分范,分范的形式复杂。由于对耐火度,芯很可能是单独制作。大型器物的芯,往往是依托不同部位的范。干燥、焙烧和装配要注意它的干燥,组装之后整体焙烧还是分别焙烧之后组装每个人有着不同的方法。组装之后还要再次干燥(即预热),方能浇注。范脱模后,需在背阴处自然干燥(阴干),也有撒化学药品使其迅速干燥的。焙烧温度600度左右。大型器物需要使用底范,芯和底范是联接在一起的。有些大型器物直接在底面夯筑底范,三足器通常在足的上方安放浇口范,其中一足作为浇口,另两足是出气孔,圈足器的浇口也设在足上,底范会做出浇道的部分。
至此,整个铸型制作完成。合金的熔炼和配制按照金属物的重量配比熔铸金属,熔点高的先融,低的后融。浇注是将熔融的铜合金注入铸型型腔的过程。需要预热铸型。无论是纯铜还是铜合金,液态温度越高,流动性越好,充型能力越强,反之则相反。因之,浇注温度要高于熔点。现代铸造工艺将这个温度差称之为过热温度 。另外,过热温度越高,铜合金的吸气能力越大,易使铸件生成气孔。因此,过热应恰到好处。铸后加工就是指器物铸成冷却后,用力敲打即可去除铸范,泥芯因附着器内,较难去除,需要使用工具将其剔凿出来。然后使用锤击、锯截、錾凿和刮削等手法,以去除浇口、飞边、毛刺和多肉等。还要磨光使青铜器发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