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学刊》目录(2001-2005,共8辑)

《民俗学刊》目录(2001-2005,共8辑)

《民俗学刊》由原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编辑,澳门出版社出版,采取以书代刊形式,从2001年开始至2005年结束,共出版8辑。
现在于此贴分享其目录,具体电子版文章可以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网站下载,链接如下:
http://cich.sysu.edu.cn/whyc/whycmsxk/index.html

TOP

  

第一辑


   关注民众,贴近民生,再创辉煌(作者:叶春生)
  我的家世和幼年(作者:容肇祖先生未完遗稿)
  20世纪中国民俗学的五员主将(作者:王文宝)
  俯首甘为孺子牛,一生勤勉拓学土——记我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杨成志先生(作者:周大鸣、王婧)
  中大民俗学会背后的支配力量(作者:施爱东)
  歌乡民众自己的“山歌世界”——c镇客家山歌的地方性知识(作者:徐霄鹰)
  双重视角下的歌谣学研究——北大《歌谣周刊》对中国歌谣学研究的贡献(作者:朱爱东)
  岭南民间信仰与道教的互动——以岭南巫啸、符法为中心(作者:刘晓明)
  悦城龙母信仰略说(作者:蒋明智)
  五华县安流镇神衹庆典的田野调查(作者:沈丽华)
  广东雷州的雷祖信仰(作者:陈梦飞)
  从贺兰山到泸沽湖——普米族以及摩梭人的民族亲缘关系及其文化传承(作者:王孝廉)
  南北朝“呼名怖儿”习俗与麻胡考释(作者:王馗)
  正月十五闹元宵——《民俗曲艺?广东民间仪式调查专辑序》(作者:康保成)
  元杂剧《岳阳楼》的“唾液”民俗解读(作者:宋俊华)
  跳加官探源(作者:倪彩霞)
  红黑脸谱的民俗意义与形成(作者:吴真)
  传统文化处境中的现代民俗文化产业——从一次民俗文化产业的实践及东西部比较谈起(作者:邓启耀)
  解读广东乡村牌楼(作者:朱培坤)
  汕尾水上居民民俗的变迁(作者:周玉蓉)
  广州粤曲“私伙局”研究(作者:彭伟文)
  潮洲“粿”的文化内涵(作者:翁林佳)
  源远流长的广州茶楼曲艺文化(作者:吴志君)
  女奚不曰其为人也——探问因病住院的钟敬文先生(作者:施爱东)
  民俗学简讯

  来源: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网http://cich.sysu.edu.cn/whyc/whycmsxk/whycmsxkd1j/index.html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第二辑
  民俗学简讯
  “民俗热”说明了什么——访中山大学教授叶春生
  20世纪创建全国性民俗学组织之回顾——兼记与部分老一辈民俗学家之学术交往(作者:王文宝)
  胡适与歌谣(作者:陈泳超)
  从孟姜女研究看顾颉刚的学术品格(作者:杨秋)
  关注民众、贴近民生——周作人民俗研究目的解读(作者:周玉蓉)
  傩礼的变异与傩戏的形成——对广东省湛江市东岭村傩舞《考兵》的思考(作者:康保成)
  前童:一个村落家族的民俗学考察(作者:顾希佳)
  湖的听者——泸沽湖生态民俗与民间文学考察(作者:邓启耀)
  现阶段环泸沽湖区域摸索村寨的口传文学及其民俗文化现象(作者:钟宗宪)
  传统的变迁与衰落:客家山歌——以C镇为例(作者:徐霄鹰)
  岭南建筑民俗的现代演绎(作者:叶春生)
  岭南民俗活动的主体及其对岭南民俗文化的创造(作者:陈运飘)
  南方婚丧礼仪中的茶俗及其变革(作者:巫瑞书)
  传统的回归:“成人礼”的现代意义(作者:陈华文)
  当代文艺与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试以宝物幻想为中心而论(作者:程蔷)
  从民俗学观点看武侠小说——兼论民俗学与通俗小说的关系(作者:韩云波)
  从“成妻”的过渡性仪式解读中国蛇郎君故事——以粤台异文比较为主线(作者:简齐儒)
  从史诗英雄到武林英豪——金庸小说与民间文学关系之之一种(作者:施爱东)
  试论童话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作者:黄平)
  读史诗《华报山》札记(四则)(作者:金荣华)
  当代民俗学研究方法(作者:朱爱东)
  会议资料
  民俗新书架

TOP

  第三辑
  国际民俗研究简讯(魏星、彭伟文整理)
  民俗短波
  人民的学者——悼念我的父亲钟敬文(作者:钟少华)
  民俗文化与科学人文——兼为吾师周年祭(作者:叶春生)
  钟敬文与一国民俗学(作者:董晓萍)
  桂林抗战文化城时期的钟敬文先生(作者:苏韶芬)
  钟敬文先生与苏州民俗博物馆(作者:金煦)
  将中山大学的民俗研究推向深入(作者:王文宝)
  《民俗学是一门国学——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工作计划与早期民俗学者对学科的认识》(作者:施爱东 )
  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民间信仰定位(作者:林玮生)
  房地产销售的文化牌——从《文化论》想到广州的房地产(作者:朱钢)
  新加坡的中元节(作者:新加坡 魏佩彬)
  客家湖洋田与日本ミ泉田耕作习俗(作者:丘桓兴)
  关于浙江动物故事类型的若干思考(作者:刘魁立)
  试论周作人小品文的民俗因子(作者:魏星)
  生意人的良心无价宝——典当“良心”故事类型的主题分析(作者:林继富)
  从角抵戏《东海黄公》到粤剧《祭白虎》(作者:倪彩霞)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杜里田野作业散记(作者:徐霄鹰)
  香港黄大仙信仰考察(作者:黄淮东)
  《黄阁麒麟舞》的整理经过和体会(作者:罗学光)
  山西省太原市北郊沙河刘照十二岁“开锁”庆典(作者:王馗)
  浅论中国民间剪纸的文化认知价值(作者:陈有昇)
  妈祖与观音(作者:邢莉、宋颖)
  从西关大屋看西关文化(作者:阮桂城)
  客家山歌的生命意识(作者:曾远鸿)
  葫芦里的“药”——闻一多《伏羲考》的葫芦生殖意蕴(作者:徐嘉莉)
  试论明清以降珠江三角洲的宗族制度及其文化传承(作者:周静)
  麒麟文化与民俗(作者:陈亮)
  维吾尔族取名习俗初探(作者:阿布力米提·买买提)
  枣俗略论(作者:宁锐)
  谁去了妙峰山(作者:高芾)
  越秀青山歌墟闹
  第三辑民俗新书架

TOP

  第四辑
  民俗新书架
  国内外民俗研究简讯(魏星整理)
  第四辑 民俗短波
  从“三月三”起家的感悟(作者:陈翘)
  “创新”为粤曲带来生命力(作者:黄少梅)
  民间文艺要让国际来跟我们接轨(作者:叶春生)
  关于“新年风俗志”( 作者:娄子匡)
  关于纪年和十二生肖(作者:王文宝)
  《科技世界中的民间文化》序言(作者:丹本—阿莫斯著,李扬译)
  日本民俗学的新视野——从两部日本民俗学概论谈起(作者:王晓葵)
  柳田国男的《远野物语》(作者:於芳)
  夔为傩神说——兼论夔与傀儡(作者:黎国韬)
  试论八仙组合的形成(作者:尹蓉)
  论元杂剧中的宋元民间“迎娶”婚俗(作者:张影)
  华光大帝信仰源流考(作者:郑守治)
  培育根基,守护灵魂——积极抢救民族民间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作者:刘魁立)
  生态文明时代的民俗价值观重构(作者:江帆)
  论春节民俗的文化象征意义——重建日常生活文化的一项努力(作者:陈连山)
  涧沟村与妙峰山: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作者:吴效群)
  《潇湘八景图》考及八景保护开发浅谈(作者:刘国强)
  新疆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作者:张昀)
  从一出古戏文看潮州民俗(作者:陈苾)
  想象的家园——广州满族坟场清明纪实(作者:关溪莹)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探索的先驹——钟敬文(作者:巫瑞书)
  性灵自由的诉求与呼唤——周作人民俗研究中蕴含的情结(作者:林玮生)
  论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作者:彭谊)
  狮舞和傩舞(作者:肖海明)
  对“非典”时期民间传言的民俗学思考(作者:萧放)
  客家民间信仰的现代变迁——以杜里镇为例(作者:徐霄鹰)
  冼太诞庆典的多形态考察(作者:朱爱东)
  田野中的人性(作者:周静)
  文翰沧海听潮音——读钟敬文《沧海潮音》(作者:叶春生)
  《中山大学典藏民俗丛书》重版说明(丛书编辑部)

TOP

  第五辑
  民俗短波
  梁祝传说漫议(作者:刘魁立)
  郑振铎与中国俗文学——以《中国俗文学史》为中心(作者:陈泳超)
  解读“弼马温”——民俗学的富矿(作者:吴裕成)
  悦城龙母传说中的“移墓”情节试解(作者:蒋明智)
  口头传说·书写文化·电子传媒体——兼谈文化多样性讨论中的民俗学视界(作者:巴莫曲布嫫)
  中国和日本的民俗活动的比较研究——以端午节为例(作者:[日本]樱井龙彦 译者:陈志勤 )
  民俗与民俗资料(作者:[日本]宫本袈裟雄 译者: 王晓葵 译)
  民俗学与本真性(作者:[美国]瑞吉娜·本迪克丝 译者:李扬)
  梅山神的演变及其文化蕴含(作者:巫瑞书)
  寒食习俗源于求雨礼俗考(作者:李道和)
  关中民俗文化散论(作者:宁锐)
  瞽矇文化与隆回民俗(作者:宁群贤)
  潮州纸影戏的历史与现状(作者:黄长怡)
  潮汕地区床身崇拜探究(作者:郭湘銮)
  禁忌困惑与宅神复活——上海民间信仰习俗的个案调查与分析(作者:田兆元)
  北京市怀柔县渤海镇沙峪村农田水利建设调查报告(作者:杨秀)
  简讯与书架

TOP

  第六辑
  民俗新书架
  中日大学生联合举行民俗考察活动(作者:夏目晶子)
  民俗学研究社团介绍(作者:杨景震)
  我是民俗学家而你不是——民俗学实践中泛化与分界的策略对抗(作者:[美国]斯蒂芬·J.泽特林)
  从《黄阁麒麟舞》到中国麒麟文化(作者:罗学光)
  访学东瀛忆吾师,再说一国民俗学(作者:叶春生)
  柳国田男与日本民俗学(作者:[日本]永池健二 译者:彭伟文)
  日本民俗学的可能性与近代 (作者:[日本]岸本诚司 译者:於芳)
  编制民俗分布图的意义和方法论 (作者:[日本]樱井龙彦 译者:虞萍)
  来自传说的环境论(作者:[日本]野本宽一 译者:徐琳玲)
  东亚女性研究新动向——关于“从中国东海周边地带女神信仰及女性生活史探求社会基层文化的中心内涵”之尝试(作者:[日本]依田千百子 译者:方丹薇)
  基础理论与民俗学的发展——《民俗学·再版序言》(作者:陶立璠)
  一个日本老人的“门墩”清洁(作者:周星)
  中国民间四大传说共同美探讨(作者:柯玲)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民俗化倾向述评(作者:乌尔沁)
  中国民俗学理论研究的奠基者江绍原(作者:王文宝)
  百岁老人千秋业——钟敬文与中国故事学建设(作者:刘守华)
  薛汕与《民风》双周刊(作者:刘锡诚)
  广州世居满族的观音信仰(作者:关溪莹)
  澄海漳林民俗(作者:黄光武)
  左江花山崖壁画的文化与旅游价值(作者:过伟)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舞蹈中的服饰(作者:胡继芳)
  佛山木版年画中的神像画与岭南古代民间信仰(作者:梁正君)
  从潮州景观看潮州文化(作者:彭绮文)
  民俗学研究简讯

TOP

  第七辑
  本刊预告与征稿
  第七辑 民俗短波
  民间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五人谈(作者:刘魁立等)
  区域民俗学的概念、性质与特点(作者:叶春生)
  新疆维吾尔族当代生活中萨满教遗俗考察(作者:张昀)
  台湾民俗拾趣(作者:倪仲之)
  劝业场里话沧桑(外一篇)(作者:李绪鉴)
  人鱼探论(作者:陶思炎)
  论古代社会的袒露礼俗(作者:杨琳)
  中西“狮子崇拜”文化考释(作者:杨柳)
  《牡丹亭·劝农》的民俗意蕴和仪式意义(作者:徐燕琳)
  世界创世神话坐标中的中国与毛利神话(作者:姚朝文)
  刘禹锡笔下的连州莫瑶民俗文化(作者:林为民)
  传说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作者:巫瑞书)
  周作人论日本民俗文化(作者:於芳)
  朱自清与歌谣(作者:陈泳超)
  中大《民俗》周刊中的婚俗调查与研究(作者:刁统菊)
  江绍原搜集民俗资料的信件(上)
  日本风水史——科学与占卜术的历史(作者:[日本]渡边欣雄)
  砂手与狗形祠、蛇形祠——对江西三僚村风水建筑的考察(作者:刘晓春)
  河南省平顶山石龙《趟将歌》的调查报告(作者:梅东伟、姚向奎)
  石塘《月姐歌》初探(作者:徐国英)
  民间记忆中的春节(作者:中山大学2003级学生)
  民俗简讯

TOP

  第八辑  
        民俗新书架
  第八辑 民俗短波
  为民俗学正名(作者:[美国]丹·本—阿莫斯 译者:宋颖)
  论中日比较民俗学研究的可能性——以冲绳与福建的比较研究为例(作者:[日本]小熊诚)
  十八世纪朝鲜时代所表现的中国八仙(作者:[韩国]金道荣)
  “戏剧”、“戏曲”之命义(作者:曾永义)
  传入日本的乱弹腔:明清乐中的戏曲资料初探(作者:[日本]赤松纪彦)
  胡适与中国戏剧研究(作者:李简)
  说“戏曲”(作者:叶长海)
  元杂剧在明代的文本传播和口头传播(作者:罗斯宁)
  泥人张轶事(作者:李绪鉴)
  陕西商洛市的禁忌民俗(作者:黄元英)
  歌谣研究乡土派及其历史地位(上)(作者:刘锡诚)
  江绍原搜集民俗资料的信件(下)
  中国的风水民俗——浙江省的墓地风水实例研究(作者:[日本]渡边欣雄 译者:古莹子)
  阴宅的建筑仪式——以福建和冲绳的事例为中心(作者:周星)
  满族姑奶奶与娘家(作者:周虹)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动力(作者:陈曦、李颖)
  壮族末伦的发展流变与抢救保护(作者:李萍)
  被发掘的与被利用的“神话”——地方开发中传统文化的作用(作者:[日本]樱井龙彦 译:於芳)
  民俗的工具符号性——以深圳民俗文化村为例(作者:梁志刚)
  观光与民俗文化保护(作者:於芳、陈海清、赖业传)
  第八辑民俗简讯

TOP

不太清楚每期的出版时间。稍微翻了一下,前两期是澳门出版社,2002年11、12月初。

[ 本帖最后由 一窍不通 于 2016-4-27 21:26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