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六月,邯郸市东部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种形状如羊的面食,然后由外公、外婆,或者舅舅、舅妈送给外甥享用,希望孩子由此学会感恩。据悉,这一习俗源于“劈山救母”和“羊羔跪乳”的传说,在当地已经流传了上千年,就如同春节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盛行。
农历六月家家“送羊”如过节
一进入农历六月份,成安县的众多乡村就会像过节一样热闹,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蒸羊”、“送羊”。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先是女儿回家瞧娘,然后是姥姥、姥爷上门“送羊”,并带去凉席、电风扇、毛巾被等一些夏季常用的物品。
闺女先瞧娘,娘家再“送羊”
在成安县一带,女儿回家瞧娘的时间为每年麦收过后,其所带礼品非常特殊,为16个或18个用新收的麦子磨面做成的馒头,绝对不允许为单数。另外,女儿回娘家时,也不能将馒头全部留下,必须要带走其中的两个,这叫“下羊仔”。因为当地流传一个民谣:“割罢麦子打罢场,谁家闺女不瞧娘?瞧娘不全为瞧娘,是让娘家去送羊”。
做“羊”
以前大锅蒸,如今可定制
女儿在娘家“下羊仔”之后,老人们就要开始给外甥准备“面羊”了。其制作过程是,提前和一盆面,再根据个人的爱好,请来四邻,一同将面块捏造成绵羊或卡通羊的形状。然后在院内支起锅灶,用大铁锅和竹笼屉开始蒸制。
如果谁家的老人没有时间,或着为了追求外观时尚好看,也可以到一些食品加工厂定制形式各样的“面包羊”或“蛋糕羊”。
送“羊”
每个外甥送一对,一直送到成家
据成安县东魏村王景祥老人介绍,做好了“面羊”之后,要由姥姥、姥爷选出一个好日子,亲手送给小外甥。一般有几个外甥就要送几对羊,其中每对都是由一个大羊和一个小羊组成,大的可达1米多长,十公斤重。
另外,“面羊”的装饰也很讲究,不但身上要饰以红绿色的花带,而且在大羊的身边,还要配置一些形态各异的面制小动物,如青蛙、兔子、蝴蝶等。
姥姥、姥爷给外甥“送羊”的时间,多在农历六月十五前后,最迟不能超过六月底。“送羊”一直要送到外甥结婚成家为止。如果姥姥、姥爷去世了,则由舅舅、舅妈承担,这也叫 “妗不老,羊不倒”。
吃“羊”
先用红绳拴面羊,吃完面羊戴红绳
吃“羊”前,要先用红绳将“面羊”拴起来,意思是怕羊跑了。吃“羊”的人,必须是外甥家的直系亲属。吃完“羊”后,再把红绳戴在外甥脖子上,以祈求一生平平安安!
寓意
宣扬孝敬美德千年不衰
记者在成安县了解到,当地居民对于“送羊”非常重视,甚至和春节吃饺子及中秋节吃月饼一样盛行。那么,这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习俗为何会流传千年而不衰呢?
霍凤杰认为,首先“送羊” 传承的是一种孝敬老人的美德,教育意义深刻。另一方面,女儿出嫁后,父母一般很少有机会去女儿家走亲戚。有了“五月瞧娘”、“六月送羊”这一来一往,加深了女儿一家和娘家人之间的感情。所以,当地群众至今都非常喜欢这一习俗,即使年轻人也普遍愿意接受。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送羊”的习俗也开始花样翻新。以前制作的“面羊”,个头大,样子憨,一个重达10余公斤。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不再注重面羊的重量,但开始加入新元素:味道更加可口,色彩与外观也更加丰富,如新型的“糖羊”、“面包羊”、“蛋糕羊”等,就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起源
“民族和睦”说:
游牧民族以羊赠汉人
关于这一习俗的由来,目前有着多种说法。据成安县民俗专家霍凤杰介绍,“送羊”主要流行于邯郸市东部各县,以及河南省安阳市一带。据一些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先后在邺城(今临漳县)一带建立过后赵、前燕、北魏、北齐等国。因为是游牧民族,这些国家均将羊视为贵重的财富。为了稳定政权,缓和与汉民之间的矛盾,这些民族也常常以“羊”为礼赠送汉人,以寻求友善和睦。久而久之,便在邯郸市东部地区形成了送羊风俗,延续至今。
“劈山救母”说:
二郎神送沉香活羊谢罪
而在民间,“送羊”习俗的起源又有“劈山救母”和“羊羔跪乳”两种说法。其中的“劈山救母”说,与《宝莲灯》中的情节几乎完全一致:三圣母违反天规与凡人成婚,被兄长二郎神压在华山之下。三圣母之子沉香学得一身好本领,利用神斧劈山救出母亲,又欲找舅舅报仇。“劈山救母”说增加的情节是:二郎神为了缓和兄妹关系,答应每年给外甥送来一对活羊,以示谢罪。后来,这两只活羊变成了面羊,这一习俗也扩展到了民间。
“羊羔跪乳”说:
顽劣子观羊跪乳变孝子
“羊羔跪乳”说,似乎更加合乎情理,也更加令人感动:一位妇女辛辛苦苦地拉扯着儿子,可她的孩子自小顽劣异常,不懂得孝敬老人。妇女的哥哥是个牧羊人,为了教育外甥,他便常常带着外甥观看羊羔吃奶。那个孩子发现小羊吃奶时常常跪在地上,便问舅舅原因。牧羊人于是告诉男孩,那是小羊在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从此,男孩痛改前非,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孝子。后来,村民们为了教育子孙,也纷纷效仿那位牧羊人,每年给外甥送去一大一小两只面羊。
转自
http://www.hebei.com.cn 2011-08-05 08:13 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