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年会讨论】论文提要与作者简介

焦虎三:

白马服饰图纹的特点与底层结构

本文结合历史、考古与民族学、绘画构图学等相关知识,分析了川陇区域白马藏族(白马人)服饰的基本表征方式,并以几个典型图案为例,归纳出白马人服饰的底层结构及其象征意义,并对与其底层结构相关联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试析。

【作者简介】焦虎三,男,(1968年~)祖籍河南偃师,生于四川成都。研究少数民族文化资深作家,文化人类学者,中国民协下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专长于羌藏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研究。至今已出版少数民族研究专著6部,在国内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以及人文地理类文章数百篇。

TOP

赖婷:

传统的发明——以福建永安的“竹神”为例

霍布斯鲍姆在《传统的发明》一书中指出:那些表面看起来或声称古老的“传统”,其起源时间可能是相当晚近的,甚至是被发明的。这引导了我们去关注当下“传统的发明”。传统为何被发明?如何被发明?被发明的传统有何意义?福建省永安市自 2002 年起于每年 10 月 18 日定期举办笋竹节这一新型的节日,为此,当地政府发明了一位竹神,以构建当地的竹文化传统。本文对竹神传统的发明过程进行了梳理。竹神的发明以当地政府为主导,由当地的文化精英创造竹神的神话、传说及小说《竹神传奇》,并建造竹神庙、竹神塑像,举办竹神节。竹神的发明结合了地方文化、地方信仰,地方传说,在多元力量的推动下,竹神逐渐被赋予了传统的形象。发明竹神的动力来源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传统的诉求。本文以竹神传统的发明为例,意在从“传统的发明”的角度来反思“传统”。关注传统与新兴之间的关联与互动,新兴也需要“传统”联系着过去与未来。无论是“相对传统”的传统,还是当下发明的传统,正因为我们需要传统,才会不断地出现“传统的发明”。

【作者简介】赖婷,女,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间文学。

TOP

李丽丹:

论蒙古族故事家朝格日布讲述的英雄故事
——兼与蒙古英雄史诗比较

《老故事家朝格日布民间故事集》共收录了蒙古族故事家朝格日布讲述的53则民间故事,其中有6则为具有民族特色英雄故事。它们与蒙古族的英雄史诗演述传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叙事主题上具有鲜明的一致性,均为主题单一的婚姻型英雄故事,征战内容只是为英雄的婚姻服务,英雄故事的叙事母题主要由英雄史诗的核心母题与其他民间故事常见母题复合而成。
朝格日布的英雄故事是流传于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族英雄故事的代表,其故事母题和情节单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阿尔泰语系其他民族的民间故事中也存在大量的异文,其的形成与蒙古族英雄史诗的演述传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从叙事内容上来看,尤其是母题与类型上与英雄史诗有密切关系。作为一名能讲唱史诗的故事家,朝格日布讲述的英雄故事与他演述的英雄史诗和在鄂尔多斯流传的英雄史诗在母题叙事中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如史诗母题的铺排式诗性语言的程式化表述在英雄故事中被简化,英雄故事中动态母题多而静态母题少,英雄故事中的角色母题较为简单,功能较为单一等。形成异于史诗叙事的英雄故事叙事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演述方式的不同影响史诗叙事与故事叙事对母题的取舍与表现,演述语境也影响了英雄史诗与英雄故事的母题构成。

【作者简介】李丽丹,文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学院博士后。

TOP

李小玲:

作为学科意义上的中国民间文学
——兼及对胡适白话文学的新的阐释

以二十世纪初中国民间文学学科建构时期的三个关键词即梅光迪提到的Folklore,Popular poetry,Spoken language为切入点,结合史实判断,对民间文学学科研究对象进行梳理和研讨。通过对三个关键词及与胡适白话文学运动的关系的剖析和深入,一是明确民间文学学科的文学定位;二是揭示学科形成背后的思想主导,即挖掘胡适白话文学运动的内在立意,同时使梅光迪的民间文学学科关键词获得证明和根据;三是对白话和白话文学作出新的阐释,即作为一种概念表述,所谓白话文等同于国语,白话文学等同于国语文学,实际上是一个依据想象而建构的概念。换言之,作为学科意义上的民间文学更多的是精英主体出于文化建构的想象之物。而“白话”也不仅是一语言概念,因为白话本身就寓意民间,而且,较之“大众”“平民”等以阶层来区分的词语,“白话”更少意识形态的侵袭,更有其单纯性和合理性。同时,“白话”的术语也顺应了当下诸多人文学科日渐关注事实语境的发展态势,能为民间文学学科的阐释“提供更好的参照框架”,使“学术话语变得更加清晰”。本文试图在历史和当下的双重维度下获取对作为学科意义上的中国民间文学有一更全面和客观的评述,以为当下学科的发展有所推进。

【作者简介】李小玲,江西人。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副教授,文艺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文艺民俗学、民间文学等。

TOP

梁起峰:

从电子媒体看女娲神话的当代呈现

女娲神话是中国民间文化中非常宝贵的资源,但却没有完整地保留下来,只以片段的形式残留在各类书籍中、文物画像上。另一方面,女娲神话又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真正地活在民间。在新神话主义浪潮到来之际,从电子媒体的当代呈现中看女娲神话,借此分析其背后的意义。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寻根意识的当代体现。

【作者简介】梁起峰,女,汉族,山西太原人,2011级硕士,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专业学生,研究方向:民俗学。

TOP

林德山:

民俗旅游对目的地社会的影响研究——以日照市为例

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合,是以民俗事象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在民俗旅游这种流动的过程中,必然要使两地之间的文化(民俗)发生接触、碰撞,进而或多或少地渗透融合,我们必须区别不同的旅游形式和旅游业态,并区别旅游业给东道地区带来的影响(冲击)范围。民俗旅游作为日照市旅游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中对当地社会尤其是参与民众带来了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通过分析影响的因素和现状,提出了“发展民俗旅游,怎样保证旅游活动作为民众生活的一个部分长久的存在下去,又怎么保证旅游目的地现有的经济、文化和环境资源能够惠及子孙”的思考。

【作者简介】林德山(1979-),男,山东莒县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TOP

林海聪 王霄冰:

从清明公祭传统的演变看礼与俗的关系

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清明公祭”传统的演变史,来探讨历史脉络中的“礼”与“俗”的相互作用,以便更好地理解民俗在中国文化史中的特殊地位,及其与上层文化之间的交融与互动关系。

【作者简介】林海聪: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民俗学硕士研究生,民俗学论坛志愿者。王霄冰: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研究员、民俗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TOP

林晓平:

客家的山神与水神信仰——以三山国王及储君信仰为例

在客家地区,对于山神与水神的信仰是其民间信仰的一大特色,本文拟在历史文献及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在客家地区影响很大的山神(三山国王)及水神(储君神)信仰略作叙述,并对山水之神角色与功能的嬗变等问题进行思考与论述。值得注意的是,在客家民间信仰中,无论是山神拟或是水神,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其角色或功能一般都会经历一个嬗变的过程。
三山国王角色的嬗变表现为:其一,神人化,即从山川之神到神人一体;其二,历史化,即从神话传说到貌似真实的历史;其三,社会化,即从孤独的山川之神到人间“国王”; 其四,地域化,即从山川之神到地域之神。储君的功能在历史上不断扩大,逐渐具有了佑水上安全、克敌制胜、祈雨而灵等神奇功能,在当地,人们又视之为地方的福主亦即保护神。
从三山国王及储君神信仰的两个案列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
——从历时性的角度看,民间信仰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即大功告成、千年不变的,实际上,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无论是山神还是水神,拟或是其它神明,在民众的信仰中,其功能有逐渐放大的趋势。
——在客家地区,山水都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客家地区山水相依,构成其地形地貌的两大重要要素,而客家的山神水神信仰之间的关联,似乎也有进一步研究和揭示的必要。

【作者简介】林晓平,江西赣县人,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士,民俗学硕士点领衔导师、江西省“重中之重学科”民俗学学科负责人,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

TOP

刘爱华:

走出“围城”:网络媒介下民俗文化资源观的形成

在信息社会,网络技术广泛渗入民众的生产、生活和工作中,催生了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结构。民俗文化也在网络技术的“催化”下,衍生出一种“他”俗文化,导致民俗文化非在场性的进一步加强和民俗文化共享主体的进一步拓展,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现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这场声势浩大的文化保护工程基于开发和利用的立场,以民俗文化为主体,迎合商业文化和消费主义的需求,激活了民俗文化的应用性潜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理论上民俗文化资源观的形成。这种理论探索超越了遗产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实践,是民俗学者面对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重大变迁境遇下现实发展可能性探索的一种理论思考,也是尚存悖论但又不得不为之的一种理论建构。当然,这种理论探索,不等于赞成商业化,而是在认同和尊重民俗文化内价值的基础上,站在广大民众现实需要的出发点上,拓展民俗文化的现实服务功能,从而推动民俗文化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理论诉求。

【作者简介】刘爱华(1978-),男,汉族,江西南昌人,民俗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研究。

TOP

刘百灵:

洛阳传统婚俗与现代婚礼的文化思考

婚礼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大事,无论从古至今,人们都非常重视。婚姻又是关系到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而又最基本的礼仪活动。婚姻礼仪向周围的人宣告了一个新家庭的诞生。此外还意味着这个家庭所属的家族的兴旺发达,它不仅是一对新人的“终身大事”,也是双方家庭家族及其成员的一件大事。人类在经历了群聚相处,血族婚、对偶婚后,出现了以婚礼来规范异性结合的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方式,这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标志。古代婚礼起源于西周时期,对其后各朝代的婚姻礼仪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婚礼,比之古代和近代婚礼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简化,但是由于相互攀比之风盛行,使得婚事大操大办,费用逐年上升,而婚礼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却越来越少,盲目追求西方文化 ,使得婚礼雷同、庸俗、缺少真情,有的甚至演变成一场闹剧。本文将洛阳传统婚俗与现代婚礼做一对比,探索现代婚礼的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刘百灵,男,1952年出生,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现为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TOP

刘德龙:

山东人“闯关东”的历史影响和文化内涵

历史上山东移民东北的问题,引起相关省份以及其他地方的人们的关注,包括学术界、文学艺术界、政界都有所涉及,还形成过学术上研究“闯关东”、艺术上演绎“闯关东”、民俗上展现“闯关东”的文化热。已有的研究成果说明,山东人“闯关东”作为一种大规模移民现象,具有深刻的历史影响、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是研究移民习俗的一个重大题材。
山东人“闯关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山东人“闯关东”,不仅对移民本身,而且对于民族、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包括对中华疆域的护卫和巩固、对迁入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对人口的合理分布、对人口素质的提高、对民族间和地区间的交流与融合、对迁出地区经济社会的转型等,均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
山东向东北大规模移民,是迁出地和迁入地人文状况、社会变迁、经济状况等在某种程度上的反映。各个历史时段的移民现象,都与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状况有密切的联系,亦与山东区域社会的人口、地理和文化性格紧密相连。深入研究这一历史文化现象,不仅对于认识中国社会的变迁大有裨益,而且对于认识历史上山东人的生存环境与文化选择、适应能力与生命活力富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可以深刻解读迁出地区和迁入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演变。
闯关东问题牵涉到多个学科,包括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人口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生态学、生物学等,研究价值很大,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从学术上深入研究山东人移民东北现象,恰逢其时,大有可为。这方面的研究填补了国内外学术空白,促进了相关地区地域文化的研究,有利于对山东精神的研究,有利于建设标志性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开发,有利于推动省际间、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关于山东向东北移民的有关学术问题,本身很有意义。但是就目前山东省和东北、华北相关各省的研究来说,涉猎的面还不够宽,挖掘的还不够深。如果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作为山东省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来建设的话,仍有很多值得开发的空白区域。

【作者简介】刘德龙(散文笔名“路柳”),山东省滨州市西关村人,1952年古历2月17日生。现任山东省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山东省政协常委、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文化组组长;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等。

TOP

刘文江:

西北民间祭祀歌中的神话范型、典型场景与主题

史诗与仪式歌中的祭祀歌分属不同的口头诗歌体裁。尽管如此,如果对口头程式理论中的概念和研究路径进行某种程度的修正,我们仍旧可以利用这一理论来探讨祭祀歌的形式。本论文借助这些思考探索了在西北民间祭祀歌中存在的神话范型、典型场景与主题。论文强调了祭祀歌在演述时是以建构神圣性为其主要目的的,在这一背景下,演述中的歌手与听众共同构建了“仪式的约定性”这一交流规则,而它则为祭祀歌的形式提供了牢固的稳定性。这也意味着“传统”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传统”在祭祀歌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主题,而要研究它我们则需要回到中国的信仰叙事传统中,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呈现。祭祀歌的主题与史诗主题所区别的特点是在命名上它不是名词化的,而是出于表演中“歌”与舞蹈和动作结合的理由,被以动宾结构的词法所命名。因此,在祭祀歌的主题中,呈现了动作性的主题与名词性的主题两种形式,而这两种主题的表演均体现了神圣性建构的目的。

【作者简介】刘文江,就职于兰州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中国民间文学史),中国民俗学会理事。研究方向:民间传说、口头诗歌。

TOP

刘晓丽:

关于河曲民歌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河曲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绚丽的光环,但光环之后是不容乐观的现实,留给我们共同的思考是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一历史的瑰宝。保护与传承河曲民歌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任务艰巨。通过对河曲民歌现状的调查,文章着眼于民歌保护最主要的因素农民主体,文化空间,民歌自身这三方面,深入思考如何从调动农民主体的积极性保护传承民歌,创造适宜民歌生存的文化空间,以及促使民歌自身发展方面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河曲民歌。

【作者简介】刘晓丽,女,于2012年7月1日毕业于晋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考取中南民族大学民俗学专业研究生。

TOP

陆建芳: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操作规程》的研究

随着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深入,非遗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相关研究者与保护单位走进田野,以求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真实性的内涵。基于此历史使命,由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研究所执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操作规程》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形势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要求,选取江苏省境内具有代表性及研究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历史学、生态考古学及文化遗产学等学科的研究视角,总结归纳更符合地方实际情况和时代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操作规程》(文后简称《规程》)。
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操作规程》的主要目的是为田野调查研究者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本方便携带、容易阅读的操作手册,协助使用者对非遗田野调查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在附录部分,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说明,帮助使用者了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什么是田野调查以及如何进行非遗田野调查。最后将访谈提纲、调查表格以及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置于文后,提供使用者参考。

【作者简介】陆建芳,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江苏省民俗学会秘书长。

TOP

陆晓芹:

作为治理方式的民间歌唱
——以广西西部德靖一带壮族社会的歌赛为个案

在广西西部靖西、德保县一带壮族民间,聚会对歌曾经具有普遍性,当地壮语称为“吟诗”。被誉“歌圩”、“歌节”的地方性节日“航单”成为人们聚会对歌的重要季节,个体家庭、村落、圩镇请歌者前来“吟诗”,可以使家屋、村落、圩镇变暖。但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自发的“吟诗”活动越来越少。与此同时,有组织的歌赛作为一种“被发明的传统”,成为“吟诗”传统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当代壮族“歌圩”的重要表征。通过对歌赛历史和结构的考察可知,它在民间社会仍具有“暖村”、“暖圩”的意义。但从歌台、组织者、评委和命题来看,它与传统对歌也有明显的不同。作为歌赛演述场域的歌台,通常设置在圩市或村落的学校、戏台等公共场所。在一次歌赛中,组织者、评委、歌者、观众、山歌音像品制售者,甚至是地方文化研究者,均会参与其中,围绕歌台展开活动。但占据歌台核心位置的是作为国家在基层社会人的组织者和作为地方知识精英的评委。他们掌控整个歌赛,通过给定命题传达主流价值观,体现了其中的国家在场,也突显了歌赛作为治理方式的意义。

【作者简介】陆晓芹,壮族,广西靖西县人,民俗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口头传统与壮侗语族歌唱文化研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