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什么才是真正的庙会?

什么才是真正的庙会?

网上有这么一个图片报道:南昌一庙会用铁栏圈住行乞者http://news.qq.com/a/20120918/000510.htm#p=8,这样的庙会值得我们民俗学人从什么角度思考!这种独特的庙会风景让我们的庙会研究该往什么方向转变!我们是否还会仅仅追本溯源的研究庙会!我们做研究的目的在哪里!我们做研究到底是为了谁?

TOP

“乞丐”——传统庙会中的要素之一

令法同学用网上南昌某庙会的图片为例,尖锐地提出了一连串的庙会民俗研究的问题。很值得关注!进入现代化转型时期,当年被文化大革命扫荡绝迹的传统庙会居然能够应运重生,并且在市场经济导向支配下,或政府与商家“打造”下变得异常红火起来!有庙的庙会、没庙的庙会、拉起绳索、圈起一块地、招标一批摊贩、买门票准入的人造“国家级庙会”等等应运而生。更有甚者,时尚的超级商场也举办促销“庙会”,让人啼笑皆非!
        但是,自从全国性非遗保护工作开展以来,许多大小城市和乡镇的传统庙会都先后恢复,其中不乏有古刹被毁、再建新庙的实例;于是也出现了一方面把庙会申报各级非遗名录,另一方面借机“打造”庙会旅游的产业名牌儿。这些自然都是民俗研究不能不关注的庙会变迁的重要背景素材。
       不过,最值得关注的还应该是居于庙会文化主体地位的参与者群体活动。庙会的传统参与者群体,历来被民俗志搜索的就是“五行八作”和“三教九流”。其中、较好的旧地方志记录的重点中,就有被叫做“下九流”里的“乞丐”或“讨吃的”、“要饭的”、“叫街的”;因为,所有庙会中自发形成的大规模的舍善赈济活动,主要针对的群体就是在庙市上的乞讨者。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经在河北涉县女娲娘娘庙会上连续调查了三届,采访了蹲坐在登山路上十八盘的各类乞讨者57人,其中老中青男女都有,残疾人占一半以上,他们来自河北、山西和河南三省个城乡,各个都有一本血泪账,很少有骗人伪装的迹象。其中有不少人能背诵出本人一年四季赶庙会的经历顺序,什么庙会?那月那日?庙会期间每天有哪些仪式项目?各个庙宇各个神殿都供奉哪些神佛?在参道上讨要能得到哪些施舍?在庙会期间他们遇到过哪些善举和恶行?......所有这些,都是我从少儿记事起多次赶庙会都耳闻目睹的庙会风俗。......
        看了如今南昌庙会的图片所示,行乞者群体却被用栏杆与赶会群众隔离开来,我心里感到一种沉甸甸的压抑和尖锐的刺痛!那情景和人们在动物园里向动物投放食物何其相似?......有可能城管部门只是考虑了不容许乞丐等“下九流”影响现代庙会的形象,就出此下策,他们没有想一想这样处置讨要者的做法,难道不是有关部门的丑行吗?传统庙会香客们对待乞讨者的善举怎么可以在现代庙会用这样践踏尊严的手段处置呢?......

TOP

乌老师,读罢此文,对庙会有了更多的了解,不过也引发了新的思考:老师怎么看待现今社会新型的乞讨者问题呢?这些问题,若从文化角度解决,有没有什么良策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问春 于 2012-9-27 01:10 发表
乌老师,读罢此文,对庙会有了更多的了解,不过也引发了新的思考:老师怎么看待现今社会新型的乞讨者问题呢?这些问题,若从文化角度解决,有没有什么良策呢?
回答应该是别无良策!只有有组织的调查研究才可能产生有价值的结论和有效的对策。乞讨,在当今的人类文明社会里依然是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除了传统庙会还有老旧式的“讨吃”“要饭”群体活动外,又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衍生出来新型的“乞讨专业户”、“乞讨专业村”群体活动,其中不乏有组织的“丐帮”活动。在许多发达国家里,几乎都有人类学、民俗学和社会学专业学者在底层社区做专门的调查研究,甚至和乞丐群体长期交往结为朋友,调查实情真相。在我国,这是不被允许的,专业学者不可以选择这样的课题,因为政府当局认为这是社会的“阴暗面”,是政府管理部门取缔打击的对象,人文学者不可以从文化角度调查研究乞讨、卖淫、吸毒、偷窃、行骗、流氓、黑帮等等“阴暗面”事象,这些问题的存在被认为是有损国家的形象和体面。所以说,人文学科的研究不仅有“禁区”,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盲区”、“险区”。人文学科要想为人类、国家、社会做出有价值的、有积极意义的贡献,谈何容易!社科研究课题从来就没有这类实际存在的难点、疑点、焦点问题供学者选择,学者个人更没有任何条件去从事这种研究的可能。研究乞讨,就离不开对贫穷的调查,而贫穷就被认为是“阴暗面”,只能是由官方不公开的调查,学术研究的调查是不被认可的。
所以我的回答是别无良策!只有有组织的调查研究才可能产生有价值的结论和有效的对策。

TOP

记得去年看过一个报道,安徽大学社会学专业一个研究生化装成乞丐对乞丐群体进行了调查,写出了硕士毕业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