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1年中秋:各地动态汇集帖

北京民俗博物馆:中秋游园会

  感悟中秋节俗 共享文化遗产
  中秋游园会
  主办:北京博物馆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

  北京民俗博物馆
  地点:北京东岳庙
  时间:2011年9月12日(农历八月十五) 9:00 —16:00

  1、走近传统,感悟生活——《中国传统节日文物展》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此次展览通过七个展厅,近三百件节日民俗文物以及相关图片、多媒体等陈列形式从多角度让观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

  2、 诗话中秋——青少年书法作品展

  青少年书法作品展,以书写与中秋佳节有关诗词等为主要内容,通过数十幅青少年创作的书法作品,展现当代青年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同时体味诗人们面对中秋明月别具情趣的兴致。

  3、“兔儿爷山”上请兔儿爷

  “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争摆兔儿山。”中秋节供奉兔儿爷是老北京特有的风俗。2010年,吴冠英设计的新版兔儿爷已经成为了北京中秋节形象大使,这给人们体验传统节日习俗提供了一个文化符号。“兔儿爷山”花团锦簇,色彩烂漫。从“兔儿爷山”上请下一只“兔儿爷”,不仅给中秋佳节增添了喜庆祥和的气氛,也是一种独特的中秋祈福活动。

  4、拜月场景

  “刻饼分瓜几案陈,团团同拜月光神。”拜月是中秋节俗的重要内容。复原陈列的拜月场景,不仅使观众了解中国的拜月礼仪,更可以让市民亲身礼拜,用民族的传统形式,表达对美满幸福生活追求祈盼的心愿。

  5、青少年专题互动活动

  (1)青少年中秋诗词现场书写活动

  “人道中秋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中秋月夜兴致深浓,文人雅集朗吟抒怀,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书写活动现场,数十名青少年书法爱好者围绕中秋诗词选定书写内容,挥毫泼墨,活动不仅培养了青少年高尚的艺术情操和文化修养,也表达了对团圆佳节的美好愿望。

  (2)中秋知识竞答比赛

  古时中秋游艺项目众多,并有猜灯谜、解月谜等习俗。此次活动中,主办方将举办中秋知识有奖竞答比赛,题目内容包括对诗、灯谜、中秋习俗等相关知识,并组织府学小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竞答比赛,获胜的小组可以得到我馆准备的奖品或奖金。

  (3)《中国古代诗歌与中秋节俗》讲座

  传统节日风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独呈异彩的一部分,中秋节俗独具的特色活动和文化韵味,极易触引人们的思绪,激发文人墨客创作出很多赋咏中秋的佳作。诗人们在抒情言志的同时,节日风俗也得到了生动形象的表现。讲座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文学者周永琴女士将通过描写中秋的古诗词,向观众讲述中秋节俗的文化内涵。

  6、北京传统民间艺术荟萃

  北京传统民间艺术无论题材内容,还是表现形式,无不明显受到宫廷文化和都市文化的影响,以做工精细,形制考究,装饰华丽,设色辉煌为其主要特征。活动当天多位民间艺术家将在东岳庙展示其代表作品,涉及裱扎、斫削、塑作等不同工艺门类的民间艺术荟萃一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状况。

  7、中秋游艺活动撷英

  为了更好地宣传中秋传统节俗文化,设置多种游艺活动,使游客在参与中感悟中秋节俗,提升人们的节日生活乐趣与质量。

  

TOP

内地父母“寻”子团圆 挑战传统中秋方式

2011年09月12日 23: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安9月12日电 题:内地父母“寻”子团圆 挑战传统中秋方式

  中新社记者 冽玮

  被中国人称为“团圆节”的中秋节,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不淡,新意迭出。其中,内地一些中年父母选择去孩子所在的城市共度中秋,成为一种新的团圆方式。

  12日,兔年的中秋节,西安交大二年级学生乐思亭拿着在网上提前预订的世园会门票,与父母一起游览美景,并在园中听曲、赏月、吃月饼。作为独生子女,她与大多数同学一样,考上大学后,家里就成了“中年空巢家庭”。于是,追寻着孩子的足迹,父母不远千里赶到高校来与她“团圆”。


  记者通过连日的走访发现,父母“寻”子团圆的现象以大一新生居多,西安外国语大学新生杨箫影和透露,该校家境富裕的女生比例较高,9月初开学报到时学校附近连锁酒店、家庭公寓均爆满,这几天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家长探视高峰。

  她告诉记者,国庆节假长,中秋节假短,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安排,阖家团圆之际,顺便旅游一番。

  来自黑龙江省一个小城的朱大伯则另有苦衷,儿子读书很刻苦,顺风顺水地读到了博士,换来的代价是连续5年对着天上一轮皓月,满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忧伤。于是,朱大伯夫妇退休后每年都来西安与儿子一起过中秋,他说,只有一家团聚,其乐融融地吃月饼、赏月亮,这才是真正过中秋节!

  和朱大伯相比,在西安高新区一家网站供职的任晓晴的父母比较“幸福”,他们所在的城市距离西安只有两百公里,经常开车过来“寻”女团聚、嘘寒问暖。随着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均列入法定节日,越来越多中国“独一代”的父母希望子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陪伴在身边一起过节,享受天伦之乐。

  陕西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孔正一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传统文化符号,中秋节在儒家文化的渗透下,彰现了血亲相思的人性情怀和凝聚力,血缘团圆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胎记”,它将有力地促进人类和谐与进步。

  他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民众度假过节的方式不断创新,如自驾旅游、视频聊天都逐渐成为阖家团聚的方式。而悄然出现的“寻”子过中秋现象,正符合了这一潮流。(完)

TOP

天涯热风:数万海南渔民中秋不出海上岸去团圆

2011年09月12日 22: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海口9月12日电(记者 付美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日是传统中秋佳节,海南数万渔民不出海,上岸回家过中秋,其乐融融。

  近几日,琼北阴雨连绵。海口新港码头渔港及海甸溪入海口,逾百艘渔船在此停靠。11日,12日连续两日,记者在此渔港发现,渔船虽已靠岸,渔船上却难觅渔民踪影,此地不见往日渔民穿梭繁忙,每艘船上的看船狗,见有陌生人接近,犬吠不停。“渔民都回家与家人团圆,过中秋节了。”记者几经周折,在琼临高11301渔船上见到一位年过六旬的守船老人李庆台。

  李庆台告诉记者,他来自临高县调楼镇调楼村,在此海甸溪入海口连排停靠的二十余艘渔船,几乎全是同村渔船,“他们三天前就陆续停港,买月饼回家准备在中秋夜与家人、朋友团聚。”从事几十年出海渔业生涯的他说,渔民过中秋佳节就像过春节一样隆重,“每到中秋夜,渔民全部上岸回家,这一天是没有渔民出海作业的。”

  “中秋夜当晚,未婚年轻男女有拜月娘风俗。”李庆台谈起临高人过中秋习俗时说,晚饭后,未婚男女青年相约,带上月饼、水果等食物,在一空旷地拜会月娘,与意中情人相见……,“不过我三个儿子已成家了,现在三人共在一船上捕渔为业。这三天我就让他们回家与妻儿团聚,我一人守船。”李庆台老人提及家人时,洋溢着满面幸福。


  12日下午,记者在海口市白沙门下村看到,年过七旬的符阿婆正在打扫屋前卫生,“出海打渔的孩子们都回家了,我把卫生搞一下,晚上一起吃月饼赏月。”符阿婆说,祖辈都以出海打渔为生,两个儿子也出海捕渔,“这幢楼房就是孩子们出海捕渔攒钱,在五年前盖的。”符阿婆热情招呼记者进屋,月饼、苹果、葡萄等已摆上桌子,学校放假回家的孙子在一旁上网。

  记者在白沙门下村采访时注意到,村中的天后宫庙,烟火盛行,不时有村民端着月饼、水果、熟鸡、熟肉等到庙内点香燃烛祭拜。“我们村几乎都是渔民,信奉妈祖,每逢重大节日都会到庙内祭拜,求妈祖赐福,保佑平安。”刚在庙内祭拜好准备回家的许先生如是说。(完)

TOP

知名文人学者中秋海南畅谈中国文化传承之道

2011年09月12日 22: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定安9月12日电(记者 王辛莉)2011首届海南文笔峰会12日在定安县文笔峰盘古文化旅游区开幕,数十名来自国内的知名文人学者在中秋佳节探讨文化传承之道,畅谈中国文化之梦。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近代史专家袁伟时说,中国大陆的传统文化教育远远不够,中小学的教育文言文比重太低,大陆近代人的中国文化基础太差。他举例说,媒体将“私淑弟子”写为“私塾弟子”,家属报上登讣告称“尊父”,都是很不应该的错误。

  《南方周末》专栏评论作者陈敏认为,在当前的中国,还原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尊严,值得尊重,也非常必要,“中国梦”很重要之一是中国文化之梦。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孟宪实表示,当今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定位、对传统文化的感情都发生了变化,复兴国学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目前,全国很多地方兴起小学生读经,孰利孰弊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孟宪实称,他并不支持小学生去读经,儒家的伦常道德应该用合适的方式去阅读。他认为,复兴国学大业应该怎么做并没有答案,尚在探索中,但传承和发展国学需要社会各界的更多宽容。

  学者叶廷芳认为,传承中华文化要去糟粕。袁伟时也强调,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超越。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丁启阵称,大陆可向台湾借鉴,台湾无论小学还是大学都开有中国传统文化科目,台湾还有很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完)

TOP

文人学者海南文笔峰中秋诉“情”

2011年09月13日 00: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定安9月12日电(记者 王辛莉)海南中秋夜细雨菲菲,嫦娥也害羞地躲藏天宫。来自全国的数十名文人学者12日汇聚定安县文笔峰盘古文化旅游区,畅诉亲情友情爱情,祝愿天上人间更美好。

  中秋的第一个祝福献给远方的亲人,表达与会嘉宾月圆之时的美好祝愿。主持人张俊以的提议获得大家的响应。

  诗人赵丽华说,父亲去世比较早,后来母亲也离开了她。她祝福弟弟妹妹等亲人中秋快乐身体健康。艺术家孔宁很是动情,她眼含泪水送给在天有灵的母亲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

  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美好,是很多人的中国梦,是寻找一次就够了的感觉,是看上你了又偷偷爱上别人了……


  白发苍苍的学者叶廷芳说,爱情就是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同样作为老者的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近代史专家回忆自己庞大而传统的家庭,哽咽称,爱情就是拉着老伴的手一起在校园里散步,甘愿为她做剪头发、剪指甲等护理,事事顺从她的心意。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笑言,自己并不适合现场气氛,“觉得太酸了,在这种酸氛围当,自己要么大哭,要不就狼狈逃窜。”

  作家葛红兵向张鸣挑战提问:传统节日比如中秋节等能不能承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把传统节日发扬光大,是否对中华传统文化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张鸣表示,传统文化靠节日来承载,确实有一点难为这个节日。每次中国人过节团聚都意味着大迁徙,所以中国人实际上不管经济上、政治上、生活上都不好过这个节。现在反过来洋节很热。他认为,光靠中秋节、端午节休息一天,挽回不了中华传统文化,“其实我也很留恋传统节日”,他说。

  “我想念月亮,但今晚没有月亮”,叶廷芳清唱一曲有关月亮的歌,献给与会嘉宾友人。 (完)

TOP

中秋节变成相亲节 剩男剩女反感“被逼相亲”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9月12日 10:52 来源:重庆晚报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这两天被网友改编成“相亲调”,且流传甚广。重庆晚报记者昨日了解到,今年中秋节,许多父母趁子女放假回家之际,安排他们频繁相亲,对不少剩男剩女来说,中秋节已变成相亲节,有人甚至要在三天假期里连续相亲近十场,这让许多年轻人直呼hold不住。许多年轻人都表示,与家人团圆的节日却被相亲活动挤占,尤其是面对不来电的对象还要勉强应付,这让他们十分反感。  

  【案例】

  逼问对象烦惨了

  骗说已有男朋友

  人物:王晓(化名)

  性别:女

  年龄:24岁

  职业:重庆瑞鑫化工有限公司职员

  王晓今年才从大学毕业,在重庆瑞鑫化工有限公司当职员。“这次回家,我直接说我有男朋友了,免得搞得恼火。”王晓对重庆晚报记者说。

  王晓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在公司担任翻译。她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毕业以来,家人、朋友就对自己的婚事特别上心,节假日就不用说了,就连平时逛个街,朋友也能够把相亲活动搞起来。工作不到半年,就已被同事、家人介绍了不下十次。

  9月10日,王晓回到位于江北区的家中,刚刚和家人聊上几句,关于男朋友的话题就又来了。“我烦惨了,直接给我妈说已经有男朋友了,这才堵住我妈的口。”王晓说,家人为了让她尽快名花有主,可谓想尽办法,甚至曾经一天给她介绍了3个男性,搞得自己疲惫不堪。

  “其实我懂父母的心,但我自己真的还没有准备好,真拿他们没得办法。”王晓说,现在自己都有点怕回家了,每次都要面对父母的“狂轰滥炸”,不然就是亲戚朋友的逼问试探。为了让自己好过点,才编出已有男朋友的谎话。

  “现在我的问题是,我妈叫我国庆节把男朋友带回去给他们看,这个才是大问题。”王晓哀怨地说。

  重庆晚报见习记者 刘婷

  家人勒令去相亲

  对象竟是老同学

  人物:陈镜(化名)

  性别:男

  年龄:28岁

  职业:人寿保险重庆分公司理赔员

  “我才倒霉,回家相亲,竟然遇到了自己的老同学,真是hold不住啊!”一提起今年中秋节的相亲经历,陈镜就尴尬地抓起脑袋。

  陈镜月工资5000多元,1米78,是个帅小伙。不过他却对重庆晚报记者说,“我现在不想谈什么结婚,就想一个人自由自在地过。”

  9月10日,陈镜回到四川省隆昌县的老家中过节。当天上午就接到姐姐的指示,勒令他到指定地点相亲,不准不去,因为这次相亲在一星期前就已安排好了。

  “我只得去了,结果一看才知道,对方竟然是自己的初中同学,当时我就差点晕过去。”陈镜说,那位初中同学姓蒋,已有多年没见过面了。结果竟是在这种情况下见面,真让人尴尬万分。

  让陈镜吃惊的是,这位女同学并没有任何不安,相反显得非常大方、冷静。经过交流才知道,这位女同学已经相亲多次,每次节假日回来都要相亲几次,可谓身经百战了。

  “我当时真的有点懵了,不过她还比较大方,所以就简简单单吃了个饭,我们就走人了。”陈镜说,女同学还安慰他,叫他不要紧张,见了面,吃了饭,任务就算完成了。

  陈镜回到家后,把这个情况给姐姐说了,姐姐听后反映很平静。“哎,可能是县城太小了,下次我拜托在重庆的朋友帮你介绍。”姐姐的“坚韧不拔”,让陈镜再次无语了。

  重庆晚报见习记者 刘婷

  【点评】

  父母不妨眼光更宽广一些

  不仅仅是重庆出现节假日逼子相亲的潮流,类似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也不少见。

  “剩男剩女们反感被逼相亲,是不同的婚恋观导致的。”合肥市某婚恋公司情感顾问王艺蕾说:“由于年轻人生活的圈子和父母辈完全不同,他们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交友方式和感情法则。这种由父母选定对象的相亲就很难得到年轻人的认可。”

  记者走访合肥市多家婚介公司了解到,近几年中秋节都是相亲旺季。许多婚介公司趁机在假期组织大型相亲活动,某婚介公司的中秋节相亲会的广告词就写道:“你还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吗?”

  “现在生活节奏很快,许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平时忙于工作,交往圈子比较狭窄,一到节假日,又各自回到家乡,这样候鸟式的生活方式也是假日相亲越来越火爆的原因之一。”王艺蕾建议:“父母在为孩子婚姻大事操心的时候,不妨眼光更宽广一些,不要局限于身边的熟人,可以借助有资质的婚恋中介和交友平台进行筛选。特别是在节假日,可以让孩子多参加有相亲性质的集体交友活动,这样既避免了尴尬,又能有更多的选择。”据新华社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靠谱对象,何时能出现。我欲中秋回去,唯恐相亲聚会,老妈不甚烦。”

  ———相亲版《水调歌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