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理论自觉的文学地理研究
梅新林
至20世纪80年代,得益于改革开放与“文化热”的有力推动,文学地理研究在沉寂数十年后再度复兴,并逐步臻于理论自觉阶段。这既是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空间意识高涨的时代产物,同时也是中国文学研究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整体的文学版图是由无数个具体的文学场景组合而成,作为文学版图中的主体与灵魂的文学家无不处于具体的文学场景之中,具体文学场景的变化必然会引发整体文学版图的变化,而整体文学版图的变化又决定着具体文学场景变化的方向与节律。
文学地理学的宗旨,就是通过时空构型的转换,通过“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范式重构”与“意义重释”的有机融合,全面、系统并富有创造性地“重绘中国文学地图”。
人类与地理的天然亲缘关系,不仅激发和塑铸了人类的空间意识,而且也为文学与地理学之间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潜在的可能,因而以文学空间形态为重心的文学地理研究,实为一种回归于这一天然亲缘关系之本原的学术行为。20世纪以后,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学地理思维成果与西方人文地理学的碰撞、融合,促进了文学地理研究的现代转型。至20世纪80年代,得益于改革开放与“文化热”的有力推动,文学地理研究在沉寂数十年后再度复兴,并逐步臻于理论自觉阶段。这既是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空间意识高涨的时代产物,同时也是中国文学研究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就文学地理研究理论的前沿性与原创性而言,大致以杨义提出的“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笔者提出的“场景还原”、“版图复原”的“二原”论为代表。
2003年,杨义发表《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一文,正式提出了“重绘中国文学地图”这一前沿命题。此后,从演讲集《重绘中国文学地图》(2003)到集成之作《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2007),以及一系列重要论文的相继问世,标志着经过多年的反复思考与论证,以“重绘中国文学地图”这一前沿命题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建构的完成,杨义将其扼要归纳为“一纲三目四境”——所谓“一纲”,即指以“大文学观”为纲,提出中国文学要从超越“杂文学观”、“纯文学观”而返回“大文学观”。所谓“三目”,就是支撑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三个基点,即时间结构、发展动力体系、精神文化深度。所谓“四境”,乃是以一纲三目加以贯通的四个学科分支或学科交叉领域,即文学的民族学、地理学、文化学、图志学。在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纲、目、境三者之间,可以组成一个互动互释的结构,这种纲、目、境的往返互动,为文学阐释和文学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视境和思想。由此绘制出来的中国文学地图,将成为一种完整、丰富、深厚、精彩的文学史,并且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提供新的文化精神组合。
“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之要义可以简略概括为,所谓“场景还原”,就是从文学概念或对某种文学现象的概括向具体鲜活、丰富多彩的特定时空场景还原,向更接近于文学存在本身的原始样态还原。所谓“版图复原”,即是通过文学家的籍贯与流向,还原为动态、立体、多元的时空并置交融的文学图景。“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论是相互贯通、相得益彰的。整体的文学版图是由无数个具体的文学场景组合而成,作为文学版图中的主体与灵魂的文学家无不处于具体的文学场景之中,具体文学场景的变化必然会引发整体文学版图的变化,而整体文学版图的变化又决定着具体文学场景变化的方向与节律。如果说,文学版图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整体概念,那么文学场景则为具体、特定的时空组合,它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重复的,是高度个性化的时空组合。因此,把握了文学“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精神实质,并将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相信可以在微观、宏观两个层面上为建构中国文学地理学学科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场景还原”、“版图复原”的“二原”论正式提出于2004年笔者博士学位论文完成之时。经过两年的修改,该文于2006年底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题为《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其间,书中导论部分缩写为《中国文学地理学导论》,发表于2006年6月1日《文艺报》,“编者”于文前撰有如下按语:“开宗立派是学术研究的最高境界,也是学术创新的永恒动力。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而创立中国文学地理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对于推进中国文学研究的学科交融与学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希望由此引起学术界的热烈讨论与争鸣。”7月8日,又由《文艺报》组织了一次专题学术讨论,名为《中国文学地理学三人谈》,发表了王水照、张晶、余意诸先生的论文,对于推进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伴随着中国社会变革与文化发展的独特进程,文学地理研究先于19—20世纪之交兴起并完成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继之又于20—21世纪之交再度兴盛并走向理论自觉,并非偶然。这说明以时空构型转换为导向的文学地理研究的兴起与进展,既是学术的又是超学术的。从本质上说,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借鉴走向创新的必然产物和重要成果。
文学地理研究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逐步向相对独立的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既有赖于特定时代机遇的赐予与时代精神的孕育,同时也是代代学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基于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设需要及其良好发展态势,我们不仅应该抱有更为高远的学术理想,而且应该回归更为深邃的精神本原。毫无疑问,融合文学与地理学而成的文学地理学,其重心在于空间维度,但同时又包含时间维度。这正如文化学界所提出的文化圈与文化层之间的关系,文化圈首先是一个空间单位,但文化圈的形成与演化又是一个时间的连续过程,当文化圈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重叠而成历史序列时,便构成了文化层。在此,二者已合二为一:文化圈标志着文化层的空间布局,文化层标志着文化圈的时间演化。而在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之外,还有一个渊源于此而又超越于此的精神维度。文学地理学的宗旨,就是通过时空构型的转换,通过“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范式重构”与“意义重释”的有机融合,全面、系统并富有创造性地“重绘中国文学地图”。如此重绘而成的文学地图,不仅拥有鲜活生动、丰富多彩的时空交融的立体图景,而且因其回归精神本原而被赋予作为精神家园的永恒意义,成为标示价值内化深度与精神超越高度的心灵地图——而这,应该成为文学地理学的内在追求与终极目标。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CASS网发布时间:2009-9-1 15: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