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族节庆在阵痛中经历转身

民族节庆在阵痛中经历转身

《中国民族报》 2011年11月4日
□ 本报记者 高剑秋
那达慕大会上的摔跤比赛。
侗族多耶节盛况。
拉萨雪顿节吸引了很多国际游客。
朝鲜族秋夕民俗节的活动。


  弘扬节庆文化,打造节庆品牌,做大节庆产业,是“文化强国”的内容之一。作为生机勃勃的文化产业中的新兴业态,中国的民族节庆产业拥有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但如何办出特色,办出“文化味儿”,还需努力探索。

  如今,民族节庆的意义已不仅限于节庆本身。纵观中国的民族节庆,不乏有产业化运作的成功案例。如一年一度举行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劲的现代气息,赢得了3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参演,观众每年达百万人次;而拉萨举行的雪顿节,也因特色明显而渐成品牌,对社会发展拉动明显,如2011拉萨雪顿节上,达成经贸合作项目57个,吸引投资总额达100多亿元。而一些节庆在经历转身的历程中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引发人们的思考。

  “变味”的节庆

  在第二届民族节庆峰会的主旨发言中,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节庆专委会秘书长彭新良肯定了2011年民族节庆“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的发展进程,同时也指出,近年来一些民族节庆的市场化开发遭到了质疑,是因为开发者和策划人的急功近利,使一些民族节庆为了迎合少数人的喜好而变得不伦不类。

  在讨论中,有专家指出,大晚会成为一些区域节庆的重头戏,使百姓对晚会和明星的热情替代了对节庆本身的热情。如果办节的主要目的是招商引资,办节当然不得法,成功也就无从谈起。在与市场接轨的过程中,保留什么,开发什么,包装什么,这些都需要经过认真的思考。

  世界博览会国际合作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乔然认为:“民族节庆应该多关注人类共同的主题——和平、发展、环保、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文化多样性保护等等。”

  盲目跟风与特色缺失

  在节庆峰会分论坛讨论中,江苏省节庆协会副会长王洁平认为,有的偏僻小县根本没有国际游客,也要整出个“国际旅游节”来,似乎规格越高越好,口号越响越好,这样大可不必。其实,不如因地制宜、量身定做,如一些地区的民歌节、冰雪节就很实在,令人向往。

  彭新良也指出,如果忽略了节庆要围绕当地的文化、资源、产业来办的根本原则,那么,“科学办节”的指导思想在实践过程中就会演变成无文化之本的凭空造节和无端渲染,从而损害节庆活动的生命力。

  论坛上,有专家指出了当前一些节庆的弊端所在,即一些雷同的、没有特色的商业节庆有泛滥的事态。一些地区有节办节、无节编节,编不出的就“克隆”洋节,热闹的开幕式之后,具体的节日内容则单薄而冷清。

  寻找节庆的魅力

  面对办节的困惑和思考,北京大学中国节庆研究中心主任邓峰在广泛考察调研和长期思索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可以用是否充满“魅力”,来评判和启迪当今中国节庆的转型式发展。

  邓峰说:“以传统文化为资源创立的节庆,应当特别注重对传统的精神传承、生态传承。新文化新产业节庆,应当基于城市独特的比较优势。”人们有没有“来了不想走”、“来了还要再来”的想法,可以说是检验节庆举办效果的最好体现。

  在邓峰看来,如果是为老百姓办节,就不能不把老百姓的文化需求、精神需求放在首位,否则节庆在老百姓眼中就没有魅力,人们就没有过节的主动、冲动,更谈不上幸福感。

  邓峰还谈到,举办节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节庆有许多特有的规律,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帮助。因此,政府应当注意引入专业的、优秀的方案和运营团队。乔然举例说:“比如豆腐文化节,不仅要在豆腐品种和产品上创新,要将其打造成中国第一位的旅游食品,还要在生态、养生的理念上下功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