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对于社会调查及实证研究的重要性
──“从传统走向现代:共和国60年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变迁”系列之三
李强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对社会学学科而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异常重要。
一方面,社会学学科本身就在探索着各种各样的调查研究方法。另一方面,社会学的各种研究又对社会调查方法有很大的依赖。
那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的历史中,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变迁如何呢?概而言之,其变迁的基本趋势是从传统走向现代。
社会学在中国恢复后的30年间,从理论研究上看,中国学者主要是在跟踪国际社会学理论进展,自身理论创新相对薄弱。一些学者在社会学的元理论和实质性理论的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从发展前景看,在对国外社会学理论进行研究和借鉴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社会调查中大量的发现和经验,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学理论仍是新世纪里中国社会学界需加倍努力的方向。当然,从社会学发展经验看,由发展“中距理论”(theory of middle range)入手,是一条比较好的途径。
谈论社会调查,容易使人误解为与理论研究无关,为此,本系列文章的最后,笔者特别强调一下理论研究对于社会调查以及实证研究的重要性。在社会学发展的历程上历来有两个大的流派,一派注重于理论研究,另一派注重于实证研究。相比较而言,美国社会学自20世纪30年代芝加哥学派开创了实证研究的风格以来,更注重于对实际社会问题的研究;而以英法德为代表的欧洲社会学则在理论研究方面更突出一些。中国社会学在恢复之初,主要是请美国社会学家来华讲学,受到美国社会学的研究风格影响较多一些,因此,30年来的中国社会学在研究风格上更具有实证研究的特点。
中国社会学的这一特点使得社会学在学科发展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中国社会学恢复发展的30年恰好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大踏步前进的30年。体制变迁所引发的众多社会问题,亟须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给以关注和提出解决办法。因此,30年来中国社会学参与了众多社会问题的研究与社会政策的制定。这方面的研究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本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加以论述,下面试举几项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
第一,小城镇问题研究,最早由费孝通教授提出。该研究认为小城镇是中国实现城市化的主要措施和形式。中国人口众多,完全靠大城市吸纳人口以实现城市化难度太大,而小城镇可以作为中国城市化中人口的“蓄水池”、“节流闸”,可以防止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大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可以将现代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使农村生活逐步现代化。小城镇也是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商品交换的重要场所,对商品生产和流通起引导、促进和疏通作用。小城镇研究对于中国政府的城市化决策发挥了重要影响作用。
第二,社会指标研究。作为社会测量、社会预测的手段,社会指标及社会指标体系在国际上是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功能在于反映社会现象,监测社会过程,预测和计划社会发展,衡量、比较或评价社会状况。中国对社会指标的研究始于80年代。不少社会学学者完成了一系列基础性、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在总结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对社会指标的定义、特点、类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社会指标及其体系的设计方案以及数据的获得途径,并对中国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基本设想。近年来,一批研究人员在综合社会指标体系、专门性指标体系、社会形势预测和社会预警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应用性研究。这些成果已被各级决策部门和管理部门广泛采纳,政府决策从过去的单纯重视经济发展,转变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并重。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政府在制订发展规划时,也正式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近来,中国更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与社会指标的理论和思路是完全一致的。
第三,贫富差距研究。30年来,中国社会已经从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社会,转变成了超过国际上的中等不平等程度的社会。这个结论是笔者在对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进行测量,并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作出的。贫富差距是一种客观事实,对于此种客观事实人们会有不同的主观评价,有时候会引发对于什么是社会公平、社会公正的争论。贫富差距本身和对于社会公平的争论都会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因此,这是任何一个政府决策时始终密切关注的领域。社会学研究提出,中国的困境在于贫富差距拉大和平均主义分配并存的局面。在不同的分析维度上,贫富差距可以转换为地区差距问题以及贫困问题。这些问题都已成为研究者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人们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了解决贫困的要求。贫富差距的扩大也导致了相对贫困问题日益突出。贫困问题在目前还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研究者不仅仍然需要关注中国西部、西南部集中连片的农村贫困地区,还必须应对城市国企下岗职工的贫困问题、城市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等的挑战。在对问题的现状和产生机制进行描述和分析的同时,研究重点也需要从理论研究向方法研究、对策研究倾斜。
第四,工业社会学与国企改革研究。中国的工业社会学从一开始就带有很强的实证色彩,大量研究成果都建立在对企业的实地调查基础之上。从宏观方面的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企业与社区的关系、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到微观方面的企业内部人际关系、企业员工的归属感、职工素质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社会学者们都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这些成果从实践上有利于帮助企业完善经营机制,增强活力,同时也为工业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积累了经验材料。研究者们不仅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研究对象,而且还深入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进行工业社会学研究,一方面以比较研究的视角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对策,另一方面也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探讨后者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意义。
第五,流动人口研究。中国社会学的流动人口研究主要指农村人口由农村到城市,从内地至沿海地区的流动。中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人口流动和就业状况,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进程。20世纪80年代初期占上风的观点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就地安置,通过“离土不离乡”,发展乡镇企业逐步加以解决,从而控制住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然而事实证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的规模宏大的“民工潮”已形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研究者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农民工外出或迁移,是具有明确的动因和目标的。所谓“盲目”,只是一种非科学语言的价值判断。这些“非单位人”在城市中的劳动和居住不仅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而且还促进了城市管理从“单位控制”体制向“市政管理”体制的转化,并推动着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完善。与此同时,这些出生于农村的打工者自身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相对封闭、相互隔离的社会向开放的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民工潮”冲击的是城乡间的“壁垒”,探索的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的一条可能之路。
第六,家庭、婚姻、妇女问题研究。家庭、婚姻及妇女问题是中国社会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该领域的研究课题广泛,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领域多集中在对离婚、婚外恋、独身、老年婚姻等问题的关注上;90年代以来又将研究领域扩展到了婚姻与性、家庭暴力、家庭文化和家庭史等方面。妇女研究除了在理论和方法上继续深化之外,社会学者还就妇女地位的历史与现状、妇女人口素质、社会结构变迁与妇女职业发展、女性价值的自我认同等问题进行了考察。有关性、性别、女性的情感与性等一批该领域的研究专著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许多学者还应邀参加了关于修订《婚姻法》的讨论,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然,实证调查研究与理论研究是分不开的。社会学者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之所以与一般的调研不同,就在于他们是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进行的研究。在提出问题、收集素材、分析材料、作出结论的每一个研究步骤的背后,也都有理论的引导和支持。实证研究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展开的,通过研究获得的新发现往往又对原有的理论提出了新问题。由此才会出现经过改造的“新理论”提出,才会有范式“革命”。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就是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不断互动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社会学在中国恢复后的30年间,从理论研究上看,中国学者主要是在跟踪国际社会学理论进展,自身理论创新相对薄弱。一些学者在社会学的元理论和实质性理论的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社会学认识论即是对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认识过程及其本质和规律进行研究的一种理论,并指出了将社会学认识论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系统研究的必要性;还阐述了这一基本社会学理论研究主题的定义、范围和发展方向。以此为指导思想,许多学者对有关社会学方法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基础性理论工作,为促进中国社会学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从发展前景看,在对国外社会学理论进行研究和借鉴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社会调查中大量的发现和经验,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学理论仍是新世纪里中国社会学界需加倍努力的方向。当然,从社会学发展经验看,由发展“中距理论”(theory of middle range)入手,是一条比较好的途径。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10-29 来源链接:
http://sspress.cass.cn/newspaper/
[
本帖最后由 放牛班的课堂 于 2009-11-15 23:1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