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马山民歌晚会总结书

马山民歌晚会总结书

目录


活动背景...............................................3
前期准备...............................................3
开展条件...............................................5
马山民歌简介...........................................5
策划书.................................................6
动员大会..............................................10
新闻报道..............................................12
致辞..................................................18
节目互动..............................................18
节目单................................................19
图片..................................................20
经验 不足.............................................22
财务结算..............................................27
资料整理..............................................27
后期宣传..............................................28
计划..................................................28



活动背景
        文化遗产日,为中国大陆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从2006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2010年:“文化遗产 在我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人人参与”。
        今年的6月12日是我国第5个文化遗产日,借此契机,在“文化遗产日”前组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民歌原生态展演晚会’,进一步推进“非遗进高校”的进程。随着当今社会文明化与工业化的进程,经济日益成为社会比较关注的重点,许多传统的优秀文化,尤其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已经在现代社会的忽视下悄悄逝去。我社承办此次晚会,以期在校大学生关注我国即将失落的民族文化遗产,关注亟待拯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我校学生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力求使在校大学生了解家乡的不同文化遗产,明白自己的使命与责任,积极保护家乡的文化遗产。
       
前期准备
    4月3日,与李玲玲、谢帅以及文理学院非遗协会周倩、王小艳一同前往马山镇商讨来长大展演事宜。马山镇马山民歌艺术团组织老师洪成华答应出4--5个节目,20人组成,但须给予一定的酬金,外加车食费。
  由于社团没有给予‘‘家园文化周’’活动立项,资金不足,便没有和对方再谈。
  五一节后,‘家园文化周’’策划书出炉。尽管没有社团的资金支持,但我们敢于尝试。首先是与‘多多特产’的交涉,起初答应只要在2万元以下都可以谈,最后以‘在荆州电视台做节目亏钱了’的理由拒绝赞助。
    然后是做第二份赞助策划,目标是中国电信公司。在这一时期,孙正国老师建议我们不做晚会的活动。拉赞助便不再进行。
        5月17日前几日,接到举办晚会的通知。大致时间在五月底。这得益于孙老师的努力。
        在去年的年会后,陕西秦腔便开始进行准备了。到5月初,秦腔《断桥》选段基本准备完毕。由于时间紧迫,组织干部学习《龙船调》《六口茶》黄梅戏《树上鸟儿成双对》等节目。此次准备会议与5月17日召开。虽然节目几经调整,但大家准备的积极性很高。
        5月17日会议,主要内容是关于家园文化周的,任务安排到各个部门,首要问题是宣传板。
        5月19日,正式确定晚会时间,并修改了干部们的所有准备。晚会为“马山民歌专场晚会”,我们不需要准备节目。并召开了晚会的干部动员大会,由孙老师组织安排了相关任务。
        5月22日上午,由节目组刘慧、苏长鸿,场地组谢帅,接待组马倩,王一然组成小组,再行马山。与洪老师达成协议,双方交换意见。
        23日中午,两块宣传板,两条横幅全部到位。各小组积极迅速完成任务。
        24日下午,节目组刘慧、苏长鸿第三次到达马山,获取了节目信息。
        25日,节目单、主持人串词、致辞准备完毕。
        自21日至26日,报账极是麻烦,虽然通过,但帐未到户。
        27日上午,大礼堂舞台灯光、音响开始安装,悬挂横幅。下午3点,马山一行人到达我校。并开始最后的彩排。我社所有工作人员到位。6点,文学院学生会工作人员到位。
开展条件
内部条件﹕A、2009年暑假,我社第一批马山民歌调查组李春阳等来到马山镇,开启了马山民歌调查的先河。调查硕果累累,拍摄、视频在网上可以查到。主要的在于基本了解了马山民歌的现状和历史。
2009年寒假,第二批调查组李玲玲、周倩等,再次到马山调查各位传承人的生活现状。
两次调查,条件十分艰苦,但艰苦的乡村生活磨练了大学生,同时也为马山民歌进入长大展演做准备。
B、长江非遗社在指导老师孙正国的带领下,虽然苦无会费,却有斗志,坚持不懈组织每一项活动。
(2)基本条件﹕五月中旬,校团委徐波书记批准了马山民歌晚会项目,社团部关辉老师给予立项,批准3000元活动经费。晚会举办有了一定的资金支持。
(3)外部条件﹕A、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响应国家非遗保护的号召。
B、为了进一步推进“非遗进高校”的进程,保护家乡非遗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C、为了展示我社成立以来的风采,配合我校“百团风采展示”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马山民歌简介
    马山镇距楚故都纪南城(古称“郢都”)30公里,属郢中腹地。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自古以稻作农业为主。马山民歌就是产生于民间,流传久远的“田歌”。战国楚襄王时期,宋玉在《对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后,唐、宋、明、清各个时期都有关于“郢中田歌”的记载
    马山民歌是荆楚地区的代表性传统音乐,具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题材大都来源于生活,语言朴实,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动听,因其短小精悍,易唱易记,至今有数以千计的民歌流传下业。其种类有“田歌”、“号子”、 “山歌”、 “灯歌”、 “风俗歌”等数十种, 其中享有盛名的“喇叭调”、“ 叮当调”“得得调”、“ 伙计调”、“哦伙调”等“五大调”更是在全国广为流传。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马山民歌曾有部分作品作为我国优秀民歌精品被武汉唱片社灌制成唱片,出口到西欧和东南亚国家,1957年6月7日,全国民间业余文艺汇演,马山民歌传承人王兆珍等将“喇叭调”、“ 得得调”唱进了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受到当时中央领导周恩来总理、刘少奇主席、朱德总司令、彭真等人的亲切接见。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和《乡土》栏目拍摄的专题片《楚歌今昔》和《爱要怎么唱出来》分别于2003年6月和2007年7月在央视播出。
作为荆楚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省保护中心专家论证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马山民歌代表了江汉平原民歌的总体形态特征和音乐特色,音调悠扬、婉转,节奏明快,富有动感,曲体结构奇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马山民歌与史料中所载的“郢中田歌”、“扬歌”等荆楚故地的歌曲有渊源关系,表明民歌传承的历史久远,体现了较深的历史价值;马山民歌的传承,与当地地理、生产、生活、民俗等人文环境密切相关,更具有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
2010年春节,马山民歌首次在CCTV7《乡村大世界·荆州》春节晚会上演。2010年5月27日,马山民歌在长江大学团委的邀请下,到我校演出。


马山民歌专场晚会 策划书
                         ——长江非遗社
一、活动简介
        民歌晚会是家园文化节系列活动中最具魅力的盛会,晚会内容丰富多彩。荆州市马山镇马山民歌代表洪老师等带来的民歌表演,在工业发达的社会仍能感受到原生态的劳动赞歌,马山民歌将带领我们进入劳动的喜悦中。民歌晚会是一个空前的盛会,他所传达的不仅仅是一次盛会,而是展示来自民间最朴实、最典型、最传统的文化盛况,来自民族,来自民间,来自天南海北。
        民歌晚会将会是长江大学社团文化中迄今为止颇具魅力、颇具影响力的一次大的盛会,他所带动的是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以及来自社会,来自民间的艺术文化人。涉及的是民间风情的非物质文化,牵动的是诸位师生的对自己家乡的那一份牵挂与真情。
二、活动主题
    非遗进高校
三、活动时间     5月27日晚7:00
四、活动地点     东校区大礼堂
五、活动目的
     民歌晚会活动旨在宣传全国各地不同地域、不同风俗的非物质文化,宣传家乡的民间文化遗产,挖掘家乡朴实厚重的风土民情。晚会将吸引师生对家乡文化的关注,引领师生走入中华大地五光十色的文化空间,走进一个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大舞台。
六、活动形式
   艺术表演、节目互动、现场教唱
七、参与对象与人数
   全校师生,预计2000人
八、活动内容
        马山民歌原生态展演    ﹙预计1个半小时﹚
九、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如遇到突发情况,现场工作者必须沉着应对,及时上报;
        2.会场所有人员必须在工作者的安排下秩序地通过安全通道,不得故意制作混乱局面;
        3.事故处理完后作人员调查,查出事因,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十、晚会安排
   (一)、前期准备
1.节目准备  民间艺人节目需要开始前作安排和指导
2.媒体   提前2天和荆州电视台、荆州晚报、荆州新闻网联系,并作现场录制;长江新闻社需提前一天联系,作现场录制;长江大学校报记者提前联系
3.嘉宾邀请  制作请柬,邀请校团委、社联、文学院老师、校外人士、兄弟高校老师、兄弟社团社长
4.所有干部在三大网络阵地宣传晚会
5.做好校园的宣传,横幅宣传为主。
6.制作好晚会节目单的宣传单。
        (二)、会场布置
1. 舞台布置  舞台背景以简单为主,悬挂“民歌会”的标志横栏;幕布、灯光与音箱设备等;在舞台最外面的上面挂一条横幅;舞台的前面系上一批气球,装饰台面。
2. 为嘉宾准备材料、饮料等;
3.邀请文学院学生会的同学帮忙;维护会场秩序;以及与会嘉宾的接待工作;
4.文学院学生会负责安排各个院系的座位;
        (三)、晚会第一部分
1.会场负责人宣布HSE安全规则;
2.主持人呈词,宣布晚会开始,并邀请社长作发言;
3.晚会正式开始;
        (四)、晚会第二部分
所有节目按照预前安排进行
        (五)、晚会第三部分
1、主持人宣布晚会结束,观众有秩序退场;  
2、 欢送嘉宾,对他们与会表示感谢;
3、表演人员、工作人员、嘉宾合影留念;   
4、收拾会场,做好会场的清洁工作。
十一、活动总结
1.活动结束后,两周内写好活动总结,一式四份,校团委一份,社联策划部一份,文学院一份,非遗学社自存一份;
2.宣传部收集整理出会场照片、视频,做好保存工作;
3.秘书处整理好晚会的相关材料,存入U盘;
十二、财务预算   
        嘉宾接待费                          3000元
        会场布置(灯光、音响、背景等)       1000元   
                                  总计: 4000元
                  

第一次动员大会
5月19日晚9点 文学院学生会办公室
组委会   顾  问 :徐  波 毛洪文 孙正国 周书航  
总指挥:王一然
主持人:刘宋文  张明珠
第一组 节目组 组 长:刘   慧
主要成员: 刘  慧  谭柳王魁  刘宋文
主要任务: 1  确认晚会节目名单、每个节目的时间
          2  写好晚会节目主持人的串词
           3 节目单打印 粉红色 50份
第二组 接待组 组 长:马  倩
主要成员: 李玲玲  周  倩  周煜谷  李春阳等马山民歌调查小组9人
主要任务: 1.及时联系掌握马山民歌及嘉宾的行程,落实到具体时间地点
           2.及时通知演出时间、顺序,保证嘉宾的安全。
           3.负责晚餐
第三组  场地组 组长:苏长鸿
主要组员: 黄  梅 王艳玲 吴昌清
主要任务:1.场地的所有设备(灯光、音响、器材) 于27日上午安排妥当         
         2.礼仪、会场秩序必须全部到位,前后期卫生工作;        
        3.嘉宾名单打印后贴到位置上
第四组  宣传组  组 长:周琴文
主要人员:王小艳  刘宋文  罗文姣 杨  纯 长江新闻社
主要任务:1.联系好文化荆州、社联新闻部、校报、新闻社        
        2.大的宣传板 内容为马山民歌和家园文化周
         3.晚会前,找周书航老师在网络上发一份晚会通知,主要为时间、地点、事件。附注 主办单位(共青团长江大学委员会),承办单位(长江大学文学院、长江非遗社)
        4.晚会后,新闻稿发至文学院网,长江大学网,以及外网。
第五组  安全组 组 长:谢  帅
主要组员: 吴昌清 谢  帅 裴  彪  
主要任务:  1.负责晚会安全,保证会场秩序
            2.宣读HSE通用安全规则
           3.前、后期卫生工作
二、其它安排
1、附嘉宾名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民歌第一位传承人          王兆珍
长江大学校党委副书记                              朱业宏
长江大学团委书记                                  徐波
荆州市文化局局长                                  詹宇生
荆州市文化局副局长                                宋兆菊
长江大学社团部部长                                关辉
长江大学文学院院长                                徐文武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院长                              沈光明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董焰
长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刘远军
长江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                            邹火明
长江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                          毛洪文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非遗协会指导老师                  吴海良
长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孙正国
长江大学文学院团总支书记                          周书航
文学院各班主任、老师
荆州电视台、荆州日报、长江新闻社等
具体负责人 王一然 马倩

工作人员a.安全组8人、场地组4人、礼仪4人、舞台 4人、后台化妆 6人
     b.晚会观众 文学院08级全体学生,09级汉专全体,07级每班10人,一工部文学院三车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非遗协会,以及其它各院系。
     c.以院系和团委的名义发通知。3.开幕词 徐书记致开幕词
第二次动员大会
5月24日 晚上9点 文学院学生会办公室
此次会议主要内容是各部门对19日任务完成情况的汇报。
节目组
节目单已经拿到,一共12个节目,时常60--80分钟,节目串词写好了,但需要再修改。
马山一队人的行程,周四下午12点后到,3点彩排,5点吃饭。
场地组
后勤方面,衣物需要集中保管。
需要给各院系学生会发一份请帖,写出自己的特色。

相关新闻报道
1、长江大学社团文化网、长大在线
非物质遗产马山民歌原生态专场晚会即将举办
发布日期:10-05-20 13:05 点击数:  66
        5月27日晚7点,非物质遗产马山民歌原生态专场晚会将在东校区大礼堂举办,期待您的参与。
        主办单位:共青团长江大学委员会承办单位:长江大学文学院          长江大学非遗社

马山民歌唱进长江大学
发布日期:10-05-29 13:05 点击数:  137
马山民歌唱进长江大学
(学生记者 田丰) 5 月 27 日晚,荆楚地区代表性传统音乐马山民歌唱进长江大学,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兆珍、黄清方演唱了《扯草歌》、《喊五句》、《山歌唱出农家乐》等经典曲目,为长江大学学子带来了一道丰富的文化大餐。
晚会演员全是马山镇马山民歌传承人,所有节目自编自演,道具齐全,地地道道的农民登台歌唱,带来了不一样的音乐享受。晚会现场,七十多岁高龄的王兆珍还教起了《扯草歌》,学生们纷纷争着上台学歌。
马山民歌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其题材源于生活,节奏明快,旋律动听,易唱易记,流传至今的曲目数以千计,种类有田歌、号子、山歌、灯歌、风俗歌等数十种。其久负盛名的喇叭调、叮当调、得得调、伙计调、哦伙调等 5 大调在全国广为流传。
地处古城荆州的长江大学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仅开办剪纸培训班抢救剪纸技艺,还成立了长江非遗学社,经常性的开展学生与老艺术家交流活动,把学生的热情和传统文化艺术结合起来,有效的推动了非物质文化
(图片编辑:  刘萍)
        2、《楚天金报》新闻报料台、荆楚网东湖社区、文慧网
长江大学马山民歌原生态专场晚会
由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10年5月26日 21时58分52秒
由长江大学团委主办的马山民歌原生态展演晚会将于本周四5月27日晚7点,在长江大学东校区大礼堂举行。品民间音乐,赏雅俗艺术。马山民歌是荆楚地区的代表性传统音乐,具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题材大都来源于生活,语言朴实,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动听,因其短小精悍,易唱易记,至今有数以千计的民歌流传下来。作为荆楚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马山民歌代表了江汉平原民歌的总体形态特征和音乐特色,音调悠扬、婉转,节奏明快,富有动感,曲体结构奇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马山民歌与史料中所载的“郢中田歌”、“扬歌”等荆楚故地的歌曲有渊源关系,表明民歌传承的历史久远,体现了较深的历史价值;马山民歌的传承,与当地地理、生产、生活、民俗等人文环境密切相关,更具有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晚会演员全是马山镇马山民歌传承人,民歌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原生态性,地地道道的农民朋友将会带来不一样的音乐享受。所有节目自编自演,道具齐全,风格独特,不同于大学校园艺术。它内容自然,不受不受限制,即学即唱。这次专场晚会由长江大学校团委书记徐波书记,文学院副院长孙正国博士发起,旨在让更多人的去领略传统音乐的魅力。而且希望通过本场晚会,唤醒人们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吸引各位师生以及社会广大民众对自己家乡文化的关注,走进保护“非遗”的队伍中来。
3.荆州新闻网、新华网湖北、荆州在线、百度贴吧、荆州古玩城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 马山民歌唱响长大校园
  发布时间:2010-05-28 13:31      网友评论 条 点击查看 进入论坛
荆州新闻网消息(实习生 许萍 通讯员 刘余 王一然)为更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来,昨晚(5月27日)七点,由共青团长江大学委员会主办、长江非遗学社承办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民歌原生态展演专场晚会”在长江大学东校区正式上演了,长江大学的师生观看了这次的演出。
  参加这次展演的艺术家们来自马山民歌艺术团。随着一首明快高亢的《如今又唱喇叭调》演出正式拉开帷幕,随后艺术家们还表演了独具特色的《喊五句》《哦嗬调》《叮当调》和《新嘚嘚调》这些节目全部用方言演出,歌词和动作均来自日常的生活和劳作。整场演出以优美的马山民歌和独具特色的乐器演奏为主,利用独唱、合唱、歌伴舞、和吹打乐等形式,充分展示了马山民歌纯朴、自然、欢快的原生态风貌。让很多初次接触马山民歌的大学生也为之拍手叫好。现场不但有好看的节目,马山民歌的国家级传人王兆珍老人还现场教唱马山民歌《喇叭调》,让不少大学生们也学了两句地道的马山民歌。

马山民歌 荆州民间艺术的奇葩
  一直以来马山农民就有“不唱民歌劲不来,一时半刻难得挨。唱起民歌劲直抖,栽秧田里好收手(收工)”的说法,马山劳动人民从事生产劳动时,历来有唱民歌的习惯,那优美婉转的《栽秧歌》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田园景象。
  马山民歌是荆州地区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在2008年6月7日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山民歌代表了江汉平原地区民歌的基本特点,节奏明快,语言朴实,风格独特,是民歌艺术中较高的艺术形式。马山民歌与史料所载的“郢中田歌”、“扬歌”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是荆楚文化的一朵奇葩。

马山民歌打动大批“90后”
整场演出气氛热烈,欢呼声一阵高过一阵,许多“90”后的学生表示,演出很好看很有吸引力。在读大二学生孙静说“虽然有些地方听不懂,但看完演出后还是觉得马山民歌纯净、动听是实实在在的享受”
“我一生都在唱马山民歌,它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源于生活、源于劳动的歌曲。”王兆珍老人告诉记者,从十几岁起就开始唱马山民歌她,通过不断地努力将马山民歌从田间搬上了舞台,并成功申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兆珍老人今年已经70多岁高龄了,这次来荆州演出的艺术团成员年龄也都在50岁以上,一直令老人揪心的就是马山民歌的传承问题,今天看到这么多年青的大学生都对马山民歌这么感兴趣,老人的心里也感到非常的欣慰。

老一辈艺术家看到传承希望
09年4月,在文学院副教授孙正国的组织下,长江大学的学生们就成立了“长大非遗社”让很多有这方面兴趣爱好的同学走到了一起。在采访中一位“非遗社”社员告诉记者,她刚刚接触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觉得很枯燥,后来自己越是深入进去就越觉得有意思。慢慢就爱上了这方面的研究。
“大学生是以后社会的主要力量,让他们了解并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才能让这些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在孙正国教授看来,只有让更多的大学师生多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走入到传承和保护的队伍中来,才能让包括马山民歌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
编辑:system
以及荆州电视台、中国民俗学会网·民俗学论坛、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等。
晚会致辞
尊敬的马山民歌传承人,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首先,我仅代表长江非遗社全体成员,向马山民歌传承人表示热烈的欢迎! 向各位嘉宾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向校内外各媒体记者朋友,以及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晚会的顺利举办,得益于校领导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和关心,同时也得到了市文化局以及校内外各大媒体的关注和鼓励,正是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长江大学非遗社团才得以茁壮成长。
        在将近一年的调查中,我们深刻体会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传承家乡非遗,守护精神家园”将是我们在座每一个人的使命和责任!
        马山民歌是荆州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在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的前夕,我们很荣幸的请到了马山镇马山民歌艺术团的老师们。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感谢马山民歌代表队的全体成员!
        最后,希望大家在马山民歌营造的荆风楚韵中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预祝晚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节目互动

王兆珍,荆州区马山镇人,1932年生,马山民歌第一代杰出传承人。1957年参加第一次全国民间业余文艺汇演,受到了周恩来总理、刘少奇、朱德、彭真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喇叭调是当年在中南海表演的一个重要节目。
喇叭调
新填的稻场白沙土,稻场上面打稻谷,两条石磙一路打,十二把洋叉对面翻,翻个活花对牡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民歌原生态展演专场晚会
节目单
序号        节目名称        节目类型        领唱        伴舞        时长        伴奏        备注
1        《如今又唱喇叭调》        歌伴舞        庞天兰        8人        4分        2唢呐1笛子1锣1鼓1钹        1话筒,4支架话筒
2        《吹打曲》        吹打乐        无        无        4分        2唢呐1笛子1锣1鼓1钹        4支架话筒(舞台)
3        《马山北湖景色秀》        歌伴舞        黄清方        8人        4分        2笛子3二胡        1话筒,4支架话筒
4        《喊五句》        独唱        张述香        无        4分        1鼓        1话筒,1支架话筒
5        《扯草歌》        歌伴舞        谢辉坤,周青莲        6人        4分        3二胡1鼓1笛子        2话筒,3支架话筒
6        《哦嗬调》        歌伴舞        洪成华        8人        4分        3二胡1鼓1笛子        1话筒,3支架话筒
7        《喊五句》/《山歌唱出农家乐》        独唱        黄清方        无        3分/2分        1二胡        1话筒,1支架话筒
8        《车水锣鼓》        歌伴舞        叶万香        6人        4分        1鼓2锣1钹3二胡1笛子        1话筒,4支架话筒
9        《民歌大合唱》——天天调、蛤蟆调、嘚嘚调        大合唱        洪成华(指挥)        无        5分        1二胡        4支架话筒(舞台)
10        《叮当调》        组合唱        庞天兰,张述香,黄清方        无        3分        2二胡        3话筒,1支架话筒
11        《新嘚嘚调》        歌伴舞        谢辉坤,庞天兰        6人        3分        3二胡1鼓        2话筒,3支架话筒
12        《杵糍粑》        歌伴舞        叶万香        8人        4分        2唢呐1笛子1锣1鼓1钹        1话筒,4支架话筒
主办:共青团长江大学委员会    承办:长江非遗学社   
地点:东校区大礼堂                     时间:2010年5月27日

图片展示
经验 不足
副社长 马倩
一、 前期准备工作时间太短。而且在刚开始都没有具体的分工,只是一味的确定节目问题,开了两个毫无意义的干部会议,重点没有突出;
二、 信息不畅通。各位干部所获得的信息都大不相同,以至于在开会时浪费太多时间在这上面,信息只是部分公开,没有面向所有干部。以后活动的通知在所有干部都参加、各司其职的前提下,最好每个人获得的信息是相同的,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三、 职责的混乱。在刚开始,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任务,但随着活动准备工作的展开,任务之间有交叉的环节就出现了责任不明的情况,很多事都找不到具体的负责人,或者是一份工作同时几组人都在做,大家没有很好的交流,只是在认真做自己觉得是自己任务的诗;
四、 个人工作进度和工作具体内容没有迅速反馈,以至于不好调度人员和安排工作;
五、 针对晚会节目具体内容,全部交给马山民歌负责,我们没有针对节目内容具体推演,没有以观众的心态去看待这次晚会。特别是互动环节,我们本可以做得更好。而且,据观众的反馈,节目太单调,只是马上民歌,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应该适当地增加学生自己的演出节目。
社长 王一然
   此次晚会是长江非遗社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大礼堂举办活动,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经验都不足,以至于在经办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麻烦。当然,这些麻烦到后来都成为一种种经验,是我社举办大型活动的珍贵经验和前鉴。
一、前期准备
1.自接到孙老师的突然通知,便不明确到底是什么晚会,以我为主要的干部认为晚会是我们家园文化周中的民歌晚会,便开始匆匆着手准备学生节目,选材尽了很大的功夫。节目的准备甚是麻烦,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干部表现出了积极的进取和甘为学社奉献的精神,甚是欣慰。虽然准备的有问题,但一次节目准备看的出大家的心思。
2.在明确晚会内容之前确实开了会,但不是马倩所说的毫无意义,任何一种任何一次会议都有一定的意义,不能说因为为晚会的准备没有直接帮助而否定它。虽然我社双周开会,但正式的会议没有,我认为会议必须在有活动、有准备的情况下才能开。 5月17日的会议是干部内部一次最为齐全、最为正式的一次会议,会议增进了干部们的感情,交流了意见,了解了各自的情况,安排了节目以及各部门的任务,有利于团结各部门感情。下去了以后,大家积极准备节目,怎么说没有意义呢。
3.紧接着是由于我的专权安排节目,导致部分干部的不满意。在这种情况下,5月19日第一次动员大会召开了。会议安排了每个干部的任务,决定于24日晚再次开会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个部门出现了任务交错完成的情况,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和行动。各小组完成自己任务或者在需要帮助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合作很值得表扬。这有利于晚会的顺利进行。怎么会被认为是职责混乱呢
在此过程中,副社长并没有起到统领各部门协调的作用,只是一味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周琴文同学积极联系各大媒体,在完成任务后积极帮助其他部门。我认为,部门的划分是让大家去分共完成准备工作,但又不局限于自己的工作,这才是最好的判断。
准备项目中,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由于晚会的特殊性、表演人员的特殊性造成了账目必须提前报,但实际上到账却是在一周后。所以,这种晚会还是要慎重,没有现金,学校财务部门做事的低效率要求自己身上必须有足够的现金,不然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报账环节必须慎重,且要到位、熟练。账目必须明晰,任何一次的花费必须要有正规发票,都必须有记录。对于这种情况,报账必须提前至少一种进行。
二、观众不足原因
    此次晚会的观众很大一部分是我文学院一工部的学弟学妹,倘若没有他们定会出大乱子。但是即便如此观众依然很少。
1.晚会由于它的局限性,学校不会要求各院系组织观看人员,校广播台也不播出提前的通知,所以组织观众很是麻烦。仅仅的宣传板和横幅不能够吸引学生去参加,宣传受到极大地限制。
2.文学院的09级学生在此次晚会中很重要,事实证明了我们的预想是正确的。09级一工部的学生邀请最为关键,以至于不致冷场。在此之前,孙老师与文学院一工部的胡世先老师做了很好的沟通和联系。
3.文学院东校区的学生。由于院学生会班长开会时间较晚,是晚会的前一天,又是周四,导致通知不到位,很多08级学生未能到位。
4.观众少的另外因素也很多。A、恰逢大雨,即使有兴趣的学生也不会冒雨前去观看,大雨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B、另外,马山民歌属于民间艺术范畴,与大学生的艺术欣赏要求很不符合,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这与大众的兴趣不同,很多人不会参加到非遗保护的行列中来。C、还有,马山民歌是大学生所不知道的,大家并不了解,更不会有兴趣的。虽然说非遗保护大家都知道,但不会去努力学习关注的。当今很多学生关注的是纵横娱乐界的明星大腕,追求时尚和流行,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只要好听就行,不管是不是艺术。而马山民歌的原始性造成它的地域限制,大学生来自外地,听不懂方言,更不会对方言下的农村生活音乐感兴趣。这是晚会失败的一大问题。
三、晚会质量和效果
    晚会完了以后,我很是不爽。我觉得这次晚会办的很糟糕,我不满意。虽然说有很多领导、媒体参与了,给予了肯定性的评价,但我不那么认为。
首先,晚会的质量不满意。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过于随意,过于自傲,在舞台上可以自由走动,没有规矩,没有考虑观众以及晚会的要求。在台上台下,个别演员随意走动影响观众的心理,给学生和领导带来不好的印象。
其次,马山民歌是以荆州方言为特色的音乐艺术,但荆州的方言已经艰涩难懂了,更何况是音乐呢。所以,演员在台上无论多么激情投入的去表演,观众是看不懂的。大多数的人是看稀奇、看热闹,不懂到底唱的是什么。所以,在这里就差一套投影仪,应该打上歌词,展示出来。
最后,可能是节目单调吧,不过这是专场晚会,所有内容都围绕他们来做,这是不可避免的。中间的互动环节时间确实不够,采访不到位,草草而过。观众参与仅限于内部人员,这个做法不太明智。
四、资金
这块儿是十分麻烦的问题,团委批了3000元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仅仅马山一批人就花去2600多元,造成财务严重透支,资金周转遇到很大麻烦。加上学校财务部门办事效率低,致使上述问题麻烦。今后此类活动尽量不要做,做也要看手中的钱是否足。
五、综述。
我认为此次活动做得着实有点亏,亏在节目宣传和酬金上。马山民歌虽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相比之下与其他县市相差很远。十堰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7项,且保护到位,吕家河民歌一项就可以看出。丹江官山乡吕家河民歌普及很广,并非教育的问题,全村百分之97的人都会唱,比这里好得多。宜昌兴山县兴山民歌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保护情况比马山民歌要好,且有兴山民歌的专门书籍,我校图书馆有藏。比较之下,纵然商业化,马山民歌不比其他的要好,在保护与传承方面很有问题。这里的人民很多自私自利,我们请他们来表演、为他们做宣传,调查保护马山民歌之时学生不知受了多大的罪,可他们依然向学生伸手要钱,这是极其不应该的。所以,以后我社的所有项目涉及到此类的活动都必须慎重,不能有一丝妥协。
当然,马山民歌唱在长大,影响了一部分人,观众的反应不好,我想以后若有荆河戏、鼓盆歌等晚会,学生也不会有兴趣参加的。这是晚会失败的一大表现。第一次的印象将会影响我们以后的很多活动。原生态的东西在宣传的过程中很是重要,但他们已经不再是地地道道的原生态了,其中附加了很多利益因素。既然走向商业,何不更改一下它的一些东西,使大家都能听懂。这也是以后办此类活动必须考虑的问题。
    晚会的举办有一些成功的部分,也有失败的部分,个人而言是不太满意。


财务结算
项目        费用        单价/数量        付款人
嘉宾酬金        2000元        100*20人        孙正国 王一然
嘉宾车费        300元        300*1车        孙正国 王一然
晚餐        308元        11*28份        王一然
灯光音响        600元        600*1        关辉
大礼堂横幅        120元        120*1        王丽
水        72元        24*3件        苏长鸿
接送嘉宾        30元        10*3次        王一然 马倩 谢帅
请柬        11元        1*11个        王一然 谢帅
请柬打印        6元        0.2*30张        王一然
服装        140元                王一然
纸杯        8元        8*1袋        黄梅
烟        17元        17*1包        王一然
一工部车费        300元        300*3车       
                     总计  3923元


资料整理
   资料整理是社团评优的重要标准,更是社团历史活动的最有力见证。
   在5月19日的干部动员大会上,已明确告知各部门收集好相关的资料。所以大家都比较重视,这也是我社成立以来的习惯。
图片﹕①晚会后第二天,向校报记者田丰获取了晚会照片,共85张。
      ②在荆州新闻网、长大在线等网络下载相关的新闻图片。
      ③ 通过QQ,向荆州新闻网记者获取了晚会的合影照片。
视频﹕6月1日,在长江新闻社获取了晚会的全程视频,时常59分13秒。
新闻稿﹕①在5月27日前,已经向荆州新闻网、荆州电视台投稿,内容是晚会宣传的稿子。
       ②5月28日,新闻基本都已出现。在各网络上收集了相关的新闻稿。
由于所有文字资料是我一人经手,所以保存比较完整。


后期宣传
后期宣传主要是在中国民俗学网·民俗学论坛、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网络上宣传。6月1日,荆州电视台·文化荆州栏目为长大非遗社团做了一期节目,类型为现场节目录制采访。其中涉及到我社前期的剪纸班,以及马山民歌晚会、民间手工艺调查等。节目是专为非遗社团而做,也是我社宣传的一个重要部分。
    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我社已经着手准备第二届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并为文化遗产做好了相关的材料宣传。这也是我社非遗宣传的一部分,尽管不是针对晚会。


计划
        马上民歌晚会虽然结束了,但不代表着我们的调查结束。第一次动员大会时,老师已经做好了暑假调查的安排。马山民歌调查分为2组,第一组是马倩组织,继续到马山做相关的深入调查;第二组由我组织到王兆珍老师家里做采访调查。另外,在家乡也要做好家乡的非遗项目调查。十堰市吕家河民歌调查,十堰市房县民间故事调查等。我们的调查仍会继续。

[ 本帖最后由 王一然 于 2010-6-12 21:47 编辑 ]
走进另一个新的世界,开始一个新的征程。

TOP

未完,有些内容正在处理中
走进另一个新的世界,开始一个新的征程。

TOP

回复 2# 的帖子

请帮忙验证有什么问题,做好了给团委,以后还会有支持,做得不好就没有机会了
走进另一个新的世界,开始一个新的征程。

TOP

很棒!
寄语:
一个社团的成长,正因为获得团委系统的阳光,才显得如此蓬勃向上!
爱我所爱,美人之美

TOP

要不要把串词也整一份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