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留守博弈中的促进因素分析
本文分析留守博弈中的促进因素与流动博弈中的促进因素都基于手艺资本和社会网络方面。由于职业和地域的分化,两者在促进作用上存在差异。
手艺资本的促进因素是在村庄的有限空间里,与村庄人情场域的交织,为留守者提供了额外的馈赠和互惠工具。而手艺名声较大的手艺人还可以获得民间权威的特殊关照。因为名气大,在手艺圈外,日常生活中,也会获得便利。
“白水洋镇医院的医生们也喜欢我的豆腐,我要是生病了去医院看,他们都热情地跟我打招呼,给我方便,特殊照顾。”(个案1)
留守者的社会网络提供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体现在社会互助上。闲暇圈里人们之间在日常生活中的随手关照是常有的。而师徒圈,虽然多数达不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境地,但师傅家里有需要的,徒弟们会主动前来帮助。
“带出来的徒弟大多数都是有感情的。我自己在满洲里做生意,我父亲一个人住在老家,同村在家的一个徒弟有事都会过去帮一下。”(个案6)
生活类手艺产品一般在乡村并不是昂贵的物品,手艺也非暴利行业,在乡村的手艺场域中,经济利益追求减弱,而社会互惠功能增强。
4.4.2留守博弈中的障碍因素分析
首先,手艺作为技能资本,在有市场需求时,手艺是稳定的,然而在没有需求的环境中,技能资本的稳定性就无从体现。都说“天干饿不死手艺人”,手艺是“橡皮碗”,那是过去社会的状况,而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下,手艺实质上是有风险的。
其次,留守博弈中的障碍因素同样基于留守者的手艺场域。一方面来自个体自身的观念,另一方面来自社会的评价和标签。
在上文2.4.2中个案17 提到一点:“90年到93年以后,经济思路不好、没有本钱、走不出去的才留守家里做手艺。”
留守者中在自身观念里只将手艺视作谋生活的手艺人,很难有追求手艺改进的驱动力。只求“谋生糊口”的手艺观念渐渐掩埋了他们寻求博弈的想法。
而社会层面的群体评价会有一种标签效应,促使留守者较容易地自我放弃了博弈的努力。
4.5 小结
本章分析了手艺人中选择留守策略的群体在生存博弈过程中的状况。留守的基本模式是留守手艺和留守本地。留守的原因主要是手艺因素、家庭方面的原因、生活方式上的原因、社会关系和交往方面、精神情感方面。原因中渗透出的博弈动机与改行换地域群体重视经济利益的动机有所区别,留守者注重的是生活方面、性格偏好和情感方面的博弈。
在具体的博弈策略中,留守者的策略和改行换地域者有相似之处,也有该群体特有的策略:利用熟人社会的网络资源可传递性、赋予手艺人情馈赠的功能、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结合、致力于内部拓展和职业身份的转化等。
基于留守策略对获得性资本的保持,手艺和手艺网络的社会互助功能促进着手艺人的生存博弈。然而,留守者的自我认同中只求谋生价值和村庄群体评价所贴的“经济思路不好、没有本钱和走不出去”等标签阻碍着手艺人的博弈努力。
5研究结论与思考
5.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经过以上研究,本文对乡村手艺人的生存博弈分析可作出以下几个基本结论:
1、目前乡村传统生活类手艺的现状是手艺趋于衰落和消失,支撑手艺维续的是手艺需求的存在、手艺人的生活观念和对手艺的情感。
2、手艺人的现状已呈现出分化。过去同质性较高的手艺人群体,经过社会变迁中生存博弈的选择,分化成留守手艺者、留守地域者、改行者、改行换地域者四类群体。不同博弈策略的原因主要基于手艺因素本身、社会生活的经济方面、家庭方面、社会关系方面、生活方式方面等。其间的作用机制是环境等客观性原因和性格、情感等主观性原因交织,个体认同和群体影响交织。
3、手艺、手艺人与生活三者处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互相影响中。三者过去处于传统的手艺场域、乡村场域和社会网络场域之下,渐渐随着社会变迁和手艺人的生存博弈选择,增加了市场经济下的场域、城市生活下的场域和网络变迁下的新场域的作用力,所呈现的表征如下:
(1)手艺及手艺人在单纯的手艺场域中受到工业技术革命的直接影响并不大,工业技术革命对手艺的影响是通过经济环境、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价值观念等间接路径发生的。
(2)“手艺”既作为社会网络的媒介,又作为传统手艺人的特有社会资本,还作为手艺人特有的一个场域,其经济功能、社会交往功能、人情馈赠功能、惯习形塑功能等未发生很大变化,只是手艺场域对于改行换地域者而言,已转为虚拟社区的形式发挥着应对外地生活的文化交流和情感支持的博弈促进作用。对于留守者而言,则仍以民间互助和互惠为主要功能。
(3)手艺的经营方式在传统和变迁双重影响力下,既保留了过去家庭式的自由生产,又增加了非正式的民间抱团经营和正式化的连锁店、企业等规模经营。
(4)传统生活下的场域和变迁中的新场域两者交织形塑了新的社会环境,改行换地域手艺人采取了基于社会网络的同质性和异质性、转化劣势和利用优势、通过人情投资以非正式制度博弈正式制度等博弈智慧。留守者采取的博弈策略有社会网络的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内部拓展、转化职业身份、人情馈赠与互惠等。两个群体的博弈策略既有相似,也有差异。
(5)然而,场域间的逻辑和惯习冲突在手艺人的生存博弈中也是明显的。手艺场域下手艺人形成的程式化的思维模式、求稳当的心理倾向、糊口谋生的观念阻碍着手艺人向外的发展。
(6)传统与现代的张力既体现在手艺的变迁中,也体现在手艺人的变迁中,并带着浓厚的地域性民间心理特征。从手艺人的生存博弈过程中,可见手艺的技术性力量在社会网络场域的强大磁场下显得无力。
4、此外,本文在对乡村传统手艺人生存博弈的研究中,也看到了浙江临海乡村讲求实效的民间心理和择校等与手艺无关的场域潜规则。
本研究以S村为个案,所得结论带有S村的地域特征,一方面在相似村落范围内具有一定代表性,另一方面也具有局限性,不能应用于所有村庄的乡村传统手艺人。
5.2 本研究的思考
5.2.1 场域——惯习理论视角的继续思考
从场域—惯习理论中继续思考,就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而言,笔者认为还可以进行场域内个体认知与群体认同,个体逻辑与群体逻辑之间作用机制的探讨。
场域与惯习之间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43],惯习是场域结构的表现,是场域形塑的结果。本文已经作出探讨的是作用于乡村传统手艺人的场域效应。布迪厄认为场域与惯习的关联除了形塑外,“另一方面,这又是种知识的关系,或者说是认知建构的关系。惯习有助于把场域建构成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44],而在建构的过程中,个体认知和群体认同是社会学中一对相互制约的力量。场域内会形成集体惯习和个体惯习,在群体合作博弈中会形成集体内的行动逻辑。个体博弈有个体的惯习逻辑,集体博弈有集体内部的行动逻辑。对两者之间互相作用的机制的探讨,可以从个体与群体角度,深化场域—惯习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博弈论的关系论维度,深化中观层面的分析。
5.2.2 权力视角的思考
本研究基本上是场域、资本和博弈的视角,未涉及权力方面的探讨。布迪厄在关于资本和场域关系的讨论中,提出资本是场域运作和转变的原动力[45]。而其关于资本的理论中又指出资本不仅仅是资源,更重要的是权力,是行动者借以在场域中发挥作用的权力[46]。
而博弈论中关于权力的度量指标——夏普里值和班扎夫权力指数等,都表明投票时的票力有时候只是虚假的指标,权力指数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实力。博弈论中有一个笑话:一个被妻子的独裁所统治的丈夫幽默地说:“家里谁拿主意是一半一半。当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听妻子的,当意见一致的时候听我的。”[47]可见,本研究在权力视角下还有更深入的研究空间,仅仅从资本的来源和表象进行研究还是停留于社会事实的表层,如果能从权力上进一步剖析手艺场域、乡村场域和社会网络的效应,也许能有更深刻的发现。
5.2.3 整体分析的视角
第四章指出留守个体与流动个体之间会发生互动,而留守群体与流动群体之间会发生群体网络层面的互动。确切地说,这不是两种不同的互动实体,而是发生在结构中的互动内容被个体主义视角和整体主义视角分出的两个分析层面。
虽然本文的分析思路是分类进行,但仍然是个体角度网络位置变化和博弈策略的总结,而对群体角度的整体网络之间所发生的互动则没有分析,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5.2.4经济文化类型视角的思考
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自热条件之下,并有近似的社会发展水平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48]定义所指的是“民族综合体”,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人类学视角可以拿来借鉴,进行经济文化的地域综合体中,乡村传统手艺人的比较分析。在同一经济文化类型下的场域既存在结构亲和力,也存在地域文化和民间心智结构上的差异,由此可以探索不同地域的文化所形塑出来的不同手艺场域及场域效应。如浙江乌镇的传统手艺人与本文临海的传统手艺人的比较分析。
5.2.5文化堕距理论视角的思考
奥格本在文化堕距(cultural lag)理论中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一般是物质技术方面的变化发生在前,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变化发生在后,两者在变迁速度上所发生的时差称为“文化滞后”,即文化堕距。当然,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先于物质文化的变化也是时常发生的。[49]
手艺属于物质文化,而社会交往、博弈策略属于非物质文化。运用文化堕距理论也可以对乡村手艺人的生存博弈进行分析。
在此提出一个不知是否正确的思考:笔者认为经济文化类型、文化滞后现象和场域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关联:场域造成了文化堕距,场域和文化堕距的存在是经济文化类型处于变迁中的彰显。
5.3本研究的问题和不足
第一,本文对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尚处在十分浅显的理解中,对博弈理论也是第一次运用,因此有很多不成熟的分析、观点和思考。
第二,本文虽说是立足于社会网络的视角,然而网络之间的关系还是被流动和留守的群体分类而分割了,不够动态的分析。
第三,由于本人是白水洋镇人,在拥有信息优势的另一方面又难以避免本地文化视野的局限。
第四,由于村庄的历史记录不够完整,本研究关于村庄的历史情况没有努力寻找历史资料以核实,主要是通过个案的讲述,是不严谨的地方。
参考文献
专著
[1] 陈立旭.从传统到现代———浙江模式的文化社会学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 蔡成.地工开物:追踪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3]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方李莉.景德镇民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5] 高星.中国乡土手工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 贺雪峰.什么农村,什么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7] 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8] 杭间.手艺的思想.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9]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0] 李明华,杨超,张本效等.村落的技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 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2] 梁平.生存恐慌·最后的老手艺.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
[13] 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4] [美]马克·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络与经济行动.罗家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5]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6] 潘天群.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7] 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8] 韦伯.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康乐,简惠美.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1-254
[19]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0] 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1] 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第2版.刘军.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2] [美]詹姆斯·米勒.活学活用博弈论:如何利用博弈论在竞争中获胜.李绍荣.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3] 周长城等.全面小康:生活质量与测量——国际视野下的生活质量指标.第一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4] 郑杭生,李强,李路路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5] 张其仔.社会资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6] 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嬗变.北京: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连续出版物
[27] 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学术探索,2004,01
[28] 白小虎.市场化进程中的当代浙商.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05
[29] 陈立旭.信任模式、关系网络与当代经济行为——基于浙江区域文化传统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 2007,07
[30] 陈立旭.浙江经济发展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03
[31] 陈立旭.民间文化传统与当代“讲求实效”精神.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04
[32] 陈立旭.区域工商文化传统与当代经济发展—对传统浙商晋商徽商的一种比较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5,05
[33] 陈立旭.区域精神与文化传统的关系审视—当代讲求实效精神与浙东事功学关系再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6,01
[34] 陈科科,王丽娜.布迪厄场域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失业群体的求职与生存南方论刊.2007,05
[35] 崔驰,金喜在.劳动力社会关系网络构建的新视角.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36] 苟天来,左停.农村社会关系研究述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7
[37] 杭间.民生与工艺——传统技艺在现代的遭遇.读书,1998,05
[38]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04
[39] 李正彪.一个综述:国外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研究及其在国内企业研究中的运用.经济问题探索,2004 ,11
[40] 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
[41] 鲁汉.关于民间手工艺传承的当代性思考——以菏泽“捏面人儿”手艺为例.“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2007
[42] 罗昌瀚.非正式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 ,2006
[43] 梅倩.布迪厄场域观下主体行动策略的分析—以武汉市吉庆街为例.大视野,2008,07
[44] 彭庆恩.关系资本和地位获得——以北京市建筑行业农民包工头的个案为例.社会学研究,1996,04
[45] 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05
[46] 孙进.布迪厄习性理论的五个核心性结构特征:德国的分析视角.哲学研究,2007,06
[47] 王晖.中国家庭与手工文化的传播.山东社会科学,1998,03
[48] 肖冬平,梁臣.社会网络研究的理论模式综述.广西社会科学,2003,12
[49] 肖鸿.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社会学研究,1999,03
[50] 颜升级.社会资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6
[51] 余同元.中国传统工匠现代化转型问题研究——以江南早期工业化过程中工匠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为中心(1520-1920):[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5
[52] 俞云峰.浙江农村家庭子女教育负担的调查及政策建议.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06
[53] 张仕平.乡村场域变迁中的农民外出就业:[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 2006
[54] 张文宏,阮丹青,潘允康.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社会学研究,02
[55] 张文宏,阮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社会学研究,03
[56] 周彬.关于中国民间借贷的思考.北方经贸,2002,01
[57] 张旭昆. 制度的实施收益、实施成本和维持成本.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4
[58] 朱国华.习性与资本:略论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上),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
[59] 张炳峰.台州农村居民收入状况的分析.浙江统计,2003,06
[60] 张道一.中国民艺的现状与未来.美术观察,1997,02
县志
[61] 临海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160—170
国外文献
[62] Granovetter.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2ciology, 1991
[63] Mark Granovetter.Ignorance, Knowledge,and Outcomes in a Small World.Science, 2003,301:773-774
[64] Violet T. Ho, Denise M. Rousseau and Laurie L. Levesque. Social networks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Structural holes,cohesive ties,and beliefs regarding employer obligations.Human Relations,2006,59(4):459-481
[65] Louise Ryan,Rosemary Sales,Mary Tilki. Social Networks,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Capital:The Experiences of Recent Polish Migrants in London. Sociology,2008,42(4):672-690
[66] Deborah J. Warr.Social networks in a‘discredited’ neighbourhood.Journal of Sociology, 2005,41(3):285-308
[67] Wellman. B, Haythornthwaite.C. Work, Friendship, and Media Use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in a Networked organiza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8,49:1101-1114
[68] Tolsdolf.C.C.Social Networks Support and Coping: An Exploratory Study.Family Process,1975,15:407-17
[69] Freeman.L.C.Cer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Social Networks,1979,1:215-239
[70] Laumann.E.O. Friends of Urban Men:An Assessment of Accuracy in Reporting Their Socioeconomic Attribute, Mutual Choice, and Attitude Agreement.Sociometry,1969,32:54-69
[71] Andrew G. Walder.The Remaking of the Chinese Working Class:1949-1981.Modern China,1984,10:3 - 48.
--------------------------------------------------------------------------------
[1]本课题研究得到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基金的资助。
[2] 陈立旭.区域工商文化传统与当代经济发展——对传统浙商晋商徽商的一种比较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5,03:8-10
[3] 总结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18930.htm博弈论——百度百科
[4] 左叶松.安徽泾县传统手工艺的当代传承问题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6-46
[5] 鲁汉.关于民间手工艺传承的当代性思考——以菏泽“捏面人儿”手艺为例.“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2007:79-85
[6] 方李莉.正在逝去的手艺—洛川县栖凤镇谷咀村考察.民族艺术,2003,01:85-95
[7] 金磊.《留住手艺》一书阅读联想.建筑创作,2007,05:117-118
[8] 龙叶先.苗族刺绣工艺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湘西凤凰苗族农村社区(榔木坪村)个案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1-69
[9] 朱海滨.浅论浙江东阳“百工之乡”的形成背景及历史变迁.浙江学刊(双月刊),1998,01:81-84
[10] 孙虹钢.师徒博弈.人力资本,2006,04:1卷首语
[11] 李艳.论赣南客家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赣南师范学院学,2007,05:121-123
[12] 陈立旭.民间文化传统与当代“讲求实效”精神.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04:108-115
[13] 陈立旭.区域工商文化传统与当代经济发展—对传统浙商晋商徽商的一种比较分析. 浙江社会科学,2005, 05:3-12
[14] 白小虎.市场化进程中的当代浙商.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05:59-63
[15] 海军.手艺:守艺——以乌镇为个案的民艺研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04,04:68-69
[16] 汪丁丁,贾拥民.一个嵌入社会网络的市场经济:义乌案例.社会科学战线,2007,01:47-62
[17] 肖鸿.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社会学研究,1999,03:3
[18] 肖鸿.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社会学研究,1999,03:4
[19] 颜升级.社会资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6:14
[20] 李汉林.关系强度与虚拟社区——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摘自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96-112
[21] 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44
[22] 辞源.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28
[23] 总结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18930.htm博弈论——百度百科
[24]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10
[25]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4
[26]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 社,2004:133.转引自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学术探索,2004,01:32-33
[27]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9-140.转引自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学术探索,2004,01:32-33
[28]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8
[29]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50
[30] 李汉林.关系强度与虚拟社区——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摘自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2
[31] 梅倩.布迪厄场域观下主体行动策略的分析——武汉市吉庆街为例.大视野,2008,07:27
[32]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65
[33] 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学术探索,2004,01:35
[34] 摘自
http://www.zjtz.gov.cn/ksp/4/_gxs.jsp?node=4117中国台州网
[35] 摘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1517686.htm百度百科_白水洋镇
[36] 陈立旭.浙江经济发展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03:37
[37] 周长城等.全面小康:生活质量与测量——国际视野下的生活质量指标.第一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4
[3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4,32-33
[39] 李汉林.关系强度与虚拟社区——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摘自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2。
[40] 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89:512
[41] 杨萍.不同权威对小学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师范大学,2001:16
[42]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226
[43] 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学术探索,2004,01:34
[44] 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学术探索,2004,01:34
[45]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9
[46] 张仕平.乡村场域变迁中的农民外出就业:[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6: 42
[47] 潘天群.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61
[48] 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53
[49] 来源于KNS5.0数据库平台知识元:
http://www1.chkd.cnki.net/kns50/ ... 6%E5%A0%95%E8%B7%9D
本文来自: 凹丫丫(
www.oyaya.cn)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socihust.cn/xueshu/onews.asp?id=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