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有奖盖楼过大年】我们的节日:各地年俗专题汇集帖~~欢迎各位来盖迎春高楼~~~

六十年前春联创作火热 第一册《新春联》印数过万

中新网 2012年01月29日 16:08 来源:新民晚报  韦泱

  


  书缘使然。在文庙旧书摊先后淘得两册《新春联》小册子,出版时间距今漫过一个甲子,可说不算新的《新春联》了。

  第一册《新春联》,由“上海文艺处文学室、全国文协上海分会”(即上海市作家协会前身)编选,上海通联书店初版于一九五O年二月,印数八千册,当月又再版印刷一次,印数三千册,总计为一万一千册。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春节的到来,上海两家主办方经商定,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拟定了一则“征求新春联”启事,并刊登于上海各报。到第二年一月十五日截稿日止,在不满一个月的时间内,“收到应征新春联共一万五千八百三十副,应征者计一千一百余人,包括工人、战士、作家、教授、教员、军属、职员、家庭妇女、摊贩等各阶层。地区有长春、大连、沈阳、武昌、长沙、北京、汉口等地。其中个人创作最高记录为四百六十副。应征者年龄最轻的为十三岁,最高为七十六岁”。这段《新春联·后记》中的话,说明了当年新春联应征盛况,并说“这次所发起的创作新春联运动,已引起了各阶层普遍的注意,并得到他们热烈响应”。  

  为了赶在春节前印成专册,散发到内地的城市和乡村去,主办方早于一九四九年底,就组成了二十一人的评审委员会,经评审后,选出九百余副编印成《新春联》。此书小三十二开,竖版右翻式,繁体字印刷。版权页后的“目次”上,分一般用、工厂暨工人家庭用、农村用、部队用、学校用、机关用、百业用七个类型,一般用的新春联最多,达五百三十五副,部队用、机关用最少,各为三十副。《新春联》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第一页就有复旦大学教授赵景深的一副对联:“群众一心团结四亿七千万,解放全国欣逢一九五O年”,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主、扬眉吐气的心情跃然纸上。诗人沙金写的是“劳动世界家家欢乐,人民天下个个翻身”,作家何公超写有“解放全中国和平建设,创造新社会富强康乐”的对联,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出版家陈雪帆则写道:“竞购折实公债国家困难就是自己困难,响应节约生产大众幸福才有个人幸福”。难得的是,郭绍虞教授写了一副长联前来应征:“同样是东壁图书西园翰墨只须观点从新即使埋头钻研不复为象牙宝塔,莫再说青衿才子红粉佳人且看决心除旧互相努力学习何尝作蠹鱼生涯”,这副对联倒适用于学校图书馆。不少对联是以集体名义应征的,如北站区大公站应征的对联是“劳动生产摇钱树,精简节约聚宝盆”,复兴中学的对联是“城乡互助助人助我,劳资两利利己利他”。

  时过境迁,不少对联内容已成“明日黄花”,留有那个年代特有的印痕。而有的因弘扬传统文化、民族美德等,到今天仍能适用,比如关于迎新祈福、厉行节约、劳动致富等方面的对联,具有永恒的审美效应。因为对联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所以被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当然,现在写春联应与时俱进,除了形式是传统的,内容则宜新颖、别致,更具有时代感。

  这册《新春联》的封面(左图)亦颇可观,一幅富有民俗气息的彩色剪纸,画面中其乐融融、人丁兴旺的农家,充满着辞旧迎新的欢快气氛。

  另一册《新春联》,为一九五一年一月出版,由全国文协上海分会独家编选。与前一年出版的《新春联》不同的是,版式小至六十四开本,“目次”上只有一般用、工厂用、农村用、商店用、其他等五类,对联数量也少了。总之,是“瘦身”了。这册《新春联》,作者的姓名中,我看到了“独鹤”,即老作家严独鹤是也。他写了三副对联,如“英勇参军欣献岁,光荣祝捷喜迎春”、“喜听腊鼓随腰鼓,高唱秧歌接凯歌”等。从旧社会过来的旧派文人,投身新社会的新环境,有切身的新旧对比感受,写出的对联也出自肺腑,言为心声。严独鹤是我国新闻界前辈,曾主编《红》《快活林》等杂志,建国后任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可惜在“文革”中惨遭迫害,于一九六八年八月去世。

  时下,人们抱怨过年的年味淡了。尤其在城市里,春联已难得一见。然而,两册由上海作家协会主编的早期出版物《新春联》,却折射出六十多年前春联创作、书写运动热火朝天的文化景观。

TOP

回复 26# 的帖子

正月初七人日风俗:以七种菜为羹 凭天气占灾祥
中新网 2012年01月29日 15:39 来源:羊城晚报


插图作者/刘欣玥  李 成

  正月初七为人日,此说相沿已久。汉朝的东方朔就曾在《占书》中讲道:“岁后(即除夕后)八日,一为鸡,二为狗,三为豕(猪),四为羊,五为牛,六为马,七为人,八为谷。”这在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里也有载录:“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头鬓;又造花胜(一种头饰)以相遗,登高赋诗。”

  这一习俗在中国的乡村几乎到处都有很好的传承。虽然随各地风土不同,活动内容有一定的变异,但都确认初七为人日无疑,似乎比七月七夕的乞巧和九月九的重阳节更受重视。

  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鲁彦于上个世纪30年代(1934年)有一次陕西之行,后作有《关中琐记》一文,其中第五节的“招魂———郃阳风土之二”主要讲当地过“人日”的活动情景:

  “阴历正月初七,旧称人日,郃阳俗呼人七日,是招魂的日子。凡出门在近处的人,这一天都需回家过夜。大家吃一顿馄饨,叫做吃寿星馄饨。天将黑的时候,在土地神像前点一对长烛(每家都有一尊泥塑的土地像,置在大门内墙龛间),房内也燃烛,好让魂魄回来时,容易辨别门径。就寝前,家长在门口喊着家里人的名字,叫他回来,房内有一个人代替着大家回答着‘来啦’。”

  正如鲁彦文章所示,几乎所有与人日有关的活动,都切合“人”这一主题,即都为了祈愿人的健康长寿。

  在我的家乡安徽农村也是如此。我小时候,每逢人日这天,村里家家都必有一番造作,主题是打胡椒汤吃;另外还有一些戒律,主要是不动刀剪。

  所谓“胡椒汤”者,也就是《荆楚岁时记》里所说的以七种菜做成的羹。哪七种菜呢?其实有十三种食物可供选择:莲子、桂圆、红枣(或丝枣)、薏仁米、荸荠、白果、花生米、豆腐、青菜、葱蒜、麦面、山芋粉等。其做法大概是先将一锅水烧开,配料先后下锅,不断搅拌,再佐以胡椒,故名之曰“胡椒汤”。据说,这胡椒汤味道鲜美,似甜不甜,似咸不咸,似辣不辣,开胃爽口,滋味特别好,而且还有健脾强肾、补虚益气功能,所以为乡人所喜嗜。但是,我却极不喜欢吃这“四不像”食品,每到人日晚上,家人除了做一大锅胡椒汤别无他物,我必对之蹙眉愁目,说吃这玩意干什么。母亲便告诉我:今天是人日,也就是人的生日,人是在这一天来到天地间的;因怕人生出不久,容易造百物侵害,故祖先造作这胡椒汤,是要将人的灵魂紧紧地巴糊在身上,不致丧失。说后,还要强迫我无论如何也要喝上半碗。至于为什么要把刀剪紧密地收藏起来,也有说法:不动刀剪,那么就可保在这一年里不被刀剪伤害;另外,可以减少老鼠侵害,因为老鼠是喜欢磨牙的,在人日这天不动刀剪,就是为了不让老鼠模仿。

  哦,原来如此。我觉得古人的想法真是朴素而又奇妙。

  除了上述活动外,古人还有在这天凭阴晴以占一年灾祥的习惯,当然是晴则祥,阴则灾。《荆楚岁时记》里所说,人们在人日喜欢剪纸戴花、登高赋诗之类的,在我们家乡已很少看到了。不过,如果人日这天天气晴好,人们还是喜欢到田野上走走的,一是,天气从此变暖;二是,又处于农闲,到田野里散散步,观观风景和农作物,不仅是难得的消遣,还可以为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作筹划打算呢。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作有《人日》诗二首。其一五律,其一七律。大概都是在流寓成都时所写。五律那首的调子有点悲凄,故有“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之句;七律那首调子似乎乐观一些:“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樽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清人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这四句诗是“就人日风俗写景”。由此可见,人日的风俗是一直都受重视的。

TOP

成都人日祭祀大典拉开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序幕

2012年01月29日 14: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人日游草堂”活动拉开了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安源 摄



    “人日游草堂”活动拉开了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安源 摄


  中新网成都1月29日电 (杨杰 安源)八乘大轿、华服仕女、高头大马、梅枝奠帛……1月29日(正月初七)上午在成都杜甫草堂举行的诗圣文化节人日祭祀大典,拉开了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贾兰告诉记者,2012年正值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该馆将举办横跨全年的系列纪念活动。龙年春节杜甫草堂博物馆举办了以“诗意传情,民俗闹春”为主题的第三届诗圣文化节,其中在正月初七举办的“人日”祭拜仪式,由文化名人康震担纲主祭人,同期还举行“草堂唱和”诗歌朗诵会一道,为杜甫诞辰首献礼。
  诗圣文化节人日祭祀大典以“敬”“传”“颂”三条主线串起,比以往的祭祀更加紧凑。仪式开始后,红衣古装仕女端过瓷瓶奠帛,康震首先接受梅枝点水净手,并高举奠帛完礼。“敬”的环节中,主祭人向诗圣敬酒。随后众人走到史诗堂,诗童同颂《中国少年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并向诗圣献花,完成“传”的仪式。最后在工部祠,康震念出祭文,由演员扮演的杜甫在祠前奋笔疾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此完成“颂”的仪式。  (完)

TOP

陕西民俗:正月花灯俏 娘舅更成“抢手货”(图)

光明网 2012-01-29 10:22: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陕西泾阳大堡子村口用甘蔗挑灯笼的姑娘。 张远 摄

  28日是大年初六,年味尚浓。家住陕西泾阳县大堡子村的张坤中午时分便来到村口的商店,在一大堆形形色色的灯笼中仔细挑选,晚上他要给堂姐10岁大的儿子送“灯笼”。
  泾阳县地处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位于中国领土的中心位置,被誉为大地原点。是一片沧桑古老、有着深厚历史沉淀的土地。其淳朴的传统风俗和民俗文化保留至今,于陕西关中地区而言有相当的代表性。
  按当地风俗,每逢正月十五,凡12岁以下的孩子都要打上娘舅送的灯笼,以示来年“照舅”,茁壮成长。而灯笼上一般都会印有“长命百岁”等祝福的话语。故此娘舅送外甥灯笼已成为当地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今年23岁的张坤已于去年成婚,也是村里少数几个未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之一。于是,每年给堂姐儿子送灯笼的“重任”便落在了他的肩上。“按风俗说来,这灯笼应是堂姐的亲兄弟送。”张坤说,但堂姐是独生女,所以送灯笼一事便须由自己去“代劳”了。
  “打灯笼,找舅舅,舅舅躲在门后头。”据张坤的母亲王彩丽介绍,自己儿时的正月十五,都会打着自家娘舅送来的灯笼。“那时亲戚多,送灯笼的场面也比如今热闹许多。”王彩丽回忆道,有些人家的孩子甚至还会收到5、6个灯笼。元宵节,就听见街上传来“娃娃出来玩灯、不要你红、不要你绿,只要你一根洋蜡烛”的吆喝声,孩子们便会统统提着灯笼出来玩。小孩都喜欢显摆,拿出灯笼来比,比谁家的工艺巧、个头大。
  据该村党支部副书记孙创盾介绍,大堡子村现有村民近1100人,但在家庭组成上有70%都是四口之家,且20至30岁之间的年轻人只有60余人。“近些年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其所形成的家庭内部关系也没有以前那么完整和全面了。”孙创盾说,所以在风俗讲究上必然会出现“以表代亲”的情况,有些小孩收到的灯笼甚至是外婆送的。
  张坤告诉记者,“我们的父辈还有兄弟姐妹,遇到困难还可以互相帮扶一下,而当我们这些‘80后’、‘90后’大多没有亲生的兄弟姐妹,有的表舅每年都要给不同姓的外甥、外甥女送灯笼。”
  西安民俗专家王智指出,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间接造成新一代的孩子没有叔伯舅姑等亲属的现象,对传统文化及风俗习惯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只是现阶段过渡时期存在的一个现象而已,通过今后生育政策的调整,这种现象会得到一定的改善。(张远)

TOP

乐在春节:春节民俗一箩筐

2012年1月27日《整点新闻》(晚间版)

主持人:年年春节都相似,但各地的过法却各有不同,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短片来关注一下中国的春节民俗。

(小标题)春节民俗一箩筐:龙年话龙

解说:为了庆贺农历龙年的到来,汇集了多位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优秀作品的《龙年民间艺术大展》春节期间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开展。由民间艺术家精心制作的以“龙”为形象的85件民间艺术品,将让市民在“赏龙”之余领略南京传统民间工艺的绝活精粹。

据介绍,此次展出的“龙宝贝”涵盖了云锦、剪纸、金箔、金银细工、灯彩、绒花、脸谱、微雕、竹刻、皮影、绳结、泥塑等近20个门类,是南京民间艺术的一次集中展示。

除了与龙有关的民俗工艺品,今年的生肖龙票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很多网友评论说,今年的这条龙看起来威风凛凛,霸气外露,是一种民族信心的体现。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作为将龙视为民族图腾的华人来说,这款邮票都显得有些“凶神恶煞”,西方人也许就更不能接受了。


同期:北京师范大学 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萧放

东西方文化不同,中国的文化从几千年就把龙做一个神物,后来做一个皇权的象征,后来我们现在作为一个民族的图腾、作为文化标志物。我们对龙,是作为我们自己的一个符号,我们自己觉得很亲切,但是在西方文化来讲,可能他们的传说跟我们不一样,他们经常把龙想象成一个很恐怖的一个动物,所以如果我们在向世界介绍我们龙的形象的时候,他们如果从他们文化传统的角度去理解其实不太好接受。我们这个龙,不能让人觉得可怕,不能让人觉得是有畏惧,我们要给他亲和力比较强的形象比较好。

(小标题)春节民俗一箩筐:打糕祭奠灶

解说:在浙江的乡村田间,新春吃年糕则是最为传统的习俗。在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东山村,一年一度的年糕节正在热闹举行。

杭州萧山河上年糕工艺上分为磨粉、蒸糕、打糕和成型四个步骤。与许多地方采取用熟米直接打制所不同的是,河上年糕首先要把米放入磨盘先磨成米粉,这样做即可以保证年糕有更均匀的口感,也可以节省蒸煮过程的时间。磨出来的米粉被放在大木桶当中,经过十几分钟的蒸煮后就进入最有看头的打年糕环节了。和有些地方采用石榔头不同,河上年糕使用的是木制榔头,您可别听是木质的就觉得轻松,这些母榔头每个都有成年人的大腿粗,至少有30斤重,在打年糕的时候,年糕师傅需要把榔头举过头顶全力砸下去,力气之猛连隔着五六米远的人都能感到地面的震动。同时另一位年糕师傅迅速用手把年糕从榔头上剥离下来。两人如此往复配合。打完了年糕还不算完,当地村民都有用年糕做猪头的风俗。寓意年年都能幸福富裕。同时这些年糕猪头,家家户户祭奠灶神爷必不可少的工具。

(小标题)春节民俗一箩筐:淡淡的年味 流失的回忆

解说:每年春节,都会有一些地方过得红红火火;但也有一些人反映“年味儿”越来越淡。对此,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乌丙安教授表示 “年味儿”之所以越来越淡,是由于丰富有趣的民俗民间“过大年”的各种形式和内涵已经失落,人们的头脑中逐渐失去了年节文化的记忆。

同期: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 乌丙安

年味其实最根本的就是刚才说的,是精神内容,精神期盼的内容,不是闹闹轰轰。为什么总觉得年味不浓呢?就是因为你进入年的期,年有个期限,这个期限里头,这个精神状态没有了,我认为年味是这个。


解说:已经83岁高龄的乌丙安告诉记者,年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过去的年并不是我们现在法定假日那么几天,在民间过大年却是从腊月起直到正月十五,足足要欢庆45天。而在这期间,人们要敬天祭祖,每一天都有固定的习俗。

乌教授说,从民俗学角度看,“过年”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最集中最完美的展示。现在有人说“年味儿”淡了,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很多朴素的民俗内涵被误解了。


解说:乌教授最后告诉记者,合家团聚,祭祖敬神,大办社火,普天同庆这些传统“过年”活动汇聚了民间的年味儿,表达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才应该是‘年’最初的味道。他建议把这些传统的习俗还于民间。乌教授认为,传统节日文化发展创新是可以的,但不要丢失它的本源。

综合新华社报道。(完)

TOP

春节出生的不算“龙宝宝”?

■“立春派”:立春才是“岁首”,应属兔 “初一派”:节气不是年历,应属龙 ■民俗学家:两者都不错,初一更合理孩子该属啥,父母自由选
发布者:渊渟 时间:2012-01-28 12:12:06 来源:解放牛网 新闻晚报
记者 俞陶然

    晚报讯春节里出生的孩子是龙宝宝吗?昨天,在微博上出现了这样一个话题,引起不少网友和专家的讨论。有的网友认为“当然是龙宝宝”,而有的人则认为“农历正月十三(立春)之后出生的孩子才是龙宝宝,因为生肖交替应以立春为准”。对于这场争论,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表示,双方都有道理,但他认为“以正月初一为龙年的发端”更合理,所以春节里出生的孩子可以算“龙宝宝”。

    为什么一些专家和公众把立春作为龙年的起点呢?民俗学家艾君在微博上表示:中国黄历是以立春确定生肖的。黄历是“传统农历”,它把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作为一年的起点,因此生肖应以立春为准。在中国古代,千百年来都是这么定生肖的。民国二年(1913年),民国政府发文规定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这才催生了“以正月初一定生肖”的另一种民间习俗。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王俊杰的观点与艾君相仿,他指出,辛亥革命之前,农历大年初一称作“元旦”,立春称作“春节”。根据老黄历,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是岁首,所以生肖应以立春为起点计算。中国传统的“属相算命”、“推八字”等,都是以立春作为一年起始的。但王俊杰在微博上也指出:“只要你不迷信,不相信‘算命’,那么从今年正月初一开始算作龙年,也未尝不可。 ”

    作为上海的民俗学专家,田兆元教授也参与了这场讨论,他认为,无论是把大年初一定为龙年之首,还是把今年立春定为龙年之首,都是有道理的,但前者更为合理。这是因为,二十四节气不是年历,而是附属于农历的农事时节,它与阳历相关,却无月日体系,因此,确定何种年份,应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准。 “在奉行公历的当今社会,如果我们在采用公历、农历的同时,再引入一套以立春为岁首的纪年体系,那么年份和月份会被弄得支离破碎,这就不太合理了。 ”田兆元告诉记者。对于“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立春应成为岁首”这一观点,田教授表示,中国古人设定的“立春”节气,只符合当时黄河下游地区的气候规律,如今我国很多地方在立春这天还是冰天雪地,并没有春的气息。 “所以我觉得把正月初一定为岁首,更加合理。 ”

    田教授也指出,民俗具有多元性,不能简单地判断对错,应允许民众有不同的选择。“有些人认为今年春节里生的孩子仍是 ‘兔宝宝’,这不能算错误观点,算‘龙宝宝’还是‘兔宝宝’,就看孩子父母的喜好和选择了。 ”

【宝葫芦已发送】

[ 本帖最后由 耿羽 于 2012-2-13 08:56 编辑 ]

TOP

刘锡诚:道不尽的春节

文新传媒 日期:2012-01-26 09:30:19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一个节日。与西方国家的宗教节日不同,春节是在农耕文明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岁时节日。《尚书·大传》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始’犹‘朝’也。”古人此说为春节作为一年之始的岁时节日提供了最为坚实的依据。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的春节,如今已经成为民族精神、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最为集中的载体,同时也是国家认同、民族凝聚的重要元素和代表性文化符号。
  尽管史学家们还没有确证春节形成节日的最早时间,但地下文物和地上文献告诉我们,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了“年”这个字,其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表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春秋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春秋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凡此种种说明,历史上早就已出现和使用“年”这个字眼和概念了。

  夏代实行夏历(后也称农历),周代实行周历,秦代实行秦历。这三个朝代的历法,正月的时间是不相同的,因而元旦(新年)的日期自然也就有所不同。《礼记·月令》说:“(周)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周天子过的“元日”,虽然与夏历的元旦日期不同,但其所指却都是正月初一元旦。汉承秦制,但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恢复夏历。从此一路下来,没有大的变化。《后汉书·礼仪志》里有朝廷过元旦的记载:“后汉天子元旦幸德阳殿受朝贺,大宴群臣,赐观诸伎乐。”在中国历史上实行夏历的时间最长,“新正”、“元旦”、“正旦”、“元日”、“岁首”、“新年”等,都是元旦(新年)的大同小异的称谓。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即1912年,政府颁定官方采用公元纪年,同时保留农历为辅历,把惯称的农历“元旦”改称“春节”。这样算起来,中华民族过春节,至少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而且到了近代,逐渐演化为一个从腊八起到元宵节止的全民性的大节。

  如若做一个民俗学的解析,可以看出,春节大体是由仪式和意义两个层面的内容构成的。属于仪式层面的,从周代的“至其元日,命社以祈农祥”,即祭祀谷神,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发展到近现代,春节的仪式日渐其繁,如祭灶、贴对联、守岁、撒芝麻秸(驱鬼驱邪)、驱傩、吃年夜饭(交子)、生旺火、燃香、放爆竹、挂先祖轴和祭祖、请家神、拜年、破五、吃元宵等,而每个仪式的背后都有特定的文化含义。属于意义层面的,大体是四个方面:一是春夏秋冬季节交替和四时肇始的标志,是岁时的节日或时间的节点;二是家族团聚、亲朋欢宴、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增进家族凝聚力的契机;三是祀拜天地、礼敬祖先、慰抚亡灵、安慰生者的佳期;四是劳动者休整的假期,用唱大戏、闹社火、踩高跷、舞龙耍狮子等欢乐的方式,充分释放被压抑了一年的生命活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昌明和观念的变化,春节习俗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嬗变。相对说来,其意义部分的核心比较坚固,变化不大,而仪式部分则变化较快较大。如给亲朋拜年,一般不再磕头,而更多地通过寄送贺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表示祝福;如除夕守夜,亿万人在观看春晚节目中度过;如子时吃年夜饭,在城市居民中变化较大,很多人家喜欢到饭店里聚餐、家庭团聚,而包饺子吃饺子的种种习俗和禁忌几近无存了。《史记·天官书》里所说的“凡候岁美恶,谨候岁始”,即根据大年初一天象预兆一年吉凶的民俗,也早已被民众扬弃了。文化的进化脚步匆匆,谁想留是留不住的。

  过往的农耕文明社会条件越行越远了,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道德风尚、寄寓着民族精神的春节,是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更不会消亡的。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是大自然的需要,是民众的诉求,一年一度,周而复始。

  春节常青!(刘锡诚)

TOP

龙年春节:“众里寻她千百度”江南水乡年味最浓

2012年01月26日 22: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同里古镇退思园广场舞起长龙  王彩凤 摄


同里古镇水上游受游客青睐  王彩凤 摄



  中新网苏州1月26日电(记者周建琳)龙年春节,江南水乡可谓是大赚“人气”,热腾腾的年味,使得古镇人丁兴旺,热闹异常。真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发现还是江南水乡年味最浓。

  大年初四,苏州仍是阳光灿烂。一大早,同里镇东停车场大巴和私家车已井然有序地相继停满了整个停车场,在乘坐电瓶车的地方早已排起长长的队伍,游客有序地等待乘车进景区游览。在古镇入镇口,一眼望去,游客络绎不绝。

  同里古镇区有大红灯笼和中国结作点缀,节日喜气尽显;退思园门口的财神送福、三桥的渔文化等水乡风情的展示;广场上的吹糖人、炒米花、冰糖葫芦、棉花糖……都给广大游客带来了热烈欢快、极具浓郁气息的传统春节气氛。坐上小船娘,看着船娘摇着橹,划破了水面,水上飘来的是游客笑声....。.万紫千红总是春,喜庆祥和的年味为小桥、流水、人家的同里水乡古镇增添了一份别样的妖娆。

  “在城市里过年好像就是一顿年夜饭,总觉得缺少些什么。”来自的上海的邵佳说,“我选择到同里走走三桥,就是想让全家人感受到更浓的年味!”

  同样,连日来,周庄文化街上也是游人络绎不绝,欣赏着“周庄十二坊”,游人无不对这江南手艺叹为观止,很多游客看不过瘾,竟饶有兴致的和周庄艺人一起动手制作了如糕点坊、酒作坊等技艺作品。

  周庄的闹春将持续三个星期,年初五的接财神;正月十五尝元宵,赏灯等,游人可以坐采莲船游古镇、踏访沈万三故居、酒肆内大碗喝酒、品“蚬江三珍”、住民居客栈、到古戏台听曲、学民间手工艺……圆一回明清旧梦,在周庄过足“年瘾”。

  古镇民俗,林林总总。 木渎推出了“乾隆皇帝巡游送福”、做年糕、学苏绣、刻版画、编竹篓等节目,令游人目不暇接。有的游客还可以穿上各朝各代的服装,可以过足穿越瘾。

  踏访江南古镇,龙年这个春节,江南水乡古镇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充满灵性的艺术表演,让海内外游客沉醉,也让他们感动。(完)

TOP

民族风、土年货 追寻最纯粹的江南乡土“年味”

2012年01月29日 18: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杭州1月19日电 (沈溦)炒花生、玉米饼、现打的农家麻糍……一样样的土年货看得人眼花缭乱,在挂满红灯笼的木制农房下走走,看一出农家媳妇自编自导的民族舞。龙年伊始,在浙江省新昌县的小山村——外婆坑村,记者体会了一把许久未有的乡土“年味”。

  “年初一,就有两百多名游客来村子里观光,很多人都忍不住亲自上去打麻糍,还有上台和姑娘们一起跳舞的哩。”外婆坑村支书林金仁说起自家的乡村旅游,不禁打开了话匣子,“要不是这两天又下雨又下雪,进村的路难走,来的旅游团肯定还会更多。”

  外婆坑村,坐落在新昌县城西南40多公里的山林之间。20年前,这里是个不通公路、不通电话的穷困村,如今则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上海世博之旅”的旅游示范村,而这里成功的秘诀,就是主打“乡土牌”。

  村子里,排排老木屋没有像其他村庄那样因为盖新房而推倒,经过修缮,挂上红灯笼,映上前几天积下的白雪,远处山上是茶树林,伴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不知会勾起多少人对童年春节的回忆。

  在村边的空地上,记者看到十几名妇女正在排练着舞蹈,经村民提醒才知道,这就是外婆坑村最出名的少数民族媳妇组成的舞蹈队。在这个小小的山村里,竟有着几十个少数民族的媳妇,外婆坑也有了“江南民族第一村”的美名。

  熊朝兰是村里民族舞蹈队的队长,苗族,17年前,她从老家云南马关县嫁到外婆坑村。在她之后,陆续又有20多个苗族姑娘嫁到这个小山村。

  “年初一,我们舞蹈队就给游客跳芦笙舞,唱苗歌。这样的表演在我们那可多人爱看呢。”熊朝兰说,在老家,每年春节,他们都要过花山节,嫁到新昌后虽然没有这么盛大的节日,但她也希望和姐妹们一起跳跳舞唱唱歌,把年的气氛带足了。

  记者了解到,外婆坑村生活着白族、傣族、瑶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媳妇,这些女子能歌善舞,已经成为该村一道靓丽的风景。几年前,该村的少数民族媳妇组建起了一支民族舞蹈队,每当有游客前来,大家都会穿起民族服装,唱歌跳舞欢迎游客的到来。(完)

TOP

四川乡村文化年味浓 4000多乡镇上百万农民喜登台

中新网 2012年01月29日 13:48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刘裕国

  1月21日一大早,四川安县花荄镇柏杨村建房小区村民吴良琼大娘给小孙子喂完早饭后,叮嘱老伴照顾好孙子,便匆匆赶去排练春节节目。春节期间,村里自办的“农民春节晚会”最受村民喜爱。

  龙年春节,巴蜀大地处处文化飘香。据统计,春节期间,四川4000多个乡镇上百万农民群众参与文艺演出活动,呈现出“乡乡有演出,村村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喜人景象。

  服务与引领,点燃群众参与热情

  去年以来,四川省文化系统干部下基层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文化厅长走县驻乡,抓典型,做示范,与文化站长面对面交流,手把手帮带。文化干部进村入户,改剧本,编新戏,抓排练,促进乡村文艺演出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紧锣密鼓,全省34个文化馆、16个图书馆改扩建、426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750个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室)和217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专用设备配送工程全面完成。98个公共图书馆、147个文化馆步入全国等级馆;32个县乡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个项目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项目)。

  四川投入资金9069万元,在甘孜、阿坝和凉山州木里县新建436个乡镇文化站,将2761个党员远程教育站升级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级基层点,为106个富民安康牧民定居点文化活动室配送设备。全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流动文化服务共11833场,受惠群众达3563万人次。

  新春文化活动场次多、门类齐、覆盖广。专业与业余结合、城市与乡村互动、文化品牌活动与民间民俗活动辉映、公益性活动与文化市场交融。全省89个博物馆纪念馆、161个图书馆,204个文化馆,426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春节期间,四川全省数百台流动演出车、图书车、电影放映车、文化服务车、流动博物馆活跃在基层,上百台大型舞台文艺演出、1500多场民俗民间文化活动、展览活动、文化下乡活动在社区、乡村陆续展开,成千上万幅春联、年画送到农村,贴上农家门楣。

  为了方便和引导群众参与,四川省文化厅专门印制了“欢度龙年——2012四川省元旦春节文化活动菜单”指南免费发放,并在网上公布,轻点鼠标,群众就能查到离自己最近的文化活动。

  群众唱主角,文化大餐变成自助餐

  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说:“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老百姓需要什么,自己就演什么,把文化大餐变成自助餐,满足多种需求,以推动城乡文化均衡发展,共同繁荣。”与往年相比,四川今年的活动内容更丰富,参与群众更广泛,年味和文化味更浓。

  “说平安来颂平安,中央省市抓安全;全民行动齐参与,平安和谐人人欢……”这是安县花荄镇联丰村农民快板文艺队表演的“平安颂”七言群口快板。如今在联丰村,“拿起锄头种田地,放下锄头说快板”,成为当地农民的新时尚。

  为了激发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安县在乡村成立了80多支农民文艺小分队。这些小分队长期活跃在乡村,通过传唱、快板、相声、小品等形式,传送政策,解疑释惑,深受群众喜爱和欢迎。

  1月24日,大年初二。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祝村的妇女们直奔村里的“农家乐广场”。小广场坐落在大渡河畔的一个土坡脚下,篮球场、乒乓台、健身器材、坝坝舞场、农家书屋一应俱全。伴随着《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曲,广场上传来村民们一阵阵爽朗的笑声。这几年,村里、镇上重视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只要活动需要,添置服装道具、音响设备、聘请老师等都舍得花钱。

  南充市2012年乡镇春节文化体育活动在人群集中、交通方便、适宜群众参与和观看的地方开展。主题性广场、街道等活动场地遍布全市城乡,群众参与演出成为今年春节的一大亮点。

  青川县春节期间开展多项具有民俗文化特色活动。鼓励指导狮舞龙灯、戏曲演唱等民间文艺形式在基层开展;县文体局举办狮舞龙灯调演活动,邀请来自全县各乡镇代表队参赛。

  北川举办了迎新春系列文化活动。除夕当天,北川新县城举行了迎新春民俗文化大巡游,全县23个乡镇、6个县级部门以及永昌镇4所学校分别组织巡游队伍游新城,在沿途表演羌族萨朗、藏族锅庄、花棒、羌绣等20多个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节目。

TOP

满族过年老礼儿多:十五轱辘冰 一年都不会生病

中新网 2012年01月30日 15:21 来源:城市晚报 
  

  小年烧灶王爷,日子更红火  家家院内竖灯笼杆、高挑红灯,小孩子玩嘎拉哈、吃萨琪玛……”
  1月18日,通化县金斗乡的谷德全老人向记者介绍了长白山满族过年习俗,他是通化市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传承人。

  小年送“灶王”

  来年家里光景更红火

  1月18日,记者来到通化县金斗乡湾沟村谷德全老人家中,虽然外面数九寒天,但一进屋却温暖如春,屋里面欢声笑语。

  谷德全家是村里的老户,整个村子500多人,几乎都是亲戚。他是满族人,镶黄旗。

  据谷德全介绍,满族过年习俗一般是从小年祭灶这天拉开序幕的。他记得小时候经常叨咕的一套嗑“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据说小年这天灶王爷要上天做“述职”,所以家家户户会敬献灶糖,让灶王爷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给家里一个更红火的光景。

  家家院里挂灯笼

  初一到十五彻夜不息   

  小年前后就要开始杀年猪了,杀猪这天主人会请亲友前来赴宴,既为联络感情,也表示庆贺。

  除了准备吃的,小年过后家家都在院里竖起灯笼杆子,灯笼杆顶上插着青翠的松针,在红灯笼的映衬下格外喜庆,“傍晚天黑时,会在灯笼里点上蜡烛,现在条件好了,里面都扯上电线放红灯泡了,红色的纸灯笼也变成红绸布的了。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晚上灯笼都要点亮,彻夜不熄,预示着日子过得红火兴旺。”谷德全说。

  三十煮饺子

  破了就要喊“挣了”

  “过年当天,家里一般都做上8道或者10道菜,寓意着八方进财、十全十美。这天吃鸡肉时必须全都吃光,否则来年会拉饥荒;而吃鱼时,必须留下一部分,代表着年年有余;而且必吃生菜,预示着生财的意思。”谷德全说。

  此外,大年三十晚上的规矩也很多。“老年人给俺们留下了这么个规矩,大年三十晚上不能吃酸菜馅儿的饺子,据说吃酸菜馅儿的饺子来年会过得穷酸;三十儿晚上都吃白菜馅儿和萝卜馅儿的饺子,人长得会白净,说话也和气,而且爽快脆生。煮饺子时,也有说道,灶坑里需要烧杏条,意思与兴旺谐音,一家之主会在屋内冲着厨房喊,饺子挣没挣?煮饺子的妇女便会笑着答,挣了,挣得可多了,明明饺子都煮破了,也不能说是破了,必须说是挣了,预示着来年挣大钱,发大财!”

  如果家里儿子有到结婚年龄未娶妻的,大年三十晚上,老人还会让他抱一抱荤油坛子,预示着来年动婚。另外,东北的满族人家都有大火炕,三十晚上孩子们都会换上新袜子在炕上蹦,预示着自家的小日子蹦了个高,越过越有,同时也表示踩小人。

  十五轱辘冰  

  一年都不会生病

  “到了正月十五也很热闹,晚上大人孩子都会跑到河套冰面上去打滚儿,撒欢跑,笑闹不止,一边打滚一边称正月十五轱辘冰,来年不会肚子疼。”谷德全说。

  (记者 王耀辉 报道/摄)

TOP

老年画展引发集体回忆 具有艺术和史料价值

中新网 2012年01月31日 09:30 来源:天津日报 

 添祥增瑞 图示时代 具艺术和史料价值

  老年画展引发集体回忆

  (记者 周凡恺)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举办的社藏中国老年画系列展日前在该社马场道展览馆举行,113幅从民国初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内容涉及民国通俗教育年画、改良年画、老上海月份牌年画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时代风貌的年画,在春节期间吸引了大量观众,不仅为观众奉上了一道视觉盛宴,也勾起了人们对已逝岁月新年的美好回忆。

  与爆竹和春联一道,那些为中国人的中国年添祥增瑞的老年画,曾点亮过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家。中国年画自诞生至今,始终以一种草根所特有的顽强精神,无数次地在年令时节以一种最简单、最直接、最大众,也是最浪漫的方式,温暖过一代又一代国人,它是真正属于大众的艺术,也是属于中国人特有的抒情达意的方式。

  中国年画曾分为许多种类,如通俗教育年画、改良年画、老上海月份牌年画等。有关专家称,过去的封建教育读四书五经、作八股文章以取士,民国时期改为学校制,即利用学校教育改革中国落后面貌,有识之士认为“美育”可改良人的品质。“通俗教育”系列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旨在通过年画这种喜闻乐见,容易被当时民众所接受的形式,起到传播知识、教化人民的作用。其中,既有以百姓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为内容,也有反映时代风貌、社会新气象的作品。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民国初年的改良年画。民国初年,直隶(河北)巡按使公署天津教育司社会科对年画进行改良,旨在辅助社会教育,破除陈旧陋习,革去社会恶习,遂对天津杨柳青年画进行了考察,并在天津以彩色石印法印制了一批“改良年画”。 这些年画把天津旧年画里习惯表现的一些陈旧迷信的内容,改为宣传团结互助、立志爱国、破除迷信等新思想、新观念,使天津改良年画生机勃勃,成为天津新文化的一个亮点。

  新中国成立后,《姻缘劳动》《给朝鲜人民写慰问信》《庆祝国庆节毛主席大检阅》《拥护和平》《互助丰收》等作品,都是新年画的代表。新年画担负着对新中国的社会生活、美好未来、民族形象的设计塑造任务,它以新的符号体系图示了这个新时代。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李毅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参展年画作品都是天津人民社的社藏,这些老年画不但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举办这样的展览,一是要传达最美好的祝福,二是表达我们对那些为年画艺术做出贡献的老艺术家们的敬重和怀念之情。  

  此次展览将持续一个月,免费参观。这也是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普及文化、艺术惠民的一项举措。 同时,此次展览也是年画系列展的首展,随后还有其他不同题材的年画陆续展出。

TOP

南京“给初嫁女儿送花灯”等习俗逐渐消失

中新网 2012年01月31日 09:51 来源:南京晨报


正月初八是传统的“上灯日”,夫子庙东西市场内的各式彩灯都已摆上摊位。

  “不到夫子庙等于没过年,到了不买盏灯等于没过好年。”这是南京的一句老话,而“正月十三上灯,正月十八落灯”也是不少南京人看灯的习惯。但江苏省非遗传承人曹真荣告诉记者,老南京真正的“上灯”其实昨天就开始了。此外,像“要给初嫁女儿买灯”等有意思的老南京“上灯”习俗也正在逐渐消失。

  不少市民认为正月十三是“上灯日”

  走近南京中华门,可以看到头灯灯组“年年有鱼”、狮子灯……显得灵动鲜活、喜气洋洋,引得很多市民的驻足。而年近七旬的江苏省非遗传承人曹真荣却在为“上灯”作准备,这间位于大油坊巷75号一间四合院里堆满了各类花灯。

  “今天准备了500个花灯,目前已经卖出去200多个,不少买灯的人都认为正月十三是南京的上灯日,其实老南京的上灯日是正月初八,落灯日确实是正月十八。”曹真荣告诉记者。他正在做一个长约1.5米,高1米的大型龙形花灯,专门就是为“上灯”准备的,这条龙将摆放在位于夫子庙的花灯市场进行展示。

  昨天,在位于夫子庙的花灯市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正月十三上灯,正月十八落灯啊!”确实有不少人都认为上灯日是在“正月十三”。而记者在对周边不少朋友的采访中,也有不少人认为上灯日是“正月十三”。而来自外地的游客则全部认为上灯日是“正月十三”。

  老南京“初八”和“十三”都是“上灯日”

  到底正月初八还是正月十三是上灯日呢?南京地方志办公室专家陈济民告诉记者,其实南京历史上“正月初八”和“正月十三”都是上灯日。“这两种说法都不算错,不过从明代以后,南京基本以正月初八作为‘上灯日’了,算是约定俗成。”陈济民表示。

  陈济民告诉记者,明代之前,“正月十三”确实是全国普遍的“上灯日”,而灯节一般也只有三五天,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为了与民同乐,让更多的南京老百姓感受到“花灯”的魅力,于是决定把灯节延长到10天,因此也就有了“初八上灯,十三试灯,十五正灯,十八落灯”的说法。

  既然是“初八上灯”,为什么会有“十三上灯”的说法呢?记者发现,在南京的地方志史料中,确实也有正月十三是“上灯日”的记载。比如在民国地方志专家夏仁虎的《岁华忆语》一书中就记载:“八日为上灯节,十三日是晚亦曰上灯节,其典礼与八日同。”这也就是说,就在民国年间,正月初八和正月十三都被叫做“上灯节”。

  “给初嫁女儿送花灯”等习俗逐渐消失

  在民国地方志专家夏仁虎的《岁华忆语》中写到了“其典礼与八日同”,那么上灯日到底有什么“典礼”呢,昨天“上灯日”上,南京人过典礼了吗?

  陈济民告诉记者,昨天他一大早就吃了元宵,因为南京人有“上灯元宵落灯面”的传统,其实在南京历史上“上灯”的“规矩”还真不少,比如拜祭祖先、拜尊长、晚上吃元宵。此外,一旦南京人家有女儿刚嫁给人家,父母还要在正月初八购买彩灯,在元宵节当天送到女儿女婿家,这叫“送灯”。

  而在南京城历史上“上灯”这天还有不少好去处。民国地方志专家潘宗鼎在《金陵岁时记》中就介绍,在太平天国之前,每到“上灯”这天,所有的庵庙都会上灯,如评事街的江西会馆、门东的长生祠等都会上灯,太平天国后,上新河、水西门都会举行灯会。不过这些灯会在解放以后就已经消失了。

  “不过在正月初八吃元宵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了,而基本上上灯的其他风俗也已经逐渐消失。”陈济民告诉记者,而大家心目中的“年味”也正是在一个个习俗的消失后变得“淡”了。 记者 成岗

TOP

康熙过年习惯写“福”字 起初常赐给下属表慰问

中新网 2012年01月30日 14:02 来源:燕赵都市报



  清朝的康熙皇帝有在每年过年时写“福”字的习惯。起初,每到过年的时候,康熙皇帝会把自己挥毫泼墨、亲笔御书“福”字,赐给在皇宫里值班的大臣和翰林院值班的大臣。

  康熙皇帝写“福”字相赐,是为了表示对下属一年来勤奋工作的慰问和奖励,对于下属来讲,当时能够得到皇帝亲笔御书的字,是极其荣耀的事情。因此,对于康熙皇帝亲赐御书“福”字的奖励,那些下属总是感激涕零。

  对于那些工作成绩突出的下属,康熙皇帝除了赐给他亲笔御书的“福”字之外,还要多写一个“寿”字相赠。不过,受到这种赏赐的人是极少数的。

  可是,到了康熙三十年(1691年)的时候,也许是康熙皇帝担心自己赐给下属的“福”字太多就没什么价值了,于是,尽管康熙皇帝在过年的时候依旧要挥毫泼墨、亲笔书写“福”字,但是,康熙皇帝却不再把他写的这些“福”字赐给下属了。

  不过,康熙皇帝为了表达他这个皇帝赐福苍生的心意,在过年的时候,他还是要把自己写的“福”字斗方十幅,用来张贴在宫庭里,于是,这似乎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而流传了下来。

  也就是从康熙三十年(1691年)开始,以后的清朝皇帝尽管也在过年时写“福”字,但是,却都不再给下属写“福”字了。这个不成文的规矩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

  唯一破例的一次,是在道光三年(1823年)过年的时候,当时,道光皇帝御笔亲书了“福”字一幅,交给总管太监梁宝,传旨将其赏给了当时的协办大学士英和,对于当时的大学士英和来说,这也许真的是一种非常荣耀的恩遇。不过,这也是唯一的一次把当年康熙皇帝不再给下属写“福”字的规矩给破了。

  (本报记者 肖鸿整理)

TOP

除夕赶路人:再难也要回家过年

2012年01月22日 16: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重庆1月22日电 题:除夕赶路人:再难也要回家过年

  中新社记者 连肖

  从重庆到北京两千公里,这是最后一班能赶上除夕年夜饭的特快列车。

  农历腊月二十九(22日)清晨,T10次“重庆至北京西”的火车载着上千颗似箭的归心,终于穿越南方层峦叠嶂的黛青色山脉,抵达白雪皑皑的北方平原。

  “快看,雪!”苏志虹一声惊喜的尖叫,让卧铺车厢里许多半梦半醒的人掀开被子跑到窗前。苏志虹的家在河南安阳,身为重庆一名外企职员和一名“重庆媳妇”,她已经整整三年没有回过老家。

  “回一次家不容易。”苏志虹感叹,为了这次回家,她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天天在网上守株待兔“抢”火车票;她“三顾”老总办公室才向公司多请了10天假;最终她说服公婆拉着丈夫一起踏上回家的路。腊肉、香肠、火锅底料……苏志虹的两个大大的行李箱装满了孝顺父母的年货。

  有票在手、有年货在身、有爱人相随。除夕晨7时,苏志虹和丈夫与车厢里的人挥手告别。他们还要再坐5个小时的汽车,才能赶到那个生她、养她的农家小院。

  一路向北的火车继续穿过银装素裹的田野和繁华的城市。保定农民工陈春福举起自己的手机拍下一片漂亮的欧式洋房,尽管他的手机像素很低,但他还是很用心地拍摄着沿路的美丽风景,他想让9岁的女儿通过这部手机看看外面的世界。

  陈春福在四川宜宾修路,他从宜宾到重庆坐了5个小时的汽车,排队买硬座车票花了3小时,在重庆火车站候车室睡了一夜后踏上旅程长达22个小时的火车,之后他还要再坐4个小时的汽车才能到家。屈指一算,他这趟回家的旅途需要两天两夜。

  陈春福还是笑着说不苦。“女儿很喜欢跳舞,我明年想给她报一所舞蹈学校;老婆嫁给我至今还没穿过一件好衣服,我今年特地花380元人民币给她买了一件毛呢大衣。”陈春福说着从怀中的包里掏出一件红色的女士大衣,衣服被他捂得暖暖的。

  腊月二十九上午11时,火车抵达北京西站。人们说着“新年好”相互告别,然后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向长途汽车站、公交车站和的士站赶去。他们要赶在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前赶回家。

  除夕华灯上,万家团圆时。春节回家是一代代流传至今的传统,更是一次精神的履约。(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