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俗学研究沙龙”第一次活动在复旦大学进行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游红霞
为了凝聚上海民俗学研究的话题和共识,探讨民俗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相互提携共进、增进同仁情谊,近期,上海数名民俗学者倡议成立“民俗学研究沙龙”。活动邀请上海地区民俗学研究者参与,每次沙龙由1—2人作主题报告,或介绍一种理论、或讨论一部著作、或宣读一篇论文,参与沙龙者围绕主讲人的观点进行讨论。
2015年1月10日,上海“民俗学研究沙龙”第一次活动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15层星空咖啡厅进行,来自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二十余名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民俗学研究沙龙”发起者之一、上海大学黄景春老师主持,黄老师开宗明义阐明举办沙龙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者们相互间的学术交流,期待能由此平台展开学术争鸣,产生学术成果。复旦大学郑土有老师在致辞中讲道,今日适逢钟敬文先生的忌日,此时举办沙龙意义非凡。郑老师还分析道,从大环境上看,乘着非遗的东风,中国民俗学处于学科发展的最好时期,民俗学家应发挥智囊的作用。上海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地区,学者们当互通有无,力争把学科做得更好,而本沙龙的定位为纯民间、纯学术的性质,提倡学术争鸣。华东师范大学王晓葵老师也作为沙龙发起人之一作了简短发言,期望本沙龙能为上海民俗学人建构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争取能将学术成果公开发表或出版。王老师还强调沙龙的持之以恒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希望学者们共同支持与努力推动。接下来,学者们就沙龙的活动方式、如何设立活动主题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主题发言环节分别由郑土有老师和华东师范大学徐赣丽老师主持。王晓葵老师作了题为《放弃传承概念的民俗学向何处去》的报告。“传承”是民俗学的核心概念,与“传播”相对,具有类型的、反复的、集团的、基层的几个特征。报告从“事件的民俗学”这一问题意识出发,阐明民俗学应具有“解释力”。20世纪的民俗学应区别于强调文献研究的历史学,是通过传承性对地域共同体的规范力量来展开研究的,事实上,当下民俗的传承母体,即村落共同体已然在都市化的语境下发生解体、重组与消亡,生活文化随之发生异质化,可供主体选择的部分增多,而过去的民俗文化是无可选择的。在此情形下,“传承”的概念很难把握人们的自由意志,便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那么,这意味着民俗学将走向何处呢?王老师认为,民俗学的研究视角有二,即以民俗为“对象”和以民俗为“方法”。基于此,民俗学的新动向应从传统的“民俗”研究过渡到对“人”的研究。总之,民俗学并非民俗学家认知的客观存在,而是民俗学家建构的产物,是建构主义的,而非本质主义的。复旦大学张勤老师以苗族古歌为例,作了《口承叙事与生存空间》的主题发言。报告从民间文学的学科视角,重点关注少数民族民间的口传诗人,发现他们的传唱版本出现诸多异文,从而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的口传性。苗族的古歌多为叙事歌,是古老的先民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如王安江的《跋山涉水》等。张老师阐明了本研究目前在努力建立苗族古歌的资料库,以期展开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参与沙龙的学者们就两位老师的主题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对民俗学的理论建构、问题意识、研究视角等问题各抒己见。最后,大家对今后沙龙活动的开展方案献计献策,积极推进后续活动的持续进行,初步商定下一次活动拟于今年四月在东华大学举行。
[
本帖最后由 忆谦 于 2015-1-11 10:4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