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村社会:中国“江南”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1976-2006) [平装]
作者:萧楼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1日
平装: 331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108035626, 9787108035622
媒体推荐
长期“寄生”予田野之中,全景式地叙述村庄的历史、经济、政治、宗教和象征体系,顺着费先生创建的人类学中国研究的思路,试图在理论上和经典作品对话,这是典型的“社会学”调查,而非社会调查。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麻国庆
将费孝通先生早年提出的“差序格局”和晚年思考的“场”联系起来,选择在“江南”做田野作业,是一项有“社会学想象力”的尝试。作者论证的“差序场”,试图从“家庭”和“职业”两个维度建构社会结构的意义系统,深化了我们对于当代农村社会的认识。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朱炳祥
作者简介
萧楼,浙江三门人,1972年12月出生,社会学(法学)博士,社会人类学学者,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万字,著有《村落的政治》等。
目录
夏村在中国的位置
夏村布局图
夏家“小房4分”石板道地主要人物表
第1章 绪言:研究进路、理论准备和田野工作
1.1 研究进路:问题意识
1.2 理论准备:关于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差序场
1.3 田野工作和民族志写作
1.4 民族志的建构方式和建构策略
第2章 大水和1976审判日:村落时间坐标的建立
2.1 停滞但未改变的命运:夏家老大的“文革”岁月
2.2 大水:没有隐喻的“观点政治
2.3 审判日:夏苏林和夏苏秋
2.4 向上还是向下:过活者“不辨西东
2.5 夏村的时间结构:人、事、时
2.6 夏村和他者
第3章 “村域”中的石板道地村民:向外发力的人生
3.1 向外发力的人生:取消心理分层和新的起跑线
3.2 小家庭:提前获得决策权和建立新“圈子
3.3 夏村的生熟户:一个总结
第4章 “村域”中“谷厂”:公共生活的兴起和消亡
4.1 “谷厂”的来历:始于建造大寨屋
4.2 “谷厂”生活回忆:集体活动如何可能
4.3 被吞噬的“谷厂”:排屋和工厂
第5章 纸鸢:副业化村庄中的家和分家关系
5.1 副业化村庄:家庭间合作与村口市场的兴起
5.2 最初的生意经:家庭和协作
5.3 出漂者:生活在别处
5.4 出走:少年梦和青年路
5.5 家庭的叛变者和维护者
第6章 生计的整合:老板、自雇者和雇工
6.1 老板、老总、企业家
6.2 自由和奋斗的自雇者
6.3 雇工和闲人:现代夏村的“牧羊人
第7章 无土之村:聚居已成梦想
7.1 征用,征用:村民永失土地
7.2 新房,老房:居住的立体化
7.3 异托邦,歹托邦:同一个空间
第8章 夏村的掌权者和竞争者:犹豫中的暴力
8.1 放出话来
8.2 老谋深算
8.3 毙敌一千,自伤八百
8.4 图穷匕首现
8.5 夏村的政治空间
第9章 拔根状态的“半乡土性”家庭成员:娱乐在场者
9.1 少年掌权者和“不显老”的中年人
9.2 表演者和闯入者:圈子中的真实和谎言
9.3 普通人、老板和家外有家者:平等游戏规则下的不平等
9.4 老大和小弟:小麻、冰和灰色人生
9.5 玩乐者和满足淑女标准的小姐
9.6 拔根状态的生存
第10章 夏村性史:未来得及否定的关系史
10.1 未被原谅的屈辱
10.2 未有慰藉的牺牲
10.3 未被记忆的奸情
10.4 未经论证的淫乱
10.5 未能寻踪的性爱
10.6 未被看清的性关系史
第11章 信仰的世界:夏村的宗教和仪式
11.1 在进入夏村的宗教世界之前
11.2 “杨庆垄一李亦园”模式和本章 的分析进路
11.3 从圆融到直取的“物我”关系
11.4 从模糊时间到精准时间的“族我”关系
11.5 从地域性到空间性延展的神我关系
11.6 从信而畏到远而奉的鬼我关系
11.7 余论
第12章 亲属制度:变化和重构
12.1 祖先祭拜:从超越性回归生物性
12.2 行止轨迹:从地缘联系到角色扮演
12.3 计划生育:从单系偏重到双系并重
12.4 拟亲制度:从层次扩展到功能补充
第13章 差序场: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个分析性框架
13.1 差序场包含社会变迁的三个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
13.2 差序场隐含社会秩序的三种状态:有情一无情宇宙、家族一个人主义、交易一沟通策略
13.3 差序场包括社会整合的三种形式:扩展的、修复的和复调的
13.4 差序场:把两颗石子扔入水中
第14章 民族志、夏村和中国
14.1 夏村的民族志:历史、过程、结构的互动关系
14.2 叙述和阐释:我的位置
14.3 中国的夏村:非西非东
后记
试读:
序言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一共四本,是我指导的第一、二届博士研究生以他们的博士论文为基础撰著的,是他们历经数年辛苦的倾心之作。这种倾心,表现在作品选材的独特,以及深入扎实的田野工作,也体现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对于文本书写方式的某种尝试。
若以学科分类而论,这四篇以博士论文为基础的著作均出自社会学的门径,但它们却又都体现出了程度不同的人类学色彩。这与中国社会学研究所具有的学术生态大抵一致,即作为社会科学的社会学总是要从其他学科那里寻求智慧与启示,更何况,从学科发展的脉理来看,中国的社会学和人类学又曾经是那么的分而不疏和关系紧密,这种分而不疏和关系紧密,成就了社会学与人类学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上的一段亲缘关系,也让今天的社会学从业者多了一种从事研究的路径与方法,甚至是由此进入其他学科的可能。
后记
2001年的夏天,我在离老家100多公里的一个村子里调研,我妻子则在家里待产。她曾经打电话给我,希望我可以回家陪她。我则说,回来也就一二个小时,有什么动静了再说吧。我的父亲母亲,他们都已经退休,准备了一些滋补食品,打算给产后的媳妇吃。我心中始终惦念未出世的孩子,在8月中旬匆匆结束那一阶段的田野作业,回到家里。这时妻子已经超出了预产期,医生要她每天去医院吸氧两次。我们最后决定做剖腹产手术,8月21日,孩子出生了,是一个只有不到5斤、皱巴巴的男孩子。我很高兴,妻子也很高兴,因为她知道我喜欢男孩。
孩子在医院的第二天,就出现窒息的情况,经过紧急处理,稳定了下来。在后来的半年里面,孩子的状态一直不好,我们全家都在担忧之中生活。由于妻子要回到单位工作,奶奶就成了孩子的保护神。我们只有在周末,从工作的小城赶着回家。一年以后,我们终于度过最艰难的日子,孩子慢慢长好了,胖了。但是一直有糖尿病的孩子的爷爷,却病倒了。
文摘
按照费孝通的概念,“社会继替是指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流动;社会变迁确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费孝通1999e:379),那么我们看《金翼》中的东林和芬洲、 《陈村》的阿欧、《林村》的叶书记(黄树民2002)、阎云翔(2006)作品中的胡延军、王铭铭(2004)作品中的老陈、马德生(1986)作品中的敖美花(Ao Meihua),其中都隐含着作者在“社会变迁”的大格局中的叙写,显然显示了他们对于“社会继替”和“社会变迁”分殊的深刻理解。而一些分析性概念,如前述的“内卷化”和“过密化”、“权力的文化网络”、“外部冲击一村落传统互动”、“庇护者一受庇护者”、“新传统”、“细胞化社区”、“蜂窝状形态”,则都试图描绘局部的社会变化或者社会结构的局部变化,没有直接指向整个的社会结构变迁。因此这些研究就其学理来说,和费孝通的研究产生了层次性差异,上述研究显然不是一个“跨越个案”(Extended&Crossover Case)的“社会结构”研究。就像阎云翔所说的,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以及在这个核心概念下的社会人类学研究作品,包含有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也包含有横向的弹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差序格局的维系有赖于尊卑上下的等级差异的不断再生产,而这种再生产是通过伦理规范、资源配置、奖惩机制以及社会流动等社会文化制度实现的,对中国文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阎云翔2006),这是反映一个“村一宏观社会”的透视放大的结构,一种“推”的结构——即对中国二十世纪社会结构做总述的理论系统。因此,有必要在费孝通自身的理论反思中,寻找未能明了的学脉传统资源和未被开启的理论研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