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白毛女  武陵旧事之13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白毛女  武陵旧事之13

白毛女  武陵旧事之13
  
  武陵旧城,西关街有北何南柳的说法,北侧城隍庙一带,几乎尽为何氏家族所有,南侧临街铺面房产,几乎皆为柳谷斋所有。几乎二字,说法微妙,商业兴盛时代,城镇铺面是摇钱树聚宝盆,一如当今社会,那么家家以之为宝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不可能全部是一家所有。西关街南侧,也就是二分店对面了。
  正中,是老邮电局,当街一排房屋,砖瓦平房,青砖砌就,气派宏伟。大门两侧有柱,四方棱正,二尺余,似乎并没有铁门或栅栏门?或者我忘记了。进去是一个极大的场院,在县城之内,比粮食局晒面场略小,当然比东方红学校县一中的操场,更是远远不如的,那是能够容纳上千字集会的操场啊。大门对面又是一排平房,那是邮电局职工住房了。
  粮食局南侧有门,直通武衙门道子。或者说,武衙门道子与西关街如两条夹板,把粮食局架在中间。这条道子与东门街一条线,北门街与南门街一条线,相交处为十字街,是武陵城的中心点。武衙门之北,那就是县城西北部。
  这儿是武陵新中国第一任县委驻扎地。
  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的时光是淡淡的甜,浅浅的酸,微微地苦,到了大年三十晚上,是最欢乐的时光。炕红薯干蒸馒头,后来又添加了炸散子炒瓜子蒸包子,包子馅由白糖拌面粉罗卜白菜,到红糖白糖菜末加肉丝。围坐红红为火炉边的我,捏着一年到头少见的好吃食,听广播。有一段时间,家家几乎都安装有广播,喇叭口样,底部似乎有一块磁铁,国家大事,一步到位传达到全国每一户所有人的心底了。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你爹我钱少不能买,扯上二尺红头绳,给我女儿扎起来,啊,扎起来”白毛女,杨白劳,凄凄惨惨的旋律,悲凉的歌声中传达出丝丝欢乐来,黄世人,穆仁智遥遥晃晃地走过来,趾高气扬杀气腾腾凶神恶煞样。似乎旧年三十晚上的广播,新春初一的中午,都是这个节目。父亲很晚才从大山深处上班的单位赶回来,有年下着大雪,头上肩膀上厚厚一层白,如同一个雪人样,广播里正唱着“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飘飘年来到”。贫苦人家与当今生活的对比,就这样走入我的心灵,这也是那个时代在这个特殊时刻,播放的缘故吧?
  后来有一天,忽然知道,这个作者邵子南,是我们武陵建立新中国后第一任书记,让我惊讶不已,他是什么时候来到武陵的?为什么会任第一任书记?后来为什么又离开了这个岗位?如果不走是不是会开创一个武陵文化的新时代高潮?
  第一任县委书记的办公地点,就在西门街南侧。旧时有北何南柳之称的柳谷斋房产处,而柳谷斋也是武陵解放前夕混乱时期,积极参与城内治安欢迎解放的民主人士之一,组成“竹溪县各界欢迎解放军临时维持会”,柳谷斋为维持会主席,维持会针对解放军入城急需物资,决定成员人人带头献粮。其中柳谷斋献粮20担,其余3担5担不等。
  这是1949年5月30日清早,当日下午2点,十九军五十七师师部及杨永恩团长率领的一七一团从竹溪东门入城,竹溪县城解放。5月31日,在基本安抚了民心,稳定社会秩序后,师党委决定,一七一团留下一个班坚守竹溪县城,组成临时“军事办事处”。执理全县党政军事务。其余大军继续西进,攻打安康以东敌之防线,解放平利县城。6月1日,陕军区前线文工团与竹溪人民共同在县简师举行军民大欢,庆祝竹溪县城解放。6月3日,“军事办事处’’接陕南地方委员会和陕南行政主任公署命令,成立了“中共竹溪县委员会”和“竹溪民主县ZF”。委派原竹山县副书记邵子南任县委书记,随军干部杨昭轩任民主ZF县长。并将其布告明示全县,lO月成立“竹溪县人民ZF”。
  邵子南任县委书记时,群众多称之为政委。7月,邵子南随军西进,两郧地郧地委派钟永棠任书记,群众仍称之为政委。五零年代末期,县委迁址,离开这片街道了。
  那是我们的首任县委书记,邵子南同志,早已去世几年。
  
  附注:
  1948年12月21日,邵子南途经十堰黄龙滩,路上见一草屋,上书“陋室德馨”四字,即时将刘禹锡的《陋室铭》趣改为《漏室铭》:山不怕高,有腿能行;水不怕深,游泳就成;漏雨的屋,很伤脑筋。火炉生不燃,墙上草发青;幻想红烧肉,空谈炒鸡丁;可以吹牛皮,扯筋筋;无片瓦以遮雨,光椽子也不行。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些屋,何漏之有?
      
武陵旧事之一    龙王
武陵旧事之二  绿茵
武陵旧事之三  货场
武陵旧事之四  交易所 
武陵旧事之五  筒子面
武陵旧事之六  城隍庙
武陵旧事之七  小人书
武陵旧事之八  幼儿园
武陵旧事之九  丹凤眼 
武陵旧事之10  油炸桧 
武陵旧事之11  王长店   
武陵旧事之12      叛逆
武陵旧事之13    邵子南 

1.jpg


2.jpg


3.jpg


4.jpg


八零年代武陵邮政局付良忠创办的刊物.jpg

附件: 八零年代武陵邮政局付良忠创办的刊物 [时间:2011-8-5 09:5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