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海路]多重视角下的认同概念

[海路]多重视角下的认同概念

  

多重视角下的认同概念

□海路





  在当代社会科学领域,“认同”(identity)这一概念应用十分广泛。然而,1930年代初出版的第一本《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还没有identity的条目。直到1950年代,急剧的社会变迁使很多人都面临确定认同和身份的问题,identity才成为社会科学中一个流行的词汇,并很快普及开来。当前,有关认同identity的概念众说纷纭,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其作了界定:

  第一,从哲学角度解释的同一说。Ditmer和Kim(1995)认为,“认同”一词来源于哲学里的一条逻辑公式,即当两个事物相同时“甲等于乙”的同一律公式。1975年出版的《新哥伦比亚百科全书》认为:“认同是一个哲学范畴,表示变化中的同态或差别中的同一问题,例如同一律。”当哲学家将其应用于个人认同时,表示“无普遍同意的解释”。可见,哲学家多从事物发展变化的“同一性”来理解“认同”这一概念。

  第二,从心理学角度解释的过程说。心理学identity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认同就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把认同视为一个心理过程。国内学界也多持这种看法,如认为“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认同“是指自我在情感上或者信念上与他人或其他对象联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因此,心理学意义上的identity较多地指向一个族群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情感、态度的同一性的心理过程。

  第三,从政治学角度解释的归属说。政治学家通常将identity视为一个不同于“物质利益”的分析概念,用它来解释政治行为的非工具性(non-instrumental),从而强调身份和集体认同(归属)对个人行为的深刻影响。《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将政治认同的概念解释为“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

  第四,从社会学角度解释的互动说。社会学认为,认同是社会互动过程的结果。认同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中通过“自我”(self)与“他者”(other)的区分而形成的。只有通过社会互动,人们才能通过强调“参照群体”,对自己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有一种明确的定位,进而产生对自己的身份、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判定即认同。如英文版的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对“social identity”的定义即为“就其最普遍的意义来说,社会身份是在与他者相联系的过程中形成的自我定义”,英国学者戴维·莫利也认为,认同涉及排斥和差异,是“差异构成了认同”。

  综合上述四种不同的解释视角,笔者倾向于以社会学互动角度的解释作为认同概念的核心内涵,同时兼顾其他学科对认同的解释,对认同概念作出如下界定:

  认同是某一或某些社会成员在社会互动过程中,通过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区分,自认为或被认为属于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同一性和归属感。

  从这个概念出发,认同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互动性,即认同必须通过对“我群”与“他群”进行区分来确定个体或群体的身份或角色;二是动态性,认同是一个过程,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在不同的具体场景下,认同所指向的具体内容不同;三是归属性,认同是社会成员对自己属于某个社会群体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倾向的一致。

  人们一般把认同分为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在有些研究中,认同又可分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Jalnes S. Coleman)在《社会理论的基础》一书中提出了七类认同:对直接亲属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对雇主的认同、对主人的认同、对势力强大的征服者的认同、对社区的认同、法人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的认同。在厘清了认同的基本概念之后,我们可以将认同视为一个体系。在认同这一宏观概念之下,包括了地域认同(地缘关系)、宗教认同(文化特征)、宗族认同(血缘关系)、国家认同(政治归属)等几个方面。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0-3-30 15:29: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