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田野调查澄清:保安族不只“三庄”

田野调查澄清:保安族不只“三庄”

中新网 2011年11月18日 15: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保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但其族源、历史及文化传统却非常丰富。

  田野调查对于保安族研究的重要性

  笔者阅读保安族历史文化研究成果时发现,文献记载少且没有民族文字的保安族能够受到如此多的重视,能够取得这样丰富的研究成果,深感欣慰。但总觉得这些成果与祖辈们的讲述和亲身的体验尚有一定差距。归其原因,大概是大部分专家以“客位”立场去观察保安族,缺乏深刻的社会内涵的体验和研究,因此,其结论会存在一些不准确或不全面的问题。

  从2004年开始,笔者长期深入保安族曾居住过的和现居住的村庄进行实地考察,共访问145人次,历时5年,成书《在“田野”中发现历史——保安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在田野调查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研究人口少、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光靠图书馆资料是做不好的。如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杨建新所言:“史学家重视实地调研,提倡亲历现场,致力于文献资料与实际相结合的学风,仍是值得大力提倡的。特别是对研究少数民族,尤其是没有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的历史,更是一种良好的学术作风和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更值得极力提倡。”

  关于“保安三庄”说法的澄清

  外界普遍认为,保安族在迁徙前全部居住在青海隆务河畔的老“保安三庄”,而现在全部居住在甘肃省积石山县的新“保安三庄”。这一观点,忽视了保安族实际上聚居或混居在23个自然村的事实。笔者曾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政府任5年县长,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这一错误观点,影响了政府作出正确的民族政策。

  清同治三年(1864)保安族从青海同仁保安地方迁到循化。同治七年(1868)迁到甘肃临夏境内,尕撒尔人定居在现今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墩村;保安堡“营伍”人定居在梅坡村、尕李家村;撒儿塔大庄的“大马伽”“涧嘎”人定居在甘河滩村;“尕马伽”人先迁到癿藏,后来一部分人定居到高赵家村,一部分人先后迁居到石塬乡肖红坪马家门、柳沟乡阳山雷家村。同治十二年(1873)定居到柳沟乡尕集斜套村。保安族迁徙历时9年才全部定居,形成了6个聚居村:即现大河家镇的大墩、梅坡、甘河滩,刘集乡的高赵家、李家、柳沟乡斜套村。他们在上述6庄生活了10—30年后,由于人口增长,资源短缺,又出现了主动迁移,形成了保安族聚居和杂居的15个自然村。

  由于时代的变迁,造成了保安族对原居住地的集体失忆和长期以来有些学者没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以讹传讹的误导,造成了外界普遍认为保安族聚居地只有“保安三庄”——大墩、梅坡、甘河滩;并且牵强附会地给保安族迁徙前居住在同仁地方保安堡、下庄、尕撒尔三个自然村,也称“保安三庄”。事实上,如前所述,保安族迁徙前曾居住在隆务河畔的撒尔塔大庄、保安堡、吴屯铁匠庄、尕撒尔等7个村寨,而不只“三庄”。

  “保安三庄”约定俗成的叫法是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形成的。

  76岁的保安族地厅级退休老干部马如麒回忆说:“1952年成立了保安族自治乡,乡政府设在梅坡村马君义的楼上。辖区范围是:现大河家镇的关门村、大墩村、鹰架山,现刘集乡的安民湾、石家湾、肖家等14个村庄。不包括现柳沟乡的斜套村、袁家村,石塬乡的沈家坪村。”

  在1956年保安语调查资料中记载:“我国操保安语的人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省。甘肃省境内的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的保安民族乡,包括大墩村、甘河滩村、梅坡村、石家崖村、高赵家村、李家村、魏咀村、周刘家村、幸福湾、刘集乡(包括肖家村、和平村),尕集乡斜套村和四堡子乡尕周家村。”1956年的文书中列举了保安族居住的13个村庄,没有出现“保安三庄”。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按地理位置来划分,保安民族聚居和杂居的村划归4个公社管理。大墩、梅坡、甘河滩3个行政村归大河家公社,其他村分别划归刘集、石塬、柳沟3个公社。大河家公社的3个村靠近积石山麓,自然气候、人文是一种类型,因此,公社领导工作安排时,把上述3个村称 “保安三庄”。上级单位来人检查民族工作,先到大河家公社的“保安三庄”,经新闻媒体报道,专家学者的视线因领导的注意力而聚焦在大河家公社的“保安三庄”。久而久之,在各种文字材料中只写大河家公社的“保安三庄”,而不提保安族居住的23庄。至此,外界误解为保安族全部居住在“保安三庄”,学者亦推理产生保安族迁徙前也全部住在青海同仁县“保安三庄”的错误说法。

  马世仁(保安族)(作者系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