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张举文】日常生活中的过渡礼仪与认同的构建

【张举文】日常生活中的过渡礼仪与认同的构建

2017年6月20日下午,美国崴涞大学东亚系主任张举文教授在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举办了一场关于“日常生活中的过渡礼仪与认同的构建”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中文系主任李晓敏老师主持,山西师范大学高忠严老师、现代文理学院副院长石国伟老师与民俗学专业研究生、文理学院中文系学生共同参与了本场讲座。


讲座开始,张举文教授提出在研究课题时,一定要把握最核心的问题。在这里,他以“过渡礼仪”为主题,为大家分析关于过渡礼仪的理论思想,并作为一种方法为大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主张把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涉及到“认同”问题时。紧接着,张举文教授阐释了与本次讲座相关的三个理论范畴:过渡礼仪、日常生活过渡(广义过渡论)、民俗认同:日常生活的核心。并提出,过渡礼仪研究的前提是日常生活(民俗活动;民俗行为)研究,日常生活包括仪式(过渡仪式;其它仪式)生活与非仪式生活,且二者是一个整体,在流动中不断变化,因此有了日常生活的仪式化与仪式的日常生活化,启发大家将仪式化研究视为一种动态模式。日常生活的核心是认同的构建与维系,所以,民俗研究的核心是认同研究,即不断创造认同的意义、维系意义。日常生活的最高目标便是在构建认同,这种认同有很多层面,包括个体认同、群体认同、国家认同,每一次的认同就是在完成一种传承。张举文教授认为学者倾向于“在无意义中寻找意义”(Make sense of nonsense),构建意义网(Web of significance),让生活有意义。个体的生活意义(生命意义)在于意义的创造,意义的维系,这便是(民俗)认同与个体日常生活(行为)的意义。

在《过渡礼仪》([法]范热内普著,张举文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译者序中,张举文教授构思了“过渡礼仪模式”的基本概念,认为“过渡”有着双重三段进程,包括心理与地域(身体)两个层面:

心理层面          前阈限——阈限——后阈限
地域(身体)层面  分离——边缘——聚合

他解释道,法文与拉丁文所定义的阈限,在中文里有门槛的含义,这一门槛可以是实际的门槛,也可以是象征意义上的门槛。他认为阈限与边缘构成过渡礼仪的核心。当人处于阈限期时,存在一种模棱两可的认同,这种认同会产生违背常规的仪式行为,会造成一种危机或新日常(常规)。

紧接着,他指出过渡礼仪模式的价值是超越仪式本身的,它的关键在于“模式的结构分析”,强调以“多层次”来到“最小”,即最小符号与最小有意义行为群。这体现了过渡仪式模式的普适度与相对性。因此,过渡礼仪模式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行为的分析中。仪式多层面的过渡性包括地域性、心理性、生理性、群体社会地位性、自然时空、精神信仰时空、仪式时空、人类社会历史文化时空等,甚至是闲暇与劳作层面。

其次,他认为过渡的前提逻辑是民俗与认同。民俗活动的最高目的是个体与群体的认同,民俗研究的最高目的是认同研究。认为以民俗传统本身为主线的民俗研究是一种从根到叶的研究,即在具体的课题(民俗事项)研究中,以俗优先,不应该受到民的局限性。张举文教授以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龙雕为案列,分析了文化认同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不应以民的种族为界限,限制研究本身。

张举文教授深入浅出的研究方法与新颖的观点引起在场同学的热烈讨论,他还对同学提出的“过渡与边缘的区别”、“如何分析文化事项”“本土化”等问题做了精彩解答。

最后,讲座在李晓敏老师的总结中落下帷幕。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