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来自印度尼西亚的面具
▲2015国际面具大会
编者案:11月6日,由国际面具文化艺术联盟(IMACO)、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上海国际文化学会联合主办的2015国际面具大会在上海举行。这是在中国本土举办的第一次世界性面具艺术盛会……
面具艺术历久弥新
原题:让面具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作者: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蔡丰明
面具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化形式,它的最为原始的意义是向神灵进行祈求与表现对于未知世界的崇拜与畏惧。
远古时代,人们对所处的世界所知有限,若遇到天灾人祸,便认为是鬼怪在兴风作浪,为了把恶魔赶走,于是人们便要戴上面目狰狞的面具,并举行隆重庄严的宗教仪式。
面具简史
早期的面具一般用于丧葬与驱邪仪式或原始乐舞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具的内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就是逐渐由宗教信仰的内涵向文化艺术内涵的发展与演变。
原有的鬼神崇拜宗教迷信内涵逐渐淡化,而其艺术性、娱乐性特点则日益增强。较为后期的面具被广泛运用于用于祭祀、葬礼、战争、戏剧等方面,或是被当成纯粹的装饰与艺术品,其隐喻与象征的含义愈来愈丰富,形成了独特的“面具文化”。
直至当代社会,面具文化依然存在,然而其意义则已经更多地转向了艺术的方面,面具文化中所具有的各种形状,色彩,扮相,以及面具人物所呈现的各种活动等等,都成为了一种丰富的原始文化艺术,蕴藏着深厚的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学,美学意义。
例如面具文化大多表现了神秘,粗犷,夸张,色彩艳丽等美学特点,这正是原始艺术鲜明特点的展现,与现代艺术有很大的区别。另一部分面具艺术更是融入了当代人的生活之中,成为当代人追寻娱乐,宣泄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诸如面具舞会、面具狂欢节等便是这方面的典型表现。
面具文化并不是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形式,而是一种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共有的文化现象。在世界各民族早期,几乎都产生过面具文化,它们在宗教信仰形式与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具有共同性,这就使面具文化的研究具有了世界性的意义。
神秘的中国面具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面具历史最悠久、品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周礼·夏官》中,就有关于方相氏掌蒙熊皮,头戴黄金四目面具,身穿玄衣朱裳驱除鬼祟的记载,而根据考古发掘材料,中国面具的产生历史更是可以推原到距今7000-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面具资料逐渐增多,它们或刻制于高山峭壁,或制作于各种器物,或展现于傩仪、戏剧中,现在民间仍有大量面具流传,遍及全国大多数民族和地区,如跳神面具、傩戏面具、社火面具、悬挂面具与戏曲舞蹈面具等。它们承传有续,蕴含着相当丰富的以致未被人们完全认识的多种文化因素。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面具作为一种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文化现象,现在正在逐渐走向衰微,当今世界上了解、熟悉面具文化的人正在日益减少,这不能不值得引起重视与关注。在当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逐渐兴起的形势下,面具文化理应作为一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学界以及其他各界的关注。
目前,中国的傩戏,藏戏,地戏等具有面具文化特色的古老文化遗产形式都先后被列入了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这正体现了我国政府与学界对于面具文化的重视。然而值得指出的是,直至目前为止,有关面具文化的研究尚且还不够多,尤其是有关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合作研究课题与项目还较少见。
因此,很有必要在积极提倡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条件下,联合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保护与文化研究力量,对古老深厚的面具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世界性的面具文化研究热点,以使面具文化所深藏的深厚的文化价值更好地在当代社会中得到弘扬与传承。
*****
世界面具艺术大会本是一项由世界面具艺术联盟(简称“IMACO”)发起,至今已经举办了5届,曾经先后有韩国、不丹、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成为此项大会的举办国。2015年的世界面具艺术大会在上海举行,这是中国面具文化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为中国的面具艺术走向世界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本次大会围绕着繁荣世界面具艺术,推进世界面具发展,实现世界面具艺术多方位合作关系等主题,深入研讨,广泛交流,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达成了诸多方面的共识。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报微信公众号2015-11-07
[
本帖最后由 大耳朵 于 2015-11-8 23:5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