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新]着力开掘客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2013年09月11日 10: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9月11日第500期 作者:周建新
【核心提示】客家研究正处于学术建构的理性自觉与产业实践利益驱动的多重推动中,通过研究客家文化,继承和弘扬客家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客家文化既是一种地域文化,又是一种族群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厚重的文化内涵、浓郁的民俗风情,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活化石”。当前,客家研究正处于学术建构的理性自觉与产业实践利益驱动的多重推动中,通过研究客家文化,继承和弘扬客家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承继客家精神,促进祖国统一。台湾居住着大约450万客家人,他们至今还延续着爱乡恋土、情系桑梓的浓烈文化情结。通过研究客家历史文化,可以充分展现海峡两岸客家人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台湾与大陆不可分割的血脉亲情,有利于加强台湾民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属,进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二是凝聚中华民族,加强文化认同。目前,约有2000万客家人遍布世界各地,以客家文化为纽带,以客家学术研究为媒介,可以充分发挥客家人在海内外交流中的“文化使者”作用,为爱国统一战线和中华文化传播工作作贡献。
三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客家文化源远流长,蔚为大观,客家人在长期迁徙和发展中凝练出了“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崇先报本、和衷共济”的客家精神和崇文重教、诚实守信、爱国爱乡等优良传统。它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又彰显出鲜明的个性特色,是客家人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客家文化,既有利于客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又能生动自然地培养爱国爱乡的思想情操,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
四是挖掘客家人文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客家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和旅游资源。客家基本住地赣闽粤边界地区,青山绿水、生态优良、民风淳朴,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客家的围屋、土楼、山歌、采茶戏、服饰、婚俗、谚语等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结合客家社会现实及面向现代化的需要,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资源,有利于实现客家文化产业化,将特色文化转化为特色经济,加速客家地区现代化进程,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也为其他落后地区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客家文化研究”首席专家、赣南师范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