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看你怎么想这个“家乡”了。如果是自己家所在的小区或者村落,我是比较不太赞成以此为调查对象的。总感觉批评和描述的时候是容易先入为主,也容易造成情感的某种难以把握。可能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问题,兴许到了安德明老师他们这些有经验的大家那里,这个问题就小多了。但是如果拓展到镇、市,乃至于省内另一个城市的田野点,又或者家乡只是意义上的“故乡”了。那我倒是觉得这个距离感还是挺合适的。一方面,可能人脉上仍然是有交集的,语言上的问题也比较小,另一方面,情感上的问题以及环境的相对陌生化,也会让自己有一些研究者的感觉。
诚然如兄所言,如果涉及到异地与家乡的区别,我想会更复杂了。其实,哪怕我们去异地调查,也并没有抛弃一些家乡的知识作为参照系呀。比如在研究一些仪式的时候,我们就会把自己家乡的与田野的进行潜意识的比较,然后重点记录那些“相异”的部分。其实,这也是田野调查所谓“猎奇心态”比较难以避免的思维起点吧。现在的人群流动越来越大,其实我们已经很难把握调查对象的知识、我们的知识之间有什么差别,是来自书本的、来自媒体的,还是来自地方性的、还是来自迁移习得的,兴许这个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