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微信公号】辽大民俗学微信公众号发文连载(持续更新)

【岁时节日】乌丙安|年画《老鼠娶亲》的无穷想象(1.26)

  我童年时过年,有时候起床,鞋却在柜子底下,大人们就会告诉我,那是老鼠娶亲拿去当轿子用了。所以“老鼠嫁女”的年画特别能引起共鸣。而且我印象非常深刻,吹吹打打热热闹闹,旁边却画有一只紧盯着的大狸猫,准备把这个结婚队伍全吃掉。

  ——乌丙安


  “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是传统民俗文化中影响较大的题目之一,也是中国民间极具童话色彩的故事,是中国儿童过年时期最美好的回忆。“老鼠嫁女”,亦称鼠娶亲、鼠纳妇、老鼠娶亲等,是在过年期间(日子不一,初一、初三、初五等)举行的祀鼠活动,其版本情节不一、风俗不同。在江南一带认为老鼠害人不吉利,所以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有些地方则认为老鼠是家神,方便老鼠嫁女就是这种崇拜的具体行为。老鼠娶亲的吉日良辰,人们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鼠的礼物,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囊括各种神像师祖、历史典故、小说传奇、仕女娃娃、戏曲人物、吉祥图案、花卉虫鸟、时样节景,世俗生活无所不包的年画,根据此传说创作的《老鼠娶亲》会如何表现“老鼠娶亲”这个故事呢?

  图片(一)说明:《楚南滩镇新刻老鼠娶亲全本》,滩头年画,李咸陆印制,传说鲁迅收藏的就是该年画图样。一队尖腮细腿、活灵活现的老鼠从画的左边走来。队伍的前面,有打锣鼓开路的、有骑马的、有举牌的、吹喇叭的,有些年画的牌子上写着“状元”、“及第”,一如人间官老爷出巡的威严阵仗,警示着闲杂人等速速回避。队伍的中间是一乘小轿子,里面坐着戴着凤冠的鼠新娘,由四只小鼠抬着走,新郎边骑着马边含情脉脉地回视新娘的轿辇。送亲的老鼠前呼后拥,吹吹打打,煞有介事,热闹得不亦乐乎。最让人注目的是这条长长迎亲队伍的最前方,那只神态慵懒的猫横卧着,庞大的身躯犹如一座大山,成为这支迎亲队伍前行的“难题”。这支队伍也学会了人间的办法,煞费苦心地派出两只老鼠抱着鸡、拎着鱼恭敬地向它行礼。大猫两眼发亮,不知道是在打鸡和鱼的主意还是这支队伍的主意?年画寓意深长,妙趣横生。

  图片(二)说明:绵竹年画《老鼠嫁女》,陈兴才印绘。一伙老鼠扛旗打伞,敲锣打鼓吹喇叭,抬着花轿迎亲。正当鼠辈们大摇大摆招摇过市之时,等候已久的一头大花猫已经迫不及待地扑上来享受美食。前面鸣锣开道的一对鼠兄鼠弟,一只被猫咬在嘴上,另一只已被猫的利爪抓住。此时,坐在花轿里的“新娘”自知末日来临,泪流满面。而队伍的最后边,头戴清朝的官帽、手摇折扇的“新郎”,得意洋洋地骑在癞蛤蟆背上,双目注视着面前的大金箱,显出一副贪婪的样子,全然不知前面等待自己的悲惨命运。

  可以说,《老鼠娶亲》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节俗年画之一,主要流行于河北、山东、湖南、江苏、四川、山西、广东、福建等地。《老鼠嫁女》构图形式也多种多样,一张名为《老鼠嫁女鞋当轿》年画中以一只大鞋代替花轿,让“鼠新娘”头戴盖头红,羞涩地坐在偷来的“鞋”花轿里,这一构思贴近老鼠的偷窃习性,使画面更加诙谐风趣。这些不假修饰、朴素大方的年画,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芳香,具有一种强烈的原始生命力。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专门描述了滩头年画《老鼠娶亲》,并将该画视为珍品收藏着。年画是一种象征和标志,即便遮着风雪,老百姓暖色的心事,也能被一览无余。《老鼠娶亲》年画就像一幅风俗画,给人带来的是无穷的想像和隽永的回味,蕴藏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民俗风情内涵。

  文章来源:乌丙安.《年画<老鼠娶亲>的无穷想象》,《神州民俗》2013年第200期.9-10.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文编辑:武静静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lBC62WdKny8XXgv3zxSEw

TOP

【岁时节日】周福岩|节日的视域(1.30)

      支撑节日意象的是人类的生存时间观念,生存时间是一种亲历的、有意义的、用来建构(个体和族群)历史叙事的时间,因此它充满着宗教的、形而上的、伦理的、价值的、诗性的、情感的各种想象和预期。同时它也是一种可逆的时间。这些特质使它有别于现代兴起的那种线性的、用于计算和度量的、空洞的物理时间。

  本真的节日是民间文化的产物。它的生成与持存虽然与从古到今的精英文化以及现代的大众文化有各种积极或消极的关联,但它主要的意义结构以及固执的认同却不是后两者在短时段能通过教化与技术的力量予以更改的。节日有它自己的生命,是在历史中成长并渐次淘沥的民族精神的物化形式,定义着共同体和平的、安全的日常生活的自然高峰。

  节日总是特别的日子,它是平常那些无甚差别的烦忙日子的象征性中断。传统节日一般都有着宗教的或至少是神圣的内涵,它组织起一个非日常的时空,成为日常生活的参照框架。中断是为了争取一段同日常生存实践的反思距离,获得看待后者的更新了的、超越的眼光,以修复并重新确立那些在绵延的世俗生活中渐次丢失或被消解了的意义与价值。节日的光晕和氛围就在于它唤起了我们一种平常被遮蔽的视域,使我们出离凡庸,重新获得与更大的生命、与更大的共同体、与不朽、与无限、与自然、与神相亲近的体验。

  一般而言,节日的视域中有“生命”、“律动”的意象、“我们”的意象和“现在”、“当下”、“此刻”的内涵。在节日中,我们从个体时间中走出,站在了共同体/公共时间的节点上。如果说过去是以现在为媒介对未来产生影响,那么在过节的当下,这个“现在”变得光芒万丈,变得强有力,它从平常日子里绵延的、流逝的背景中移到前台,成了主角。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做事,时间是背景,“现在”倏忽而逝;在节日里,比如在“守岁”时,我们暂停做事,静候时间的脚步。这个富于生命特征的“生动的现在”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表象过去与未来,修正乃至超越日常思维,获得反思性智力。吐故纳新的生命体验与周而复始的气候与农业周期相类比以及相契合的想象方式不独为中国所有,但它确实构成了许多中国的节气与传统节日的基底。

  节日是一个集中、庞大、系统的符号宇宙。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只能在特定的、被设置的互动情境中被体验,因此都离不开复杂的、丰盈的、足以全方位冲击感官、激荡心灵的中介形式。节日的视域、魅力、精神或者“味道”要靠饮食、服饰、礼仪、形象、音乐、声响、人工物、空间、语言、活动等所有风俗层面的表现性媒介的展演才能称为是“客观的”。节日不同于假日。假日是工作以外的休整日,娱乐是它的主要内容,所以假日服从大众文化的逻辑,可以被消费主导。节日却不限于娱乐,它不是被消费的,它的意义和美是要求填充、创造和被展现的。

  春节将至。我们将暂时脱去各种成功或不太成功的社会角色外衣,暂时告别职业、竞争、分工的法则,回到所拥有的世界中,重新做回共同体成员,重新体认在祖先、家人、亲朋、邻里、社区、国家这些共同体中的熟悉与安全,爱与忠诚,重新拾起古典的和现代的,诗意的表现性生活,比如人们不妨亲手制作节令饮食、亲手写对联、亲手做元日诗,或者开辟一些更新颖的形式,在祥和从容的节日中放缓步调,激活爱心、感恩心、敬畏心和创造力,让身体和心灵被感召、被涤荡、被净化、被升华。

  无论东方西方,传统节日以及它唤起的狂欢式世界感受,经过现代性祛魅已经变得零碎与陌生了。节日的公共时间与空间日渐萎缩。文化工业试图拯救节日,但经过“开发”后的节日更像假日,事实上,我们开始过越来越多的冒充节日的假日。

  保护节日其实是还节日以它本来的生命和生存空间,从恢复节日的视域开始,节日承载的是共同体精神表现与自我更新的要求,这是它不能被功利主义化或市场化的原因,同时也是它能在传承中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内涵的动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文编辑:常莹莹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_KIiZuVzNhqIO433wsGSw

TOP

东北话的部分真是忍不住就念出来了,感染力太强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