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是黄河两边是崖,
两边是崖峡口里呀有两朵云彩,
哎吆峡口里呀,阿哥吔,有两朵云彩。
云彩么搭桥者你过来呀,
你过来心上的呀花儿哈漫来,
哎吆心上的呀,阿哥吔,花儿哈漫来。”
在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上,有着一种广为传唱的民歌艺术——“花儿”,上述的这段“双套”便是中国“花儿”经典曲目《一辈子不分开》的首段唱词。“花儿”因其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曲调优美且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高原风格的特点,深受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我国民间歌谣百花园中,别具一格,也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西北的百科全书”。
一、多民族的“花儿”
“花儿”,是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的汉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土家族、藏族、裕固族等八个民族人们之间独特的民歌样式。它用汉语演唱,受多个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成为兄弟民族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花儿”既是一种格律体的民歌,其结构形式又富于变化,它以大体押韵、上下两节句式和节奏的均衡对称来造成优美和谐的格律,在变化当中构成统一风格的调子。2006年5月20日,“花儿”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9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花儿”,连同我国申报的其他2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道获准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花儿”源自哪朝?
“花儿”产生于甘肃临夏,即历史时期的古河州,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花儿”的起源,观点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周朝说(《诗经说》)”
“《诗经说》”主要突出二者的内在联系,认为“花儿”与《诗经》较为相似,且《诗经》搜集收纳的民歌主要来自黄河流域的西北,这与“花儿”流行的区域相吻合,同时二者都有大量的情歌内容,“花儿”的格律深受《诗经》的影响,因而“花儿”源于《诗经》,亦或是《诗经》产生的周朝。
2.“唐宋说(唐宋诗词说)”
“唐宋说”认为,“花儿”歌词的格律与唐末宋初时期的词较为接近,这种说法又从音乐的角度分析,认为词是格律诗演化而来的,是诗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故有曲子词、诗余、琴趣、长短句等之称,因涉及到音乐,便不可能使词句结构完全整齐划一,也就出现了随音乐而变化的长短句形态,而“花儿”的词句结构的多样形式正是如此。
3.“明代说”
此说法认为“花儿”的产生与大面积流传应该是在明代。它的论据是“花儿”最早流行的河湟地区,其民族政治流变直至明代前叶时期才真正稳定下来,又根据《明实录》、《甘肃志》等文献,证明历史发展到明代,河湟地区的方言已经基本定型,因为“河湟花儿”其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民歌,它是用不同民族所通用的汉语方言所演唱和传承的。“花儿”作为民间歌谣,反映的是民众百姓的现实生活,表达着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起兴比赋,都是从现实当中取材。这种说法通过对众多“花儿”歌词的比较研究,认为“花儿”源起于明代,成熟于清代,唱红在当代,也是多种说法中最为可信的一种。
三、“少年”、“山曲”皆“花儿”
“花儿”是一种以歌唱爱情为主的山歌。“花儿”之所以被称为“花儿”,就是因为它与人们的爱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花儿”流行地区,人们把有关男女爱情之事称为“花事”、“缠花”、“花案”。按照传统说法,男歌手将女情人亲昵地称为“花儿”,女歌手将男情人称为“少年”,故“花儿”又叫做“少年”。
“花儿”除了上面所说“少年”的叫法外,还有其它一些叫法,如“山歌”、“野曲儿”、“山曲儿”等,这几种叫法的含义都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花儿”以情歌为主,过去只能在山野里唱,而不能在村子里唱,更不能在家中唱,与“宴席曲”、“酒曲儿” 等“家曲”正好相反,所以称其为“山曲儿”、“野曲儿”。
四、“花儿”流派与演唱
由于音乐特点、歌词格律以及流传地区的不同,“花儿”主要分为“河湟花儿”、“洮岷花儿”两大派别。
1.“河湟花儿”
“河湟花儿”也称作“河州花儿”,传唱范围最广,曲令也最多,如今约有一百多个曲令在甘青宁地区流传。在长期的流传演变过程中,“河湟花儿”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词体模式,它的基本体式为四句一首,每句七至十一字,划分为三顿,上下两节相对称。如:“月亮上来三星走,七星们摆八卦哩。尕妹走路风摆柳,站下是娆天下哩。”
“河湟花儿”的另一种词体由六句式构成,也可以看作是四句式的变体,称为“两担水”或“折断腰”,即在每两句之间,插进一个半截句,这个半截句可以是上句末词组的重复,也可以是新增加的词组,实际上是在四句“花儿”的一、二句之间和三、四句之间各加上一个衬句。如:“大山根里挖金子,挖金子,没有称金的戥子。一晚夕想你没处去,没处去,蹬烂了被儿的里子。”
“河湟花儿”歌词的衬字与衬句都有着固定的格式,成为一种大家共同遵守的习俗,也可以说是“花儿”歌谣的精彩所在,它是民众语言文化和审美趣味的集中反映。“河湟花儿”的特点主要是上下两节相对称,结尾上双字尾和三字尾相同,人们称为单双交错,奇偶相间,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味。
2.“洮岷花儿”
“洮岷花儿”有南路与北路之别,南路是以岷县二郎山为中心的“扎刀令”或“啊欧令”。这一类“花儿”的基本句式为七言三句或七言四句,如:“园子角里牡丹树,心想连你走一路,坏良心的事不要做。”
“洮岷花儿”的北路是指以莲花山为代表的“莲花山令”。其词体格式有七言三句体和七言六句体,三句体称“单套”,六句体称“双套”。其基本特征是每句七至十一字,多为三顿,“单套”以单句起兴,“双套”则以双句起兴。例如单套:“斧头要剁红桦呢,给哥说个实话呢,去了阿会儿来下呢。”双套:“莲花山上盘盘路,日头出来火炼呢;一天想你不素顾,黑了想你肉颤呢;想你想着睡不住,铜打心肝想烂呢。”
“花儿”的演唱形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独唱,称作“漫花儿”,随意性较强,同一首“花儿”由不同歌手演唱,可以唱出不同风格;第二种是由二人或二人以上演唱,也叫“对花儿”;第三种是一人领唱,其他人伴唱,称作“合花儿”;第四种叫“联花儿”,即把不同调式的“花儿”联起来唱,形式类似于歌曲节目的串烧。
五、《仙女传花儿》
“花儿”源远流长,民间大众则对“花儿”的源起赋予了种种神秘的色彩,用美丽的传说为他们所钟情歌唱的“花儿”披上了绚丽的外衣。《仙女传花儿》便是“花儿”传唱区民众之间广为熟知的一则故事。
相传远古时期,在莲花山区的冶木峡,有条黑色的巨蟒时常出没,残害生灵。有一天,昆仑山金花娘娘携千年修炼的一朵莲花前往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会,途中路过冶木峡,只见峡上妖雾缭绕,黑气冲天,挡住了金花娘娘的去路。金花娘娘便将莲花一抖,霞光四射,只听惊天动地一声巨响,一座形似莲花的石山矗立于冶木河畔,黑色巨蟒从此被压在山下。人们为了感谢金花娘娘惩治了蟒妖,在莲花山上为其修筑庙宇。在举行庙宇落成庆典时,人们有了分歧,有的人主张唱戏,有的人主张诵经,有的人则主张赛马,终因民族不同,语言有异,而不能表达共同的心愿。正在众人相持不下时,忽然一阵清澈悠扬的歌声从天际传来,人们循声望去,只见两位仙女手擎着花伞,轻摇着彩色蒲扇,足蹬莲花,口唱花儿,翩翩而舞,人们痴迷于这美妙的歌声,于是世世代代将花儿传唱下来。
六、巍峨莲花山,热闹花儿会
“花儿”的演唱,集中展现在甘青宁多个民族人们热闹非凡的“花儿会”上,在甘青宁地区,从农历的一月到九月,各地花儿会此起彼伏,持续不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莲花山花儿会。莲花山位于甘肃省康乐县西南部,其花儿会是“洮岷花儿”的代表会场,它从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一开始,至初六结束,前后持续六天,历经唐坊滩、上山、下山、足古川、王家沟门、紫松山等处,参加民众达十万人次以上。整个花儿会别具一格,过程丰富,一般分为拦路、游山对歌、夜晚对唱、披红、敬酒话别等五个程序。
“马莲绳拦路”之俗是莲花山花儿会特有的活动,莲花山盛产马莲,乡民们常用马莲结绳拦堵四方前来朝山的歌友,通常歌唱道:“剪子要绞绿布呢,马莲绳绳拦路呢,拦不住吗拦住呢。剪子要绞绿布呢,马莲绳绳拦路呢,拦住有啥缘故呢。”这种问答式的对唱,在通往莲花山的各条道路上处处可见。
游山对歌和夜晚对唱是莲花山花儿会的主体部分,朝山的歌者们来自四面八方,白天游山时歌,夜晚人们群聚而歌。演唱时由三到六人组成“花儿班子”,当地俗称“歌滩”,由一位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有一定组织才能的人担任“串把式”,即兴编词,演唱者每人一句依次演唱,最后合唱一个特定终止式。对歌时,一般由两组或三组“花儿班子”相互对唱。
在莲花山花儿会上,“披红”是整个花儿会的高潮,凡演唱出众的“唱家”,群众则自发地给其披上红色的绸布或被面,它反映了群众对其演唱的认同和肯定,反映了群众对“花儿”的特殊情感和对“唱家”的敬爱,也是“花儿”歌手具有社会地位的象征,哪位歌手要是被“披红”,就会受到众人们的羡慕和称赞,其家人也以此为荣。
“敬酒话别”是莲花山花儿会基本程序的最后一环。六月初五,歌手们开始从莲花山向三十里外的王家沟门移动,初六登上康乐县与临洮县交界的紫松山,歌手们对歌联欢,敬酒话别。此时往往酒歌相映,情深义重。至此,一年一度的莲花山花儿会落下帷幕。
七、爱情、生活,“花儿”永传唱
“花儿”唱词大都由歌手们即兴创作,其创作的内容涉及农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大体分为情歌、生活歌和本子歌。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爱情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感情,自然成为艺术作品中最常歌颂和写作的题材,情歌也成为广大民众创造的最为生动的歌谣艺术。歌唱爱情,“花儿”也不例外。情歌是“花儿”的主体,艺术水平高超,充满思想激情,集中了历代人民群众的天才智慧,是“花儿”中最动人、最精彩、最丰富的部分,其产生的时代远,流传的时间长,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广泛地展现了“花儿”自产生以来,甘青宁地区民众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从侧面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群众浓厚深切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生活歌主要指的是“花儿”中除情歌之外,反映人们社会生活内容的歌谣。田间劳作中,人们唱起“花儿”,既能舒缓耕作的疲劳,又能提起劳作的干劲。闲暇之余,人们也唱起“花儿”,表达生活中的快乐和忧伤,又或是歌唱家乡美好的风土人情。
本子歌则是“花儿”中歌唱历史故事的部分,往往篇幅较长,故事与故事之间也相连贯。
“花儿”从田野和乡间走出来,它是一种具有大西北特色的原生态民歌,也是地地道道的一种口传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中国西北民众的口头艺术,作为西北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者,即便时代发展,世事变化,“花儿”也会扎根于西北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依托在西北民众的内心之中,继续传袭下去。
参考文献
1.张君仁.“花儿”之民俗事象及其文化意蕴[J].民族艺术, 2000.
2.成阳.浅析甘肃“花儿”[J].北方音乐,2018.
3.周亮.花儿艺术: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众智慧与独特精神[J].甘肃社会科学,2016.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 稿:刘 波
图文编辑:刘 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W34odCx5Szk76dOgaPFgA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19-8-12 17:0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