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皮影伴随他一生:皮影戏的老艺人沈圣标

皮影伴随他一生:皮影戏的老艺人沈圣标

皮影伴随他一生

王晓莉

中国文化报 2009-07-08 11:29




  沈圣标1958年初中毕业后,考入浙江省皮影剧团,主学音乐,成为该剧团的一名主胡演奏员及艺委会员。1961年拜皮影戏老艺人魏柏荣为师,学习并掌握皮影戏“海盐腔”“弋阳腔”40多首曲牌,具备扎实的皮影戏演唱功底。1969年调入海宁文宣队(越剧团)任副团长、演奏员。1979年任海宁硖石书场副经理,主管业务。1979年开始他着手恢复皮影戏表演,在杭州、桐乡等地表演皮影戏。2003年,沈圣标等5人前往新西兰参加中国新年灯会,此次新西兰之行,让沈圣标看到海宁皮影戏重新兴盛的希望,他开始着手筹备组建皮影戏艺术团,邀请原浙江省皮影剧团8名老艺人,成立了海宁市江南皮影艺术团,自任董事长。

  一生耕耘的事业

  沈圣标是现今屈指可数能演唱皮影戏的老艺人。他演唱的以“海盐腔”“弋阳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阿拉腔”,曲调高亢、激昂,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再加上海宁方言的唱词和道白,不仅是优美的音乐唱腔,更是难得的古风音乐。为保留、传承皮影戏原汁原味的南宋遗音,沈圣标利用空闲时间查阅资料,对南宋特有的音乐、声腔、乐器、舞台表演艺术等进行深入研究。

  2004年11月,沈圣标个人投资10多万元注册成立了海宁市江南皮影艺术团,使皮影戏的经典剧目又相继展现在观众面前,在海宁中国皮革城、嘉兴月河街景区、海宁盐官观潮景区等地定点演出,每年接待游客十几万人次,既宣传了海宁皮影戏,又扩大了海宁的知名度。2008年,皮影剧团赴台参加“台湾浙江艺术周”,演出了《闹龙宫》、《龟与鹤》等经典剧目,促进了中国民俗文化交流,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年,海宁市江南皮影剧团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

  沈圣标领导下的海宁江南皮影艺术团,陆续招收了6名年轻人,并聘请了国家级传承人徐二男作为艺术指导老师,对剧团内的演员进行技艺传授和指导。沈圣标也经常前往海宁市斜桥镇中心小学,向小朋友们传授技艺。目前,海宁市斜桥镇中心小学的皮影剧团已经有20多人,有力地推动了皮影戏在学校的传承与发展。

  为使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皮影戏剧本和曲牌能够保存下来,海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寻找各种机会收集、整理,目前已整理出近40首海宁皮影戏传统唱腔曲牌,将皮影戏老艺人的唱腔、表演、乐器、演奏等进行刻录保存,尽最大努力抢救与保护皮影戏。

  荣誉没有终点

  在各类展演中,海宁江南皮影艺术团捧回了众多奖项。2006年10月,在嘉兴市农民文化艺术周“新农村·文艺风”村落民间文艺精品会演中,该剧团演出的《闹龙宫》获得金奖。2006年12月,在浙江省第二届曲艺杂技节上演出的《鸡斗》获金奖、《闹龙宫》获银奖。从2006年开始,海宁江南皮影剧团应邀到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江西鹰潭、江苏天目湖等地演出,受到当地观众的欢迎。沈圣标个人也获得了诸多荣誉,2008年被评为“嘉兴市民间艺术家”;2009年4月被公布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同年4月27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公示名单。

  艺术之花永不凋谢

  沈圣标对皮影戏的热爱深入骨髓,每天用心念想的就是皮影戏,即便鼻癌复发躺在病床上,依然不忘一生钟爱的皮影艺术,时刻牵挂着艺术团的表演,牵挂着年轻传承人的成长。江南皮影艺术团经过他多年的经营,已经在国内外小有名声,各地都慕名前来邀请演出。现在,艺术团中的年轻传承人在其他老艺人的传授下,已经能够独立演出。同时,海宁市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海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并在资金投入、传承人扶持、带徒授艺、传承基地建设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让海宁皮影戏这朵艺术之花永不凋谢,以此告慰沈圣标的在天之灵。

  沈圣标一生生活在皮影世界里,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两根竹竿演绎喜怒哀乐。这一路,走得辛苦,也走得幸福。跋涉没有终点,沈圣标永远是皮影世界中最美的一个身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