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2012-08-30 09:32
文化甘肃
老衙署地名:在金城变迁中远去
辕门——现中央广场。图为本报资料照片
中外大药房。
旗杆。图为本报资料照片
兰州,从明朝肃王移藩之后,就成为了甘肃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六百多年来,随着历史的推演,城市也在成长和蜕变。而在那些古老地名的背后,铭刻着一段段古老的故事,见证着城市历史的变迁。
兰州老地名里的衙署地名背后,便可以看出较为清晰的城市历史脉络……
辕门,见证王朝兴衰历史
辕门,即现在的中央广场。如今,从省政府门前,车水马龙,遥想百年前路人绕行,官员下马的景象,颇有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觉。
一百多年前,芬兰著名探险家马达汉一行初抵兰州,拍下一系列照片,那些黑白的剪影,仍旧能触摸到这座城市久远的脉动。
清陕甘总督署辕门市场照片,便是其中的一幅。标志性的建筑物是辕门,三楹牌坊,内外各竖两根大旗杆,透出一股威严。天寒地冻,左右两侧朝房的门楣上都悬挂着布幔,前面摆着地摊,白布遮阳篷下,陈列着简单的炉灶、锅、风箱等,锅里热气腾腾,各色风味小吃仿佛溢出香味来。食客围坐在条凳上,吃得有滋有味,有人正盯着镜头,神色露出依稀可辨的新奇和迷惑。周围行人来往,热闹异常。
兰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金钰铭说,辕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见证了几个王朝的忧乐兴衰。
张掖路是兰州市历史最为悠久的道路之一。隋唐时期,兰州城市规模还小,街道布局尚无史料可考,但薛举王府坐落在庄严寺,府第前面的道路应该已经开辟出来,古老的张掖路已经有了明确的称谓——大街。
明初,兰州降为兰县,衙门便设在这条街上。建文元年,肃王移藩来兰,大兴土木,选中兰县衙门一带,建起规模宏大的肃王府。明代,兰州开发明显,开辟干道,基本形成了棋盘式的道路格局。至此,这一地带的中心地位稳固确立,但那时候尚无辕门这个称谓。
“到了清代,陕甘总督署又落在了肃王府内,作为封疆大吏的驻节之地,为了显示朝廷的威严和官署的职权所在,乾隆时期,建起了辕门,这一带也被称为辕门广场。”金钰铭说。
兰州文史专家邓明曾在《马达汉照片探秘》中对清末的兰州辕门进行过考证:“自督署大门东西两侧起,沿今中央广场筑有一圈木栅栏,把督署拱卫起来。栅栏上开三个出口,建三个辕门。中央广场南缘、酒泉路北端,正对大门的辕门,最为高大,为三楹牌坊式建筑,题额‘宪纲文武’,以示总督有‘掌总治军民,统辖文武,考核官吏’的职掌。东辕门位于中央广场东缘、张掖路口,题额‘节制三秦’,西辕门在广场西缘、张掖路口,题额‘怀柔西域’,点明了陕甘总督管辖的地域。”
金钰铭说,辕门出现之后,经历了几度沉浮。
木栅栏平时关闭,即使是普通的官员也不能随意进入,只有在重大庆典活动,或重要官吏特别是朝廷使节前来时,辕门才会全部大开。出辕门后,两边道旁都竖着木柱子,用蓝布遮饰,以示庄重。在今中央广场的花坛中部,还专门凿了一个月牙形深池,池上建了三座石拱桥,进辕门的官员从桥上走过,以示尊贵。
“广场中央还有个午炮,当时的人们便靠听炮声来确定时间,安排作息。”金钰铭说。
炮会在每天的早中晚鸣响,人们根据炮声来估测时辰,安排自己的生活。夏季晚上7时许,冬季迟些,要到9时许,炮一响,街上行人便要急着回家了,各个城门也会关闭。后来,炮台拆除,移至白塔山。每天中午12时的午炮报时,现在还是许多老兰州人心中的经典记忆。
民国时期,督军府承继了陕甘总督署旧地,1925年,国民军入驻兰州,此地又成为他们的指挥部。到了民国时期,辕门也就不复存在,“此地被改为中央广场。”金钰铭说。
建国后,原来的肃王府所在地上又建起了如今的甘肃省人民政府,而原先的花坛所在地也成为国旗升降的地方。
箭道巷,展现清朝武备理念
辕门的四周,那些小街小巷,还有那些已经消逝的小铺子,或许不起眼,却曾经在历史的经纬中刻下痕迹。
中央广场北面靠东侧,南起张掖路,北至滨河路,有一条并不算狭窄的平坦道路,现在仍叫箭道巷。
箭道巷,原同省政府、山字石连为一体,同属明肃王府府邸,金钰铭说,本来的名字是叫箭道,在清代,是个长方形的操场,可容数百人操练,是官兵练功射箭的地方。清朝曾规定,凡年不满60岁的官兵(包括亲王、贝勒),均得骑马射箭练武,每年定期考试。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肃王府被建为甘肃巡抚署。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陕甘总督移节兰州,兼管巡抚事,改巡抚署为总督署,方圆二里,署东辟为箭道。民国时期,将原址拓宽成路,此后便叫箭道巷了。“而北面偏西的通渭路,本来叫侯府街,因有清初靖逆侯张勇的府邸在此而得名。”金钰铭说。
中央广场的西侧,有个小书店,那是甘肃最早发行革命进步书刊的地方,当时就有《宣言》之类的书刊秘密出售。
而东面的山字石礼拜堂,是光绪时候就已经建成的。文革时期,此地曾经被占用,一部分用作图书馆。金钰铭还能依稀记得当时的情景:进得院子,上楼,便可以看到木架子上放了些书,规模不大,但那时候也难得了。办了借书证,书可以借出去,也可以在馆内的木质桌椅上现看。没办证的也可以自由地翻翻各省的报纸和杂志。但那时候书籍报刊的种类实在少得可怜,多是马列毛的著作,杂志只有《红旗》,那时候还有许多人在那里抄毛主席语录。后来渐渐杂志多了些,有了《甘肃文艺》等,那个年代,他们比较喜欢的一本杂志是上海的《朝霞》,开始刊登诗歌和小说,形式上让他们觉得新鲜。回忆起这些事,他觉得很有意思。“小说多是《金光大道》、《艳阳天》什么的,歌颂农业合作化的,其实柳青的《创业史》还不错,但当时封存起来了,不让看。”
金钰铭记得,1972年左右图书馆引进了国际歌,还有宣传巴黎公社运动的图片,在那里还可以找到高尔基的《海燕》,这勾起了大家的兴趣,好多人私底下都偷偷地转借和传阅高尔基和托尔斯泰的作品。
1979年,此地又恢复成教堂,历史在这里又沿着自身的轨迹向前推进。
广场西侧曾经有一个颇有名气的中外大药房,它的老板便是甘肃第一个女地下党员,秦仪贞,那家药店,也是当时甘肃中共特殊支部的秘密联络点。当然,现在,只能看到二楼上飘香的风味小吃,以往的那些峥嵘岁月,是找不着痕迹了。
广场东南面的曹家厅,起初是因为曹姓人家建有大院落,巷子被人们呼为曹家巷。此后,晚清,随着兰州和国际上的联系及交往的加强,巷子里建起了一个大型的宴会厅,陕甘总督署等部门接待使臣多在此,地名在人们的口中也就渐渐变成了曹家厅。据言,当初设计建造黄河铁桥时,招待林阿德、马达汉就是在这儿。
鱼池子,体现官员休闲生活
一座古老的城市,一段悠久的历史,当那些风云人物、巍峨建筑消失在历史尘烟之后,一个个历经百年的地名,便承载着那些故事远去。时空更迭,历史演进,当老地名被新地名取代,其兴衰存废仅仅存活于那些发黄的书卷,或老人的记忆中。
“县门街”,在现在的武都路,清初,皋兰有县署在街,故名,俗称县府街。陕甘总督又移到兰州后,总督、巡抚衙门下属的一些行政机构陆续在这条街上建署。清末,街道划分较为细致,将县门街一分为三,分别是“学院街”、“府门街”、“县门街”。民国后,街道上渐有商铺、民居出现,道路从东向西依次为小仓子街、学院街、府门街、县门街、百子楼街。国民军入甘以后,国民政府的管理部门大都部署在这条街上,以道升巷为中点,将府门街一分为二,东段改为“部门街”,西段依旧是府门街。兰州较早的当铺树顺当铺,就设在这条街上。民国间的一段时期内,这段路又被称为“崇信路”和“民国路”。
鱼池子是因明朝时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为肃王府养鱼而得名,东教场和大教梁是练兵和检阅军队的地方,山字石是肃王府的花园,县门街是县衙所在,道门街是道署,桥门街是因为桥门和河桥巡检司得名……
金钰铭定义中的衙署地名,是那些与衙署的出现直接相关的。
除了辕门、箭道巷、鱼池子、桥门街、县门街等,官驿后也是他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老地名。官驿后是胜利宾馆后面的街道,现在一般被叫做柏道路,因为一处驿站而得名。金钰铭说,这处驿站原址就在胜利宾馆附近,历史很悠久。元朝时官府就已经设立,专门供邮驿、过往官员休息等用,一直存在了六七百年,直到近代才停止使用。
1958年,兰州市将主要街道改为甘肃省各地县名,让许多人在对甘肃的行政区划更为熟悉的同时,却也让年轻的一辈对这个城市的历史更加恍惚。随着时间的推演,老地名在许多人心中,已经逐渐陌生,我们丢失了一个追溯城市过往的载体,而剩下的那些老地名,又让老人之间,多了些咂摸和回味。
金钰铭说,兰州城市的发展,大概可以从五条街道中找到缩影。
张掖路自明朝开始就驻扎着高层领导机关,辕门就是在此;酒泉路一直是主要的商业聚集地,以前有耳熟能详的绸铺街;武都路集结了相当多的政府机构;以前的道门街、庆阳路则住着诸多的官员;而中山路,有着众多的小作坊和小市场,以前,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和各种小玩意都是从这里寻得。
而在追溯那些古老地名的缘起与演变的过程中,那些悠远的历史,就那样撞进我们的视野,掀起尘封的故事,让我们惊叹,让我们感怀,也让我们诸多追思……
本报记者岳超群实习生段青亮
[
本帖最后由 狄道流珠 于 2012-9-5 09:0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