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李怡]“发现”地方:区域性学派的建立

[李怡]“发现”地方:区域性学派的建立

作者:李怡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23日第216期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不仅应注意文学的区域性问题,而且应注意到研究本身就存在一个区域性学派的建立问题。

  今天,我们常常谈论“全球化”。但与这一概念所标示的某种普泛性指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恰恰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文化的多样化与自主性得到了新的重视,当下文化并没有像经济形态或者某些生活形态一样“趋同”、“一体”,相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必须在社会生活步向“一体”的时代保留文化个性,甚至说,以保留我们文化自主性的方式反拨那种潮流般泯灭个性的经济趋势,才是知识分子人文理性的真切表现。所以说,经济全球化时代同时也就是文化个性的再觉醒时代。区域性学派的问题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出现的。

  自我的文化觉醒意识给了我们冲破文化等级意识、寻找和建立文化多样性的勇气。

  从“京城”到“地方”

  中国传统文化受制于政治上的中央集权体制,表现为主流文化在区域分布上的文化等级现象,也就是说,不同的区域并没有文化观念上的平等权力,而是所有的“地方”都无条件地拱卫和服从于“朝廷”,以京城为中心的文化理所当然地具有更高的文化支配权和发言权,京城拥有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数量最密集的知识分子,而他们决定着中国文化的解释权和主导权。

  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文化发展的资源方向开始改变,域外文化成为新的文化发展动力,这对传统文化的格局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挑战。不过,域外文化资源归根结底也必须通过国内自身的文化基础来加以吸纳、消化和播散,而在中国,这种基础本身却不是平均的,传统等级文化的高端依然占据了最主要的文化资源,在较长时间里,极少数政治中心城市依然把握着文化的主导权,只不过它们可能已经由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变身为西方文化的传播者。当然,唯一的中心也可能产生某些调整,如由单一的京城演变为双城并峙的格局。不过,这并不足以从总体上改变中国文化中心单一、等级明显的基本状态,广大的其他地区的文化创造力和表达力仍被各种力量束缚。

  应该说,当代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各区域的自我发展提供了机会,而经济增长的同时必定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文化则是自我意识创造和追求的结果。改革开放给中国各区域带来经济上的发展机会,也不断地增长着各自的生存体验与文化需要,这是中国区域文化生长的新基础。

  研究领域区域个性正在显现

  考察当代文学及其研究可以发现,文学的区域性特征正日益明显,而文学批评与研究的区域个性也正在显现。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学批评与研究,基本上还处于一个“整体启蒙”的阶段,而启蒙的基本思想资源仍来自于西方。所以那个时候,单一的中心话语依旧支配着文学研究的基本格局,北京与上海以自己独特的“双城记”引导着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与研究的主潮,其他所有的中国区域几乎都在转述和重复着这两个城市的话题与思路。情况的改变发生在90年代,以后一直持续不断。这自然可以直接追溯到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变了文学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所有文化信息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各种传播方式的崛起,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空间分割的概念得以根本改变,少数城市再也不可能绝对拥有传播的权威,更多的平等分享信息的机会和权利在事实上已成为可能,过去那种因为信息来源的有限而形成的知识的神秘性逐渐消失。经营方式的改革让许多地方的出版机构获得了面对世界的机会,新的发行方式、组稿方式与工作室策划方式,让“创意”而不是出版机构的“级别”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首要因素。与此同时,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令人才的广泛流动变得更加的必要和容易,北京和上海不再是吸引人才的唯一地区,包括西部省份在内的更多地区也拥有了自己的某些生存“优势”,这有利于重新汇聚人才,汇集文学研究的新力量,并最终改变知识分子聚集的区域格局。

  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为例,正是在90年代以后,山东、广东以及南京和苏州等地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渐成气候,其队伍整齐,研究方向颇具特色,在国内学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上地区先后拥有了相关博士学位授予权,获得了自主培养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高级人才的平台,由此带来的学术经费投入无疑为更多的学术交流创造了条件,也为稳定和凝聚人才提供了可能。同时,以上地区的出版传播事业都比较发达,能够为新的学术发言创造基本的条件。我认为,未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区域性研究个性将可能在以上地区首先得以表现,所谓的区域性学派也将由此诞生。同样,以成渝为中心的巴蜀地区在90年代以后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都与重庆的出版传播业在最近几年同样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重庆出版社的壮大发展直接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密切相关——“中国大后方文学书系”、“解放区文学书系”、“西方马克思主义译丛”等都是在国内颇有影响的大型丛书,直接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料和方法有关,而成都的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巴蜀书社、四川大学出版社等长期致力于中国现当代作家原著的发掘与出版,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建设工作。正是在这里,中国现代文学之精神火炬始终不熄,温暖着一代又一代的学人。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