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记:2008年12月19日是郑振铎先生诞辰110周年,文化部召开郑振铎先生诞辰110周年和逝世50周年纪念座谈会,由国家图书馆承办,向我征稿,但我未能按期把文稿写出来。回忆50年前,反“右”运动之后的第二年,即1958年,在全国开展“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同时,在文化界和学术界开展了一个“拔白旗”的运动,对有成就的有名望的著名学者和文化人当成“白旗”(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进行批判。郑振铎先生就是这次“拔白旗”运动中的被批判的学者之一。郑振铎任所长的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也开了一连串的会,对他的文学思想进行了批判。那时,我刚走出学校参加工作不久,是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的青年研究人员,俗文学和民间文学是我的研究领域,故而我也参加了文学研究所在北大哲学楼召开的批判会。记得是10月16日吧,郑先生最后一次参加批判会,第二天,就要带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到阿富汗去,他虔诚地向大家表示说,他因有出国任务不能亲自听取大家的批评了,等他回国后,一定认真地看会议记录,虚心检讨自己的错误……第二天,与会者在会议室就坐后,主持会议的何其芳所长和唐棣华副所长迟迟没有到会场上来,大家焦急地等待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带着满脸的凝重神态来到会场,向大家宣布:我们的所长郑振铎同志因在苏联境内飞机失事殉国了!会场上立刻一片死寂,所有的人立刻变得心情沉重起来,因为虽然参加郑先生的这个学术批判会,却都对先生敬重有加,而像我这样的青年人,则更是怀着高山仰止的心情。就这样在无声中散会了!记得《文学研究》原本是安排好集中发表几篇批判郑振铎文章的,噩耗传来,编辑部马上抽文章,另出了一本悼念专号。历史开了一个苦涩的玩笑!如今恰逢郑先生诞辰110周年和逝世50周年,在着手撰写这篇有关郑先生的民间文学思想和学术贡献的文章时,这段往事清晰地再现在我的头脑里来了。谨以此文表示我对郑振铎先生的追怀。
作者 2009年4月1日
(发表于《民间文化论坛》2009年第3期,6月15日)
--------------------------------------------------------------------------------
[1] 参阅郑振铎《耿济之先生传》、《想起和济之同在一起的日子》,《郑振铎文集》第3卷第248—25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5月;林荣松《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郑振铎》,《新文化史料》,2000年第2期;郑尔康《郑振铎》第30—34页,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2] 《儿童世界宣言》,《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12月28日,上海。
[3] 郑振铎《新文学建设与国故之新研究》,《小说月报》第14卷第1号。
[4] 参阅董丽敏《〈小说月报〉1923:被遮蔽的另一种现代性建构》,《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6期,沈阳。
[5]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2页,作家出版社1954年北京第1版。作者写道:“‘俗文学’不仅成了中国文学史主要的成分,且也成了中国文学史的中心。”关于郑振铎的“中心”说,学界争议颇多。
[6] 崔石岗《许地山、郑振铎伦敦“盗宝”》,《人民日报》(海外版)1999年10月5日。
[7] 郑振铎《敦煌俗文学》,《小说月报》第20卷第3期,1929年3月,上海。吴晓铃在《朱自清先生与俗文学》一文写道:“‘俗文学’这个名词的提出,郑振铎先生是第一人,好像是在《敦煌俗文学》那篇文章里。”《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第60期, 1948年8月20日,北平。
[8] 郑振铎《从变文到弹词》,《郑振铎文集》第6卷第24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5月。他说:“敦煌写本中除民间俗曲、写本佛经及弹词外,尚有重要的一种文件,为从来所未见。此种文件,从前或名之曰佛曲(罗振玉),或名之曰俗文(北平图书馆),或名之曰唱文,其实都不是原名。……其上皆明书‘变文’。”
[9] 郑振铎《佛曲叙录》,《郑振铎文集》第6卷第21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5月。
[10] 郑振铎《民间文艺的再认识问题》,《郑振铎文集》第6卷第208—20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5月版。
[11] [英]柯克斯著、郑振铎译《民俗学浅说》,见《郑振铎全集》第20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285—286页。这部书所阐述的学理,曾给郑先生在民间故事研究上以比较方法的影响。译者是在流亡伦敦时翻译这本书的,商务印书馆于抗战中出版以来,一直都没有再印过。近收入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郑振铎全集》中,俾可得以流传。
[12] 郑振铎《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郑振铎文集》第6卷第283、286页。
[13] 郑振铎《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郑振铎文集》第6卷第286页。
[14] 郑振铎《从文变到弹词》,《郑振铎文集》第6卷第24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5月。
[15] 郑振铎《民间故事的巧合与转变》,《矛盾月刊》1932年第1卷第2期;又见《郑振铎文集》第6卷第255~25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16] 郑振铎《汤祷篇》,据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上册第191~192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
[17] 参阅魏敏《郑振铎对民间文学诸体裁的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南京。
[18] 陈福康《郑振铎传》第278页。
[19] 《玄鸟篇》,原载《中华公论》创刊号,1946年7月15日,上海;后收入《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20] 《人世间》于1935年推出“五十年来百部佳作”,著名作家叶圣陶、夏丏尊、陆侃如、冯沅君、徐调孚等,都热情地肯定和推荐了这部书。
[21] 鲁迅致台静农信(1932年8月15日),见《鲁迅书信集》上册第31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
[22] 鲁迅致曹靖华信(1933年12月20日),见《鲁迅书信集》上册第463页。
[23] 陈福康《郑振铎传》第278页,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北京。
[24]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1—2页,作家出版社1954年7月第1版。
[25]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20—21页,作家出版社1954年7月第1版。
[26] 曾迭《关于〈中国俗文学史〉之弹词部分的讨论》(上海:《民间文艺季刊》1988年第3期);黄永林《论郑振铎俗文学的理论特征与实践倾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27] 梅光迪1916年3月致胡适信里,第一次使用了“民间文学(Folklore,Popularpoetry,Spoken Language,etc.)”这一术语。见胡适《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上海:《东方杂志》第31卷第1期,1934年1月。
[28] 胡愈之《论民间文学》一文,第一次全面阐述了“民间文学”的定义和内容。见上海:《妇女杂志》第7卷第1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年。
[29] 郑振铎《三十年来中国文学新资料的发现史略》,北京:《文学》第2卷第6期,1934年6月1日。现据《郑振铎文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第486页。收入《文集》时,作者本人将原题改为《三十年来中国文学新资料的发现记》。
[30] 郑振铎《民间文艺的再认识》,《郑振铎文集》第6卷第21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5月。
[31]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一章《何谓俗文学》。
[32]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绪论》:“有一个重要的原动力,促使我们的文学向前发展不止的,那便是民间文学的发展。”
[33] 陈泳超《文学史的“中心”与“原动力”》(见所著《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第15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34] 关于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学术史上的“俗文学派”,笔者在《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中有所论述。
[35]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55级学生集体编写《中国民间文学史》(初稿)上册第9—1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转自刘锡诚民间文化论集 2009.07.22 14: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