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百岛元宵夜 灯彩别样艳(邱国鹰 )

百岛元宵夜 灯彩别样艳(邱国鹰 )

2月9日,农历元宵佳节。刚入夜,明月尚未高升,洞头许多村岙便已热闹起来。焰火腾空,鞭炮动地,锣鼓喧天,元宵灯彩活动在欢快的氛围中进行。北岙镇岭背社区的灯彩队舞进了中心街,东沙村、大王殿村的灯彩巡回在渔村岙口,东屏镇东岙村、中仑村的灯彩活跃在渔港码头,龙灯、鱼灯、贝灯、马灯、鸟灯舞出了渔家的喜庆。洞头元宵灯彩活动,以其历史悠久、源流各别、式样精美、舞姿别致而惹人喜爱。这些独具浓郁海岛特色的灯彩,彰显了洞头悠远厚重的海洋文化底蕴。前不久,我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洞头鱼灯名列其中,并被推荐为第三批浙江省“非遗”项目。

  年丰人乐舞鱼灯

  洞头鱼灯,过去都以竹篾扎架,外蒙白纸,再用不同色彩绘就。灯的底部中空,插置蜡烛以照明。近些年,也有以铅丝代替竹篾,扎成鱼虾轮廓,再用白布缝制喷涂色彩,中空部位改用干电池,这样的鱼灯保存时间能久长一些,满足多种民俗活动的需要。

  洞头鱼灯的式样有两种。一种是仿真型鱼灯,仿照鱼类的真实形状和表皮颜色扎绘而成,品种多样,有黄鱼、带鱼、鲳鱼、墨鱼、鳓鱼等常见鱼类,还有螃蟹、海蜇、虾蛄、龙虾等水生物,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这种鱼灯,主要流传在岛上操闽南语的居住区,清代雍正年间从福建传入,至今有300年历史,目前以东屏镇的垅头村为代表。另一种是神幻型鱼灯,兽头与鱼身鱼尾结合,兽头分别为金龙、银龙、麒麟、犀牛、象、狮、虎、豹、鹿,再加上凤头鱼身灯,共10盏,式样固定。这种鱼灯从乐清传入,也有200多年历史了,主要流传在操温州方言的住地,以三盘岛的大岙村最为著名。

  鱼灯最早是民俗踩街队伍的组成部分,配合大型龙灯活动等进行巡舞,较少单独表演。后来才逐渐从踩街队伍中独立出来,逐步形成独特的表演形式。三盘大岙村神幻型鱼灯的表演阵势,一部分脱胎于民间骨牌的花式,一部分源于日常生活。其名称有梅花阵、吆五阵、板丁阵、元宝阵以及剪刀阵、线板阵、十字阵、团团阵等。表演时,以唢呐响亮的“皇天叫”开头,继而欢快的锣鼓响起,引鱼灯表演者入场,从“元宝阵”开始,一个阵式接一个阵式,表演舒展,场面活跃。仿真型鱼灯表演形式的形成较晚,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才有雏形,不过没有固定的表演程式,动作编排灵活性较强,表演幅度大,主要以各种鱼的展示亮相、在海中的巡游方式以及表演者的穿梭腾跃交错盘绕,来显示鱼类世界的生机蓬勃。

  鱼类是海岛住民生产的主要捕获物,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鱼与“余”同音,有生活富裕、年年有余的含义。鱼灯巡舞表演,既是海岛群众对大海的感恩,也表达了祈求丰收过上富裕生活的美好愿望。神幻型鱼灯还有祛邪驱恶的寓意,是渔区人民丰富艺术创造力的体现。

  祈福佑民迎贝灯

  洞头的贝灯,与鱼灯一样,最具渔乡特色。

  贝灯主要流传在洞头操闽南语的村岙,制作方法如鱼灯,常见的品种有蛏子、淡菜、牡蛎、泥螺、西施舌等。其式样有两种,一种是手提式,以竹篾或铅丝扎成海贝的轮廓,再以纸糊彩绘或色布外蒙而成。另一种是背挂式,竹篾或铅丝分别扎出两片海贝的外壳,再以布或铅丝连缀,表演者将其系在双肩上,双手紧握壳内的把手。手提式贝壳灯的表演较简单,大多仿照鱼灯的表演方法。背挂式贝壳灯人贝合一,运用自如,以一张一合、或转或蹲的多种舞步,配合器乐的节奏来表演,观赏性更强。

  贝壳灯从泉州传来,源于泉州地区广泛流行的“迎火鼎”游神踩街活动。每逢元宵节,“火鼎公”“火鼎婆”合抬一口大锅子(闽南语把锅子叫做鼎),内置熊熊燃烧的木柴。随火鼎踩街巡游表演的有龙灯队、鱼灯队,还有就是贝壳灯队。洞头操闽南语的居民,不少来自泉州一带,迁徙后沿袭了这一习俗。

  贝壳灯在洞头流传了200多年。上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民间艺人和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贝壳灯从“迎火鼎”活动众多灯彩表演队中脱颖而出,成为有故事情节、能在舞台和广场表演的民间舞蹈,从市、省一直演到北京,获得殊荣,前年列为浙江省第二批“非遗”名录,得到保护(从贝壳灯到贝壳舞的发展轨迹,笔者曾撰有专文,刊于本版2007年3月17日)。贝壳舞改编的成功,为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创新提供了范例。

  感恩谢德看鸟灯

  鸟灯的制作方法与鱼灯贝壳灯相同,篾扎纸糊,涂以色彩,不同的只是形状。近些年制作讲究了,篾扎纸糊之后,用鸟的羽毛来黏贴,形象更为逼真。

  鸟灯较普遍的品种有孔雀、白鹤、白鹳、海鸥、海燕等。其表演有特定的阵式:先以金龙、银龙灯领队,各种鸟灯分两列随后游走穿插,巡舞在村庄小路上。各种鸟时而作飞翔状,时而作歇息状,有的似引吭高歌,有的如昂首仰望,给人以栩栩如生的感觉。巡游队伍进入较为宽敞的场地后,锣鼓响起,灯队按照元宝阵、五星阵、天下太平阵等不同阵式,分别进行表演。锣鼓声时快时慢,忽缓或急,舞灯者踩着锣鼓点,双手舞灯,高低盘旋,左右翔飞;阵式不断变化,飞鸟随之腾跃,动作舒展自如,表演连贯娴熟,场面十分活跃。

  舞鸟灯的习俗,主要流传在洞头的鹿西岛,至今已沿袭400多年,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内涵。

  鹿西岛居民的先人大多来自乐清、龙湾一带,讲温州方言,以打鱼为生,其迁徙的历史可远溯至明代。当时沿海常有倭寇、海盗作乱,渔民屡受其害。据鹿西岛老人相传,明万历15年(1587)农历十二月十二,渔民们都出海打鱼,那时的渔场离鹿西岛不远,在岛东北面的南、北爿山附近。渔民出海不久,一队海盗趁机偷袭鹿西,上岛后肆意抢掠,岛上在家的妇孺老幼根本没有办法与他们对抗。这时,在南北爿山岛上栖息的群鸟似乎感受到鹿西岛上发生的不幸,它们先是在渔船周围悲伤地鸣叫,然后纷纷飞到鹿西岛,奋不顾身地叼啄盗贼。一群海鸟被砍落了,另一群海鸟又猛扑过去。渔民们经海鸟提醒也极快地驾船返岛,奋力与海盗搏斗。人鸟合力,终于把海盗赶跑。而这时,已经有很多海鸟被海盗残害了。

  为了纪念这次不寻常的“战斗”,感谢通人性的海鸟,鹿西岛便有了舞鸟灯的民俗活动,每年农历十二月十二定期举行,代代相袭,以使子孙后代永远铭记:人要和海鸟友好相处,相亲相依。参加鸟灯活动的村民,身穿黄色黑边的传统衫裤,腰系一条宽约50厘米的黄色黑边丝绸带子,带子上绣有鸟纹。既是欢乐活动却又庄重肃穆,其含意是纪念与海盗搏斗而献身的海鸟。

  经过数百年的沿袭、继承和发展,现在的舞鸟灯活动又增加了欢庆丰收、祝愿平安吉祥的涵义,活动时间除了农历十二月十二,在元宵及其他民俗活动中也时有举行。

  唱舞俱佳走马灯

  鱼灯、鸟灯和贝壳灯等,都是以双手持撑来表演的。马灯则不同,马首和马尾分为两节分别扎绘,表演时,马头捆在舞马灯者的身前,马尾绑在身后,人马连为一体,边走边舞。

  洞头两种方言的居民,都有马灯活动,但其涵义和表演方式各不相同。

  讲闽南语居民的马灯活动,最具代表性的在北岙镇的小朴村,源自福建省的永春县,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据说当年福建永春县曾遭受百年未遇的大旱,赤地连阡,颗粒无收,百姓度日艰难。有一匹白色神马,不顾自身安危拯救灾民,至诚善举感动天地,终于使得雨水普降,旱情解除。度过灾荒的永春百姓感念神马的功德,便在当地建了一座白马庙以祭拜,并每年举办马灯游艺活动以纪念白马。北岙镇小朴村的颜、林两氏居民,于清乾隆年间从福建永春迁来,沿袭老家习俗,也建造白马庙,保留了游舞马灯的活动。

  小朴马灯队的马灯原为8匹,其中6匹为白色,2匹胭脂色。现在扩到12匹,也仍以白色居多数。马灯队员设36人,寓六六大顺之意,除12人舞马灯,其余人为鱼灯队、锣鼓队、腰鼓队,加上别的辅助人员,整个队伍有150人。马灯活动每年3次,除夕夜的马灯会称为“迎春发财灯”;元宵夜的叫“风调雨顺灯”,这两夜活动最热闹。农历八月初六的灯会活动叫“逢凶化吉灯”,这一夜活动后,马灯要在白马庙前焚化,所以也叫作“化马平安灯”。小朴村的马灯是集体性表演,以锣鼓 配合,整个表演以圆形舞开始,再以圆形舞结束,寓大团圆之意。中间穿插各种舞阵,如龙滚水、马蹄奔、凤阳等,马蹄的踢法也变化多端,有三角花、四角花、五角花等。

  讲温州方言居民的马灯活动,较典型的数三盘岛的阜埠岙村。据老人回忆,这个村的马灯由乐清传入,从七里港马道村马灯戏演变而来。马灯队有10盏马灯,马的色彩各不相同。10名舞马人穿皇宫人物服饰,分别扮演娘娘、国舅、太监、宫女、马头军等。整个表演队伍加上持彩旗的、提宫灯的、锣鼓配乐的有上百人。表演的特点,一是集体走阵和个人独舞相结合;二是舞和唱相配合。集体走阵和绕圆场时,要配唱民间曲调《娘娘劝外甥》和《张仙送子曲》;娘娘的扮演者独自表演花棍舞时,要配唱《腊梅花开》作伴舞节拍。舞阵表演间隙,穿插民间小调演唱,如《十二月小唱》《节节花调》《五更调》《对歌》等,既有独唱,也有组唱。除独唱表演外,其他的演唱,不仅舞马灯人员配合,跟随马灯队的所有人也伴唱随和,场面活跃热烈。每年的元宵节前后,阜埠岙马灯队到三盘岛各村岙巡回表演,连续五六天,很受群众欢迎。

  弃旧赋新放水灯

  洞头民俗八大巧中,有“纸灯水上飘”一巧,讲的就是水灯。它与其他灯彩最大的不同是,不是在陆地上表演,而是放入海水随其漂流。

  洞头放流水灯的习俗也是从闽南传入,已有两三百年历史,主要传承地是东屏镇的东岙村。水灯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较简单:把彩色的油光纸裁成7cm×10cm大小,折糊成小碗模样;用菜油浸透的毛边纸捻搓成上尖下大形状如锥子的灯芯,粘贴在小碗当中;然后把小纸碗依次排列在薄木板或竹筛子上,每块木板或竹筛排若干盏小水灯。入夜退潮时分,点燃灯芯,把木板、竹筛放下海后轻轻一按,水灯便趁着潮流飘出海口,渐渐远去。水灯放流时,场面十分壮观,大功率射灯把海面照得通明,一两百米长的海滩上插满无数红蜡烛,十几条小舢板下海,放下成百上千盏水灯。这时,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焰火,滩头舞起了龙灯和鱼灯,观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上世纪50年代以前,洞头放流水灯的时间是农历七月廿九。传说这一天是地藏王的诞辰日,也是所谓的“鬼门关”即将关闭,所有外出的鬼魂都必须返回。但总有一些溺水而死或有冤屈的孤魂野鬼躲在海边徘徊。为保村岙平安,免受骚扰,渔村人们会于当夜在村口滩头摆上供品,焚烧冥纸,放流水灯。就这样,半是劝说半是驱赶,让那些孤魂野鬼顺着潮流,跟着水灯飘出去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破除迷信,摒弃陋习,渔民们不再相信有什么孤魂野鬼了。不过,农历七月正是洞头洋海蜇生产季节,便把驱鬼灯改叫海蜇灯,在港口滩头放流,祈祝海蜇旺发,海产丰收。以后海蜇资源衰退,水灯放流活动也渐趋式微了。

  近10多年来,洞头致力于文化建设,扬弃海岛传统习俗,对水灯在继承的前提下予以改造提升,赋予崭新含义,将它列为元宵海岛灯会的新品种,成为渔村群众欢度良宵节日的文化娱乐项目,也是海洋文化和海岛旅游的结合点,大受欢迎。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都曾专程登岛拍摄。

  水灯习俗在内容上的革新,是海岛传统民俗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渔村建设的应有之为,可谓是一个成功的范。(转自温州日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