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林富士:臺灣地區的道教研究書目(1945-2000)(初稿) | |
| | |
林富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編(2002.8.27)
Katz, Paul. Images of the Immortal: The Cult of Lü Dongbin at the Palace of Eternal Joy, Honolulu, H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Lee, Schu-chi(李秀琴). Die Musik in Daoistischen Zeremonien(臺灣的道教儀式音樂), Frankfurt am Main, Berlin: Peter Lang, 1992.
丁煌,〈《正一大黃預修延壽經籙》初研(三)(錄文)〉,《道教學探索》,10(1997),頁342-362。
丁煌,〈《正一大黃預修延壽經籙》初研〉,《道教學探索》,8(1994),頁373-430。
丁煌,〈《正一大黃預修延壽經籙》初研〉,收入龔鵬程主編,《海峽兩岸道教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下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頁755-801。
丁煌,〈台南世業道士陳、曾二家初探:以其家世、傳衍及文物散佚為主題略論稿〉,《道教學探索》,3(1990),頁283-357。
丁煌,〈南韓公藏道教文獻窺略兼論其價值〉,《道教學探索》,4(1991),頁345-355。
丁煌,〈唐及五代道教宗派之研究(一)〉,《歷史學報(成大)》,9(1982),頁249-284。
丁煌,〈唐代道教太清宮制度考 (上)〉,《歷史學報 (成大)》,6(1978),頁275-314。
丁煌,〈唐代道教太清宮制度考(下)〉,《歷史學報 (成大)》,6&7(1980),頁177-220。
丁煌,〈唐代道教太清宮制度考(續)〉,《道教文化》,4:10(1989),頁29-43。
丁煌,〈唐代道教太清宮制度考(續)〉,《道教文化》,4:11(1989),頁15-51。
丁煌,〈唐代道教太清宮制度考〉,《道教文化》,4:8(1988),頁13-34。
丁煌,〈唐高祖太宗對符瑞的運用及其對道教的態度〉,《歷史學報 (成大)》,2,(1975)。
丁煌,〈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明宣德八年刊本《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四十卷》,初研:道藏失蒐書系列研究之一(上) 〉,《歷史學報(成大)》,15(1989),頁221-254。
丁煌,〈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明宣德本《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初研〉,收入鄭志明編,《宗教與文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頁61-100。
丁煌,〈葉法善在道教史上地位之探討〉,《道教文化》,4:9(1988),頁27-42。
丁煌,〈葉法善在道教史上地位之探討〉,《歷史學報(成大)》,14(1988),頁1-78。
丁煌,〈道教的「沐浴」探究〉,收入鄭志明主編,《道教文化的精華》,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頁453-470。
丁煌,〈漢末三國道教發展與江南地緣關係初探:以張凌天師出生地傳說、江南巫俗及孫吳政權與道教關係為中心之一般考察(續)〉,《道教文化》,5:2(1990),頁23-44。
丁煌,〈漢末三國道教發展與江南地緣關係初探:以張陵天師出生說、江南巫俗及孫吳政權與道教關係為中心之一般考察〉,《歷史學報(成大)》,13(1987),頁155-208。
丁煌,〈漢末三國道教發展與江南地緣關係初探:張陵天師出生地傳說、江南巫俗及孫吳政權與道教關係為中心之一般考察〉,《道教文化》,5:1(1990),頁15-31。
尤信雄,《抱朴子》,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方玲,〈中國古代的女仙—道教與女丹〉,《漢學研究通訊》,11:3(1992),頁208-209。
王天麟,〈天師道教團的罪觀及其仙德思想〉,收入李豐楙、朱榮貴主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1996,頁511-545。
王天麟,〈天師道經系道教團戒律類經典研究:西元二至六世紀天師道經系仙道教團宗教倫理的考察〉,碩士論文,輔仁大學中國宗教研究所,1991。
王天麟,〈潔淨儀式:上清經派存思法中有關罪穢的胎結的淨化〉,《道教學探索》,10(1997),頁503-525。
王天麟,〈嬰靈煉度科儀初探〉,《民俗曲藝》,118(1999),頁3-40。
王文泉,〈從《弘明集》《廣弘明集》看魏晉南北朝道、佛間的訾應〉,《康寧學報》,1:2(1999),頁29-45。
王吉林,〈古代方士與道教形成〉,《華岡文科學報》,12(1980),頁55-69。
王見川,〈西來庵事件與道教、鸞堂之關係〉,《臺北文獻》,120(1997),頁71-91。
王宗昱,〈《太平經》中的人身中之神〉,《中國文化月刊》,159(1993),頁70-85。
王明燦,〈《水滸傳》與道教的關係〉,《道教學探索》,10(1997),頁397-412。
王明燦,〈《蕩寇志與道教》〉,《道教學探索》,10(1997),頁413-426。
王金燦,〈現階段中共的道教政策:《 中國道教》雜誌之分析〉,碩士論文,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2000。
王婉甄,〈李道純三教合一思想之研究〉,《宗教哲學》,5:4(1999),頁103-119。
王婉甄,〈李道純道教思想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9。
王崗,〈「西游記」—一個完整的道教內丹修練過程〉,《清華學報》,25:1(1995),頁51-86。
王清祥,〈《老子河上公注》之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中國宗教研究所,1993。
王煜,〈不死的探求:道教的特質(上)、(下)〉,《中國文化月刊》,38&39(1982),頁63-84。
王煜,〈明儒王廷相對佛道的批判〉,《中國文化月刊》,115(1989),頁73-81。
王煜,〈評詹石窗《道教文學史》〉,《漢學研究》,11:1(1993),頁415-421。
王煜,〈儒道佛散論〉,《中國文化月刊》,105(1988),頁74-94。
王義良,〈唐人小說中之佛道思想〉,碩士論文,高雄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77。
王爾敏,〈道家之重己貴生學派及其養生道術〉,收入龍村倪、葉鴻灑主編,《第四屆科學史研討會彙刊》,臺北:中央研究院科學史委員會,1996,頁15-30。
王德溥,〈道教思想與心理建設〉,《中興評論》,4:5(1957),頁3。
古苔光,〈列仙傳的研究〉,《淡江學報》,22(1985),頁9-32。
史貽輝,〈道教在台灣之分佈與現狀〉,《南瀛文獻》,12(1967),頁30-33。
札奇斯欽,〈十三世紀蒙古君長與漢地佛道兩教〉,收日氏著,《蒙古史論叢》,台北:學海出版社,1980。
田啟文,〈論陶弘景《真靈位業圖》的儒學思想〉,《興大研究生論文集》,2(1997),頁1-12。
白以文,〈《北遊記》敘事結構與主題意涵之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6。
白以文,〈《韓湘子》中道情曲藝之研究〉,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8,頁217-231。
仲曼萍,〈從漢墓挖掘出土材料窺探兩漢道教信仰〉,《道教學探索》,6(1992),頁105-167。
朱秉義,〈王陽明對道、禪的吸收與活用〉,《道教文化》,1:10(1978),頁16-19。
朱秋鳳,〈封神演義神仙譜系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8。
朱雲影,〈中國儒釋道三教對日本的影響〉,《中華雜誌》,2:2(1964),頁15-18。
朱雲影,〈中國儒釋道三教對韓國的影響〉,《中華雜誌》,2:10(1964),頁12-15。
朱麗娟,〈丘處機《磻溪集》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0。
江家錦,〈道教與臺灣社會〉,《臺灣風物》,20:1(1970),頁65-70。
江達智,〈《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中見的道教因素〉,《道教學探索》,6(1992),頁59-72。
江達智,〈由東漢時期的喪葬制度看道與巫的關係〉,《道教學探索》,5(1991),頁67-89。
江達智,〈全真教初期掌教考〉,《漢學研究》,16:1(1998),頁111-124。
余崇生,〈近年來有關道教論著知見錄〉,《中國書目季刊》,25:4(1992),頁3-16。
余崇生,〈陶弘景的仙道思想〉,《中國書目季刊》,24:1(1990),頁25-32。
余崇生,〈陶弘景與《真靈位業圖》〉,《鵝湖》,17:9(1992),頁31-36。
吳永猛,〈密宗曼荼羅與台灣民間小法道壇的比較〉,《空大人文學報》,8(1999),頁211-238。
吳季晏,〈元代一文學道士張雨〉,《道教學探索》,4(1991),頁407-413。
吳季晏,〈光復前道教在台灣的發展狀況〉,《道教學探索》,7(1993),頁314-333。
吳淑玲,〈唐詩中的仙境傳說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6。
吳榮發,〈北宋中期的儒士與道教:以歐陽修為例〉,《道教學探索》,8(1994),頁216-255。
吳碧貞,〈《墉城集仙錄》之著成初探:與《列仙傳》、《神仙傳》、《真誥》關係之考察〉,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7,頁199-225。
吳碧貞,〈唐代女仙傳記之研究:以《墉城集仙錄》為主的考察〉,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1998。
呂武志,〈《文心雕龍》與《抱朴子》文論〉,《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科學類》,43:1(1998),頁1-14。
呂賢龍,〈涵靜老人天人合一初探:從道家丹鼎派談起〉,《宗教哲學》,2:4(1996),頁138-153。
呂錘寬,〈臺灣天師派道教儀式音樂的功能〉,《藝術學》,6(1991),頁159-175。
呂錘寬,〈臺灣的道教醮祭儀式與科儀〉,《藝術評論》,1(1989),頁191-225。
呂錘寬,〈臺灣道教音樂源流略稿〉,《藝術學》,3(1989),頁117-164。
呂錘寬,〈臺灣道教儀式與音樂的資料〉,《藝術學》,9(1993),頁7-38。
呂錘寬,《臺灣的道教儀式與音樂》,台北:學藝出版社,1994。
宋安業,〈道教文化與觀光事業〉,《觀光管理》,2(1992),頁120-123。
宋越倫,〈草莽運動與道教的形成〉,《華學月刊》,123(1982),頁3-8。
宋隆斐,〈守一與守意:六朝佛道思想交流初探〉,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998。
宋隆斐,〈論長生久「視」之道〉,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7,頁226-261。
宋龍飛,〈松山建醮醮壇建築的裝置藝術〉,《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5(1968),頁157-224。
李仲亮,〈歸禮「生命易」:全真「生命易」鍊養氣功初窺〉,《中華易學》,133(1999),頁36-53。
李秀娟,〈元代的幾位女冠〉,《道教學探索》,4(1991),頁398-406。
李秀琴,〈臺灣的道教儀式音樂: 臺灣南部烏頭及紅頭道士唱曲例示分析〉,《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1(1991),頁45-63。
李叔還,《道教大辭典》,台北:巨流出版社,1979。
李叔還,《道教要義問答大全》,高雄:豐華,1978。
李叔還、史貽輝,《道教典故集》,高雄:編者,1975。
李宜芬,〈中國中古道教傳記之研究:以神仙思想為中心〉,碩士論文,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1998。
李珍梅,〈元代寺院道觀所屬田地〉,《道教學探索》,4(1991),頁390-397。
李英昂,《張三丰和他的太極拳》,台南:大眾書局,1972。
李添春,〈台灣道教〉,《南瀛文獻》,16(1971),頁39-52。
李登詳,〈北宋官方《道藏》編纂初探〉,《道教學探索》,10(1997),頁181-216。
李登詳,〈宋高宗紹興元年以前許遜傳說與其教團發展研究(西元239—1131年)〉,碩士論文,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1999。
李登詳,〈唐代道教「許遜教團」發展史初探〉,收入鄭志明主編,《道教的歷史與文學》,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頁173-244。
李登詳,〈唐初以前道教「許遜信仰」初探〉,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7,頁486-528。
李登詳,〈從女仙傳試探道教中的女性〉,《道教學探索》,10(1997),頁427-442。
李慕如,〈東坡詩文中道家道教思想之玄蘊〉,《中國學術年刊》,18(1997),頁97-126。
李慕如,〈東坡與道家道教〉,《屏東師院學報》,10(1997),頁319-353。
李豐楙,〈《老子想爾注》的形成及其道教思想〉,《東方宗教》,新1(1990),頁151-180。
李豐楙,〈《洞仙傳》之著成及其內容〉,收入《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1979),頁79-97。
李豐楙,〈《洞淵神咒經》的神魔觀及其剋治說〉,《東方宗教研究》, 新2(1991),頁131-155。
李豐楙,〈《道藏》所收早期道書的瘟疫觀:以《女青鬼律》及《洞淵神咒經》系為主〉,《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1993),頁417-454。
李豐楙,〈《漢武內傳》的著成及其流傳〉,《幼獅學誌》,17:2(1982),頁21-25。
李豐楙,〈Piet van der Loon, Taoist Books in the Libraries of the Sung Period〉,《漢學研究》2:2(1984),頁715-721。
李豐楙,〈十洲傳說的形成及其衍變〉,收入《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6(1983),頁35-88。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從變化神話到神仙變化傳說〉,《中外文學》,15:5(1986),頁36-57。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道教信仰的介紹和分析〉,收入《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敬天與親人》,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頁189-242。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道教信仰的介紹與分析(下)〉,《宗教世界》,11:2/3(1990),頁22-30。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道教信仰的介紹與分析(上)〉,《宗教世界》,10:2/3(1989),頁19-22。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道教信仰的介紹與分析(中)〉,《宗教世界》,10:4/11:1(1989),頁29-38。
李豐楙,〈中部山線道士行業圈:陳、李兩個道壇的合作與傳承〉,收入鄭志明主編,《道教文化的精華》,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頁159-203。
李豐楙,〈丹道與濟度:道教修行的實踐之道〉,《宗教哲學》,6:2(2000),頁123-136。
李豐楙,〈元遺山與全真教〉,收入《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0,頁41-84。
李豐楙,〈六朝仙境傳說與道教之關係〉,《中外文學》,8:8(1980),頁168-188。
李豐楙,〈六朝道教的末世救劫觀〉,收入沈清松主編,《末世與希望》,臺北:五南,1999,頁129-156。
李豐楙,〈六朝道教的度救觀:真君、種民與度世〉,《東方宗教研究》,新5(1996),頁137-160。
李豐楙,〈六朝道教的終末論:末世、陽九百六與劫運說〉,《道家文化研究》,9(1996),頁82-99。
李豐楙,〈六朝道教洞天說與遊歷仙境小說〉,《小說戲曲研究》,1(1988),頁3-52。
李豐楙,〈六朝道教與遊仙詩的發展〉,《中華學苑》,28(1983),頁97-118。
李豐楙,〈六朝精怪傳說與道教法術思想〉,收入《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3(1981),頁1-36。
李豐楙,〈六朝樂府與仙道傳說〉,《古典文學第1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頁67-79。
李豐楙,〈六朝鏡劍傳說與道教法術思想〉,收入《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1980),頁1-28。
李豐楙,〈仙、妓、洞窟:從唐到北宋初的娼妓文學與道教〉,收入《宋代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1989,頁473-515。
李豐楙,〈仙詩、仙歌與頌讚靈章:「《道藏》中的六朝詩歌史料及其研究」緒論〉,收入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頁645-692。
李豐楙,〈仙道的世界:道教與中國文化〉,收入《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敬天與親人》,1982,頁249-305。
李豐楙,〈台灣東港平安祭典的王爺繞境與合境平安〉,《民俗曲藝》,85(1993),頁273-323。
李豐楙,〈行瘟與送瘟:道教與民眾瘟疫觀的交流與分歧〉,收入《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4,頁373-422。
李豐楙,〈西王母五女傳說形成及其演變:西王母研究之一〉,《東方宗教研究》,1(1987),頁67-88。
李豐楙,〈宋元道教神霄派的形成與發展〉,《東方宗教研究》,新2(1988),頁141-162。
李豐楙,〈宋代水神許遜傳說之研究〉,《漢學研究》,5:8(1990),頁363-400。
李豐楙,〈孟郊〈列仙文〉與道教降真詩〉,收入《唐代學術論文集》,1990,頁261-284。
李豐楙,〈東港王船和瘟與送王習俗之研究〉,《東方宗教研究》,新3(1993),頁229-265。
李豐楙,〈金門閭山派奠安儀式及其功能:以金湖鎮復國墩關氏家廟為例〉,《民俗曲藝》,91(1994),頁395-464。
李豐楙,〈長生不死的夢 (道教煉丹術)〉,《人與社會》,1:3(1982),頁24-28。
李豐楙,〈唐人創業小說與道教圖讖傳說〉,《中華學苑》,29(1984),頁175-212。
李豐楙,〈唐人葵花詩與道教女冠:從道教史的觀點解說唐人詠葵花詩〉,《中外文學》,16:6(1987),頁36-63。
李豐楙,〈唐人遊仙詩的傳承與創新〉,收入《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1992,頁409-440。
李豐楙,〈唐代《洞淵神咒經》寫卷與李弘〉,收入《第二屆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991,頁481-500。
李豐楙,〈唐代公主入道與送宮人入道詩〉,收入《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1989,頁159-190。
李豐楙,〈神仙三品說的原始及其衍變〉,收入《漢學論文集2》,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頁171-224。
李豐楙,〈從道教看現代社會倫理〉,收入劉麗雯主編,《宗教與倫理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書評書目出版社,1993。
李豐楙,〈救劫與度劫:道教與明末民間宗教的末世性格〉,收入黎志添主編,《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論集》,香港:學峰文化事業公司,1999,頁40-72。
李豐楙,〈曹唐〈大遊仙詩〉與道教傳說〉,《中華學苑》,41(1991),頁107-139。
李豐楙,〈曹唐《小遊仙詩》的神仙世界〉,收入《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2,頁187-262。
李豐楙,〈符籙‧齋醮‧煉丹術:漫談中國皇帝與道教〉,《國文天地》,5:8(1990),頁40-42。
李豐楙,〈許遜傳說的形成與衍變〉,收入《御手洗勝博士退官記念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頁599-649。
李豐楙,〈郭璞遊仙詩變創說提出及其意義〉,《古典文學6》,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4,頁133-164。
李豐楙,〈傳承與對應:六朝道經中「末世」說的提出與衍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9(1996),頁91-130。
李豐楙,〈媽祖與儒、釋、道三教〉,《歷史月刊》,63(1993),頁34-42。
李豐楙,〈當前《道藏》研究的成果及其展望〉,收入《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1992,頁541-571。
李豐楙,〈罪罰與解救:謫仙神話與鏡花緣的結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7(1995)。
李豐楙,〈葛洪《抱朴子》內篇的「氣」、「 」學說:中國道教丹道養生思想的基礎〉,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頁517-539。
李豐楙,〈葛洪養生思想之研究〉,《靜宜學報》,3(1980),頁97-137。
李豐楙,〈道教劫論與當代度劫之說:一個跨越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的宗教觀察〉,收入李豐楙、朱榮貴主編,《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頁303-332。
李豐楙,〈道教神霄派的形成與發展〉,《幼獅學誌》,19:4(1987),頁146-169。
李豐楙,〈道教廟宇與社會救濟〉,收入《宗教與社會救濟論文集》,臺北:內政部宗教司,1993。
李豐楙,〈道教齋儀與喪葬禮俗複合的魂魄觀〉,收入李豐楙、朱榮貴主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1996,頁459-483。
李豐楙,〈道教謫仙說與唐人小說〉,收入《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1990,頁357-374。
李豐楙,〈臺灣中南部道教拔度儀中目蓮戲曲初探〉,《民俗曲藝》,77(1992),頁89-147。
李豐楙,〈臺灣中部紅頭司與客屬聚落的醮儀行事〉,《民俗曲藝》,116(1998),頁143-173。
李豐楙,〈臺灣儀式戲劇中的諧噱性:以道教法教為主的考察〉,《民俗曲藝》,71(1982),頁174-210。
李豐楙,〈誦經:化劫度劫的大梵隱韻〉,《道家文化研究》,16(1999),頁57-64。
李豐楙,〈廟宇、廟會與休閒習俗:兼及道教廟、道士的信仰習俗〉,收入《「中國休閒生活文化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92,頁62-96。
李豐楙,〈憂與遊:從巫到道及其世俗化的遊仙主題〉,收入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編,《中國文學史暨文學批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1996,頁1-20。
李豐楙,〈複合與變革:臺灣道教拔度儀式中的目連戲〉,《民俗曲藝》,94(1995)。
李豐楙,〈鄧志謨《薩真人咒棗記》研究〉,《漢學研究》,6:1(1988),頁149-178。
李豐楙,〈鄧志謨《鐵樹記》研究〉,《小說戲曲研究 》,2(1989),頁3-52。
李豐楙,〈鄧志謨道教小說的謫仙結構:兼論中國傳統小說的神話結構〉,《小說戲曲研究》,4(1993),頁201-226。
李豐楙,〈鎮瀾宮建醮科儀之探討〉,《民俗曲藝》, 58(1989),頁23-45。
李豐楙,〈魏晉老子神話與神仙道教之關係〉,《中華學苑》,21(1978),頁183-204。
李豐楙,〈魏晉南北朝文士與道教之關係〉,博士論文,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76。
李豐楙,〈魏晉神女傳說與道教降真傳說〉,收入《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1990,頁473-513。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台北:時報文化,1985。
李豐楙,《中國民間信仰史料彙編首輯》,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李豐楙,《許遜與薩守堅:鄧志謨道教小說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7。
李豐楙,《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
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
李豐楙,《魏晉南北朝文士與道教之關係》,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
李麗涼,〈《無上秘要》之編纂及道經分類考〉,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8。
李麗涼,〈《無上秘要》的體例及類目結構〉,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7,頁361-398。
杜慧卿,〈道教女神、女仙觀念之演變〉,《道教學探索》,9(1995),頁413-424
沈淑芳,〈封神演義研究〉,碩士論文,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79。
沈靜嵐,〈西方社會宗教學家之觀點、地位屬性以及經濟體系之道教討論〉,《道教學探索》,8(1994),頁435-453。
沈靜嵐譯,〈道教資料的整理〉,《道教學探索》,7(1993),頁361-388
邢義田,〈《太平經》對善惡報應的再肯定:承負說〉,《國文天地》,8:3(1992),頁12-16。
阮昌銳,〈傜族道教儀式畫〉,《藝術家》,17:2(1983),頁168-179。
周西波,〈杜光庭青詞作品初探〉,收入鄭志明主編,《道教的歷史與文學》,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頁1-25。
周西波,〈道教文獻中孝道文學研究〉,碩士論文,中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5。
周益忠,〈由教化的觀點說王重陽和馬丹陽的唱和詞〉,收入龔鵬程主編,《海峽兩岸道教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上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頁371-414。
周紹賢,〈道家之真人〉,《道教文化》,1:2(1977),頁42-43。
周紹賢,〈道教成立之原委及其教義〉,《國立政治大學學報》,29(1974),頁39-59。
周紹賢,《道家與神仙》,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
周紹賢,《道教全真大師丘長春》,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
周慶華,〈道教的反支配論述:以《神仙傳》為討論中心〉,收入龔鵬程主編,《海峽兩岸道教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上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頁57-75。
周豐富,〈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研究〉,碩士論文,中央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1997。
孟乃昌,〈中國煉丹家的理論觀點〉,《中國文化月刊》,142(1991),頁71-84。
宗若莉,〈葛洪思想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0。
林正成,〈道教傳入日本概略〉,《中國文化月刊》,198(1996),頁68-87。
林安梧,〈「存有三態論」與「存有的治療」之建構:道家(教)思維的一個新向度〉,收入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主編,《道教神仙信仰研究(下冊)》,台北:中華道統出版社,2000,頁788-819。
林佳蓉,〈成玄英《道德經義疏》研究〉,碩士論文,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8。
林佳蓉,〈宋代崇道風氣與詩歌創作初探〉,收入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2》,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1996,頁167-191。
林金泉,〈《道教靈驗記》今譯(一)〉,《道教學探索》,1(1988),頁18-26。
林金泉,〈《道教靈驗記》今譯(二)〉,《道教學探索》,2(1989),頁463-496。
林帥月,〈古上清經派經典中詩歌之研究:以《真誥》為主的考察〉,碩士論文,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1。
林帥月,〈古上清經派與靈寶經派詩歌之比較:一個道教文學課題的實例分析〉,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8,頁135-150。
林帥月,〈道教文學一詞界定與範疇〉,《中國文哲研究通訊》,6:1(1996),頁157-166。
林洁祥,《道教文獻》,台北:丹青圖書,1983。 8
林富士,〈台灣地區的「道教研究」概述(1945-1995)〉,《臺灣宗教學會通訊》,5(2000),頁34-74。
林富士,〈法國對中國道教的研究〉,收入戴仁(Jean-Pierre Drège)主編,耿昇譯,《法國當代中國學》(Cinquante ans d'études chinoises en France)(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頁269-310。
林富士,〈試論《太平經》的主旨與性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研究集刊》,69:2(1998),頁205-244。
林富士,〈試論《太平經》的疾病觀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2:2(1993),頁225-263。
林富士,〈試論中國早期道教對於醫藥的態度〉,《臺灣宗教研究》,1:1(2000),頁107-142。
林富士,〈歐美地區的道教研究概述(1950-1994)〉,《台灣宗教學會通訊》,6(2000年9月),頁29-88。
林惠勝,〈承負與輪迴:報應理論建立的考察〉,收入龔鵬程主編,《海峽兩岸道教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上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頁263-293。
林智莉,〈現存元人宗教劇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9。
林朝全,〈《封神演義》的多重至上神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6。
林聖智,〈明代道教圖像學研究:以《玄帝瑞應圖》為例〉,《美術史研究集刊》,6(1999),頁131-194。
林衡道,〈北港的烏頭司公〉,《台灣文獻》,33:2(1982),頁62-65。
林靜怡,〈再探宜蘭道教寺廟碧霞宮建廟緣起〉,《宜蘭文獻雜誌》,27(1997),頁59-74。
林靜怡,〈宜蘭市道廟管理組織的研究〉,碩士論文,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1997。
林麗雪,〈陰陽五行思想對道教的影響〉,《書目季刊》,10:2(1976),頁61-87。
林麗雪,〈葛洪事蹟與著述考:葛洪研究之一〉,《國立編譯館館刊》,6:2(1977),頁161-184。
林麗雪,《抱朴子內外篇思想析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
林繼平,〈論道家神仙思想之形成—從老莊哲學流變談起(下)〉,《東方雜誌》,20:2(1986),頁14-19。
林繼平,〈論道家神仙思想之形成—從老莊哲學流變談起(上)〉,《東方雜誌》,20:1(1986),頁11-17。
金中樞,《宋代學術思想研究》,台北:幼獅,1989。
金相哲,〈葛洪《抱朴子‧內篇》道教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1。
金師圃,《道家道教》,臺北:文化大學出版部,1985。
金惠,〈道教聖地與天師世家〉,《東方雜誌》,9:10(1976),頁66-68。
俞美霞,〈東漢畫像石與早期道教發展之關係〉,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7。
俞美霞,《東漢畫像石與早期道教發展之關係》,臺北:南天書局,2000。
南懷瑾,《中國道教發展史略述》,台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7。
南懷瑾,《禪與道概論》,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71。
姜佩君,〈老子化胡經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3。
姚從吾,〈元邱處機年譜〉,收入氏著,《東北史論叢》,台北:正中書局,1959,頁214-276。
姚從吾,〈成吉思汗信任邱處機這件事對於保全中原傳統文化的貢獻〉,收入氏著,《姚從吾全集》,(台北:正中書局,1982),第六集,頁1-138。
姚從吾,〈金元全真教的民族思想與救世思想〉,收入氏著,《東北史論叢》,台北:正中書局,1959,頁175-204。
姚道中,〈道藏全真著作的歷史價值〉,《食貨月刊》,8:5(1978),頁215-220。
施逢雨,〈唐代道教徒式隱士的崛起:論李白隱逸求仙活動的政治社會背景〉,《清華學報》,16:1&2(1984),27-47頁。
段致成,〈《太平經》中的「建除」學說〉,《鵝湖月刊》,25:5(1999),頁24-36。
段致成,〈《太平經》中的承負說〉,《中國文化月刊》,212(1997),頁91-102。
段致成,〈《太平經》中的承負說〉,《宗教哲學》,3:4(1997),頁94-103。
段致成,〈《太平經》的寫作動機與產生的歷史背景〉,《鵝湖月刊》,24:9(1999),頁33-43。
段致成,〈太平經思想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9。
段致成,〈唐代女仙傳敘述形式與內容之分析:以《墉城集仙錄》為主〉,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8,頁151-177。
段致成,〈論《太平經》的長生思想〉,《中國文化月刊》,216(1998),頁105-118。
洪芬馨,〈焦竑《老子翼》研究〉,碩士論文,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7。
洪順隆,〈蕭衍的道教情懷〉,收入鄭志明主編,《道教的歷史與文學》,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頁517-546。
洪碧真,〈茅盈傳略〉,《道教學探索》,6(1992),頁199-207。
洪碧真等,〈道教仙真高道事跡考略〉(茅盈、左慈、施淑女、楊羲、杜光庭、張無夢),《道教學探索》,6(1992),頁199-232。
洪鑾生,〈太上靈寶朝天謝罪法懺科儀〉,《道教文化》,1:2(1977),頁44。
胡其德,〈蒙古帝國初期的政教關係 〉,博士論文,台北:國立臺灣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0。
胡其德,〈太一與三一〉,《東方宗教研究》,新3 (1993),頁79-96。
胡其德,〈金代太一教興起的背景分析〉,《東方宗教研究》,新5(1996),頁161-180。
胡其德,〈金代太一教興起的背景分析〉,《道家文化研究》,16(1999),頁339-365。
胡紅波,〈幾本道書裡的五更聯章俗曲〉,《道教學探索》,3(1990),頁1-20。
范長華,〈試探張可久散曲的道教色彩〉,《國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1998),頁191-211。
韋蒹堂,〈唐代道教史編年〉,《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14(1985),頁257-280。
倪學順,〈明初道教江西鍊師仲修生平事蹟〉,《道教學探索》,4(1991),頁414-416。
凌性傑,〈抱朴子的文學觀探索:以〈均世〉、〈尚博〉為主要分析場域〉,《孔孟月刊》,39:1(2000),頁39-44。
唐弓,〈唐代的道教〉,碩士論文,台北:臺灣大學,1974。
唐君毅,〈道教之地位與自然生命之超化〉,《天然》,1:1(1980),頁43-44。
孫亦平,〈吳地道教的發展及其特色〉,《中國文化月刊》,194(1995),頁69-84。
孫克寬,〈中國道教初期的發展〉,《大陸雜誌》,30:4(1965),頁1-14。 10
孫克寬,〈元代的一個文學道士:張雨〉,收入《寒原道論》,1972,頁285-311。
孫克寬,〈元代南儒與南道〉,收入氏著,《寒原道論》,1977,頁167-253。
孫克寬,〈元代道教的特質〉,《大陸雜誌》,30:11(1965),頁8-13。
孫克寬,〈元代道教茅山宗(下)—元代道教正一教考之一〉,《大陸雜誌》,33:3(1966),頁22-26。
孫克寬,〈元代道教茅山宗(上)—元代道教正一教考之一〉,《大陸雜誌》,33:2(1966),頁1-7。
孫克寬,〈元初太一教考〉,《大陸雜誌》,14:6(1957),頁6-13。
孫克寬,〈元初正一教與江南士大夫〉,《大陸雜誌》,4:9(1952),頁11-13。
孫克寬,〈元虞集與南方道教〉,《大陸雜誌》,53:6(1977),收入氏著,《寒原道論》,頁255-283。
孫克寬,〈元道士吳全節事蹟考〉,《幼獅學誌》,5:2(1966),頁1-28
孫克寬,〈全真教考略〉,《大陸雜誌》,8:10(1954),頁21-25。
孫克寬,〈明初天師張宇初及其峴泉集〉,《書目季刊》,9:4(1976),收入氏著,《寒原道論》,頁313-347。
孫克寬,〈唐以前老子的神話〉,《大陸雜誌》,8:1(1973),收入氏著,《寒原道論》,頁21-57。
孫克寬,〈唐代道教之發展導論〉,《中興大學文史學報》,4(1974),收入氏著,《寒原道論》,頁1-19。
孫克寬,〈唐代道教與政治〉,《大陸雜誌》,51:2(1975),頁1-37,收入氏著,《寒原道論》,頁59-166。
孫克寬,《元代道教之發展》,台中:東海大學,1968。
孫克寬,《宋元道教之發展》,台中:東海大學,1965。
孫克寬,《寒原道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
孫建中,〈顧歡〉,《道教文化》,5:7(1993),頁13-15。
孫雄,〈道教宇宙再創造儀式與數學座標之比較研究〉,《永達學報》,1:2(2000),頁50-58。
孫廣德,《晉南北朝隋唐俗佛道爭論中之政治課題》,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
孫靜如,〈元代張雨書法藝術與道教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0。
徐玉舒,〈李商隱詩中神話運用之研究:以仙道神話為主體〉,碩士論文,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9。
徐建勛,〈元道士張雨研究〉,碩士論文,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1997。
徐健勛,〈《茅山志》作者考證及其內容〉,收入鄭志明主編,《道教的歷史與文學》,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頁427-459。
徐健勛,〈元道士畫家:黃公望〉,《道教學探索》,5(1991),頁235-247。
徐健勛,〈亦道亦儒話張雨〉,《道教學探索》,6(1992),頁369-395。
徐健勛,〈茅山志及其版本初探〉,《道教學探索》,8(1994),頁353-360。
徐健勛,〈張雨及其文學造詣研究〉,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7,頁399-441。
晏啟瑛,〈李榮注老研究〉,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1999。
殷莉芬,〈唐五代仙道傳奇研究〉,博士論文,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8。
袁國藩,〈元代玄教弟子法孫考〉,《中華文化復興月刊》,7:4(1974)。
袁國藩,〈元代玄教宮觀教區考〉,《中華文化復興月刊》,7:1(1974)。
袁國藩,〈元代玄教道侶交游唱和考〉,《中華文化復興月刊》,6:11(1974)。
袁國藩,〈元代真大道教考〉,《大陸雜誌》,43:4(1971),頁31-41。
袁國藩,〈略論秋澗大全集對元代道教研究之價值〉,《中國邊政》,33(1971)。
馬炳文,〈老子西昇經淺釋(續)〉,《道教文化》,3:5-6(1982),頁33-37。
馬炳文,〈老子西昇經淺釋〉,《道教文化》,3:2-3(1981),頁24-27。
馬璧,〈七十年來的中國道教〉,《道教文化》,3:1(1981),頁20-23。
馬璧,〈中國道教與中國人的道德〉,《道教文化》,1:9(1978),頁11-15。
高月琴,〈楊羲和傳〉,《道教學探索》,6(1992),頁218-222
高木森,〈道教與宋徽宗的藝術(1):徽宗與道教〉,《故宮文物月刊》,7:1(1989),頁124-131。
高木森,〈道教與宋徽宗的藝術(2):道教與徽宗的建築〉,《故宮文物月刊》,7:2(1989),頁34-43。
高木森,〈道教與宋徽宗的藝術(3):道教與徽宗的書畫〉,《故宮文物月刊》,7:3(1989),頁36-45。
高越天,〈記宋代崇道之始末〉,《道教文化》,4:8(1988),頁5-6。
高越天,〈道藏簡介〉,《道教文化》,4:9(1988),頁5-8。
堅毅,〈道教學說中的「三分法」運用〉,《道教文化》,5:9(1994),頁11-18。
康豹(Paul Katz),〈呂洞賓與全真教的關係:以山西永樂宮為例〉,收入傅飛嵐、林富士主編,《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2000,頁101-134。
康豹(Pul Ktz),〈 東隆宮迎王祭典中的和瘟儀式及其科儀本〉,《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1990),頁93-105。
康豹(Pul Ktz),〈 屏東縣東港鎮的迎王祭典:台灣瘟神與王爺信仰的分析〉,《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1(1989),頁7-13。
康豹,〈評Kenneth Dean著Taoist Ritual and Popular Cults of Southeast China(中國東南地區的道教儀式與民間信仰)〉,《新史學》,5:3(1994),頁165-176
張光賓,〈元玄儒張雨生平及書法〉,《美術學報》,27(1993),頁4801-4847。
張志哲,〈《周易》象數與道教神秘〉,《道教學探索》,7(1993),頁1-26。
張俐雯,〈八仙故事淵源考述〉,碩士論文,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3。
張建群,〈《太平經》與漢代儒、法思想關係研究〉,《孔孟月刊》,35:11(1997),頁34-41。
張美櫻,〈全真七子詞作的語言風格〉,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8,頁178-189。
張美櫻,〈全真七子證道詞之意涵析論〉,博士論文,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9。
張美櫻,〈漢末六朝仙傳集之敘述形式與主題分析〉,碩士論文,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4。
張桂華,〈試探永樂宮三清殿《朝元圖》壁畫:兼談道家藝術精神〉,《道教學探索》,10(1997),頁272-295。
張珣,〈幾種道經中對女人身體描述之初探〉,《思與言》,35:2(1997),頁235-265。
張珣,〈幾種道經中對女人身體描述之初探〉,收入李豐楙、朱榮貴主編,《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頁23-47。
張珣,〈道教與民間醫療文化:以著驚症候群為例〉,收入李豐楙、朱榮貴主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1996,頁427-457。
張揚明,〈老子、道家、道教簡述〉,《道教文化》,5:4(1991),頁19-26。
張揚明,〈道家道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道教文化》,5:7(1993),頁1-7。
張超然,〈六朝道教上清經派存思法研究〉,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9。
張超然,〈心神與修持:《莊子》與六朝上清經派之比較〉,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7,頁295-326。
張超然,〈生成與罪穢:六朝道教上清派人觀考察之一〉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8,頁98-134。
張鈞莉,〈六朝遊仙詩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7。
張源先,〈歷代張天師傳:一代天師張道陵〉,《道教文化》,1:8(1978),頁15-21。
張源先,《歷代張天師傳》,台中:天正慈惠堂, 1981。
張煒玲,〈《抱朴子內篇》養生學之探討〉,《道教學探索》,4(1991),頁21-53。
張煒玲,〈中唐以前道教樓觀派史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1995。
張煒玲,〈北朝之前觀道教修行法的歷史考察〉,《道教學探索》,4(1991),頁67-117。
張煒玲,〈關尹令喜神化研究〉,《道教學探索》,3(1990),頁21-74。
張踐,〈新佛教、新道教與新儒學—宋金「三教」匯通論〉,《宗教哲學》,1:2(1995),頁89-100。
張應超,〈明朝皇帝與道教〉,《道教學探索》,7 (1995),頁231-245。
張應超,〈道教與養生〉,《道教學探索》,9(1995),頁136-138
曹齊,〈道教美術〉,《藝術家》,36:4(1993),頁428-431。
梁榮茂,《抱朴子研究》,台北:牧童出版社,1977。
莊宏誼,〈十至十三世紀道教玄武神信仰〉(Les Croyances Concerrnant La Divinite Taoïste Xuanwu (Xème-XIIIème Siecles),博士論文,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1994。
莊宏誼,〈太極原理與養生〉,《輔仁宗教研究》,2(2000),頁159-187。
莊宏誼,〈宋代玄天上帝信仰的流傳與祭奉儀式〉,收入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主編,《道教神仙信仰研究(下冊)》,台北:中華道統出版社,2000,頁458-549。
莊宏誼,〈明代道教正一派之研究〉,《明史研究通訊》,1(1986),頁80。
莊宏誼,〈明代道教正一派之研究〉,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1984。
莊宏誼,〈明諸帝與道教正一派之符籙齋醮〉,《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8(1986),頁113-136。
莊宏誼,〈道家觀點:清修與雙修〉,收入孟東籬等著,《關於性的最高觀點》,台北:圓神出版社,1998,頁203-238。
莊宏誼,〈道教的生態環保觀念與實踐〉,《輔仁宗教研究》,2(2000),頁23-41。
莊宏誼,《明代道教正一派》,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莊英章,〈台灣鄉村的建醮儀式:一個漁村的例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9(1970),頁131-149。
莊能安,〈試論神農家陶弘景大師對於本草學研究之偉大貢獻〉,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學院中國藥學研究所,1991。
許雪玲,〈唐代遊歷仙境小說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4。
許瑞坤,〈台灣北部天師正乙派道教齋醮科儀唱曲之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1987。
許鈺佩,〈道教儀式放赦之音樂研究〉,碩士論文,臺灣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1998。
許嘉明,〈松山建醮與社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5(1968),頁109-155。
許麗玲,〈《周氏冥通記》初探〉,《東方宗教研究》,新4(1994),頁150-164。
許麗玲,〈台灣北部紅頭法師法場補運儀式〉,《民俗曲藝》,105(1997),頁1-146。
許麗玲,〈台灣民間信仰中的補春運儀式:以北部正一派道士所行的法事儀式為例〉,《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3(1999),頁95-129。
郭立誠,〈談道場畫〉,《藝術家》,11:5(1980),頁134-137。
郭啟傳,〈陸西星的道教思想〉,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8。
郭雅玲,〈《真誥》詩文用韻考〉,《東吳中文研究集刊》,4(1997),頁65-82。
郭瑞雲,《道教六十星宿神像與十二生肖圖》,臺南:中華民國道教會臺灣省臺南市支會,1990。
郭蓉蓉,〈全真教之創立與盛行〉,《道教學探索》,1(1988),頁71-87。
郭曉東,〈葛洪「外儒內道」的社會思想〉,《中國文化月刊》,244(2000),頁51-59。
陳正宜,〈唐代傳奇中道教思想之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7。
陳吉山,〈《太平經》初研〉,《道教學探索》,6(1992),頁168-186。
陳吉山,〈太平經中的承負報應思想〉,《道教學探索》,5(1991),頁90-105。
陳宇碩,〈何仙姑故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4。
陳宏銘,〈王重陽詞內容析論〉,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8,頁191-216。
陳宏銘,〈金元全真道士詞的價值〉,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7,頁529-550。
陳宏銘,〈金元全真道士詞研究〉,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1997。
陳明暉,〈周敦頤太極圖來源考及其與道教之關係〉,《問學集》,3(1993) ,頁173-186。
陳明暉,〈禪宗與宋元道教〉,《內明》,223(1990),頁21-24。
陳建霖,〈備急千金要方婦科學術思想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學院中國醫學研究所,1992。
陳昭吟,〈論「龍驛」〉,《道教學探索》,8(1994),頁146-190。
陳昭吟,〈論「龍驛」〉,收入龔鵬程主編,《海峽兩岸道教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下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頁859-897。
陳昭靜,〈王遠〉,《道教文化》,5:7(1993),頁18-20。
陳玲玲,〈八仙在元明雜劇和臺灣拌仙戲中的狀況〉,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1978。
陳美雪,〈元雜劇神化情節之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79。
陳弱水,〈隋代唐初道性思想的特色與歷史意義〉,載於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教務處出版組,1999,頁469-494。
陳淑惠,〈江西萬壽承天宮小考〉,《道教學探索》,3(1990),頁219-224。
陳雯宜,〈清世宗尚方術初探〉,《道教學探索》,7(1993),頁272-294。
陳雯宜,〈談妙正真人婁近垣:由清世宗的知遇至高宗的優禮〉,《道教學探索》,7(1993),頁295-313。
陳瑛珣,〈從推天道以明人事探討宋真宗的崇尚道教〉,《道教學探索》,7(1993),頁192-230。
陳萬成,〈孫綽「遊天臺山賦」與道教〉,《大陸雜誌》,86:4(1993),頁43-48。
陳煒欣,〈張魯漢中政權興衰與其政教特質〉,《道教學探索》,10(1997),頁29-48。
陳嘉麗,〈唐代佛道思想小說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1999。
陳廖安,〈《中華續道藏》初輯序例〉,《書目季刊》,34:1(2000),頁43-55。
陳槃,〈敦煌木簡符籙試釋〉,收入氏著《漢晉遺簡識小七種》,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5,頁134上-140上。
陳聰文,〈道教思想對學生輔導的啟示〉,《教育實習輔導》,1:3(1995)頁48-51。
陳鴻琦,〈唐代道教「鐘聲制度」試探〉,《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9(1998),頁17-38。
陳鴻琦,〈讀《道藏》偶識二題〉,《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11(1998),頁1-16。
陳穩中,《道教必備課誦本》,臺北:全真教,1978。
陳麗宇,〈韓湘子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8。
陳麗桂,〈從《太平經》看道教對黃老理論的附會與轉化〉,《中國學術年刊》,16(1995),頁27-52。
陳麗桂,《老子河上公章句》所顯現的黃老養生之理〉,《中國學術年刊》,21(2000),頁177-210。
傅樂成,〈李唐皇室與道教〉,《食貨月刊》,9:10(1980),頁369-379。
勞榦,〈晉代之道士符〉,收入氏著《漢晉西陲木簡新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5,頁48-59。
勞榦,〈道教中外丹與內丹的發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9:4(1988),頁977-993。
勞榦,〈論鍊丹術中用鉛的開始〉,《大陸雜誌》,83:3(1990)。
彭慧嫻,〈從葛洪一生的際遇探討其入世與出世思想〉,《中華佛學研究》,4(2000),頁169-186。
曾國棟,〈墨子之宗教思想與道教鬼神信仰之關係〉,《道教學探索》,7(1993),頁27-40。
曾堯熙,〈試論葛洪的文藝觀〉,《中國文化月刊》,237(1999),頁109-126。
曾蓮馨,〈左慈(左放)〉,《道教學探索》,6(1992),頁208-217。
曾錦坤,〈道教醫藥學的特色〉,《宗教哲學》,4:1(1998),頁117-126。
游志誠,〈從道教觀點重新解讀「登江中孤獨」乙詩〉,《台灣詩學季刊》,11(1995),頁34-43。
游信利,〈郭璞正傳〉,《國立政治大學學報》,33(1976),頁123-151。
渡邊雪羽,〈元雜劇中的道教劇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6。
程似錦,〈明世宗崇奉道教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1984。
程琬雯,〈王喬〉,《道教文化》,5:7(1993),頁21-22。
程橘彩等,〈許真君事蹟專輯〉,《江西文獻》,101(1980),頁39-55
華瀾,〈唐代道教易學初探〉,《東方宗教研究》,1(1990) ,頁131-148。
辜美綾,〈從唐代詩歌探討三元齋醮習俗〉,《復興學報》,1999,頁331-335。
黃公偉,〈中國道教史簡介(一、二、三)〉,《道教文化》,1:1-3(1977),頁29-32。
黃公偉,〈神仙道與道家修證論〉,《中華易學》,2:9-10(1981),頁16-19。
黃公偉,〈漫談道教五大經典(陰符經、道德經、南華經、文始真經、黃庭經)〉,《道教文化》,2:7(1979),頁21-22。
黃公偉,《道教與修道秘義指要》,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黃君名,〈吳筠事跡初探〉,《道教學探索》,5(1991),頁194-205。
黃坤農,〈《赤書玉篇》與《赤書玉訣》中的五行思想〉,《輔仁宗教研究》,2(2000),頁263-293。
黃坤農,〈《真文赤書》研究:以《赤書玉篇》與《赤書玉訣》為主的考察〉,碩士論文,輔仁大學中國宗教研究所,2000。
黃坤農,〈道教五行空間初探:以真文赤書為例〉,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8,頁70-97。
黃炳秀,〈唐中葉以後史傳人物與神仙傳說〉,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0。
黃秋雄,〈宋代茅山道士劉混康事跡考略〉,《道教學探索》,5(1991),頁206-211。
黃進仕,〈台灣民間「普渡」儀式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2000。
黃瑞容,〈略論元代太一教之發展〉,《道教學探索》,4(1991),頁382-389。
黃韶顏,〈台灣佛教與道教祭典的飲食〉,《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4:3(1998),頁21-27。
楊文雀,〈李白神話詩研究—以仙道神話為主體〉,《輔大中研所學刊》,1(1991),頁21-34。
楊文雀,〈李白詩中神話運用之研究:以仙道神話為主體〉,碩士論文,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1。
楊仲揆,〈道教在琉球〉,《東方雜誌》,13:8(1980),頁67-72。
楊清龍,〈試論謝靈運的神仙道教思想〉,《中國書目季刊》,27:4(1994),頁135-139。
楊逢時,《中國正統道教大辭典》,台北:逸群圖書公司,1985。
楊欽堯,〈唐代的節日:以七月十五日為主探討〉〉,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2000。
楊福程,〈《雲笈七籤》的卷數辨析〉,《中國文化月刊》,139(1991),頁85-88。
楊福程,〈談《抱朴子.遐覽篇》的道書數目:兼談錯誤估計所造成的錯誤結論〉,《中國文化月刊》,140(1991),頁72-75。
楊銘,〈時間、本體與歸根返元--道教內丹學哲學基礎之研究〉,《道教文化》5:10(1995),頁31-45。
葉論啟,〈葛洪學術思想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79。
頓宮幸子,〈日本神道與臺灣道教的比較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1999。
廖和桐,《台灣道士名鑑》,雲林:道德文化,1977。
廖美雲,〈白居易之佛道養生探賾〉,《台中商專學報》,31(1999),頁59-84。
廖美雲,〈白居易之愁病與道家道教養生〉,收入鄭志明主編,《道教的歷史與文學》(第二屆海峽兩岸道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三)),嘉義縣: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頁335-402。
廖美雲,〈道教房中養生術對唐代妓風之影響〉,《台中商專學報》,28(1996),頁119-146。
廖英星,〈煉丹術和不死藥〉,《道教學探索》,3(1990),頁75-87。
廖朝陽,〈迷幻與神通:關於道教思想與後現論的一些問題〉,《中外文學》,20:3(1991),頁102-116。 16
廖雅玲,〈介象〉,《道教文化》,5:7(1993),頁8-9。
熊自健,〈「中國道教協會」的組織與活動〉,《中國大陸研究》,39:9(1996),頁63-73。
蒲慕州,〈神仙與高僧〉,《漢學研究》,8:2(1990),頁149-176。
趙幼民,〈元代度脫劇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77。
趙吉惠,〈論道家轉化為道教的中間環節〉,《宗教哲學》,1:4(1995),頁39-45。
趙家焯,〈如何認識道教〉(一)—(十一),《中興評論》,18:1(1971),頁3-6; 3-4; 5-7; 5-7; 3-4; 5-6; 7-8; 7-8; 7-8; 10-11; 9-10。
趙家焯,〈道教真語(下)〉,《中興評論》,25:1(1978),頁9-11。
趙家焯,〈道教真語(上)〉,《中興評論》,24:12(1977),頁3-4
趙家焯,〈道教概說〉,《中興評論》,4:5,1957,頁12-15。
趙家焯,《道教通詮》,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3。
趙家焯,《道教講傳錄》,臺北:東方文化,1988。
趙家焯,《道學重溫》,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中華學術院道學研究所,1980。
趙家焯,《道學與道教》,台北:臺灣省道教會,1960。
趙鈞波,〈全真道崙山派的創始人王玉陽行道蹤跡初探:兼論其在中國道教史上的地位〉,《道教文化》,5:4(1991),頁27-29。
劉仲宇,〈譚峭「化書」和道術—兼論道教變化觀的若干特點:附劉仲宇學術活動小傳〉,《道教學探索》,8(1994),頁191-215。
劉仲康、鍾金湯,〈中國古代藥物化學大師:葛洪〉,《科學月刊》,30:11(1999),頁946-950。
劉君□,〈試探魏晉神仙道教之變化思想:以葛洪《抱朴子‧內篇》觀之〉,《中國文化月刊》,233(1999),頁46-57。
劉怡君,〈《太上靈寶五符》初探〉,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8,頁56-69。
劉怡君,〈上清經系經典的靈啟:道教史上的一次啟示事件〉,《輔仁宗教研究》,1(2000),頁159-174。
劉怡君,〈六朝上清經系的濟度思想:以楊許時期為主的考察〉,碩士論文,輔仁大學中國宗教研究所,1997。
劉枝萬,〈永不磨滅的民族信仰—道教與祭典〉,《益世》,2:3(1981),頁18-21。
劉枝萬,〈修齋考〉,收入氏著,《臺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頁25-55。
劉枝萬,〈桃園縣中壢市建醮祭典〉,收入氏著,《臺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頁145-182。
劉枝萬,〈桃園縣龍潭鄉建醮祭典〉,收入氏著,《臺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頁183-224。
劉枝萬,〈臺北縣中和鄉建醮祭典〉,收入氏著,《臺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頁57-92。
劉枝萬,〈臺北縣樹林鎮建醮祭典〉,收入氏著,《臺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頁93-143。 17
劉枝萬,〈臺南縣西港鄉瘟醮祭典〉,收入氏著,《臺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頁285-400。
劉枝萬,〈閭山教之收魂法〉,《中國民間信仰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4,頁207-418。
劉枝萬,〈醮祭釋義〉,收入氏著《臺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頁1-24。
劉枝萬,《 台北市松山祈安建醮祭典》,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7。
劉枝萬,《中國 道教祭 信仰》,東京:櫻楓社,1983。
劉枝萬,《台灣 道教民間 信仰》,東京:風響社,1994。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劉煥玲,〈全真教初期的困境與王玉陽之貢獻〉,收入鄭志明主編,《道教的歷史與文學》,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頁273-305。
劉煥玲,〈全真教邱處機行道救世及其貢獻〉,《道教學探索》,4(1991),頁329-344。
劉煥玲,〈全真教祖王重陽立教歷程及其《立教十五論》初探〉,《道教學探索》,3(1990),頁184-204。
劉煥玲,〈全真教體玄大師王玉陽之研究〉,碩士論文,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
劉煥玲,〈齋醮與全真教初期之傳佈:以王玉陽為例〉,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7,頁551-569。
劉錫誠,〈道教與民間文化的雙向影響〉,《道教文化》,5:12(1995),頁14-16。
樊光春,〈略論五代前華山道教的地位和特點〉,《宗教哲學》,1:4(1995),頁180-182。
蔣兆生,〈一部具有獨到見解的學術論著—鍾來因的〈蘇軾與道家道教〉讀後感〉,《中國書目季刊》,26:1(1992),頁31-36。
蔣義斌,〈全真教祖王重陽思想初探〉,《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7(1985),頁47-63。
蔣肇周,〈中國張天師與中國道教〉,《道教文化》,1:1(1977),頁11-12。
蔣肇周,〈道教與中國〉,《中美月刊》,9:11(1964),頁4-6。
蔡仁堅,〈中國煉丹術的歷史科學與藝術〉,《中華文化復興月刊》,9:10(1976),頁27-32。
蔡登芳,〈金末全真教的組織勢力與成吉思汗對邱處機的政治運用〉,《道教學探索》,10(1997),頁296-311。
蔡榮凱,〈漢魏六朝的罪罰觀及其解罪方式〉,碩士論文,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4。
蔡慧瑛,〈論宋真宗神道設教策略下之天書與祥瑞〉,《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4(1982),頁29-39。
蔡麗玉,〈杜光庭〉,《道教學探索》,6(1992),頁226-229。
鄭以馨,〈洞天的分佈及其意義〉,《道教學探索》,10(1997),頁84-112。
鄭以馨,〈道教洞天福地的形成〉,《道教學探索》,10(1997),頁68-83。
鄭以馨,〈道教洞天福地說形成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1997。
鄭以馨,〈道教洞天福地說的地理條件〉,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7,頁442-485。
鄭志明,〈《太平經》的貴生觀〉,《鵝湖月刊》,25:12(2000),頁1-11。
鄭志明,〈《太平經》的養生觀〉,《鵝湖月刊》,25:11(2000),頁1-13。
鄭志明,〈太上清靜經的形上思想〉,收入氏著,《中國善書與宗教》,1988,頁99-111。
鄭志明,〈太上感應篇之倫理思想(下)〉,《鵝湖》,12:12(1987),頁43-46。
鄭志明,〈太上感應篇之倫理思想(上)〉,《鵝湖》,12:11(1987),頁42-47。
鄭志明,〈功過格的倫理思想初探〉,收入氏著,《中國善書與宗教》,1988,頁65-98。
鄭志明,〈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的神人觀〉,《鵝湖月刊》,24:9(1999),頁20-32。
鄭志明,〈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的神人觀〉,收入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教務處出版組,1999,頁93-121。
鄭志明,〈明初張宇初《峴泉集》的性命觀〉,《鵝湖月刊》,25:11(2000),頁19-31。
鄭志明,〈金庸武俠中的道教思想〉,載於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漢學研究中心主辦,《中國武俠小說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1998。
鄭志明,〈道教生死觀:「不死」的養生觀〉,《歷史月刊》,139(1999),頁53-58。
鄭志明,〈臺灣西王母信仰的文化意義〉,收入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主編,《道教神仙信仰研究(上冊)》,台北:中華道統出版社,2000,頁372-404。
鄭志明,《中國善書與宗教》,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鄭志明編,《宗教與文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鄭志明,《以人體為媒介的道教》,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
鄭幸媛,〈謝自然〉,《道教文化》,5:7(1993),頁10-12。
鄭素春,〈十三、四世紀蒙古宗王與全真道士的關係〉,收入中國邊政協會編,《蒙古民族與周邊民族關係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蒙藏委員會,2000,頁347-376。
鄭素春,〈元朝統治下的全真道派(1260─1368)〉(L’ecole taoïste Quanzhen sous la dynastie des Yuan, 1260-1368),博士論文,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1994。
鄭素春,〈全真教與元代帝室之關係〉,碩士論文,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1985。
鄭素春,《元朝統治下的茅山道士(1260-1368)》,台北:蒙藏委員會,1999。
鄭素春,《全真教與大蒙古國帝室》,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
鄭彩瓊,〈顧歡(景怡)事略〉,《道教學探索》,4(1991),頁118-121。
鄭喬,〈戲曲中的呂洞賓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4。
鄭琪玉,〈六朝靈寶經天書觀念之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中國宗教研究所,2000。
鄭琪玉,〈六朝靈寶經的形成及特色〉,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8,頁35-55。
鄭燦山,〈太上洞玄寶元上經:一個道教老學的詮釋例子〉,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7,頁262-294。
鄭燦山,〈漢唐《道德經》註疏輯佚〉,《國家圖書館館刊》,2(1999),頁145-203。
鄭燦山,〈邁向聖典之路: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0。
黎幼蓮,〈東晉南朝的貴族、寒族與道教〉,碩士論文,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1995。
蕭天石,〈《太乙北極真經》序〉,《道教文化》,4:7(1987),頁6。
蕭天石,〈中國道教學術經典與三教心法概述〉,《道教文化》,3:1(1981),頁27-29。 19
蕭天石,〈仙學道學與聖學卮言(續)〉,《道教文化》,3:12(1985),頁5-11。
蕭天石,〈仙學道學與聖學卮言(續)〉,《道教文化》,4:1(1985),頁5-11。
蕭天石,〈老子與道教之關係〉,《道教文化》,1:11(1978),頁6-8。
蕭天石,〈青城派寄玄照樓書論道教宗派〉,《道教文化》,2:1(1979),頁6-9。
蕭天石,〈青城道人李八百簡述〉,《藝文誌》,52(1970),頁34-35。
蕭天石,〈從宋徽宗崇道嗜藝術的角度觀《宣和畫譜》的道釋繪畫〉,《道教學探索》,4(1991),頁122-328。
蕭天石,〈從道藏資料探索宋徽宗崇道的目的〉,《道教學探索》,3(1990),頁130-183。
蕭天石,〈集道家學術大成之道藏簡述〉,《道教文化》,1:1(1977),頁44-46。
蕭天石,〈道家學術思想簡述〉,《道教文化》,1:10(1978),頁6-7。
蕭天石,〈道教旨要概述〉,《道教文化》,1:9(1978),頁8-9。
蕭天石,〈道學丹鼎派修真要旨簡述(一、二、三)〉,《道教文化》,1:3-5(1977-78),頁6-8。
蕭天石,〈道學別傳秘學與靜坐養生要旨〉,《道教文化》,1:2(1977),頁4-10。
蕭天石,〈道學靜坐十二心法〉,《道教文化》,1:4(1977),頁15-21。
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台北:自由出版社,1963。
蕭天石,《道藏精華》,台北:自由出版社,1967。
蕭百芳,〈《宣和畫譜》研究:宋徽宗御藏畫目的史學精神、道教背景與繪畫美學〉,碩士論文,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1992。
蕭百芳,〈宋徽宗崇道神話的探討〉,《道教學探索》,3(1990),頁95-129。
蕭培,〈從《楚辭通釋.遠游》看內丹的發展〉,《中國文化月刊》,130(1990),頁97-105。
蕭登福,〈六朝道佛二教讖記中之應劫救世說:論李弘與彌勒〉,《臺中商專學報》,31(1999),頁11-32。
蕭登福,〈北帝源起及其神格的衍變〉,收入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主編,《道教神仙信仰研究(下冊)》,台北:中華道統出版社,2000,頁405-457。
蕭登福,〈由道佛兩教《受生經》看民間紙錢寄庫思想〉,《宗教哲學》,3:1(1997),頁93-110。
蕭登福,〈從「大正藏」所收佛經中看道教星斗崇拜對佛教之影響〉,《臺中商專學報》,23(1991),頁105-156。
蕭登福,〈道教《黃帝陰符經》要義析探〉,《宗教哲學》,2:3(1996),頁129-145。
蕭登福,〈道教司命司錄系統對佛教檢齋及善惡童子說之影響〉,收入龔鵬程主編,《海峽兩岸道教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上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頁85-128。
蕭登福,〈道教符、籙、咒探源〉,《鵝湖》,16:12(1991),頁28-39。
蕭登福,〈道教符籙咒印對佛教密宗之影響〉,《臺中商專學報》,24(1992),頁51-79。
蕭登福,〈道教對日本佛教及神社的影響〉,《宗教哲學》,4:2(1998),頁95-111。
蕭登福,〈漢魏六朝道教之天界說 (下)〉,《東方雜誌》,23:3(1989),頁23-27。
蕭登福,〈漢魏六朝道教之天界說(上)〉,《東方雜誌》,23:2(1989),頁17-23。
蕭登福,〈漢魏六朝道教天界諸神之階次及其職司〉,《臺中商專學報》,21(1989),頁33-76。
蕭登福,〈漢魏六朝道教經書開天創世說〉,《東方雜誌》,22:9(1989),頁12-19。 20
蕭登福,〈論佛教受中土道教的影響及佛經真偽〉,《中華佛學學報》,9(1996),頁83-98。
蕭登福,〈魏晉道教楊許「上清大洞真經39章經」探原〉,《中華文化復興月刊》,21:6(1988),頁42-54。
蕭登福,《周秦兩漢早期道教》,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
蕭登福,《南北斗經今註今譯》,台北:財團法人行天宮文教基金會,1999。
蕭登福,《黃帝陰符經今註今譯》,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
蕭登福,《道佛十王地獄說》,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1996。
蕭登福,《道教星斗符印與佛教密宗》,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1993。
蕭登福,《道教術儀與密宗典籍》,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1994。
蕭登福,《道教與佛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蕭登福,《道教與密宗》,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1993。
蕭登福,《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蕭登福,《讖緯與道教》,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
蕭憲忠,〈現存元人度脫劇之研究〉,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1978。
蕭麗華,〈玉谿生與道教〉,《中國文學研究》,1(1987),頁119-137。
諶湛,〈元代重陽宮之研究〉,《光武學報》,17(1992),頁232-249。
諶湛,〈元雜劇中道教故事類型與神明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28(1984),頁967-1077。
諶湛,〈元雜劇中道教故事類型與神明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83。
諶湛,〈杜詩與道教之關係析論〉,《輔仁國文學報》,13(1998),頁121-156。
諶湛,〈明雜劇之道教主題研究〉,《光武學報》,16(1991),頁251-272。
豫溪居士,〈中國道教的抗暴革命精神(下)〉,《中興評論》,7:1(1960),頁7-8。
豫溪居士,〈中國道教的抗暴革命精神(上)〉,《中興評論》,6:11(1959),頁6-7。
豫溪居士,〈中國道教的抗暴革命精神(中)〉,《中興評論》,6:12(1959),頁10-11。
賴依縵,〈元代道藏概述〉,《道教學探索》,4(1991),頁374-381。
賴慧玲,〈明傳奇中宗教角色研究〉,博士論文,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8。
駱水玉,〈論魏晉詩歌中的遊仙意識〉,《國立編譯館館刊》,27:1(1998),頁99-115。
龍村倪,〈煉丹與化學—兼談道家的化學觀〉,《科學史通訊》,3(1984),頁15-22。
戴源長,《仙學辭典》(正集),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62。
戴源長,《仙學辭典》(續集),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70。
戴源長,《道學辭典》,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71。
濮傳真,〈南北朝道教與儒禮依附、滲透之關係〉,《北市師院語文學刊》,4(2000),頁233-260。
謝世維,〈《朝元圖》之宗教意涵初探〉,《東方宗教研究》,新5(1996),頁181-196。
謝世維,〈道教朝元圖之圖像及其宗教意涵〉,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1994。
謝宜蓉,〈真君下凡與宗教動亂:以李弘事件為例〉,《道教學探索》,10(1997),頁166-180。
謝忠良,〈道教科儀敕水禁壇的儀式音樂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2000。
謝金選,〈臺灣的道士:「紅頭」與「烏頭」司公(下)〉,《臺灣風物》,2:5(1952),頁6。 21
謝金選,〈臺灣的道士:「紅頭」與「烏頭」司公(上)〉,《臺灣風物》,2:4(1952),頁8-9。
謝美娥,〈幾幅傳世的劉海蟾圖及其風格類型來源試析〉,《道教文化》,6:3(1998),頁12-24。
謝素珠,〈《抱朴子.內篇》中的仙藥〉,《道教學探索》,7(1993),頁272-294。
謝素珠,〈葛洪醫藥學成果之研究〉,碩士論文,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
謝素珠,〈葛洪醫藥學成果之探究〉,收入龔鵬程主編,《海峽兩岸道教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下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頁803-858。
謝素珠,〈葛洪醫藥學成果之探討〉,《道教學探索》,8(1994),頁84-145。
謝劍,〈道教對瑤人社會化的影響〉,收入鄭志明主編,《道教文化的傳播》,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頁117-142。
謝聰輝,〈天師道「黃赤」教化的淵源與發展〉,收入《「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1997,頁327-360。
謝聰輝,〈修真與降真:六朝道教上清經派仙傳研究〉,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9。
謝麗卿,〈唐代女冠之研究〉,碩士論文,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1998。
鍾華操,〈台灣地區神明之由來補述—道家的神〉,《臺灣文獻》,32:4(1982),頁57-63。
鍾樞榮,〈孫思邈醫學思想及其成就之研究〉,碩士論文,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
韓庭銀,〈白居易詩與釋道之關係〉,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4。
簡光明,〈羅勉道《南華真經循本》綜論〉,《中國學術年刊》,18(1997),頁73-96。
簡齊儒,〈從《續仙傳》到元雜劇《藍采和》論其增異〉,收入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第一屆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1998,頁138-174。
薩梭著、仲曼萍,盧雪燕譯、丁煌校改,〈佛教與道教研究第一輯「前言」〉,《道教學探索》,6(1992),頁279-283。
薩梭著、仲曼萍,盧雪燕譯、丁煌校改,〈道教和佛教形上超越的觀念—哲學對比的研究〉,《道教學探索》,6(1992),頁284-295。
藍芳英,〈道教建築藝術的瑰寶永樂宮〉,《道教學探索》,5(1991),頁248-290。
顏芳姿,〈譯介The Teachings of Taoist Master Chuang:兼論林家的道教事業〉,《竹塹文獻》,5(1997),頁94-100。
顏國明,〈魏晉儒道會通思想之研究〉,《師大國文所集刊》,32(1988),頁319-406。
顏進雄,〈唐代遊仙詩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論,1995。
顏進雄,《唐代遊仙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
鄺芷人,〈新道家的丹道學之時代意義(下)〉,《宗教哲學》,6:3(2000),頁161-178。
鄺芷人,〈新道家的丹道學之時代意義(上)〉,《宗教哲學》,6:2(2000),頁102-122。
羅文駿,〈榮格〈評太乙金華宗旨〉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1998。
羅月華,〈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8。
羅永樺,〈從清初經學「回歸原典」運動看黃宗羲與道教之關係〉,《孔孟月刊》,38:2(1999),頁19-30。
羅國偉,〈清代的道士〉,《中國文化月刊》,233(1999),頁1-4。
羅國偉,〈道教學者陶弘景〉,《中國文化月刊》,185(1995),頁12-128。
羅煥光,〈深深煙山語,漫漫長河畫:道教的起源概述〉,《藝術家》,49:5(1999),頁210-221。
嚴一萍,《道教研究資料》(一、二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輯校)
嚴靈峰,〈《老子想爾注》寫本殘卷質疑〉,《大陸雜誌》,31:6(1965),頁232-249。
蘇容立,〈試論王羲之與道教之關係〉,《道教學探索》,10(1997),頁141-156。
蘇鳳珠,〈張無夢〉,《道教學探索》,6(1992),頁230-232。
蘇瑩輝,〈論想爾注為牽引老子本經作道教義理之津梁:兼述想爾與《五千文》之淵源〉,收入鄭志明編,《宗教與文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0,頁41-44。
護法,〈印度教、佛教與道教的天堂觀〉,《道教學探索》,6(1992),頁408-417。
護法,〈印度教、道教和佛教的地獄說〉,《道教學探索》,5(1991),頁154-173。
顧敦鍒,〈元玄教宗師張留孫年表并序〉,《東海學報》,10:1(1969),頁17-29。
顧敦鍒,〈張留孫與元初道教〉,《大陸雜誌》,2:1(1969),頁92-93。
龔群,〈道教的國際發展〉,《道教文化》,3:11(1984),頁26-28。
龔群,〈道教與中國〉,《道教文化》,3:7(1983),頁19-21。
龔鵬程,〈《太平經》釋義〉,《中國學術年刊》,12(1991),頁143-196。
龔鵬程,〈《陰符經》敘論〉,收載《道教新論》,1991,頁299-324。
龔鵬程,〈《黃庭經》論要(一)〉,《書目季刊》,31:1 (1997),頁66-81。
龔鵬程,〈《黃庭經》論要(二)〉,《書目季刊》,31:2 (1997),頁14-28。
龔鵬程,〈《黃庭經》論要(三)〉,《書目季刊》,31:3(1997),頁54-67。
龔鵬程,〈《黃庭經》論要(下)〉,《道教文化》,6:6(1998),頁13-22+27。
龔鵬程,〈《黃庭經》論要(上)〉,《道教文化》,6:4(1998),頁1-14。
龔鵬程,〈《黃庭經》論要(中)〉,《道教文化》,6:5(1998),頁1-12。
龔鵬程,〈成玄英《莊子疏》初探〉,收載《道教新論》,1991,頁263-298。
龔鵬程,〈從元人文集看元代全真教之發展〉,《道教文化》,5:3(1991),頁5-20。
龔鵬程,〈陳寅恪的道教研究〉,《歷史月刊》,126(1998),頁86-89。
龔鵬程,〈道、道家、道教:道教史上幾個基本名詞的考察〉,《漢學研究》,11:2(1993),頁23-38。
龔鵬程,〈道教《黃庭經》論要(下)〉,《宗教哲學》,5:1(1999),頁109-124。
龔鵬程,〈道教《黃庭經》論要(上)〉,《宗教哲學》,4:1(1998),頁87-99。
龔鵬程,〈道教七論〉,收入鄭志明主編,《道教的歷史與文學》,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頁27-71。
龔鵬程,〈道教內丹學的興起〉,《揭諦》,2(1999),頁3-61。
龔鵬程,〈道教與書法藝術的關係〉,《中華書道研究》,2(1994),頁151-162。
龔鵬程,〈道教影響下的四川經學〉,收入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主編,《道教神仙信仰研究(下冊)》,台北:中華道統出版社,2000,頁820-840。
龔鵬程,〈道醫論〉,《中國國學》,25(1997),頁17-37。
龔鵬程,《道教新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龔鵬程,《道教新論二集》,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
龔顯宗,〈宋濂與道教〉,《道教學探索》,6(1992),頁396-407。
龔顯宗,〈劉基與道教:以《誠意伯文集》為例證〉,收入鄭志明主編,《道教的歷史與文學》,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頁495-515。
http://www.philosophyol.com/bbs/viewthread.php?tid=25011&;;;extra=page%3D1
本文转载自子不语风花雪月的豆瓣
[
本帖最后由 虾哥 于 2015-12-13 15:1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