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简介
2008年3月4日,经中南民族大学校党委常委会批准,文学院正式更名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院前身可以追溯到1952年建校之初的文化班,是学校历史最悠久的教学单位之一。1956年设语文师范专修科,1958年秋创办中文系,1965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停办,1981年学校重建后恢复,设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1995年增设了新闻学专业。1998年随着学校新的专业调整,在原中文系的基础上,吸纳原美术系的艺术设计专科专业、民族学系的广告学专科专业,1999年1月整合组建成文学院。2004年,艺术设计专业独立成为美术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科专业涉及文学、新闻传播学两大门类。现设有汉语言文学(校级品牌专业)、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和对外汉语教学5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556余人;拥有文艺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新闻传播学、民俗学6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在校硕士研究生148人。学院设有文艺理论、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民间文学及外国文学、语言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广告设计、大学语文等10个教研室。另有女书文化研究中心、古典文学研究所、美学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心4个研究机构。学院配有资料室1个,藏书2万余册。建有新闻广告综合实验室和摄影实验室,其中新闻广告综合实验室为我校文科最大的实验室。配有40套先进的非线性编辑系统、30套方正报刊编辑系统及三维虚拟演播室等。
学院目前拥有一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发展态势良好。现有职工70人,其中专任教师56人。教师队伍中,校首席教授1人,省级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享受省政府津贴2人,省管专家2人,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校级学术带头人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3人。博士及在读博士23人,博士后2人。学院还聘请了曾繁仁、王先霈、曹顺庆、玛拉沁夫、李传锋、阿来、李鸿然、江作苏、张泽勇、罗以澄、张金海等知名学者、作家为客座教授。已故著名语言学家、中国音韵学会第一任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前中南民族学院副院长严学宭教授,曾任中文系主任。著名《左传》语言研究专家、《汉语大字典》编委陈克炯教授,曾任中文系副主任。
学院师资队伍教学科研能力突出。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并在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民族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8部,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校级科研课题15项,各类科研成果20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社科成果奖、图书奖。学院拥有“中国文学史”、“古代汉语”、“新闻学概论”三门省级精品课程,以及“广告学概论”一门校级精品课程。
学院非常重视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注意引导和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在新华社湖北分社、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贵州民族报社、南宁电视台等数十家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学院倡导和创办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月亮化石”剧团、采风文学社、五色土文学社、广告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8个学生社团,其中“月亮化石”剧团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第二届百佳大学生社团。学院建有专门网站,还支持学生创办了《文苑报》、《先锋团报》和《采风》等报刊,以及《长空》、《激扬》、《那些花儿》等多种班刊,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精神,学院将学生创新创业成果作为平时学习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学院特色和专业特点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成才导航工程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导航工程”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在学院内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科研创新风气。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04级马艳、吴芳等同学的《广西壮族民歌传播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调研报告》获全国铜奖、湖北省特等奖。05级范娜在湖北省英语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特别值得骄傲的是我院师生继多次在全球华人“金犊奖”大赛中取得金犊、银犊奖等优异成绩外,还连续在第一、二届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得一系列奖项,其中第二届全国广告艺术设计大赛上刘柏因、王中法等40名同学和9名老师共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5项的辉煌成绩,获奖级别和数量在全国600多所参赛高校中排第二,湖北省高校中排第一位。在学校“共青杯”系列比赛中我院更是摘金捧银,表现不俗,2006、2007年分别荣获总分第一、第二名。
来源:民大文传学院网
[ 本帖最后由 田冲 于 2009-1-1 16:46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