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陈泽环】学会说中国传统道德话语

【陈泽环】学会说中国传统道德话语

  2010年6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学苑”版曾刊登一张孔子塑像在德国揭幕的照片,塑像基座上用德语镌刻着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像哥尼斯堡的康德塑像基座上镌刻着康德的绝对命令“这样去做,使你的意志准则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成为普遍立法的原则”。这令人感慨万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我国文化发展走上合理轨道的一个标志。当然,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建立,还只是中华文化复兴曙光的初现,要真正使其走在新时代前列并为人类作出较大贡献,中国学术界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如果仅仅把“孔子学院”当成“中国‘软实力’最亮品牌之一”(上述照片配语),仍然可能陷入过去那种文化工具主义态度,其结果是社会生活特别是道德生活中的传统话语缺失,妨碍当代文化、道德生态的改善。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种实现特定目标的工具,而是关乎心理和文化身份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在千难万劫中维系其“可大可久”之生存的根基所在。正是在这一文化根基之上,中华民族形成了“特重道德及其教育”的传统,除了制度建构和“三玄”、“四书”、“五经”及佛教“三论”等经典之外,还逐渐形成了一种以“报恩”、“明分”和“虑后”为核心的道德话语系统,诸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子的“任重道远”、孟子的“仁民爱物”等,以及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慈悲为怀、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等道德劝诫,通过教育和艺术等各种形式广为传播,成为老少皆知的伦理语言,极为深刻地影响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的道德生活。
  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似乎已经不会使用上述作为中华民族伦理根基的传统道德话语了。例如,过去人们起路名,往往会用“民生路”、“德平路”等等,而现在的公司、小区、道路等的名字,大部分缺乏伦理色彩。在日用商品等的名字中,更是充斥着“霸”、“豪”类字眼,而在中国古典语言中,这些字眼往往含有贬义。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衰微相比,传统道德话语在当代社会中的缺失,尤为严重地表现在人们的世界观上。中国传统世界观认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生命、道德和审美的本源性意义。而由于近代西方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人们普遍秉持一种有利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界的世界观。
  之所以发生传统道德话语的缺失,从其历史根源来看,与近代中国文化和伦理所发生的危机有关。从现实根源来看,与商业化的大众文化挟电子传媒等技术手段无所不在有关。
  鉴于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学会说中国传统道德话语”,回归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和伦理根基,由此实现文化和伦理的综合创新。令人欣慰的是,在当前社会文化和伦理生态存在严重缺陷的同时,一种改变这种缺陷的努力和趋势也在慢慢形成。例如,“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等理念的提出,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创办,民间社会各种形式“国学热”的兴起等。当然,“学会说中国传统道德话语”,并不是要完全回到传统,而是要在传统伦理的根基上,吸取各种世界性和人类性伦理的积极因素,在当代道德生活中取得建设性的创新和进步。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暨哲学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