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开幕

      20211113日上午,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在云端开幕。本届年会以“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叶涛致大会开幕词。开幕式由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施爱东主持。
      叶涛会长代表学会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指出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主题与国家重大战略契合,本届年会50个分会场中,有13个分会场、近80篇论文专门探讨民俗学、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体现着民俗研究服务社会发展的学科优势与潜力。论文入选者多数是青年学者,彰显着学科发展的前景与希望。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会克服疫情影响,举办多场高水平学术研讨会,青年学者和志愿者积极参与、成长迅速,进一步提升了民俗学的研究水平和社会影响。最后,叶涛会长冀望学界同仁能够借助云端会议,积极交流、认真研讨,共同推进民俗学学科建设取得更大成绩。此外,施爱东秘书长就学会管理制度建设等相关情况向广大会员及与会者做了通报。
      开幕式结束,进入大会发言环节,大会发言由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刘晓峰教授主持。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辽宁大学教授江帆,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教授张士闪,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王晓葵,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赣丽分别作大会主题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传统礼仪文化与当代中国文明”“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以黄振华故事为基础的讨论”“礼俗之间:黔东南光绪十四年《瑶白婚俗改革碑》解读”“文物保护遗产化时代——废墟、景观与记忆乡村智慧旅游和乡村振兴等。既有民俗学的学术前沿话题讨论,也体现了民俗学助力当代社会发展的问题意识与学术取向。


年会网络合影

      据悉,本届年会共收到应征论文561篇,经秘书处组织学者审查,最终307篇论文入选。本届年会延续了去年年会创制的中国民俗学会年会周学术交流模式,共设立50个分会场,从1113日至19日连续7天的时间里,300余名论文入选者将相聚云端,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学术研讨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

20211113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









20211113



各位会员、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

    经过认真充分的筹备,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如期召开了,我代表学会对参加这次年会的各位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对中国民俗学会的大力支持,感谢你们为民俗学的学科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疫情已经深刻影响到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我们的学术活动也在所难免。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依旧在全球肆虐,但我们开展学术研究的步伐绝不能够停止。所幸的是,在智能化时代,有了高科技手段强有力的支持,我们还可以相聚云端,继续进行学术交流。从去年开始,我们学会便充分运用云端会议,开启了中国民俗学会年会周的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同时,也开启了我国乡村振兴的新的征程。乡村社会历来是我们民俗学研究的重点,我们学会今年年会的主题就是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既能够顺应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又充分发挥了民俗学的学科优势,得到了广大会员和民俗学界的积极响应。

    本次年会自今年6月初开始发布征文启事,930日征文截止,共收到应征论文561篇,经过秘书处组织学者进行严格审查,最终有307篇论文入选本次年会,被安排在年会期间进行交流讨论。

    本次年会除开幕式和大会发言之外,在一周的时间内,总计设立了50个分会场进行研讨。本次会议研讨的内容广泛涉及到民俗学、民间文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诸多领域。其中有13个分会场、近80篇论文紧密结合年会的主题,专门探讨民俗学、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一直是我们学界关注的重点,这在本次年会的论文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以民间文学为例,就有8个分会场、将近50篇论文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所讨论的问题涉及民间文学的理论与方法、口头诗学、民间文学的资源转化、神话学、传说故事、儿童文学等多个方面。

特别令人可喜的是,在本次论文的征文作者中,有将近半数作者是在校学习的硕士生、博士生和在站从事研究工作的博士后。青年学术队伍的壮大,是我们学科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我们学科人才培养走向正规、学科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的有力证据。我代表学会热烈欢迎青年学子们积极参与到学会组织的各项学术活动中来,更期待着你们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大展宏图。

    在过去的一年中,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学会组织的活动不得不大幅减少。尽管如此,学会除全力组织筹备年会之外,还积极组织召开了一些学术研讨活动。例如,20215月学会与山东大学共同主办了论道稷下:中国民俗学高峰论坛(2021,本次高峰论坛立足学科发展现状,探讨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学科的未来前景。学会还参与主办了“‘端午与文明生活’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这是学会连续13年与嘉兴市共同主办学术研讨活动,也是一个学术组织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成功典范。今年710日至20日,学会和复旦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了首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研修班共邀请十三位学界知名学者进行授课,来自全国三十五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参加了研修班的学习和研讨活动。

    在过去的一年中,学会的广大会员,特别是一些青年学者,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积极组织了许多和民俗学学科建设与应用研究相关的学术研讨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民俗学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影响力。

    各位会员,各位代表,一年一度的年会是学会最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希望今年参会的各位同仁,充分利用云端会场的优势,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以严谨端正的学风,积极参与各个分会场的研讨活动,把我们的年会开成严要求、高水准、有内涵的学术会议。

    在本次年会的筹备过程中,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北京民俗博物馆都给予了学会很大的支持,由于疫情的缘故,年会最终没有能够按照原来的计划在线下实地举行。在此,我们对于中南大学和北京民俗博物馆给予本次年会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自2008年以来,我们学会就建立了志愿者制度,形成了一支具有优良学术传统、无私奉献精神的志愿者团队。本次年会由于完全采用线上举行,每一位志愿者所承担的联络、协调和组织工作十分繁重,在此,我代表学会感谢各位志愿者对学会工作的支持,感谢你们对本次年会的无私奉献。同时,我也希望各位参会代表能够积极配合志愿者的工作,以保证年会研讨活动顺利进行。

    最后,预祝本次年会圆满成功,祝各位代表身心愉快、收获多多!

    谢谢大家!

TOP